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欧洲,苏联鼎盛时期的5万装甲集群

2023-04-14 05:40:04 104阅读

征服欧洲,苏联鼎盛时期的5万装甲集群?

冷战时期的战争形态已经不是单靠大规模装甲突击就能稳操证券的了,制空权已经成为首要争夺目标,所以单说装甲集群的作用,那真的是离征服欧洲太远了,就不要说一个星期的预期了。

蒙古扩张为何没有征服非洲?

蒙古人来了,他们从中亚细亚草原赶着牛羊和大车,驱赶那些东方的仆从,契丹人的骑兵,突厥部落的酋长,乃至汉人工匠和土库曼轻骑兵。他们的主帅是大汗蒙哥的弟弟,黄金家族的王子旭烈兀,此时此刻,他的另外两位兄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正在中国攻城略地。

征服欧洲,苏联鼎盛时期的5万装甲集群

蒙古的铁骑就像旋风般掠过伊朗高原,在冲入古老的巴格达城门之后,不论哪一位那颜,都发了财,数十万居民被杀死,在穆斯林世界尊贵无比的哈里发也被乱马踏死。他们继续西进,他们从日出之地而来,到日落之地而去,弱小的诸侯们投降,灭亡,昏庸的君主们瑟瑟发抖。

当旭烈兀来到叙利亚,他的哥哥,帝国的大汗已经在围攻宋国钓鱼城的战斗中阵亡,与兄长死讯一同到来的是另外两位兄弟的拉拢,他们都说:“好兄弟,我才是黄金家族的合法继承人,我需要你支持我,成为可汗。”旭烈兀向东离去,他害怕混乱中失去了地位,又或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学着拔都的子孙,占有征服的土地裂土称王。

但是黄金家族的铁蹄不能停滞,他依然要把帝国的土地延伸到马格里布的海边。他的先锋,那颜怯的不花率领一支军队从叙利亚出发,向日落之地而去。

大马士革的城门打开了,亚美尼亚仆从军向他喜笑开颜。他或许不知道他走的正是亚述诸王和冈比西斯的大道通向阿非利加大陆,炎热的沙漠让他们难以忍耐,贝都因牧人拒绝为这些卡菲勒做向导,于是,这支军队面临各种袭扰和争端,有贝都因人的,有十字军的。

信使的手书到达埃及苏丹忽都斯手中已是一个月后,尽管对面的蒙古人不再是二十万,但三万五千人的规模对于人口不多的埃及苏丹依然是一个强敌。他听说过敌人横扫千军,知道失败者悲催的下场,如果蒙古人在尼罗河饮马,他将失去一切。

“真主的仆人绝不向异教徒低头,穆斯林们,你们的弯刀和长枪,你们的骆驼和马儿都没有损坏老病,我将披甲而战。”

忽都斯的土地,自叙利亚的大海边上一直向红海,向利比亚沙漠延伸,虽然这片土地看起来广袤无垠,但人口稀少,不少游牧的贝都因人都保持自由的民风不听苏丹的号召。虽然苏丹的召令传到这些地方,但大多数世代游牧的牧民连蒙古人是什么都不知道。军官们说:“敌人来自东方,矮小结实。”

忽都斯手下最能作战的将军是拜巴尔斯,他是勇过万人敌,和萨拉丁媲美的指挥官,虽然他是从马穆鲁克奴隶一步步向上爬,但他还是获得了尊敬和苏丹的青睐。不久之前,拜巴尔斯率领埃及军队击败了法国十字军,将登陆上岸的法国人围困在尼罗河岸,用马穆鲁克骑兵活捉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

埃及的大军从开罗出发,沿途有来自巴勒斯坦,希贾兹的贝都因人加入他们,他们除开步兵和大量的北非游牧民,能依靠的只有几千名马穆鲁克骑兵。苏丹足够相信马穆鲁克,这些人都是从小孩的年纪从奴隶贩子手中买到埃及,经过从小到大的训练, 成为上马能刺人,弓数无双,刀法精湛的职业军人。他们的装备用的是最好的,冲刺力强大的阿拉伯马,乌兹钢打造的大马士革刀成为他们驰骋战场的利器。

