忱怎么读,把书放到枕头下好不好
忱怎么读,把书放到枕头下好不好?
好,因为自己想要读书的话,随时可以拿出来,对,早上早起起床多读一会,注意是有好处的
乾隆给英王圣旨原文?
英吉利国王知悉:
尔国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庭,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锡予筵宴,叠加赏赉,用示怀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俾得普沾恩惠,一视同仁。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原准其来京。但既来之后,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此系天朝定制,想尔国王亦所知悉。今尔国王欲求派一尔国之人住居京城,既不能若来京当差之西洋人在京居住不归,本国又不可听其往来常通信息,实为无益之事。且天朝所管地方,最为广远,凡外番使臣到京,驿馆供给行止出入,俱有一定体制,从无听其自便之例。今尔国欲留人在京,言语不通,衣服殊制,无地可以安置。若必似来京当差之西洋人,令其一例改易服色,天朝亦从不肯强人以所难。设天朝欲差人常住尔国,亦岂尔国所能遵行?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难准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致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若云尔国王为照料买卖起见,则尔国人在澳门贸易,非止一日,原无不加以恩视。即如从前博尔都噶尔亚、意达里亚等国,屡次遣使来朝,亦曾以照料贸易为请。天朝鉴其悃忱,优加体恤。凡遇该国等贸易之事,无不照料周备。前次广东商人吴昭平,有拖欠洋船价值银两者,俱饬令该管总督,由官库内先行动支帑项,代为清还,并将拖欠商人重治其罪。想此事尔国亦闻知矣。尔国又何必派人留京,为此越例断不可行之请?况留人在京,距澳门贸易处所,几及万里,伊亦何能照料耶?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国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贡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大恭顺,以保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赏、加赏各物件,另单赏给外,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论,并赐赉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诸珍,另有清单。王其祗受,悉朕眷怀。特此敕谕
那它在历史上曾出过哪些名人呢?
于都县历史悠久,建县与西汉时期。这里曾是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也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从这里走出了10位开国将军,简要介绍其中的6位。
▲谢正浩(1914-1992),江西省于都县大迳村人。1932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军团第3军9师26团排长,第1师2团连长,红1军团防空大队副大队长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司令部作教科科长,关中军分区司令部作教科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771团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6纵队教导旅参谋长,第一野战军6军16师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野战军第6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迪化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志愿军军副参谋长,海军旅顺基地参谋长、基地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60年8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
▲曾庆良(1917—1996),江西省于都县大庆村人。1933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21军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军委无线电台见习报务员,红1军团电台报务员,红四方面军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军委电台报务员、队长。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军委电台报务员,绥德警备司令部电台队队长,军委电台队队长,军委3局无线电科副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通信科科长兼无线电中队中队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绥野战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西北军区通信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通信处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兼西南军区通信学校校长,军事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雷达工程学院院长,通信兵工程学院院长,总参谋部通信部军事科学研究室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等职。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杨思禄(1917—2020),江西省于都县曲洋村人。1933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军团2师警卫班班长。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3旅警卫连排长,冀热察挺进军第37团副营长,营教导员,冀东军分区特务营营长,冀热辽军区特务团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热辽军区热河纵队第25旅旅长,冀东军区第12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教导第3师师长,第二野战军直属教导第2师师长。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第5航空学校参谋长、副校长,空军师长,空军第11航空学校校长,空军第6军副军长、军长,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61年8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
▲康 林 (1916—1995),江西省于都县觉村人。1933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广东省南雄县游击队队员,赣南游击队特务员。参加过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连副指导员,第1支队教导大队队长,新四军第1师3旅7团营长,如皋警卫团参谋长,苏中军区特务团参谋长,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南通警卫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野战军第1师1旅3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1师参谋长、先遣纵队第4支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24军72师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第24军72师师长、第24副军长,陆军第28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街。
▲黄经耀 (1915—2005),江西省于都县桐溪村人。1935年10月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军团政治部通信班班长,参加过红军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排长,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连长、副营长,新四军3师7旅20团营长、第8旅22团副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队4师10团团长,第2纵队10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39军115师副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野战军第42军126师副师长,志愿军42军126师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等职。1964年4月晋升少将军衔。
▲张耀祠(1916—2010),江西于都县石灶村人,1935年10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6中队队员,红8军团保卫局特务队队员、侦察科科员,国家保卫局特务队班长,军委总政治部特务队班长等职。参加过红军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副官,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招待所所长、主任,中央教导大队三中队队长,中央教导大队大队部保卫干事,中央警备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组织股副股长,中央警备团团部参谋,中央警备团供给处副主任,中央警备团二营政治教导员,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12大队(中央警备团晋察冀支部)政治委员,中央警备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公安第2师副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公安警卫师副政委,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兼中央警卫团团长,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成都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挽联浪花出自哪本书?
