贴身交易,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2023-04-15 11:05:04 115阅读

贴身交易,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要说起古代历史上的杀人犯,那可就多了。杀人犯不仅古代有,现在也有。否则,就不会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样的说法了。

题主既然把这个问题这么隆重地推出来,那肯定不是指普通的杀人犯。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杀人犯,肯定不在题主说的范围之内;杀一个或杀少量的人肯定也不在题主说的范围之内;必须是成批量地杀人,才符合这个要求。按照这个思路,我说几个古代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杀人犯。

贴身交易,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第一个:白起

说起战国时代这个白起,那可了不起。他是战国时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他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对于秦国统一六国,那是一个战功赫赫的人物。

伊阙之战,他率领秦军大破魏、韩联军24万人马,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军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我们之所以认为他是杀人犯,不是因为他在战争中消灭了多少对方的军队,而是指对待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了的军卒。

1,第一次杀人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与赵将贾偃战,沈(沉)其卒二万人於河中。

2,第二次杀人

这件事,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之后。

秦赵两军在长平决战,赵军由于粮食补给不够,急于结束战争,赵王用喜欢进攻但又喜欢“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擅于坚守的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被围投降。

白起担心赵军降兵反复无常,把赵国降兵40万全部坑杀了。只有240个赵军俘虏被放回赵国,让其回赵国报信,意图摧毁赵国人的意志。

这件事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详细描述: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这十哲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张良、韩信、李勣、诸葛亮、李靖 。

到北宋建立以后,白起因坑杀赵卒四十万,宋太祖赵匡胤认为他军事能力尽管超强,但人品有亏,不值得后人供奉,便把白起清出了武庙。

第二个:李广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关于李广成为本文所列举的杀人犯的原因,本人本来不愿意。因为他毕竟是民族英雄,不应该在这个名单中出现。不过,这是李广自述的,而且他对此非常懊悔。

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后自杀。司马迁评说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李广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封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汉朝攻匈奴以来,我没一次不参加,可各部队校尉以下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军功几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

王朔说:“将军回想一下,曾有过悔恨的事吗?”

李广说:“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一天把他们杀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

这就是李广自己说的,杀了羌人降兵800多人。

第三个:项羽

项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于世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

项羽被称为战神,一生杀人无数,无法确切统计。说起他的大规模杀人事迹,史书上至少记载过三次。

第一次,项羽派英布等人领兵趁夜袭击,并活埋章邯部下20多万人;

第二次,彭城之战带领众兵杀害30多万人。

另外,还有巨鹿、荥阳会战等重大战役,每场重大战役死伤人数都超过十万人,还有其他小规模战役、私下杀人等,其杀人数无法统计。

因为私下杀人数无法统计,暂且可以不提。战争嘛,总是要死人。

但是,第一次“活埋章邯部下20多万人”,都是投降的军卒。第二次彭城之战杀害30多万人。既然称作是“杀害”,那就说明他们本不该死。这两项加起来,就超过了五十万人。

第四个:曹操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他几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也杀了不少人。

在三国群雄中,他杀人之多,恐怕是为人所不及的。有些是政治原因,有些是出于猜忌。

1,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王服、种辑等受献帝密诏谋诛曹操,计划泄露,这些人都被杀,夷三族。董承的女儿是贵妃,当时已经有了身孕,献帝多次求曹操放过她,曹操也没答应。

2,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说曹操残逼之状。到建安十九年事发,曹操派华歆当着献帝的面,把藏在夹层壁中的伏皇后揪出来,活活打死。这次还杀了两个皇子和伏皇后的兄弟宗族一百多人。

3,建安二十三年,金德祎、耿纪、韦晃、吉本、吉邈、吉穆等谋反,二十四年,魏讽纠结徒党谋反。这两次谋反者都无一例外,全部被杀。

另外,只要是有损他的利益或者不能为他所用,曹操也毫不手软。包括荀彧那样的功臣也不能幸免。

4,徐州大屠杀

这件事《三国志.魏书.武帝传》、《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都有记载。只是年代稍有差异,所杀害的人数相差较大。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太祖从徐州返回兖州。当初,太祖的父亲曹嵩解职归隐到谯县,因发生董卓之乱,到琅笽(láng mǐn)避难,结果被陶谦部下杀害,所以太祖立志讨伐陶谦,以报父仇。这年夏天,太祖派自己领军征讨陶谦,接连攻克五座城池,夺取了直至东海郡的大片地盘,收兵经过郯县时,陶谦的部将曹豹和刘备截击太祖,被太祖击败,太祖又乘胜攻下襄贲县,所经之处,大多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载:徐州大屠杀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之一。徐州大屠杀发生在公元193年,是魏武帝曹操因为其父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手下杀害,产生了报复的行为。在攻下徐州之后,对徐州百姓大肆屠杀。

根据后汉书记载,曹操攻打陶谦,攻下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区),陶谦退守郯城,曹操也再攻打郯城(今山东郯城县),暂时攻不下,然后,曹操一连攻下了取虑(今安徽灵璧县)、雎陵(今江苏徐州睢宁县)、夏丘(今安徽泗县)。开始了大规模对百姓的屠杀。数十万人,甚至连鸡犬也不剩下,而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得太多,都流不动了。”

