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四精神,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性
什么是五四精神,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性?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问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不仅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
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
一,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
二,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
三,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
四,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即将送走的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会产生五四精神?
首先,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民主,其次,20世纪后新的知识分子力量也在迅猛发展,他们呼唤民主科学,再次,无产阶级力量和斗争规模扩大,正从自在阶段过渡到自为阶段,他们为五四民主科学精神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最后,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促进形成了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提出时间?
关于五四精神的提出的时间,我以为应当是在1919年5月27日。
1919年5月27日,当时的上海《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在《时事新报》的“时评”专栏发表了《“五四”精神之纵的持久性与横的扩张性》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东荪先生最早提出了“五四精神”这个词。从此“五四精神”这个概念便传承至今。
而在张东荪《“五四”精神之纵的持久性与横的扩张性》这篇文章发表之前一天也就是5月26 日,在当时的《每周评论》第23号上,当时的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发表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文中率先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词。
“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五四精神”概念的提出,都有着其重大、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张东荪“五四精神”的这一提法相比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应该是更加高度精炼和准确鲜明。
五四精神是神马?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什么了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指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