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什么实践机制

2023-04-11 15:30:03 108阅读

列宁,什么实践机制?

实践机制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列宁,什么实践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方面,全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另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又带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封建农奴制的残余。这使俄国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

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俄国军事帝国主义反动堡垒的矛盾等异常突出和激烈。

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了人民的大监狱。

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并取得胜利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强调,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对日益成熟的革命条件,是抱着“本本”不放,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当时情况作出的个别的论断,还是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

苏联的女兵到底有多厉害?

事实上,二战期间由于兵源极度紧缺,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大量征召青年女兵!

据说,参加二战的苏联女兵,15至30岁,超过100万名。

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工兵、伞兵、坦克兵、狙击手、重机枪手等。

那么,这些苏联的女兵到底有多厉害呢?

咱们来听听她们的对手德军飞行员是怎么说的:

有一个德军飞行员叫诺尔曼,他曾经在非洲和西欧参战了多年,但最终在东线苏联战场上被击落并被俘虏。

在审问时,他被问道:“在英国塔勃鲁克高射炮的火力有多么的猛烈啊?”

这位德军的王牌飞行员却坦诚地回答道:“宁可在塔勃鲁克上空飞行十次,也不愿在俄罗斯有苏联女兵的高射炮炮火攻击的天空飞行一次”!

有此可见,苏联女兵有多厉害呀!

当然,也有很多女兵作为游击队员,这些勇敢妇女和女青年们完成了各种各样的甚至是最为艰难的任务,但是,女情报员们每天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想当年,战争中的苏联女兵和男人一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爬冰卧雪。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在前方各个军兵种都有服役的苏联女兵。

苏军的第一线部队出现了专由女兵组成的突击队。1000余名毕业于女子射击专业学校的女兵,在战争期间共击毙敌人1.2万余名!

在卫国战争期间,女兵在许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包括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高加索战役等。

据俄罗斯国防部统计,二战期间,共有80万苏联妇女参加红军,大部分在卫生、通信部门工作,能上前线的女战士也不少。

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是苏联女兵中的杰出代表,这位姑娘在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战役中累计击毙了309名敌军,创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狙击神话!

这位“假小子”出手不凡!

1916年6月12日,柳德米拉出生在贝里亚,特沙科夫村,今属乌克兰!

在孩童时代,柳德米拉就有着一副“假小子”的性格,她不爱玩洋娃娃,却喜欢用弹弓打鸟,而且准头比男孩子都高。

除了狙击手,苏联的女飞行员也非常厉害!

这些女飞行员先后执行了4419次飞行任务,在125次空战中,击落由德国男驾驶员驾驶的先进飞机38架,击伤42架。

德军有数名王牌飞行员死于他们的炮口之下。

在战火中,女飞行员瓦连京娜·格里苏杜波娃还成长为苏第101空投蓦军团的指挥员。

敌人把她们看作是复仇女神,可是,不久,人们便发现这些女孩子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她们过着一种清教徒式的生活,跳舞和下棋也成了她们最奢侈的业余生活。

在德国各大城市的花园里,原盖世太保头子们的娱乐厅成了苏联女兵的舞池,女兵们换下戎装,穿上迷人的衣裙,在欢乐的气氛中,她们度过了一生中最轻松愉快的一个月!

后来,当人们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家发现,三年的战争中,这些女飞行员们一共完成了2万多架次飞行,向敌方阵地投下了10万颗炸弹呢!

回顾过去,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前苏联女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人们将永远记住那些往战争中献身的女兵们!

事实上,很多女兵都是普通女孩!她们的战斗力都是练出来的!

夜间紧急集合时,居然有忘了穿裙子的苏联女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某高炮团的女兵连有一位名叫瓦利亚·苏托尔明娜的女兵,战前她总爱穿连衣裙,谁知她这一爱好,却引起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团里进行夜间紧急集合,正在熟睡的苏托尔明娜一听到战斗警报声,黑暗中匆忙穿上上衣,习惯地把它当作了连衣裙,拽了拽上衣后,立刻抓起枪冲出去站到了队伍里。

当团长正准备在队前讲话时,队列里的女兵们看到苏托尔明娜只穿着单上衣,胸前挎着枪,却忘了穿裙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联女兵的战斗力非常强可以达到5个打16个的水平!

据说,战争初期5个苏联女兵,在准尉华斯珂夫率领下,阻击16个企图炸毁铁路的德寇,由于寡不敌众,女兵们全部相继牺牲,而华斯珂夫虽一只手负伤,仍刺死敌哨,打死1名企图反抗的敌人,迫使11名德寇当了俘虏。

卓娅于1942年2月16日被迫授苏联英雄称号,这是第一位在卫国战争中获此荣誉的女性,她对祖国的忠诚和勇敢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她后来被重新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苏联人民为夺取卫同战争的最终胜利,付了2700万的生命,其中有那么多年轻而美丽的苏联女兵,她们在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就为国捐躯了。

这些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大多数的人理想并未必是成为一个英雄,或许她们更憧憬平静、幸福的人生。

年轻美丽的苏联女兵,本来各自有着自己幸福的家庭、亲密的爱人、可爱的孩子。

但是,战争却夺走了她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使得她们由原来的女儿、妻子、妈妈、恋人变成了女兵,投入到残酷的战争之中,并且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在莫斯科保卫战向有利于苏联人民的方向扭转的情况下,妇女们也开始为保卫国家而投入战斗,为了保卫莫斯科,苏联女兵冲上战场与德军浴血奋战。

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女防空兵,在莫斯科防空战斗中英勇作战,乡村的女爱国者们也参与到保卫首都领空的战斗中来。

来自苏联各个城市和乡村的女青年,在保卫莫斯科的防空部队中服役,女飞艇驾驶员以其大无畏的精神,用精湛的技术令德军闻风丧胆!

