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离地面有多少公里,火箭从地球进入太空需要多长时间
太空离地面有多少公里,火箭从地球进入太空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按照一般定义,地表以上100公里高度就算太空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一般也就是10分钟稍过一点。
但要飞出地球,进入地外空间,火箭(或太空船、探测器等)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即11.2千米/秒。
目前的火箭还没有一次就能达到这个速度的,需要先到达环绕地球所需要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然后再加速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火箭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所需要的时间并不长,一般只有800-1000秒,也就是10几分钟。
至于火箭(或太空船、探测器等)再加速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时间,就不一定了。一般要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先经过轨道调整,然后再加速。这个时间在几小时到几天之间。
摆脱地心引力是多高?
脱离地球引力的高度是3.6*10^7m,引力覆盖的范围是无限远的,需要的是速度来抵抗这种引力,脱离它的束缚。引力距离越远,影响就越小。
引力是质量的固有本质之一。每一个物体必然与另一个物体互相吸引。尽管引力的本质还有待于确定,但人们早已觉察到了它的存在和作用。接近地球的物体,无一例外地被吸引朝向地球质量的中心。因为在地球表面上的任何物体,与地球本身的质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宇宙飞船要飞到3.6*10^7m的高度才能完全脱离地球引力。1、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Mm/r^2 当物体运动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km/s)的时候就可以脱离地球引力了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达到这个速度物体刚好可以绕着地球旋转。 速度达到16.7km/s...2、根据:F=GMm/r^2=mv^2/r m消掉M是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 v=11.2km/s r就是:引力刚好平衡能围绕地球旋转的高度 也就是:宇宙飞船的高度可以完全脱离地球引力。
扩展资料由于地球(假定为m1)这个巨大质量的存在,使得m2所产生的加速度,称做重力加速度。它最早是被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测定的。在地球表面上这个数值一般定为980厘米/秒2,通常又将1厘米/秒2称为“伽”(gal),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重力场是守恒的,也就是说在重力场中,移动一个物体所做的功,独立于它所经过的路径,而仅仅取决于它的终点。事实上,假如该质量最终转到它原来出发时所处的位置时,其净能量的消耗等于0,而不管它在其间所走过的道路是什么。这在自然地理面中,是可以很轻易得到证明的。寻常所见的水分循环,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重力守恒的例子。一滴水从海洋面上被蒸发,克服重力,进入大气,这是外界做功的结果。待它由空中重新回归到海洋时(而不管它是直接落入海洋,还是被运送到几千公里之外,又随着河川迳流回到海洋来的),放出了原先克服重力时的那部分功,遵循着重力守恒,使得净能量的消耗等于0。
一般客机与飞船离地面各多少公里?
正常飞行时,飞船离地面有数百上千公里,肯定比客机飞行离地高度大很多,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为客机正常飞行离地高度大约在3000米到12000米,也就是可以不到一公里到十多公里之间。总之,飞机是近地飞行器,飞船是宇航飞行器,飞行时不仅高速而且高空。
飞船从陆地飞向太空多久?
宇宙飞船从地面到太空大约需要400秒左右,也就是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
如果按照一般定义既进入预设轨道,地表以上100公里高度就算太空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一般也就是1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受火箭推力影响很大,美国航天飞机飞跃100公里卡门线耗时两分三十秒,猎鹰火箭飞跃100公里卡门线耗时三分二十四秒。
距离我们只有11光年?