对于徐州大屠杀,《三国志》只有:“所过多所残戮”六个字。

另外,《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

三国志里说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只有几万人,而《后汉书》说的是几十万人。

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是多少?究竟是几万人,还是几十万人?《三国志》和《后汉书》有很大差异。究竟是《三国志》可靠,还是《后汉书》正确,一直以来争议较大。

5,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五月,曹军毁去土山和地道,绕邺城挖了一圈大壕沟,挖开漳水河淹灌邺城;城中的人饿死了一大半。

另外,曹操杀人的记录还有: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10月,征吕布,屠彭城。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说八万)。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袁尚,屠邺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征乌丸,屠柳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

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这些屠杀行为,尽管不全是曹操亲自领兵干的,但如果没有曹操下令或者默许,那些部将应该不会杀那么多人,至少不会屠城。

第五个:张献忠

张献忠,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今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曾经跟着父亲做过小生意、做过捕快、当过边兵。他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攻克武昌后,自称大西王。带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于成都,年号大顺。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局势越来越紧张,而张献忠却自命不凡,不以为然。10月20日,部队到达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凤凰山坡时,张献忠中箭身亡。

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张献忠义军号称60万大军。因为看到李自成兵败,清兵气势如虹,张献忠自感大势已去,绝望之下,在四川进行了空前的烧杀破坏。

他以开科取士为名,杀知识分子于青羊宫,又坑成都民众,杀各卫军98万;遣四将军分屠各县,将亿万宝物掷入锦江,决水放流,自谓“无为后人有也”,残忍变态至极。

据记载,张献忠以杀人为游戏,方法也是花样百出。一次,他已积起了一大堆的妇女的小脚,带着他的爱妾去观赏。看了一阵,觉得那山一般的小脚堆上还缺少两只出色的小脚做顶尖,就把他爱妾的脚割下来放上去了。

每到一处,张献忠照例杀一大批人以后,还要把这些人的人头、手、脚分别堆积起来,清点数目,然后刻石碑记载。

一天晚上,他把他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杀了。第二天起来很懊悔,问从人为什么不劝阻他。从人回答说不敢劝。他一怒之下,把身边这些从人都杀了。

张献忠很尊重一个中了状元的读书人,只是因为钦佩至极,他想弄明白这个状元为什么能够如此多才多艺,就把那状元的肚子剖开来看。

据《蜀碧》记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川出现了“千里无烟,空如大漠”《荒书》的惨状,有些地方出现大规模人吃人的事件。

当然,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剧减,也不能全都赖在张献忠一人身上。这是许多军事集团连年混战,再加上天灾、瘟疫、饥饿等各种因素的汇合,使得原先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故此,到了清朝初年,朝廷只能执行“湖广填四川”的方法,从全国各地大规模移民四川。

这些事实,大多出自《清史稿》的记载。

不过,也有人认为《清史稿》大多数所述是事实,也可能有夸大之嫌疑。但是,不管怎么说,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很多人,这肯定是事实。

第六个: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名臣。在晚清时期,无论是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还是和洋人卑躬屈膝也好,据理力争也罢,都和这位充满争议的人物脱不了干系。

公元1863年,太平军起内讧,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所杀,洪秀全不满意北王韦昌辉杀人太多,又命令翼王石达开除灭了北王韦昌辉,但又猜忌石达开,逼走石达开。以至于太平军实力锐减,李鸿章带着他的淮军接连拿下太仓、常熟、昆山、吴江、江阴等地,然后集中兵力进攻苏州。

太平军苏州守军主将谭绍光,尽管处境艰难,但仍然带领部队打退了李鸿章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让谭绍光没有料到的是,内讧又一次在苏州城内上演了。

原来,苏州城内当时的四大王(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比王伍贵文)、四天将(张大洲、汪花班、汪有为、范启发)早就被清军吓破了胆。在纳王郜永宽带领下,这八个人背着苏州主将谭绍光,私下和清军谈判、讲和。为了清除谈判障碍,他们杀害了谭绍光,打开城门,迎接清军进城。

李鸿章高高兴兴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然后设下鸿门宴,杀了这八个人,又杀害了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太平军士兵20000多人。

第七个:曾国藩

曾国藩,晚清名臣。

现在的网络上,提到曾国藩,似乎一片叫好声。好像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完人。诚然,对于清王朝来说,曾国藩毫无疑问是大功臣,但在历史上,他就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好人了。

那么,历史上的曾国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有一个历史数据,或许可以证明曾国藩的为人。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最高峰时,据说南京城人口有一百多万人。到了光绪皇帝转正上位后,有人专门对南京城人口做过统计,结论是,南京人口不到50万。

也就是说,不算太平军军队人数,光是南京城人口,就消失了至少五十万人以上。而造成南京城人口大锐减的原因,就是这位被现在很多人公认的“完人”曾国藩造成的。

近些年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公开资料对曾国藩不利的信息统统消失了。但根据我过去看过一些史料的记忆,曾国藩这个人不仅是除灭太平军的主力军,而且也是剿灭捻军、义和团的主力干将。