现在,二战时期的女兵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她们的贡献被记录和传播,也说明她们曾经确实非常厉害!

战后,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几百位女兵,以她们的口述形式进行记录。

为此,阿列克谢耶维奇走遍苏联各地,采访了上百位苏联女兵,录制了长达几千米的磁带。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各种方式引导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在私密空间中的个人化声音得到了真实的传导。

从工作类型来看,苏联女兵大在一线直接作战的战斗人员,包括狙击手、飞行员等。

她们付出巨大牺牲,为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她们却是一种沉默的存在,被淹没在男性的宏大历史之中。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打破禁锢,她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通过500多次采访,记录了战争中幸存的女兵们的声音。

阿列克西耶维奇曾明确表示:“为了表示抗议,抗议用男性的视角看待战争。”

他曾经以二战中苏联女兵的命运为主题来记录女兵们的英雄事迹,她们中有医生、护士、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俄岁斯于2010年发行一组3枚彩色纪念币,发行量各7500枚:正面图案相同,均为双头鹰徽、面值和年号。

背面图案分别是兵工厂生产炮弹场景、苏联女兵抢救伤员场景、苏T-34坦克捍为祖国场面!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女兵就是军医而已!事实上苏联女兵不仅仅是军医,她们几乎存在于各个兵种,有很多是非常厉害的英雄人物!

一起品读二战历史,欢迎关注我!

俄国三代科学家绞尽脑汁?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于1924年1月24日逝世,为了怀念这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修建一座列宁墓,将列宁遗体永久地保存下来,供苏联乃至世界人民瞻仰。

然而,想法虽好,但是在技术上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因为,人类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真菌,细菌和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完成着大自然界最不起眼、却最重要的一环 。这对于上个世纪的遗体保存技术来说,当然是一个巨大的科学难题。俄国三代科学家,为了将列宁的遗体完整保存下来,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因此,在俄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列宁的遗体目前仅剩下10%,这到底是真是假呢?

列宁画像

尸体腐烂是一个在正常不过的现象,尤其是在防腐技术并不发达的1924年,列宁逝世仅一个月,他的尸体就已经出现了迅速腐烂的情况,这种情况令科学家们措手不及。

好在这一年3月,一名科学家采用自己自制的防腐办法,暂时抑制住了实体的进一步腐烂。然而,这种防腐办法仅持续了4年的时间,1930年、1934年、1938年,每隔4年,列宁墓都遭遇过长期关闭,当时苏联官方面向社会所做出的答复为:在对列宁遗体进行再次护理。

列宁旧照

其实,凡是参与过列宁防腐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列宁遗体正在快速腐烂。更有资料记载说,30年代列宁遗体进行再次护理时,曾将列宁遗体1/3的皮层、头部、毛发、双手进行过置换,只是对于游客而言,他们无法察觉尸体已经进行过大量置换的破绽。

进入二战时期,科学家对于列宁遗体的保存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因为在1941年6月,列宁遗体必须被运往丘明进行安置,但是,当时只能提供火车运输。

列宁墓

由于火车无法提供遗体低温的保存条件,尽管在运输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冰块为遗体提供一个低温空间,可是到了1943年底,列宁遗体又出现了大面积腐败的情况,这次就连往常的防腐药剂都难以防止提的建议不腐烂。

迫不得已之下,苏联科学家只能将已经腐烂的腿和部分左肢截去,同时,又给这具遗体装上了人造假肢。1945年,列宁遗体再次回到列宁墓时,前去参观的许多游人都觉得:列宁遗体比往常看起来更加年轻。

列宁遗体

此后,遗体一直安稳地保存在列宁墓,直到1961年,列宁遗体又突发腐烂情况。之前负责列宁遗体保存的那位教授早已经去世,他的新任接班人压根不具备太多的紧急防腐处理遗体经验。当时,正是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与负责遗体防腐的医务人员商定,将仅剩的非常腐烂的头部与躯干分离开来,随后,再制造一个人体模型用来代替列宁遗体原来的躯体。

列宁的头部成功被安装在了一个人造躯干上,但是,列宁头部的大脑早已经在他去世尸检的时候被取走,所以,列宁遗体目前仅剩下10%的部位。在未来的日子里,谁也不能保证这10%的列宁遗体能否摆脱继续腐烂的命运,关于列宁遗体的结果,人们尚难预料。

越南社会性质?

越南现在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南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

政体:一党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越南国体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共和制人民共和国。

宪法:越南现行宪法是第四部宪法,于1992年4月15日在八届国会11次会议上通过,是1946年、1959年、1980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越共“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目标与国家全面革新路线。宪法规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越南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思想。

国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任期5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

什么是饥饿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名词解释:

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认识国家和集体所制订的纪律的意义,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好思想、好品德的教育。

列宁曾说,奴隶制社会采取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应强调实行自觉遵守纪律。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一般的讲,一定的纪律总是代表一定阶级的或群体的利益,反应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纪律对于人们的行动是一种约束,有的人是被动的强制性遵守,有的人由于深知纪律的意义,了解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因此,能够自觉的遵守纪律。“纪律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学校纪律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纪律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集体事业、个人进步的作用,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2)教育学生履行《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重老师和校领导的教导;(3)教育学生自觉尊守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法令,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秩序;(4)加强对学生进行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教育,自觉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抵制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5)教育学生自觉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与违犯纪律的现象作斗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