自从人类的科技开始探索太空之后,就从未停过对太空的探寻,我们人类也一直都在认识这个世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也不断的刷新着对地球、太阳系、宇宙的认识。
从目前来看,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即便如此,人类也没有停止去寻找其他可以居住的星球,而“超级地球”一词就蕴含着我们人类的诸多希望,不过迄今为止,发现并得到确认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岩石行星,而且其中的大多数都距离地球在数千光年内。
地球目前的情况众所周知,地球诞生至今已经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直以来,我们人类的发展都是依赖地球以及太阳的能源,远古时期的树木以及动物化石经过上百万年太阳的照射以及地核热能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埋藏在地底下的石油以及煤矿,但是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因此能源问题就日渐显露出来。
虽然现在已经在大力发展风能及水能,但有证据表明这些将对下游的生态系统以及气候现象造成影响,即使是目前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核能也需要面对核原料开采的局限性以及核污染的控制问题,再加上由于现在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类产生的垃圾也在暴增。
曾经还有新闻报道现在的垃圾不仅在陆地上随处可见,甚至于在海洋上都漂浮着人类留下的垃圾,而且这些垃圾有一半以上都是塑料垃圾,我们都知道塑料垃圾是非常难降解的,因此有很多的海洋生物会误食塑料垃圾,导致它们的胃全都是塑料,无法消化,最终只能等待中死亡,有些生物甚至成为了濒临灭绝的生物。
再加上自从2020年以来,由于全球变暖,奇异现象也是层出不穷,首先是探险者竟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意外挖掘出一只“永冻鸟”,经过鉴定是来自4.6万年前的百灵鸟,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毕竟是4.6万年前的动物,谁知道它们的身体里面是否蕴藏着巨大的病毒,其次就是南极先后出现了“西瓜雪”和“大草原”这无不一不预示着全球温度仍在持续上升……
因此面对这样的局面,地球总有一天会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而面对这一局面的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星球。
超级地球一般指的是超级类地行星, 听到它的名字就应该能想到是类似于地球的岩质行星,但是它们的质量比地球大,并且小于天王星或海王星等冰巨星,超级地球的质量一般为地球质量的1到10倍。
两颗新超级地球被发现据悉,最近科学家们竟然一下子发现了两颗超级地球,它们位于恒星Gliese 887中,并且距离我们也很近,大约只有11光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第12个星系,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都感到十分兴奋,并且天文学家们将这两颗系外行星称为Gliese 887b和Gliese 887c。
根据科学家们的观测发现Gliese 887b的自转周期只有9.3天,其质量大约为地球的4.2倍 ,而Gliese 887C的自转周期估计为22天,它的质量大约为地球的7.6倍,另外科学家们还猜测这两颗超级地球上都很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地质结构与地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仅仅如此,在《科学》杂志上,科学家宣布在该系统中很有可能存在第三颗行星,当然,这些都是用径向速度(多普勒摆动)方法发现的,如果真的有887d的存在,那么它一年将有51天,气候比我们地球稍微暖和一点。
Gliese 887 的发现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是非常意外,毕竟发现超级地球不容易,而这次极有可能是有三颗超级地球的存在,再加上Gliese 887距离近,体积适中,正是天文学家想要找到的恒星。
人类总想着要实现移民外星球的梦想,而超级地球又被认为是和地球特征非常相似的星球,于是人类对超级地球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类地行星数量已经超过20颗了,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证实,真正能够达到“合格线”的星球,却是几乎没有的,也就是说超级地球中依然没有发现有第二处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存在。
移居超级地球需要达到什么条件首先是技术方面,速度要够快,宇宙的可观测直径为930亿光年,这个光年不是时间而是距离单位,而一光年则代表着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也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大约是9.46万亿公里,这个数据实在是太大了,人类的速度又很慢,即使是1光年的距离,人类最快也需要1万多年的时间才可以抵达,同时,人类的寿命又太短了,这就致使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无法解决——人类还没到移居星球,寿命就已经到了。
其次我们科学家认为一个星球上如果要想孕育生命,那么存在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所形成的陆地也是生命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此外,生命还需要大气层 、磁场等必备条件才能得以维系和发展。
目前,在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范围内,能够孕育生命的星球仍只有地球,哪怕是与地球相似度再高的行星,都少有“超越”地球的这种说法,毕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就算人类的文明和科技再先进,也很难再找到比地球更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了。
比如开普勒452b星球就曾被认为很可能比地球环境更适宜居住,而且我们人类如果可以移民到开普勒452b上居住的话,估计都不用担心能源问题了,开普勒452b的直径是地球的1.6倍,根据猜测,开普勒452b上也有液态水流动的痕迹,也有着浓浓的大气层,因此与地球的相似度至少高达98%以上。
但是移居的这份欣喜仅仅持续了很短时间,因为人类根本没办法移民到这颗星球上生存。原因很简单,这颗星球距离地球太远了,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能力及文明程度来讲,完成移居还是非常遥远的。
因此,从目前来看,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那么如何保护地球呢?早在2000年的时候,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就曾联合发表过一篇报告,这篇报告中所列举的一个数字,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报告中指出“如果人类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资源,那么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将会在2075年耗尽”,我们先不用讨论这个数字的准确度,其实无论它是否准确,这都向我们揭示了现在地球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熵是代表系统的无序程度,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从有序走向无序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当熵值增至最大时,系统也就变得彻底无序,此时系统也将覆灭。
因此对于生命体而言,熵值增至最大也就代表了死亡。地球环境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威胁,所以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必须要延缓环境的熵增,从而达到对环境的保护。
而要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延缓环境的熵增,那么就必须要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比如自然资源消耗产生废物,而这些废物进入环境之中就会使环境的熵值增加,因此我们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能够减少废物的排放,也就等于减缓了环境的熵增。
此外,地球并不是一个绝对孤立的系统,我们人类也是可以从地球之外摄取能量,来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比如太阳所带来的光能等等。与其一直在浪费精力去寻找超级地球,还不如好好保护地球,让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生存的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