他们的队伍在约旦河的贝赞会战,那里是艾因.扎卢特,一个先前不知名的小村庄。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干燥炎热的气候有利于放开架子厮斗。

怯的不花发挥了一贯的骑射,冲锋前进,蒙古重骑兵穿着厚厚的铠甲在前方开道,轻骑兵于两侧向埃及人发射箭矢,他们想在冲锋中打垮埃及人。

埃及人溃退了,拜巴尔斯的军队向后稍稍退却就激起了怯的不花心中的喜悦,他看到排着新月形阵势的马穆鲁克出现在眼前。

在他们的身躯靠近之际,穆斯林们组织了规模巨大的箭雨,弓箭手和下马马穆鲁克万箭齐发,压制了蒙古人的骑射,将不少蒙古人射落马下,虽然如此,咬着牙,忍受疼痛的蒙古重骑兵依然冲破了埃及的阵型,在埃及军队的阵中舞刀砍杀,恐惧不堪的步兵们死伤惨重,即将崩溃。

苏丹忽都斯丢下自己的头盔,他喊道:“为了伊斯兰”随后冲进厮杀的战场上,迎面而来的敌人都被苏丹的长剑劈死在马下,左右的侍卫们也加入了混战,随后,马穆鲁克骑兵回过神来和蒙古人进行肉搏。

多年征战的蒙古骑兵发现这些刀法精湛的马穆鲁克很难对付,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而埃及阿拉伯人则在稳步推进。直到最后,怯的不花将残兵们收拢在一个山头向阿拉伯人射箭,阻挡阿拉伯人的反击攻势。

越来越多的埃及人冲了上来,不管是马穆鲁克,贝都因人,土耳其人还是步兵,都在争抢这位蒙古将军的生命,怯的不花杀伤众多,体力不支之际,被埃及人活捉。

他被带到苏丹忽都斯的面前,苏丹羞辱他不自量力:“看到了吗,你们的尸体遍地,喂饱了大地,你们的主帅根本没有回来。”

怯的不花反击苏丹的言辞,死到临头不忘最后恐吓地说道:“等到旭烈兀大汗回来就是你们的死期。”

忽都斯斩杀了怯的不花,带着凯旋的武士返回开罗,另一路阿拉伯军队向叙利亚的深处前进,驻守大马士革的蒙古人听到战败的消息,抢掠一番城中的财富就将城市丢给了随后赶到的埃及人。

旭烈兀出发前,蒙哥对他说:“ 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 ”。

现在,那些生活在叙利亚,非洲的穆斯林们可以嘲笑蒙古征服者的野心,可以过他们的生活,按照他们的习俗存在下去。

虽然蒙古征服者的野心没有停止,但自旭烈兀到阿八哈汗以来,伊儿王朝的诸王一直不能再向西前进一步,在沙西姆,在阿勒颇,霍姆斯和苏法尔平原的战役中统统输给了埃及马穆鲁克,触碰日落之地马格里布变成了永久的遗憾。

蒙古帝国征服欧洲依靠的是什么?

一勺历史,为您解答。

蒙古帝国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千米,占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

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我们都知道,是靠着不断的征服而形成的!蒙古帝国征服欧洲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名字被我们记住了下来——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

蒙古帝国的征服是带着血腥味的,但就算如此,蒙古帝国可以说是到哪哪臣服,就算有抵抗结果也是一样!这么牛的蒙古帝国,曾经征服欧洲是靠什么?

01 强大的骑兵军团

众所周知,蒙古游牧民是有着在马背上度过一生中的很多时间,他们几乎把马当作自己身体的延伸。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成了天然的骑兵。

不仅如此,蒙古帝国有着其他民族和国家没有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就是组合式弓。通常由其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远远超过100磅,而且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码;这种箭装备上锐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当然,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

02 合理的战术安排

蒙古骑兵并非一支只会冲锋陷阵的军队,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打法!而这种打法,精髓就在于速度与突然性!