《挽海浪花》,是一套收集了古今挽联2万余副的挽联专集,既有古代名家的挽联,也有地方上数代专职从事祭礼工作人员的挽联。有长联,有短联,分门别类编排。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挽联也是如此。此书收录的挽联,就如同大海之中的一排浪花而已,故称《挽海浪花》。下面各选其中一联,以谢友人之关心。
一、按亲近关系编排
1.挽父亲联
父逝仲春,雨打桃花同洒泪;
儿悲此日,风飘杨柳助哀声
2.挽母亲联
一家婆媳在一年之中去世,挽云:
一年双丧,父子同悲均悼母;
三年大孝,婆媳永别各抛儿
3.挽双亲联
某家父先死,母隔两天又亡,挽云:
寿算已过古稀,福泽垂诸后代,齐眉皆皓首,七旬独有余庆,胡为恶疾飞来,竟使双亲登极乐;
辛未严君竟别,丙午慈母同归,触目极怆怀,五日两当大事,痛兹灵魂远别,怎教儿辈不悲伤
4.挽嗣父联
名虽嗣父,恩若严君,一世勤劳稼穑,方期永谋幸福,寿享百年,哪堪了却尘缘,风雨竟摧椿萎早;
承祧宗支,延绵香火,连年工作柴桑,不料忽传噩电,泪洒九江,归恨未视含殓,抚棺痛哭我来迟
5.挽嗣母联
一饭尚酬恩,况抚养鞠育,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
6.挽祖父联
一梦了尘缘,忆往昔,堂上分甘,招手轻声呼宝宝;
三秋成永诀,痛今朝,灵前设奠,低头落泪哭翁翁
7.挽祖母联
幼承襁褓,长荷提携,恩德最难忘,且看宝田欣种福;
怕读螽斯,空悲薤露,音容成永诀,深惭孙辈痛陈情
8.承重孙挽祖父母联
祖母返仙乡,苦雨凄风同落泪;
嫡孙承世泽,麻衣穿上倍悲哀
9.挽祖父祖母双亡
泣砚池中和泪水
陈情表里放悲声
10.挽曾祖父母联
太祖父,有福仙人,经沧桑迭变,半世辛酸半世乐;
小曾孙,无知稚子,恨恶疾难疗,一声哭泣一声歌
11.挽外祖父母联
当年随阿母归来,德泽常叨,幸与蘭孙齐绕膝;
此日痛外婆仙去,深恩莫报,空教宅相负虚名
12.挽伯叔父联
谊属竹林,教养兼施恩若父;
伤同失怙,赡养两愧枉为儿
13.挽伯母婶娘联
伯母爱殊深,当年竹林式好,视若亲生,相待何逊骨肉;
比儿哀不已,此日瞻奠多疏,愁惭并举,情伤亦似慈亲
14.挽岳父联
袒腹忆当年,德范堪钦,春风常沐,教爱兼施恩若父;
伤心悼此日,隆恩没报,色笑难亲,愁惭并举泪如涛
15.挽岳母联
忆半子昔日乘龙东床有幸;
痛岳母今朝驾鹤北堂无依
16.挽岳祖父母联
太岳母福寿双归,此日宴赴蓬莱,把酒谈经寻极乐;
小孙婿奉孝两缺,今朝致奠灵座,焚香顶礼表微忱
17.挽姑父联
一病归真,顿使吾姑痛煞
忽违雅教,徒令侄辈悲深
18.挽姑母联
挽一位既是姑母又是岳母的重亲:
是岳母,又是姑娘,一脉本同宗,大德深恩惭未报;
是馆甥,亦称怀侄,九泉难共语,重亲叠戚哭无依
19.挽舅父联
渭阳河畔情凄惨
西洲路上泪汪洋
20.挽舅母联
懿训昔难忘,自顾庸愚惭宅相;
慈容今顿杳,甥未报答慰春晖
21.挽姨父联
与父连襟,雅训常聆何以报
视我犹与,计音忽降能毋悲
22.挽姨母联
女中铁汉,人中金刚,敬溢长者;
清福今生,全福来世,吾觇天心
23.挽表伯叔(母)聪
三世话通家,由来谊笃先姑,中表亲情原密切;
百龄靳长寿,最是人崇高望,老成伙典足留贻
24.挽亲家联
东道订交深,二十年风雨鸡窗,为纸上功名,同声一哭;
南柯惊梦断,六三岁光阴驹隙,有灯前儿女,回首千悲
25.挽亲家母联
弱女感姑恩,井臼操持,惭愧分劳少能力;
寒家叼戚谊,门楣寂寞,肃恭上奠有余哀
26.挽姻伯叔父(母)联
三世亲情犹有君,八十年裕后光前,先辈典型师厚德;
孤子飘零今遂老,一万里云愁海思,归来累柘感离群
27.挽兄弟联
春草池塘,生生世世为兄弟;
对床灯火,风风雨雨隔人天
28.挽嫂嫂(弟妇)联
隔室惨难闻,知是侄儿呼母哭;
游仙魂不返,忍看我弟掉亡诗
29.挽姐妹联
谈笑一家中,成咏雪诗,当年才调原推尔;
羁愁千里外,登太雷岸,此后音书待寄谁
30.挽姐妹丈联
四十年,生有自来,身到蓬瀛天遽召;
三千里,没而犹视,心伤桑梓母何依
31.挽丈夫联
创业兴家,九泉暝目君无憾;
奉亲教子,两担在肩我怎挑
32.挽妻子联