好不容易查到一条消息: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正月,攻克钟山,合围天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至于说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究竟杀害了多少人,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详细数据了。只能以“非常多”来说明。别的暂且不说,就以他对待南京无辜市民来说,无论是太平军、捻军,还是义和团,不管是对待战场上的“敌人”,还是放下武器投降的普通士兵,他采取的政策就是一个字:杀。

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撰文考证,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就是一个屠夫。

第八个:骆秉章

骆秉章(1793年—1867年),广东广州府花县华岭村(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 。晚清的中兴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书法家,湘军的统帅之一 。他和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李鸿章并称为“晚清八大名臣”。同时也是一位清官。

同治二年(1863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公历5月14日),三四万太平军经冕宁小路进抵紫打地,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

但是由骆秉章策划,由川军、湘军和土司的“夷兵”组成的大网正撒在大渡河两岸。农历四月四日,石达开太平军乘筏渡河,骆秉章率大军等待石达开大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用枪炮连环袭击太平军,石达开损失惨重。

农历四月十二日(公历5月29日),清军劫取马鞍山,太平军粮道尽失,陷入死地。最后激战至农历六月十三到二十七日,骆秉章命人竖起投诚免死的大旗。

为了保全部下,石达开写信给骆秉章,表示愿意以个人生死来换取部下的生命安全。骆秉章乘机派杨应刚赴紫打地石达开大营游说,力劝石达开解甲归田。

石达开与骆秉章订盟。不料骆秉璋却中途变卦,将石达开抓住。石达开的部下缴械投诚后,骆秉章发路票遣散四千多人,尚有二千人安置在大树堡寺庙,骆秉章把他们全部杀害了。

为何疏远袭人亲近晴雯?

当然不是喜新厌旧。如果贾宝玉喜新厌旧,那林黛玉早就失宠了。

宝玉和袭人的关系以宝玉挨打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袭人作为丫头,得到宝玉的同情和喜爱。

袭人与宝玉

李嬷嬷和袭人闹矛盾,大闹怡红院,骂袭人“狐媚子”,宝玉没有因为李嬷嬷是奶妈,便站在她一边训斥袭人,而是替袭人百般辩解,气得李嬷嬷说宝玉不理她,只听丫头们的话。元妃赐出糖蒸酥酪,宝玉舍不得吃,也要留给回家探亲的袭人,宝玉还不顾主奴之别,不在宁府看热闹,偷偷和焙茗去袭人家看望。

袭人受到宝玉如此厚待,母兄要赎她回去,她死也不肯。袭人母兄见宝玉亲临寒舍,与袭人亲热厚密,便觉意外之喜,彼此放心,再无赎念了。袭人生病,宝玉守着袭人,服侍袭人,不像主子对丫头,倒像弟弟对姐姐。他一时恼怒误踢袭人,马上又后悔不迭,柔情抚慰。难怪袭人后来说“刀搁在脖子上也不出去”。

宝玉袭人

当然袭人服侍宝玉是有条件的,这就是要逼宝玉改掉封建家长们不喜欢的“坏”毛病:一是不准说化灰化烟的话;二是不喜读书也要装样子读书,叫老爷少生气,在人前好说嘴;三是不许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改掉“爱红”的毛病。她的这些条件宝玉如若照办,那么宝玉将不成其为宝玉,而变成贾珠了。

但宝玉为了让她安心,满口答应“都改,都改。再有什么,快说”,半像发誓,半像嘲弄。结果哪一样也没改:接着便左边腮上带着女儿胭脂看望黛玉,还猫着腰吃鸳鸯脖子上的胭脂;至于读书,照样旁学杂收,圣人经典既不读,也不装样子;“化灰化烟”的话照说不误,而且随着悲凉之雾愈来愈浓,化灰化烟的话说得更加动感情,也更有针对性了。

贾宝玉

宝玉对奴隶们、对女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同情喜爱。对袭人的态度只是这种思想的一种表现。他对袭人说:“你在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其实这只是一种安慰,连袭人自己也认为不可能。但袭人一心攀附宝玉,确有自己的明确目的,虽然不敢说想当宝二奶奶,却想当个宝二姨娘。

她嫉妒宝玉和其他女孩子亲密相处,说什么“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宝玉从黛玉处回来后她赌气装睡不理,这一次宝玉也不理她,并针对袭人把会香改为蕙香,指桑骂槐地说:“明日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能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姓”,后一句显然是冲着花袭人说的了。宝玉还权当她们死了,自己毫无牵挂,怡然自得,看罢《南华经》,挥笔自续一则于其后,安然睡去,不知所之。

贾宝玉

当然他幻想超脱现实是不可能的,一觉醒来,面对袭人,又为她解衣解扣。但袭人这一次没有在他的柔情蜜意前屈服,尖锐地指出:“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宝玉见此,拿起一根玉簪,一折两段,赌咒“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其实他这种作法完全是为缓解与袭人的紧张关系而玩弄的小把戏,而袭人却信以为真,两人关系表面上为之和解,但矛盾却在继续着,而且思想裂痕越来越深了。

