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射面是什么,什么是反射定律

2023-04-12 21:55:03 103阅读

入射面是什么,什么是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上是相等的。

入射面是什么,什么是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适用。

s波透射比公式?

没有直接的计算公式,只有相互转换,在复杂光线和介质下,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以下给你参考:

光线经过的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为n1,第二种介质折射率为n2,入射角为i1,折射角为i2,r为反射率,t为透射率。

用到光学中的菲涅尔公式(frenel)。一般而言,光在两种介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率和透过率与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性质(n1

n2)和入射角度(θ1)有关,与光的偏振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计算折射角度,即光波在第二种介质的波矢方向可由snell定律得出:

n1×sinθ1

=

n2×sinθ2

计算反射率和透过率就要用到菲涅尔定律(frenel),以下讨论不考虑光能吸收的情况,例如金属,若要知道可自己去查比较深入的光学教科书:

1、自然光正入射情况(无偏振特性的光)

r=(n2-n1)^2/(n2+n1)^2

t

=

1-r

此公式最常用,能估算大部分反射率、透过率问题。

2、偏振光θ1角度入射情况(脚标s代表光波振动方向垂直入射面的偏振光,脚标p代表光波振动方向位于入射面的偏振光)

rs=[sin(θ1-θ2)/sin(θ1+θ2)]^2

ts=n2*cosθ2*(2sinθ2cosθ1)^2/[n1*cosθ1*(sin(θ1+θ2))^2]

rp=[tan(θ1-θ2)/tan(θ1+θ2)]^2

tp=n2*cosθ2*(2sinθ2cosθ1)^2/[n1*cosθ1*(sin(θ1+θ2)cos(θ1-θ2))^2

能量守恒得到rs+ts=1

rp+tp=1

3、任意光波都可分解为s和p光的组合,由数学推导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不过实际处理时,首先考虑将光波近似为自然光或是偏振光(偏振光是偏振度很高的光),若为偏振光采用2估算,如果是自然光而且非正入射时候,需要组合得到

r=(rs+rp)/2

p=1-r

圆极化和线极化都啥意思?

化就是底电磁波的偏振方式,分为线极化、椭圆极化、圆极化。

线极化中,电场矢量不随时间变化,又分为两个方向的极化,即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指电磁波的电场矢量与入射面垂直,垂直极化指电磁波的电场矢量与入射面平行。改变雷达发射天线的方向就可以改变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如果发射的是水平极化方式的电磁波,与地物表面发生作用后会使电磁波极化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旋转,形成水平和垂直两个分量,用不同极化方式的天线接收,形成HH和HV两种极化方式的图像。若雷达发射的是垂直极化方式的电磁波,同理,会产生VV和VH两种极化方式的图像。HH、VV又称同极化,HV、VH称为交叉极化。全极化是各种极化方式的综合。雷达极化的概念要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特性来看.电磁波矢量沿一特定方向传播(假设为+Z)方向传播,则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在垂直于+Z方向的平面(横截面)上随时间的变化而表现一定的轨迹,一般情况下,这种轨迹有一条线,对应的则为线极化;轨迹为一圆,对应的则为圆极化;通常轨迹为一椭圆,则称为椭圆极化.电磁场理论中应该有严格的定义.雷达的极化就是研究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对提高雷达性能的理论,包括极化测量技术和目标极化特征研究等.

布儒斯特角折射光是啥光?

布儒斯特角折射光是线偏振光。

布儒斯特角(Brewster angle),又称为起偏振角,当入射自然光以此角度射入界面时,反射光是线偏振光,并且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此角度是以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儒斯特(1781年–1868年)命名的。

自然光在电介质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只有当入射角为某特定角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垂直,此特定角称为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此规律称为布儒斯特定律。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

布儒斯特角产生的本质是由于光和介质相互作用时在该角度激发了光学上的本征共振模式,从而使得能够完全折射。

光的折射当光呈垂直入射时?

不是,因为垂直射入时光线始终与入射面垂直,不存在折射现象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