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母亲,刘彻为什么不杀母亲
汉武帝母亲,刘彻为什么不杀母亲?
汉武帝不杀他母亲因为要遵从孝道。汉朝以孝治天下,每位汉朝皇帝在位之时便大力倡导与实践。当时独尊儒家,以孝治天下,成为了古代帝王控制百姓乃至臣子的重要武器之一。
一个朝代要想全力的推行孝道,从根本上就需要当朝在位的皇帝也同样遵守孝道。只有皇帝做表率,才能充分的表明朝廷对于孝道的尊敬之情。自己的长辈,都会得到很好的待遇。而这也对巩固汉朝的统治起到了良好性的作用。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
窦漪房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是谁,但西汉窦太后对读过书的人来说算是大名鼎鼎了,整个西汉时期,有两位帝后曾经很有权势,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一个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
吕后和窦漪房其实是有交集的。西汉初期,皇宫广选民间女入宫,窦漪房家里贫穷,父亲早死,与两位兄长相依为命,此时选宫女对窦漪房来说算是一种出路,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此次入宫,开启了窦漪房传奇的一生。
窦漪房入宫后被分配给了吕雉的皇后宫内为宫女,虽然容貌出众,聪明伶俐,但还是没有得到吕后的喜爱,恰逢刘邦分封众多儿子到各地为王,作为皇后的吕雉肯定要给各个儿子一些封赏,有财物,也有宫女。
不受吕后喜爱的窦漪房也被分配出去,要被安排跟随某王去异地藩王封地,窦漪房买通太监,希望能够去赵国,那里离她的家(清河郡观津县)要近些,既能解思乡之苦,也能照顾自家兄长。
不知道是因为太监故意整她,还是因为行贿的银子不够,窦漪房最后居然被分配给刘邦的第四子刘恒,跟随刘恒去了代国。这样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窦漪房,让她从一个宫女变为了嫔妃、皇后、太后、太皇太后。
窦漪房虽然不受吕后的喜爱,但却征服了代王刘恒,到了代国,窦漪房已经从一个普通的赏赐宫女变为了代王了宠妾,而且还给刘恒生了第一个孩子,历史上很有知名度的公主——刘膘,她后来有个女儿,嫁给了自己的侄子汉武帝刘彻,留下了一个成语:金屋藏娇。
没有过多久,窦漪房又给刘恒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刘武。他们哥俩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和梁王。
窦漪房能够当皇后其实很凑巧,吕后专权,外戚专政没多久,吕后死了,此时的朝局大乱,刘邦时期的忠汉老臣陈平、周勃等人迅速的扑灭了吕氏外戚的势力,迎代王刘恒入长安继任皇帝位。
刘恒当上皇帝后,其实窦漪房此时还是个宠妾而已,好就好在她生了两个儿子,而此时的朝中大臣一再进谏汉文帝刘恒立太子,汉文帝立了长子刘启为太子,既然儿子是太子,那么生母就不可能地位太低,于是汉文帝刘恒就改立窦漪房为皇后。
所以,窦漪房的皇后位置其实是儿子刘启给她挣来的。
窦漪房当上皇后以后,汉文帝依然还是很喜爱她,并且对投奔她而来的两个哥哥都很照顾,不但请人教授他们学识,还刻意培养他们,这也为后来窦氏外戚差点坐大埋下了伏笔。
汉文帝刘恒死后,汉景帝刘启登基,窦漪房就升级为了皇太后,刘启还是很有才能,不但继承了汉文帝刘恒的休养政策,更是在很多改进民生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但同时他又遇到了最大的危机:七国之乱。
汉景帝凭借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以及自己的亲弟弟梁王刘武,艰难的平息了七国之乱,窦太后又给汉景帝出了难题,一直以来窦漪房都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武,虽然自己的长子刘启贵为皇帝,窦太后依然深爱自己的小儿子,以至于几次三番的劝说刘启死后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刘武。
这就有点过分了,国祚传承,有法有度,汉景帝刘启不但有儿子,而且儿子还不少,怎么可能传给自己的弟弟,但又碍于情面不好驳自己母亲的面子,就一直这么含糊的拖着。此时的窦太后对朝局的影响逐渐的显现出来,而她的窦氏家族也逐渐在朝局中有了一定的势力。
窦太后在文帝时期就失明了,虽然眼睛瞎了,身体却很好,熬死了自己的老公,还熬死了自己的儿子。
汉景帝刘启死了,刘启的儿子刘彻继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此时的窦太后又升级为了太皇太后。
窦漪房对汉武帝前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窦氏外戚对朝局的干政愈演愈烈,大有发展成吕氏家族那种状态,但是窦氏的核心人物窦漪房其实不是一个干政的女人,她对政治没有吕后那么兴趣浓烈,更没有吕后那般手段。