宝玉因夹在黛玉、湘云中间受气,好心反被误会,因此心灰,袭人却劝他“随和”,宝玉激动地予以反驳,说自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不比他们“大家彼此”,说毕竟至泪下,这一次比上一次更甚,续了一支《寄生草》参禅解悟,续“庄”超脱。

宝玉和袭人

袭人竭力阻止宝玉同女孩子“厮混”,有对其“爱情”的嫉妒,更多的是企图用封建礼法约束宝玉,使宝玉成为封建家长们理想的孝子贤孙,这样自己委身宝玉心里就更加踏实,封建家长也会赏识她的“功劳”,达到攀高的目的。宝玉错把袭人当黛玉,倾诉肺腑之言,袭人头顶如炸雷轰鸣,魂消魄散,料定“将来难免不才之事”,只觉“可惊可畏”,“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这个封建思想十足的奴才,简直把宝黛爱情视为洪水猛兽一般,与王夫人、薛宝钗不谋而合。

宝钗和袭人

如果说宝玉挨打之前,袭人未和王夫人自觉地挂上钩,虽以宝玉屋里人自居,约束宝玉,规劝宝玉,管制宝玉,但结果却是管而不住。那么宝玉挨打之后,二人的矛盾便发生了变化。

袭人趁王夫人向她打问宝玉挨打原因之机,首先向王夫人表示宝玉须得老爷教训两顿;其次要王夫人变个法儿叫宝玉搬出园住,以防不测,结果博得了王夫人的赏识,感激涕零地连呼“我的儿”者三,干脆十分放心地把宝玉交给袭人去管,从此,袭人便对宝玉从谏劝变为监视。

而宝玉也就在这时,叫袭人去宝钗那里借书,命晴雯送旧帕给黛玉,表示了对袭人的不信任。

晴雯和黛玉

王夫人给袭人赏了两碗菜,袭人受宠若惊,故作“不知何意”。宝钗点明:“明儿还有比这个更叫你不好意思的呢。”袭人假装不好意思,实际心里乐滋滋的。而宝玉却对此不以为意。十九回袭人用赎身之论对宝玉进行箴规时,还是老太太、太太并提。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提拔了她,吩咐凤姐“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

她回到怡红院,夜间人静与宝玉谈及此事时,冷笑着对宝玉说:“从此以后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就走。”宝玉说她这样做“叫别人听见说我不好,你去了也没意思”,袭人却说“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吧。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她说的强盗贼,当然是指宝玉。她的“走”和“死”当然是指对宝玉谏而不听。宝玉针对她的这种说法大骂所谓“文死谏”“武死战”是沽名不知大义,而他自己死后若能得到女儿眼泪相送,便是死得其所。

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死观的交锋。宝玉需要的是“林四娘”那样的忠妾,不需要袭人这种所谓“死谏”“死战”的“文官武将”。紧接着作者写宝玉去梨香院要龄官唱“袅晴丝”碰了钉子,却见贾蔷和龄官纠缠。宝玉回到屋里,感慨地对袭人说:“我昨晚的话竟说错了,难怪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晚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这实际上是对王夫人提拔袭人同周、赵姨娘一举的否定,是给袭人兴头之上浇灌的一瓢冷水。袭人母病,凤姐以姨太太装束相送,宝玉这一次再不去看她了,却在怡红院给晴雯请医煎药,晴雯带病为宝玉补缀孔雀裘,二人情谊远在袭人之上。

晴雯

王夫人亲自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逐出四儿、芳官,并揭穿他们与宝玉素日私语,说明了袭人的告密。宝玉质问袭人:“咱们私自玩话怎么也知道了”,“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并针对袭人的伪拙掩饰嘲笑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指出芳官“恃强压倒了人,惹人厌”,“四儿因给自己作了些细活,未免夺占了地位”,晴雯“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可是她过于生得好,反被这好所误”。

袭人心机被揭穿,用以后再要晴雯回来哄骗宝玉,宝玉冷笑着说她这是“虚宽我心”,晴雯此去,“知道还能见她一面两面不能了”。他机智地将袭人稳住,去看晴雯;晴雯死后,在《芙蓉女儿诔》中对袭人表示了极大的义愤。

晴雯

袭人和晴雯都是奴隶身份。宝玉在开始阶段对晴雯的“磨牙”不满,因跌折扇子事竟要赶她出门,而对袭人则关怀体贴。

但随着王夫人和宝玉在婚配对象选择上的矛盾冲突的发展和激化,由于长期封建等级制的熏陶和王夫人的收买政策,袭人便自觉地倒向了王夫人一边,变成了王夫人在宝玉身边的“心神耳目”,变成了一个对主子温顺柔和的家畜和对同类一咬致死的“恹犬”;而晴雯对主子则始终是一匹不可驯服的野马,对宝玉则是一名仅次于黛玉的“知音”。所以宝玉挨打之后,便对袭人和晴雯采取了和原来截然相反的态度。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秘事件?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从古至今我国发生了不少的神秘事件,这些事件很多至今都没有合理的解释。

