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号是什么日子,6月12是什么日子
七月一号是什么日子,6月12是什么日子?
大家好,这是里小青春,一个热爱文史的小青年!
历史上的6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总结一下!
1898年——菲律宾独立日
1899年——生物化学家李普曼诞生
1904年——《时报》创刊
1923年——“三大”正式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1924年——美国总统布什诞辰
1928年——斯大林接见中共领导人
1939年——平江惨案
1944年——世界上第一种导弹V·1正式投入实战
1952年——北京人艺成立
1968年——中央要求宣传毛泽东形象时避免形式主义
1978年——郭沫若逝世
1980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逝世
1985年——数学大师华罗庚逝世
1998年——马拉多纳因打伤记者被判刑
1999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铱星”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别忘了加个关注哦!
六个传统节日故事?
1、中秋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犯了错误,仙人把吴刚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2、重阳节
据传说,屈原主张德才兼备,富国强军,主张统一抗秦。但是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勒令离任,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亡途中,写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诗歌。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看到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却不忍放弃祖国。
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伟大的爱国乐章。屈原投河后,当地人立即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
人们担心河中的鱼会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3、元旦
4000多年前,尧舜兴旺发达,尧舜勤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尧受到人们的爱戴。然而,由于儿子没有天分,尧并没有把“部落联盟”的领导权交给儿子,而是交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王位交给了禹,禹在防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舜一样,禹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很受欢迎。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4、母亲节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个海滩。海边有一个贫苦的家庭,只有母子相依。母亲为儿子的学习努力工作,儿子决心用功报答母亲的好意。然后儿子乘船去京城参加考试。许多年过去了,没有关于儿子的消息。母亲非常着急,每天都去海边看看。
一年,两年,三年…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并不期待儿子的归来。事实上,儿子在去京参加考试的路上,但不幸的是,翻船掉进了海里死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在母亲站着期待儿子的地方,深渊中矗立着一座高山;村民们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并将从地上升起的独特的山峰称为“望儿山”。
随着社会的发展,鱿鱼圈的人们仍然保留着尊重母亲、爱母亲的古老习俗。每年5月的母亲节,都要开展各种敬爱母亲的活动。
5、元宵节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共谋作乱之事,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7、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乞巧节。相传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来妇女们趁织女和牛郎团员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艺,同时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都有哪些方面的禁忌?
今天就是七月十四祭鬼节。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而提前到七月十四,据传是在宋时,因元兵南侵而提前,为纪念,久而久之就习惯做七月十四了。俗有冬朝年晚,七月十四做到晏之说。即冬至祭祖拜神要在早上,过年要在夜晚,七月十四要在午后就进行。七月十四祭鬼则与佛教有关,佛教从印度传入,并造了个“目莲救母”的故事,因此而有祭鬼之说。
说到禁忌,那也是有的,也与祭祖拜鬼有关。传有饿鬼,晚上出没,所以七月十四晚上不宜外出,要外出也不独行,怕碰着岀来觅食的饿鬼及被恶鬼缠着,特别不宜带小孩外岀,怕吓着小孩受惊失魂而病。祭鬼要在午后进行,不宜太晚,怕饿鬼发脾气责怪。外嫁女不得回嫁家过节,更不许在娘家过夜。
拜祖祭鬼各地习俗有不同,禁忌也是有异,不一样的,所以也不能一一尽说。
你怎么看待中国人过圣诞节平安夜狂欢夜之类的洋节日?
1/对于这些国外的节日,虽然说是很多,但也是这几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就是从90后,00后这两代人,特别的注重国外的节日,因为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发展,互联网的时代的来临,让我们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没有了距离,只要你坐在家里拿着一部手机或者坐在电脑面前就能了解世界,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世界的每一天都有一个不同的节日,再加上现在的人民生活水平比以往要高的多的多,节假日休息的时间都比较充足,这也就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在闲暇的时候,要找到朋友与朋友之间,同学以同学之间一个能聚会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一些节日,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庆祝欢呼!对于我个人而言,感觉这种节日不适合我们中国人,原因很简单如下!
2/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是一个泱泱大国,文明古国,剩下5000年的文化也让我们有了很多的节日,有庆祝新一年的节日,有家人团聚的节日,有祭祖的节日,有纪念先人的节日,也有纪念爱情的节日,节日很多,而且在这些节日里,我们也都有法定的节假日,这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的自豪,同时这些节日也让我们过的非常的有意义,这也时刻的提醒着我们是一个中国人,也是龙的传人。
3/对于西方的某个最发达国家,他们的文明历史才几百年,他们没有自己的种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的只是现代化的科技的进步,如果说一句认祖归宗的话,我相信这个国家就没了。
而我们中国不一样,5000年的文化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有四大发明,还有很多的伟人,更有孔孟之道,我们是礼仪之邦,更有数不胜数的才子,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句,如果我们回到千年以前,那我们都是一家人。
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项是什么?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项是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