太皇太后窦漪房对汉武帝刘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治国理念上,汉武帝想改弦易辙,推行儒家思想,而窦漪房一直以来是推崇文、景时期的黄老学说,推崇无为而治。
有了矛盾,就有可能激化,窦漪房和自己的亲孙子汉武帝杠上了,当然是孙子败下阵来,毕竟窦漪房历经三朝,威望高,权力重,年纪轻轻的汉武帝不是对手。
汉武帝刘彻只能装孙子,其实他一直都是窦漪房的真孙子,服软的好处是他奶奶能保证他的皇位不动摇,能保证皇位,就一定有机会,没有几年,机会就来了,太皇太后窦漪房死了,孙子汉武帝刘彻终于摆脱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束缚,开启了汉武帝最为辉煌的人生。
公元前135年,窦漪房在长安驾崩,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汉武帝母亲王夫人下场?
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
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
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景帝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立刘彻为胶东王,封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夏四月乙巳日,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日,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太后于公元前126年逝世。
汉武帝和陈阿娇算是近亲结婚吗?
算是。
陈阿娇血缘上也是武帝的嫡亲姑表姐,陈氏是西汉帝室贵胄:汉文帝是她外公,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外婆,汉景帝是她舅舅,汉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陈阿娇的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乃汉朝开国功勋贵族之家;母亲是汉景帝刘启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为何后宫善终的却没几位呢?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一个成功的皇帝背后是不是有一群伟大的女人?
汉武帝是一位伟大而又成功的皇帝,那么谁是他背后的那个女人呢?
汉武帝一生经历了5位皇后,其中窦皇后是汉文帝的皇后,王皇后是他的生母,他自己册封了两位皇后——陈阿娇和卫子夫,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追封自己的母亲钩弋夫人为皇后。
每一位皇后都对汉武帝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命运的转折。
1、大权在握的窦皇后——窦漪房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生母,汉武帝刘彻的奶奶,武帝一朝尊为太皇太后!
景帝时期,窦太后就对朝政有着重要影响,她特别宠爱小儿子梁王,导致梁王飞扬跋扈,甚至公然刺杀朝廷官员,汉景帝也无可奈何,毕竟大汉王朝以孝治天下,母亲的话还是要听的。
武帝时期,血气方刚的刘彻刚登基,便准备大刀阔斧地改革,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窦太后。窦太后信奉黄老学说,新政的推行与黄老学说相左,于是窦太后极力反对。
汉武帝有两个亲信,分别是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他们坚持推行新政,还建议刘彻自己做决定,不要什么事都问窦太后。
这下子彻底惹恼了老太太,她利用强大的政治能力,将两人下狱赐死,连带着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免职,认为他们没有教好汉武帝。同时任命自己的亲信许昌做丞相,庄青翟做御史大夫,废黜所有新政,以后朝廷大事由窦太后说了算。
窦太后毕竟没有吕后的野心,汉武帝也在她的磨练下逐步成长,6年后窦太后去世,大权还给刘彻。
窦太后是刘彻在政治舞台上第一位人生导师。
2、为自己争取皇位的王皇后——王娡王娡是汉武帝的生母,一手将刘彻送上了皇位。
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太子是长子刘荣,正常情况下,刘彻已经与皇位无缘,成年后去封地当个太平王爷。
可是上天给他安排了一位猪对手和一位神队友!