四川南充清朝古尸

2005年9月20日,在四川南充山区发现了一口石棺,打开石棺后发现里边有一具古尸,后来发生的事称其为四川南充百年清朝古尸事件。出土的古尸肉身僵而不腐,浑身重布缠绕,判断可能为清朝时期。刑警队现场勘查后,发现这不像是盗墓行为,墓室内的陪葬品也没有移位的痕迹,但是棺体却完全暴露。

与尸体同时发现的还有与僵尸传说有关的糯米与符纸。最后这具古尸被拿去烧掉了。

中国百慕大鄱阳湖之谜

1945年4月16日,2000吨级的日本“神户丸”号运输船装满了从中国各地掠夺而来的金银财宝,从鄱阳湖畔起锚,准备出长江回日本。但运输船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沉入湖底,船上200多人无一生还。

消息传出后,驻九江的日军大为震惊,迅速派出一支优秀的潜水队伍,到事发地搜寻。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在30多米深的水域内,除了山下提昭一人外,其余的潜水员均一去不复返。

而山下提昭上岸后,也是神色异常、恐惧万分,说不出话来,不久便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的打捞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里失踪。

彭加木消失事件

1980年5月,彭加木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

1980年6月5日,经过28天跋涉,实现中国人自己组队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公里。采集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为中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彭加木提出,利用20多天,再次返回罗布泊,开辟一条新的罗布泊穿越之路。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其时,汽油和水所剩无几。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继续东进考察,他独自外出找水走向沙漠深处,不幸失踪,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对于他的失踪,在全国曾风传过各种说法猜测。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

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在一个苇塘的芦苇丛中,惊奇地发现在困着一巨奄奄一息的蛟龙。

据说,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

然而,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

当时当地的一个老太太死了,但是正巧旁边一直猫走过,而这个证实死亡的老太太却神奇的“活“了过来,当地的民族风俗是不让牲畜接近死者的,因为大家都害怕尸体借牲畜的气而诈尸还魂。

贵州空中快车事件

空中怪车于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许发生在中国贵州贵阳市北郊的都溪林场,是中国神秘“UFO事件”之一。

有人认为它的出现是外星造物,有人认为是自然天象,至今还是众说纷纭。

1626年北京大爆炸

1626年5月20日(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明朝故都(现在的北京)被不明原因的大爆炸夷为平地。

这次大爆炸造成的死伤不计其数,至今使人闻而骇然,难解事发端倪,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无解的惨案。

1872年广西js袭人事件

1872年七月初,凭祥县彝族部落莫名其妙死了三个人,族人怀疑是附近的壮族部落搞鬼闹事,于是找壮族人报仇,发生机械斗殴事件,导致几十人受伤,并惊动了官府。

很快,当地太平府便派人介入调查,就他们到达死者所在村庄当晚,又有一人死亡,不过这回死的是傣族部落的人,因为发现及时,所以尸体就被捕头们带回去给法医检查,前三具尸体早已被火化,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送上门的尸体总该暴露凶手的真实身份吧。

尸检报告却另在场的人们目瞪口呆这些尸体根本不是人类击杀的,难道是这附近的猛兽袭击的,很快,官府联络的各部落的巫师商量对策,到了七月十五晚上,只见一群js冲了进来,见人就咬,就连院子里的鸡,鸭,猪,羊,等都不放过,村民们拔腿就跑,事发后的第二天,就有十八人丧命。

最后严树森下令封山,事发地点三十里不得进人,然后下令放火烧山,大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严树森下了禁口令,不准人们提及半点有关这件事。

武汉东湖事件

1999年6月22日19点35分,湖北省武汉东湖风景区发生了一件怪异事项。

原本平静的湖面上突然升起了一团白雾。这团白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磨山方向移去,一时狂风大作。事后,白雾所过之处仿佛经历了一场先进武器的毁灭,水桶般粗的大树直接被拦腰折断。不过几分钟的光景,白雾直接在树木丛生的磨山上开辟出了一条7到8米宽,连绵千米的诡异通道。通道两旁都是齐腰折断的粗壮大树。

这件事情迅速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景区管理人余勇惠来到现场观察以后。大吃一惊,这些折断的树木通通都是70岁以上的,就算是用最先进的伐木工具也很难在几分钟之内将它们通通砍断。

景区管理人员问渔民,这些渔民众口一致地说到:“是水龙生事”。一位目击者说,事发时他亲眼看到一条龙携着浑身雾气以湖底一冲而上,然后迅速往磨山方向飞去。没过一会便听到了树木折断的倒地声。

这些解释在科技社会里也只能被当成神话听听而已,不能深信。当地专家为了解开磨上树倒之谜。从湖水受地壳移动波动再到受气流冲击等提出来不少的自然假说,可到最后没有一个是合理的解释。最后,他们连外星飞碟撞击论都扯进来了,还是没能破解开来。

长江两次断流

历史上长江两次断流。长江两次离奇断流,让人十分费解,历史上记录了它两次突然枯竭的史实,一次是公园1342年,在江苏省泰兴县内,长江突然干涸,民众下去捡东西,突然江水到来,冲走了很多人。另一次是1954年,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有人猜想是有地下暗河,地壳运动后水一下子进入暗河。还有人猜想是上方出现了堰塞湖堵住了江水,具体是怎样的没人说清楚。