四十年,赤手持家,卿死料难如往日;
八旬人,白头永诀,我生谅亦不多时
33.挽表兄弟联
矮屋痛长眠,文战呕心,竟尔修文归地下;
良宵惊恶耗,月圆撒手,从今赏月怕中秋
34.挽表嫂联
僚婿如弟兄,每许更亲联雅谊;
残花怜姊妹,忍叫内子哭同胞
35.挽姨兄弟联
长我六月有零,少小相从,患难是依,卢李交情如骨肉;
痛君八旬缺一,时方报腊,灵归大暮,苏雅遗老慨彫残
36.挽连襟兄弟联
姻娅相关不殊兄弟
人天永隔空羡邢谭
37.挽内兄弟联
爱君之才,惜君之命;
先我而死,后我而生
38.挽外甥(女)联
李长吉召赴修文,愤欲向天搔首问
何无忌酷似其舅,老而不死抚躬惭
39.挽侄子联
因御灾捍患致疾而亡,成此一生宁不幸;
以弱息孤雏遗忧于老,定知九死有余哀
40.挽侄女联
聪明绝世,慧与福不兼修,始信有才天亦忌;
岁月几时,妹偕姊相继逝,可怜欲见梦俱无
41.挽女婿联
竟去矣,可怜尔弱子寡妻晨昏啼哭
也罢了,幸有汝伯兄长嫂内外维持
42.挽邻里联
结芳邻廿四年,蔬笋同尝,每听钟声发深省;
后圭峰十八世,枇杷先折,空余石路济行人
43.挽朋友联
与交半纪,相爱相亲,忆风两侵侬,孩浪滔天常护我;
作别一朝,难分难舍,自仙凡异路,吟坛敲韵总思君
44.挽同学联
少同窗,长同游,谊厚情深,学海吟坛怀典范;
言必信,行必果,德高望重,潜山富水悼英灵
45.挽战犮联
读书刻苦,当兵优秀,工作最辛勤,竭诚报国齐家,六秩年华未享福;
入伍共车,训练同场,起居欣一室,回想相帮助爱,两行热泪春雨和(含战犮名:福和)
46.挽同事联
十二载,联苑花繁,与君心血同浇灌;
一朝间,楹庭柱折,剩俺泪河空注流
47.挽门徒联
十五传,兰玉相承,授砚三看入芸馆;
六千里,泥金甫报,抚楹一笑返蓉城
二、按工作种类编排
1.挽老师联
一字即为师,况承面命耳提,常沾化雨;
千言难述德,际此刍陈酒奠,以寄哀思
2.挽政界联
一生革命,倾心奉国,浩气长流天地;
百岁勤劳,竭智为民,高风永贯春秋
3.挽军烈联
三十年戎幕同胞六载分离成永诀;
五千里云天在望一腔热血写招魂
4.挽医界联
怀济世心,绍歧黄业,医行半纪,妙手回春,名震九姑如活佛;
壮吟坛色,挥李杜才,笔扫千军,杏开跨鹤,讣惊满合失诗仙
5.挽科学家联
两弹一星,成就中国航天之父;
一代伟人,颂扬华夏外交之雄
6.挽文学艺术界联
司马笔精堪接轨
公羊墨守更传经
7.挽佛门联
梵行清高繙,几卷贝叶莲花,入定山户禅座;
佛门解脱,看一片闲云凡冷,春怀方外人琴
8.挽古代女性联
9挽现代女性联
三、按时间季节编排
1.12月挽联
雪舞新春,贺容才归迎吊客
梅辞旧腊,斑衣顿脱著麻衣
2.春季挽联
父弃尘寰,桃飞血泪
儿思德泽,奠设清明
3.夏季挽联
父逝清和,竹杖一支呈祭奠
儿悲此日,素花百朵表哀情
4.秋季挽联
露冷风凄,严父辞尘秋八月
乌啼花落,孤儿痛泪洒千行
5.冬季挽联
陟岵兴悲,岭上梅花添惨色
思亲不昧,门前流水带哀声
四、按死亡原因编排
1.非正常死亡挽联
辕辘运无情,竟越行规成惨局
桂花开有意,也披素服泣灵椿
2.冤狱者挽联
痛斯人,冤被酷刑,竟致英才弱一个;
愿我辈,同伸义愤,莫教遗祸遍三秦
五、挽历史人物联
一代君权痛蚕室
千秋史笔溯龙门
六、历史上名家挽联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按死亡岁数编排
……
总之,《挽海浪花》这套书,是一套专门的挽联集,包含古今,既有名家之作,也有乡村秀才之联,分门别类,易于查阅。由于篇幅太长,只能简而言之。
一早一晚一人归全诗?
《南野·治田长山下》唐代•戴叔伦
治田长山下,引流坦溪曲。
东山有遗茔,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披云朝出耕,带月夜归读。
身勩竟亡疲,团团欣在目。
野芳绿可采,泉美清可掬。
茂树延晚凉,早田候秋熟。
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
解佩临清池,抚琴看修竹。
此怀谁与同,此乐君所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