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母凭子贵。有一天,汉景帝问她,如果将来她做了太后,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其他儿子。白痴一样的栗姬竟然回答:“那些都是你的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汉景帝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当年吕后屠杀刘氏子孙的惨案还历历在目,栗姬真成了太后,对自己的其他儿子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来?刘荣的太子之位在汉景帝心中动摇了。
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将来做皇后,栗姬认为陈阿娇配不上自己的儿子,果断拒绝,把长公主气得半死。长公主是汉景帝的胞姐,从小关系就非常好,在汉景帝那边话语权很大。
这件事情被王娡知道了,她马上找到长公主,要求把陈阿娇嫁给自己的儿子刘彻。长公主问刘彻想不想娶陈阿娇,刘彻张口便说将来要用黄金打造一座房子,将陈阿娇保护在里面,这就是金屋藏娇。长公主被刘彻的“情话”打动了,于是决定把陈阿娇嫁给刘彻,同时和王娡心照不宣,要把刘彻扶上太子之位。
在长公主的作用下以及栗姬的不断作死,汉景帝越来越青睐聪明伶俐的刘彻,最终废黜刘荣,立刘彻为太子!
王皇后是刘彻皇位的铺路人。
3、爱情童话的破灭——陈皇后刘彻登基后,陈阿娇被立为皇后,独宠后宫,一切如童话般美丽。
陈阿娇从小就是万千宠爱,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她认为如果不是她母亲的帮助,刘彻哪能登上皇位,所以在后宫愈发骄横。
她母亲长公主也自恃拥立有功,不断对刘彻提非分要求,让刘彻很不爽。
由于刚刚即位,大权还在窦太后手中,刘彻只能忍着这对母女,不时到自己姐姐家喝闷酒,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温柔可人的卫子夫,立即沦陷了,将卫子夫带入宫。
这下陈阿娇爆炸了,她不允许刘彻去宠幸其他女人,在后宫大哭大闹,不断为难卫子夫,这让刘彻更加厌恶她。
陈阿娇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生不出孩子!而卫子夫却不断怀孕,还给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
终于感受到威胁的陈阿娇开始走旁门左道,竟然召集巫师施展媚道,想要迷惑汉武帝。
此时的刘彻已经大权在握,陈阿娇最大的靠山窦太后已经死去多年,不用再忍的刘彻终于出手废黜了陈阿娇,余生在长门宫中孤单渡过。
再完美的爱情童话不珍惜也会失去。
4、善始而不能善终的贤后——卫子夫如果说陈阿娇带给刘彻的是压力,那么卫子夫传递给他的是家的港湾。
卫子夫出身低微,是刘彻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女,但是她善解人意,温柔可人,被刘彻一眼看中,带回皇宫。
卫子夫对于朝堂之事并不关心,也不擅长,她真正用心的是帮助汉武帝管理好后宫。在她做皇后的38年里,汉武帝的后宫一片祥和,就算后来汉武帝宠幸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等,卫子夫都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大受汉武帝赞赏。
稳定了“后方”,卫子夫对“前方”的影响力更大,因为帮助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帝国双璧卫青和霍去病,前者是卫子夫的弟弟,后者是卫子夫的外甥!
她的儿子刘据很早被立为太子,也一直很受汉武帝看重!
所以说卫子夫一家承包了刘彻的后方、前方以及未来!
可惜的是晚年汉武帝多疑,最终爆发巫蛊之祸,因为江充、苏文等人的诬陷,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卷入,最终被逼自杀。
卫子夫就是汉武帝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个女人。
5、政治的残忍牺牲品——钩弋夫人晚年的汉武帝独宠钩弋夫人,还生下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巫蛊之祸后,辛辛苦苦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自杀身亡,其他两个儿子又不争气,汉武帝打算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
汉初的吕后之乱警醒了后来的汉朝皇帝,吕后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皇帝刘盈柔弱,吕后强势,导致大权落入吕后手中。现在自己想要立8岁的刘弗陵为皇帝,将来钩弋夫人就是太后,母强而子弱,会不会再发生吕后之乱?
汉武帝不敢尝试,于是下令赐死钩弋夫人,然后传位给刘弗陵,这就是残忍的立子杀母,可怜的钩弋夫人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刘弗陵即位后,追封生母钩弋夫人为皇太后。
汉武帝的一生经历的这五位皇后,你觉得谁对他的帮助最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