黑竹沟事件

1950年初,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半个连,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逃窜。可谁知进入沟后,一个人也没出来。他们是遇上什么事了?无人知晓。

199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兵某部的两名战士,取道黑竹沟运粮,结果也神秘失踪了。部队出动两个排搜索寻找,最终一无所获。

长白山水怪事件

长白山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自长白山形成以后水怪之说就接连不断地出现。1962年周凤英的口述,到2013年吴承志长白山水怪的照片,封闭的天池中水怪的传说越来越简单。

1976年8月,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坐在地上吃饭。突然一个女孩尖叫起来,看那些水怪!公众惊慌失措地回头一看,只见一只凶猛的水怪,深色皮毛,形似熊。

他们躺在天池边上,用燃烧的眼睛注视着即将到来的人们。听到尖叫声,他吓得跳了起来,扑通一声,声音跳入水中,一股人字波立刻在平静的、波光粼粼的天池中升起,水怪瞬间消失了。古代文献中以及其他传说都有关于水怪的,到底有没有水怪,还是有其他生物,至今未有定论。

对于这些神秘事件,我们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类在自然科学面前还是太渺小了。

14雄猫叛逃事件是怎么样的?

1986年,伊朗F-14飞行员艾哈迈德·莫拉迪·塔利比上尉被伊拉克情报部门策反,驾驶“雄猫”战斗机逃往巴格达……

1986年9月2日下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一架格鲁曼F-14A型“雄猫”战斗机被击落于伊拉克腹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地点。当天晚上,F-14上的两名飞行员出现在伊拉克电视台的新闻中。

时至今日,F-14“雄猫”战斗机仍是伊朗防空中坚

伊朗空军立即展开大规模调查,在交叉对比了各方面汇总的信息后,伊朗人很快得出结论:这架“雄猫”在努曼娅镇附近遭遇两架伊拉克战斗机的拦截。但该机的飞行员为什么会无视地面管制员的命令驾驶F-14深入伊拉克领空呢?这成为伊朗F-14“雄猫”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这件事要先从两伊战争说起。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命令伊拉克军队入侵伊朗,希望占领伊朗西南部的阿拉伯河流域和富油的胡奇斯坦省,两伊战争于是爆发。虽然伊朗军队在1979年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后仍处于混乱状态,但很快在战争中恢复,反抗力度远超伊拉克人的预估。到1982年春天,伊朗人已经迫使萨达姆转入战略撤退,不仅解放了大部分被占领领土,还反攻入伊拉克境内。德黑兰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最后攻势”,1986年2月的“曙光6号”行动几乎打断了伊拉克军队的脊梁。

血腥的两伊战争背后是两名中东政治强人

到1986年9月,这场涉及双方上百万军队血腥厮杀的消耗战争即将进入第六年,双方都没占据明显优势。虽然伊朗军队在地面占据优势局面,但在空中,由于美国的禁运,伊朗空军的美制装备在多年激烈空战后已经损失惨重。而在另一边,伊拉克空军能从法国和苏联源源不断补充先进战机。

虽然伊拉克空军获得了及时补充并占据数量优势,但还是没有一种战斗机能与伊朗空军强大的F-14“雄猫”战斗机匹敌。F-14凭借AWG-9雷达和远程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在战争中获得了数十个击坠战绩,在大多数情况下,伊拉克飞行员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什么武器击落。伊拉克军事情报部门很快就意识到,关于伊朗大部分“雄猫”已经停飞的情报是极端错误的。

F-14和AIM-54A在两伊战争中是无敌组合

为了遏制伊朗F-14的行动,找出“雄猫”在航电设备和武器上的秘密,伊拉克军事情报部门制定了“夜间收割”行动,尝试与伊朗空军飞行员单线联系并诱使其驾机叛逃伊拉克。

这并不是什么新点子了。早在1966年,以色列就对伊拉克采取了类似行动,诱使一名伊拉克飞行员驾驶米格-21叛逃以色列。而且之前也发生过伊朗战机叛逃伊拉克的事件,1980年7月,一队伊朗F-4飞行员叛逃伊拉克,其中的哈米德·纳马特少校带来了一大堆秘密文件,向伊拉克献上一份情报宝库。正是在这些情报的鼓励下,萨达姆才在两个多月后发动了战争。

伊拉克空军列德夫•穆尼尔上尉的米格-21F-13 534号

伊拉克情报人员在1983年开始向伊朗飞行员拨打电话。伊拉克空军情报部退役准将艾哈迈德·萨迪克回忆道:“我们通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中继站向伊朗打进电话,并用英语对伊朗飞行员发问。我们接触到了一些飞行员,其中几人表示愿意叛逃,但是叛逃西方而不是伊拉克。”

伊拉克的努力在1984年8月27日获得首次成功,伊朗空军的拉赫曼·加纳特·皮希尼少校驾驶F-4E从布什尔空军基地起飞后叛逃到伊拉克南部的阿里·伊本·阿布·塔利尔空军基地。伊拉克人仔细检查了他的飞机以及机载的AIM-9“响尾蛇”和AIM-7“麻雀”导弹,不过从未试飞该机。这架“鬼怪”一直被保存在机库内,直到1991年1月被美国飞机炸毁。