马上弓箭手令步兵他们能够迅速冲到敌军队伍面前,如同暴风骤雨地一阵放箭,从四面八方,袭击敌人,然后遁去,自始至终都不同敌人步兵的剑或矛交锋。

他们所喜欢采用的一招是佯攻,即把马的快速奔驰同巧妙的控制和择时相结合,发动猛烈的攻击,然后诈败而后撤,假装惊恐,有时消遁到地平线下面去。只有最精明的和控制力极强的敌军才能抑制住冲动,不去追击佯装溃败的骑兵;在这一追击过程中,敌军超出自己的后援所能顾及的范围,丧失严密的防守队形,任凭部队和个人纷纷离散。

这时,这些骑兵弓箭手突然重新组织起来,掉头迎击挺进中的敌人,逐个部队或逐个士兵地歼灭分散开的敌军。

03 创新武器攻城火炮

蒙古人改进的炮称为“回回炮”,它是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在早已经有的“炮”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而创制出来的更具威慑力、杀伤力的巨型“抛石机”。

出奇的是,蒙古人一旦兵临城下,并没有一味地猛攻,而是先在敌人的城池外围令壮士砍下大树,用木桩制作成木栅,将整个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这样既拦截了可能会前来的援军,还封闭了城内与外面的联系,包括断绝城内的粮草供应!

待城内的敌人士气不行的时候,蒙古人便开始展开攻势。而攻城火炮的运用,使得城内硝烟弥漫,再无还手之力!

04 蒙古军队严格的纪律性

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各定居的农耕民族素无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此外,蒙古人有可以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

05 成吉思汗和速布台

成吉思汗和速布台是蒙古帝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统帅当中的两位!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少不了一个能力超强的领导者。

成吉思汗在战略上堪称一绝!成吉思汗拥有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战争机器。它建立在四大重要基础之上:极强的机动灵活性、武器的优势、几乎万无一失的战术体系以及战略天才。

而成吉思汗麾下的速布台,更是一位天才级别的将领!

总而言之,蒙古帝国征服欧洲,靠的是纪律观念强的蒙古军队本身强大的骑士兵团,充满机动性的合理战术,以及战争武器本身的空前优越性,再加上成吉思汗的领导以及天才速布台的率领!就这样,蒙古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如果蒙哥不死蒙古能征服欧洲吗?

如果蒙古大汗不死,蒙古能征服欧洲吗?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影响欧洲及至世界历史的重大问题,很值得八一八。

蒙哥之死影响的不是欧洲

不过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死在钓鱼城附近的确实是蒙哥,但受到影响的却是蒙古第三次西征,但第三次西征却不是去征讨欧洲,而是针对西亚的伊斯兰教帝国,可以说蒙哥在钓鱼城的死拯救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后一个伊斯兰教王朝埃及马穆路克王朝。而受到窝阔台之死影响的是蒙古第二次西征,但这和中原没什么关系,窝阔台是在蒙古本部附近喝酒喝死的。

(使蒙军中止入侵欧洲的事件是窝阔台汗之死)

所以如果说中原人的抵抗间接拯救了什么人,那也是间接拯救了当时正处在诞生以后最大危机时刻的伊斯兰教,跟欧洲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既然是两件事,咱们就分别来聊聊这两个蒙古大汗之死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这次欧洲西征比蒙哥之死早了18年左右)

蒙哥之死拯救伊斯兰世界

如果说蒙哥之死拯救了伊斯兰世界,或者说至少是拯救了当时世界上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我想是没有太大争议的。因为当时的伊斯兰世界,确实是处在风雨飘摇,极其危难的境地之中。

许多国内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蒙古第三次西征,其实本身就有很浓的宗教战争色彩。而宗教战争争斗的双方,可不是蒙古的萨满教和伊斯兰教,而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石头君这么说绝对不是信口开河。蒙古第三次西征的领导者是忽必烈同父同母的弟弟旭烈兀,而旭烈兀和忽必烈两人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是一个基督教徒,而且旭烈兀的妻子脱古思可敦也是基督教徒。当然她们所信仰的基督教和欧洲的基督教有很大不同,其实是唐朝时传入中国的景教,也就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唐时景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原没有传开,但一些传教士后来却北上蒙古草原,在蒙古草原各部落中发展了许多信众,其中就包括旭烈兀和忽必烈的母亲。

