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的食物一般都有什么,增肌吃什么碳水最好

2023-04-14 02:15:04 106阅读

碳水的食物一般都有什么,增肌吃什么碳水最好?

感谢邀请。

想增肌,就要懂得增肌的原理,了解增肌的过程?做任何事要结合生活,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千万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无病乱投医,最终做的无用功。

碳水的食物一般都有什么,增肌吃什么碳水最好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对增肌自然也是缺一不可,其中碳水化合物需求量最大,可见它的重要性。具体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具体有以下几点:

1.增肌其实就是一个破坏肌纤维,然后补充营养,让肌纤维重新修复再生长这个过程。然后肌纤维不断地变得粗壮,达到了整体效果也就是肌肥大。因为力量训练肯定是增肌的一个基础条件,那力量训练主要靠ATP功能还有我们乳酸系统功能来帮助完成。

2.总而言之,增肌,需要大强度的肌肉训练,碳水化合物转化成的糖将是你的主要能量,少了它,就像汽车没有了油一样。如果训练后乏力不堪甚至头晕,很可能是血糖太低,需要及时补充。

3.简而言之,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类,对于糖类的消化呢?个人总结以下几点:

1、葡萄糖和果糖(直接吸收);

2、双糖、淀粉(需要酶);

3、膳食纤维(需要细菌)。

进入人体运作过程:

葡萄糖、果糖不需要消化,小肠直接吸收,这是什么都不需要的。

双糖、淀粉需要酶把它们“切开”,变成葡萄糖、果糖等单糖,然后吸收,这是需要酶的。

膳食纤维我们消化不了,要经过肠道细菌来“消化”,肠道细菌把膳食纤维变成短链脂肪酸,然后被我们利用(当然,也不是所有膳食纤维都是这样),这是需要细菌的。

膳食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有醋酸、丙酸、丁酸。丁酸一般不进入血液循环,直接被肠道细胞利用。剩下两种要运输到肝脏,被身体利用。

4.增肌中糖类可以转化成糖原的食物,就是最优质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应包括这两种碳水化合物,有效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种:复合碳水化合物(谷物、豆类、蔬菜中的淀粉质),与简单碳水化合物(水果、牛奶、加工糖),其中增肌优质复合碳水食物有:红薯 山药 燕麦 糙米 藜麦等。

以上观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食品都有什么?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分类如下:

1、粮食及制品:指各种原粮、成品粮以及各种粮食加工制品,包括方便面等;

2、食用油:指植物和动物性食用油料,如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

3、肉及其制品:指动物性生、熟食品及其制品,如生、熟畜肉和禽肉等;

4、消毒鲜乳:指乳品厂(站)生产的经杀菌消毒的瓶装或软包装消毒奶,以及零售的牛、羊、马奶等;

5、乳制品:指乳粉、酸奶及其他属于乳制品类的食品;

6、水产类:指供食用的鱼类、甲壳类、贝类等鲜品及其加工制品;

7、罐头:将加工处理后的食品装入金属罐、玻璃瓶或软质材料的容器内,经排气、密封、 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达到商业无菌的食品;

8、食糖:指各种原糖和成品糖,不包括糖果等制品;

9、冷食:指固体冷冻的即食性食品,如冰棍、雪糕、冰激凌等;

10、饮料:指液体和固体饮料,如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等;

11、蒸馏酒、配制酒:指以含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白酒(包括瓶装和 散装白酒)和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的酒,如果酒、白兰 地、香槟、汽酒等;

12、发酵酒;指以食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后未经蒸馏而制得的酒类,如葡萄酒、啤酒;

13、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

14、豆制品:指以各种豆类为原料,经发酵或未发酵制成的食品,如豆腐、豆粉、素鸡、腐竹等;

15、糕点:指以粮食、糖、食油、蛋、奶油及各种辅料为原料,经烘烤、油炸或冷加工等方式制成的食品,包括饼干、面包、蛋糕等;

16、糖果蜜饯:以果蔬或糖类的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

17、酱腌菜:指用盐、酱、糖等腌制的发酵或非发醇类蔬菜,如酱黄瓜等;

18、保健食品:指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称之为保健食品的产品类别;

19、新资源食品:指依据《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称之为新资源食品的产品类别;

20、其他食品:未列入上述范围的食品或新制订评价标准的食品类别。

晚餐吃什么最好?

如果希望保持理想的体重、较好身材和健康的身体,晚餐一定要重视。

大部分人白天工作非常辛苦,晚上回到家,可以去餐厅或在家做一些好吃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是,无论吃什么,都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清淡、同时也要控制量。

水煮抱子甘蓝和生菜沙拉

一、配餐

配餐可以很好地控制吃的份量,避免不知不觉吃得太多。

切片的叉烧肉搭配几根青菜和一小碗米饭

熏三文鱼做成的手握寿司,以及牛油果、三文鱼做成的寿司卷

烤制的南瓜土豆辣椒,搭配一块奶酪面包、几片鸡肉皮和生的蔬菜

有时候可以做一些清爽的素食,比如奶酪蘑菇牛奶小饺子

干炒青豆牛肉末搭配米饭。

什锦炒饭搭配青瓜

二、清淡的菜肴

如果一家人一起吃饭,可以做些烤菜、蒸菜、焖煮、炖菜,要少油、少盐、少调味。

烤南瓜番茄辣椒

肉末焖豆腐

炖萝卜牛腩搭配面包片

清炒彩椒鱼片

芹菜炒肉丝

三、份量少的小吃

如果不想吃很多,可以做一些小吃,比如:

一小碗米粉,加一些黄豆肉丁、青菜叶、辣椒油

肉菜粥

牛奶冲麦片

豆菜沙拉

、简单

对于晚餐吃得很少的人,不妨试试以下两种菜。

红豆芥菜清汤

奇亚籽生菜沙拉

五、避免吃的晚餐

1、油腻肥厚的肉类

2、大份量的肉食

3、热量高的甜品

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哪些?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淀粉被很多餐桌排斥,有的人为了减少淀粉的摄入,甚至放弃了主食。这不,最近就有网友问超哥: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哪些?

那么,淀粉高的食物有哪些呢?是大米、面粉等谷类还是豆类、薯类呢?

超哥给大家说一说。

答案抢先看:

大米、白面等谷类的淀粉含量较高,达70%以上;豆类的淀粉含量较低,约为50%-60%;而新鲜薯类的淀粉含量最低,约为16%-24%,但薯粉的淀粉含量与谷类相近。

【比一比大米、面粉等谷类、豆类、薯类谁的淀粉含量高?】

要说哪些食物淀粉的含量高,有的人说是大米、面粉等谷类;有的人说是红豆、绿豆等豆类;有的人说是马铃薯、芋头等薯类。那让我们来对比对比。

有资料显示[1-2],大米、面粉等谷类的淀粉含量都在70%-80%,它们的水分含量都比较少,脂肪含量也很低约为1%,其淀粉含量的差别在于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别,一般来说,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较大米高2%-3%,其淀粉含量也较大米低2%-3%;而豆类的淀粉含量为50%-60%,较大米、面粉低了不少,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面粉等高出10%-20%;诸如马铃薯、芋头等薯类食物,含有的淀粉更少,约为16%-24%。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大米、面粉等谷类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豆类食品,而薯类食品淀粉含量最低。但薯类的水含量很高,如果按干重来计算,也就是用土豆粉和大米[3]来比较的话,他们的淀粉含量是基本相同的。

所以,大米、面粉等谷类和薯粉的淀粉含量最高,豆类的淀粉含量较低,新鲜薯类淀粉含量最低。

【总结】

大米、白面等谷类的淀粉含量较高,达70%以上;豆类的淀粉含量较低,约为50%-60%;而新鲜薯类的淀粉含量最低,约为16%-24%,但薯粉的淀粉含量与谷类相近。

更多营养健康小知识,请关注“超哥话食”哟!

参考文献

[1]范志红.食物中的淀粉,该谁多谁少?[J].消费指南,2016(8):8-9.

[2]范志红.哪种食物含淀粉最多?或许你们都想错了![J].健康人生,2016(9):42-43.

[3]范志红.哪种食物含淀粉最多[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6(7):96.

作者:胡津 赵力超

低GI食物有哪些?

谢谢邀请。关注“低GI食物,科学控糖”。现如今,生活中常见高血糖人群、糖尿病人群等存在“血糖剧烈波动的人群”,对于总是出现的“高血糖”,很多人总想单纯依赖于饮食(降糖),但食物并不是药物,它真心不存在神奇的“降糖作用”。饮食“降糖”,请大家选择“低GI指数食物”,它们食用之后并不会很强烈(快速)地升高血糖,对于高血糖人群是一种“降糖福利”。

想要科学控糖,应当如何选择食物?

生活中想要科学控糖,整个饮食过程至关重要;想要吃一顿健康的菜肴,选择食物是最基础之事;想要避免血糖过分升高,您各位在饮食过程中应该选择“升糖速度慢的食物”,如何确定食物升糖速度的快慢,有一个指标可以帮助您,它就是“食物升糖指数(GI)”。

食物升糖指数是什么?

食物升糖指数(GI)是衡量食物摄入后引起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具体而言指的是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内,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这个数值可以反映出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一般而言将葡萄糖的血糖升糖指数定为100。

衡量标准:

GI大于70的是“高GI食物”。这类食物在进入胃肠后消化速度较快、吸收率很高,葡萄糖适当较快,葡萄糖进入血糖之后峰值高,血糖升高数值较大。

GI介于55—70之间的食物是“中GI食物”。

GI低于55的食物是“低GI食物”。这类食物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吸收率较低,葡萄糖的释放比较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之后的峰值较低,下降速度也比较慢。

常见的“低GI食物”有哪些?

为了科学控制血糖,建议大家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偏向选择“低GI食物”。

“低GI食物”大多都是普通食物,一般像发芽糙米、玉米碴粥、黑米粥、山药、黄豆、各种豆制品、芹菜、香蕉、李子、樱桃、酸奶、全脂牛奶等食物都属于“低GI食物”。

另外,在这里推荐大家多摄入一些“膳食纤维”,补充营养物质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影响血糖剧烈波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科学控糖,请您依照“科学方法”选择合适的食物(低GI食物),拒绝糖高,拒绝血糖剧烈波动,请您理性吃喝,科学防控。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