拉赫曼·加纳特·皮希尼少校

被美军炸毁的皮希尼少校座机F-4E 3-6552

到2003年,残骸仍被遗弃在塔利尔空军基地附近

伊拉克人继续尝试,最终成功联系上了伊斯法罕空军基地的F-14飞行员艾哈迈德·莫拉迪·塔利比上尉。现在关于莫拉迪的信息很少,只知道他的妻子曾是伊朗空军士官。

1986年春,莫拉迪一家请求出国度假,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同年8月,艾哈迈德和他的妻子前往德国度假,结果他的妻子滞留不归,只有莫拉迪月底独自回国。但令人惊讶的是由于战斗机飞行员短缺,他被允许继续服役,伊朗反间谍机构此时并不知道莫拉迪长期以来一直在与伊拉克的军事情报人员接触。

艾哈迈德·莫拉迪·塔利比上尉

萨迪克继续回忆:“1986年8月底,上级命令我去巴格达总部,通知我一架伊朗F-14可能即将叛逃伊拉克。叛逃定于在1986年9月3日实施,这架“雄猫”将以特定速度和高度沿着特定航线飞入伊拉克。出于保密起见,上级准备在当天早上再通知防空部队。”

两伊战争中的空战是在最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夏日酷暑的高温经常会超过49摄氏度,因此双方的活动一般被限制在上午,没人愿意在中午11点到下午4点之间的酷热中飞行。

伊拉克空军经常在傍晚时分袭击从哈克岛驶出的伊朗油轮,因此在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会有两架F-14从伊斯法罕起飞在布什尔附近实施战斗空中巡逻。

莫拉迪接到命令,参加9月2日星期五下午的巡逻,由于担心遭到上级怀疑,他决定抓住这次计划提前叛逃。一名匿名伊朗F-14飞行员回忆道:“两对机组完成了简报和飞行前检查,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两架F-14在最后检查中都出现了技术故障,不得不中止任务。莫拉迪在无线电中问有没有其他做好准备的‘雄猫’,得到肯定的答复。”

“但那架F-14的问题是没有挂载AIM-54‘不死鸟’导弹,按照条例规定此时我们应该放弃整个任务,但莫拉迪继续坚持单机起飞。他滑回硬化机堡,要求提供第四架飞机。获得批准后,他在30分钟后驾机起飞,后座是雷达拦截官纳杰菲上尉。”

由于AIM-7“麻雀”效能低下,所以AIM-54A成为两伊战争中F-14的主要武器

升空后,莫拉迪与加油机对接补充了燃油,然后转弯向西爬升,朝着伊拉克方向飞去。途中,莫拉迪向伊拉克的穆罕默德1号雷达站发送了几条无线电信息,但没得到回复。纳杰菲不记得有这样一个雷达站,于是核对了检查单,没有找到这个呼号的雷达站。

伊朗F-14与波音707加油机对接加油

几分钟过去后,莫拉迪逐渐接近伊拉克边界。他并没有按地面管制员的指示向北转弯,而是驾机转向西南方向。此时,伊拉克空军巴格达总部命令巴克尔空军基地第62中队紧急起飞两架米格-23ML拦截。

萨迪克当天在伊拉克防空作战中心值班:“当一位同僚找到我说发生异常情况时,我正在作战中心外吃午餐,立刻和他飞奔回去。”

“我跑进大厅,看到中央大屏幕上显示着一架伊朗飞机从伊斯法罕向西飞行的航线,已经飞过霍拉马巴德接近伊拉克边界,然后转向西南向库特飞行。巴克尔空军基地起飞了两架米格-23ML拦截,防空系统计算出拦截点在努曼娅镇附近,正位于伊拉克境内。”

伊拉克空军米格-23ML战斗机

当两架米格-23ML与“雄猫”接近到30公里时,伊朗地面管制员多次警告莫拉迪出现敌情,同时迪兹富勒基地紧急起飞两架F-5E“虎II”、哈马丹基地起飞两架F-4E赶来支援。

但已经太迟了,在雷达操作员和前线双方数千名士兵的众目睽睽之下,这架F-14直接飞入伊拉克领空。

被一架伊朗F-14突入领空,这带给伊拉克防空部队极大压力

雷达拦截官纳杰菲不知道莫拉迪到底想要做什么,多次通过内部通话系统呼叫飞行员,都没得到回复。他越来越恐惧,甚至想掏枪打死飞行员。此时,莫拉迪更加深入伊拉克。

米格-23双机向右大转弯跟在F-14后方大约15公里,此时米格长机出现雷达故障,他别无选择,只能让僚机接手。这名年轻的中尉用雷达锁定了F-14,犹豫了一下后发射了一枚R-24T红外制导空空导弹。

同时挂载R-24T和R-24R空空导弹的米格-23

这枚重型导弹没有直接击中F-14,而是在其机腹下方爆炸,导致飞机起火。莫拉迪和纳杰菲都弹射了出去。

伊拉克人仍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艾哈迈德·萨迪克在巴格达防空作战中心里全程观察了这次拦截:“我感觉击落敌机简直太容易了,米格迅速咬住了敌机,雷达信号就这样消失了。我知道第二天有架F-14将要叛逃,事情有点不对劲。”