而随同旭烈兀出征的,还有同样信仰基督教的蒙古大将怯的不花,甚至还有大量来自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完全由基督教徒组成的仆从军队。所以这次西征其实带有很浓的宗教战争色彩。蒙军在攻陷阿拉伯阿拔斯帝国首都巴格达之后,大肆屠城,屠杀了多达八万伊斯兰教徒,但当时城中的基督教徒却得到了蒙军的特殊关照,完全没有受到屠杀。

因为如此,后来亚美尼亚和叙利亚的基督教会甚至长期将旭烈兀称为“第二君士坦丁大帝”,把他和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的君士坦丁大帝相提并论。

(在一些中东教会的描绘中,旭烈兀夫妇俨然已经是基督教国家君主的形象)

而蒙军在灭亡了阿拔斯帝国之后,又进军叙利亚,灭亡了阿拉伯阿尤布王朝,占领了大马士革。之后又进军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摆明了架势要灭亡当时世界上最后的伊斯兰王朝埃及马穆路克王朝了。而且当时伊斯兰世界的危机还不止于此,说蒙古第三次西征是一次宗教战争还体现在,当时蒙古的西征其实是在配合十字军东征,此次蒙古西征发生在公元1260年前后,而在10几年前,十字军刚刚丢失了耶路撒冷,但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仍然存在大量十字军城邦,蒙军在进军中东时也曾经和一些十字军城邦进行过协同作战。

(蒙哥偏偏这时候死了)

所以当时如果蒙哥不死,旭烈兀主力不回师的话,马穆路克王朝面对蒙古大军和十字军的联合进攻,其实是败局是不可扭转的。但偏偏这时,公元1259年8月11日,蒙哥汗突然在重庆钓鱼城附近死亡。消息传到中东的蒙军阵中时,已经是1260年3月了,当时蒙军刚刚占领了大马士革,旭烈兀得到消息之后,立即率大军回师,只留下怯的不花率5000蒙军和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基督教仆从军队留守中东。

(艾因贾鲁战役形势图,红色为蒙军进军路线,紫色为马穆路克进军路线,战役发生地正南方为耶路撒冷,左侧大海是地中海)

这次重大变故让马穆路克绝处逢生。经过半年的喘息之后,马穆路克利用蒙军和十字军城邦发生矛盾,十字军不再和蒙军结盟的机会,在1260年9月3日在今天以色列境内的艾因贾鲁大败蒙军,并杀死其主将怯的不花,使马穆路克和伊斯兰教转危为安。

至于窝阔台之死对欧洲的影响,石头君其它回答里已经有所涉及,今后也还会找机会细谈,欢迎大家关注阅读。中国视角看世界,世界视角看中国,文化历史,古今中外,欢迎关注“桃花石杂谈”。

为什么忽必烈不去统治西伯利亚?

先概括一下:

主要是因为中国宋朝时期,西方文明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是落后于宋朝的,所以忽必烈才会盯上中原。

展开来说:

中国宋朝时期,西方还是宗主小国,实行的是奴隶制。西方欧洲国家还处在“中世纪黑暗”的漫漫长夜里,宗教思想牢牢控制着人们的大脑,并且严厉打击和压制一切反对宗教的思想和言论。宗教的影响几乎在社会上无处不在,教皇的权力甚至可以大过国王的权力,基督教可以有自己独立于国家法庭之外的审判庭,可以对异教徒或违犯基督教教义的学者等人处以极刑。直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了文明的曙光。

此时此刻的中国却是经济的顶峰

宋朝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经济总量占到了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当时北宋的手工业也已兴起,科学文化艺术也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清明上河图就能说明一切。“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都发生在宋朝。当时的四大发明己经使中华民族站在了世界的前沿。而蒙元对华夏大地的蹂裂又使的文明倒退了百年。

欧洲总体生产力低于宋朝

而当时的欧洲是封建庄园式的自然经济,生产力也是比较低下的,文化艺术更是乏善可陈,直到13世纪即中国南宋末期,欧洲才迎来了中世纪文化发展的巅峰,意大利开始出现了文艺复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