“于是我询问责任军官,他向我描述了伊朗飞机的航线,并告诉我该机已经被两架米格-23击落了,我命令他让飞行员目视识别一下目标。”

稍后,两架伊拉克米格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还是接近到足够距离,识别并报告被击落的飞机是一架F-14。

萨迪克说:“此时,防空部队副司令和我的上级也走进大厅,命令我坐上穆萨纳基地的洛克希德‘喷气星’轻型运输机飞往库特空军基地,然后再坐米-8直升机前往努曼娅,找到跳伞的伊朗机组并把他们尽快带回巴格达总部。”

“我们在大约两个小时后抵达了坠机现场,这很容易找,F-14的残骸仍在燃烧,50公里外就能看到升起的滚滚浓烟。直升机在坠机现场盘旋一周,然后继续飞向努曼娅。降落在市政大楼附近后,我们看到一大群平民已经包围了押送两名伊朗俘虏的士兵。人们非常愤怒,大喊着反伊朗口号。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觉得这两个家伙要来轰炸自己。我非常担心他们会撕碎两名伊朗人。”

“我跟随部队来到市政大楼,发现两名伊朗人状况良好,我要尽快把他们带出去。我们在五分钟后都登上米-8直升机向库特方向飞去,然后乘坐‘喷气星’返回巴格达。”

“这是我们俘虏的首个伊朗F-14机组,也是‘雄猫’战斗机首次坠毁在伊拉克境内。我在审讯他们的同时检查了他们的随身装备。我问莫拉迪为什么提前一天叛逃,他回答自己很紧张,叛逃机会就在眼前,不得不赶紧抓住。纳杰菲则非常震惊,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的降落伞和充气橡皮筏居然是美国在1986年5月制造的。”

抵达巴格达后,莫拉迪送上了一份惊喜——伊朗F-14飞行手册。伊拉克空军并不知道手册中的一些信息已经过时,这本印刷于1976年的手册说伊朗“雄猫”不能发射AIM-7“麻雀”导弹,这个说法在1980年还是正确的,但到了1981年,伊斯法罕的导弹研究机构已经对F-14进行了AIM-7改装。

萨迪克说:“我在第二天回到坠机现场检查残骸。让我非常失望的是这架飞机的前机身已被彻底摧毁,找不到一块有用的雷达或座舱设备零件,相对完好的只有座舱盖。我们能找到的唯一武器是M61A1‘火神’机炮,也在坠机中被彻底毁坏,炮管扭曲且被高温灼烧。两台TF30发动机相对完整,但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发动机已经相当老旧,没有情报价值。我们没有从残骸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找到一些标有美国序列号的机身碎片,其他碎片都无法识别。”

连伊拉克空军都认为TF30发动机没有研究价值

经过漫长审讯后,莫拉迪离开了伊拉克前往欧洲投奔家人。纳杰菲则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条件,坚决要求作为战俘,他在1990年回到了伊朗。这架F-14“雄猫”的部分残骸后来被用于制作巴格达伊拉克空军总部门前的飞行员纪念碑底座。

伊拉克飞行员纪念碑,伊朗F-14的座舱盖赫然在内

不到一年后的1987年8月10日,莫拉迪在瑞典与妻儿散步时被狙击手枪杀,当局未能抓获枪手。

伊朗F-14叛逃事件以悲剧结尾,由于莫拉迪决定提前一天叛逃,导致“雄猫”被两架米格-23ML击落。这让伊拉克军事情报部门多年来的艰苦努力付之东流,伊朗叛逃者不仅提供了F-14武器的错误信息,还在逃亡欧洲遭到枪杀。

与广为流传的说法相反,伊拉克人从未向苏联提供F-14的任何残片。萨达姆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反而向巴格达的美国大使馆提供了部分残骸。据一位匿名退役五角大楼分析师透露,美国人对残骸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架“雄猫”上安装了一些伊朗通过逆向工程制造的零件。

后来有好事者PS了这张照片,说是叛逃F-14完整落入了苏联手中

有没有一句沙雕台词让你哭笑不得?

说起台词,那就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近年来新出现的剧种“神剧”。也不能说是新出现,以前也有,只是近几年出现的太过频繁,所以现在才给冠以“神剧”之名。

尤其以“闻名遐迩”的抗战神剧为代表,为了吸引眼球,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把观众雷的外焦里嫩,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飞刀毁重炮等等,也不知道编剧的脑洞怎么那么大,怎么那么敢编?导演怎么就那么敢拍?电视台怎么就那么敢放?观众……

不说“神剧”多么奇葩,许多电视电影的沙雕台词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就想问问那些编剧导演,是不是观众看一个电视,还得要把智商手动降到跟你们一个程度才能看?

下面是我编辑的一些沙雕台词的电视画面截图,友情提醒各位看官:阅读本文前请确认流量充足。

哈哈,沙雕的电视台词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受悟空问答手机上传图片的限制就发这么多了。你有看过哪些沙雕台词的电视剧?

友情提示:阅后随手点赞,好运随之而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