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残缺,北宋龙泉窑孔明碗到底是什么用途

2023-04-10 00:00:04 82阅读

四边残缺,北宋龙泉窑孔明碗到底是什么用途?

孔明碗也叫诸葛碗,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对付司马懿才发明制造出的。

我们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了取得北伐的胜利,不仅用尽了计谋,也创尽了器械,如我们熟知的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蜀刀等等,真是精鹜八机,无不尽巧,他的一些发明创造,就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很难摹仿制造。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发明孔明碗呢?其原因是这样的,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阵五丈原,诸葛亮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逼司马懿出战,甚至给他送女人衣服羞辱他,司马懿虽心里很恼怒,但面对汉使,司马懿依然装出很高兴的样子,欣然收下并试穿给汉使看。还备酒食亲自款待汉使,席间问了不少关于诸葛丞相的起居饮食,当听说诸葛亮每天吃得很少,但事务繁杂,军中二十军棍以上的惩罚都要他亲自过问时,司马懿很高兴,就说:“丞相食少事繁,岂能久乎?”于是更坚定了司马懿坚守不战的决心,他要用这种方法拖垮诸葛亮,拖死诸葛亮。汉使到了蜀汉大营,向诸葛亮汇报了送司马懿女人衣服的情况,当说及与司马懿共餐并回答了司马懿问询丞相的一些饮食起居情况时,诸葛亮大惊,说这下可让司马懿摸清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司马懿就更坚守不出战了。可见两军对阵,双方主帅的一些生活细节,也是高度的军事机密,也是不能轻以向敌方透露的。汉使不懂这些,无心之中就向司马懿随意透露了这一重要情况,给蜀汉北伐制造了很严重的麻烦。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一不利影响呢?诸葛亮就想出了制造孔明碗这招。孔明碗表面上看很大,盛饭很多,实际上盛得很有限。造好了孔明碗,诸葛亮趁魏使来汉营之机,故意趁吃饭时接待魏使。魏使在大帐中,看到诸葛亮用大碗一碗接一碗地吃饭盛饭,一下吃了几大碗,暗自吃了一惊,谁说孔明吃饭少呢?于是他回到魏营,就将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了司马懿,让本得意忘形的司马懿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四边残缺,北宋龙泉窑孔明碗到底是什么用途

据专家考证,其实孔明碗起始于宋代,最早由北宋龙泉窑烧制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两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碗中间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孔”而将其美其名曰“孔明碗”,孔明先生姓诸葛名亮,自然又叫诸葛碗了。孔明碗在明代也有造制。宋朝的孔明碗胎体厚实,外碗底的孔较大。到了明代,孔明碗胎体较薄,外碗底孔较小。宋代的孔明碗多为青釉器,明代则有青花、蓝釉、五彩等品种。这是上层社会一种供奉祭祀用的器物,所以很少见到。孔明碗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外碗底之孔让沸水进入夹层后,使碗内的食物能保持温度,故亦称暖碗。既然始产于北宋时期,那么与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就真的没什么关系了。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其他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等那样留下巨型的石质建筑?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到手痒,所以摸鱼答一发。我比较欣赏有位答友的问答方式,那就是先问是不是,再回答。中国真没有巨型石质建筑?答案其实是否定的。不过有朋友拿长城当例子,就有点打马虎眼了。废话不多说,上文:

1、神木石峁:1976年就被发现的石峁遗址,经过系统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了石峁城址,这是一处宏大的石砌城址。 考古勘探确认了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石峁遗址 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调查发现,石峁石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成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 “皇城台”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为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内城将“皇城台”包围其中,依山势而建,城墙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墙。外城系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绝大部分墙体高出地面,保存最好处高出现今地表亦有1米余。

2、石棚文化:石棚山石棚位于盖州市二台乡石棚村南台地石棚山上,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棚。石棚山东南距许家屯5公里,东北距九寨2.5公里,因此又称“许家屯石棚”或“九寨石棚”。清代曾借助石棚山石棚建成庙宇,1966年庙宇被拆除,故又称“古云寺”。石棚建在土山上,宏伟雄壮,坐北向南,曾以石棚古迹之名列入熊岳八景。 石棚山石棚平面呈长方形,用3块花岗岩大石板支靠为壁,顶部覆盖大石板。棚盖倚石撑起,棚檐四展,如凌空翱飞,极为壮观。石棚的覆顶石盖南北长8.6米,东西宽5.7米,厚0.45到0.55米,探出东西壁后,形成较大棚厦,壁石之间套合整齐,高2.9米,有仰角。东壁为一块上窄下宽的石板,高2.23米,上宽2.45米,下宽2.8米;上厚0.15米,下厚0.23米,上部内倾5度。西壁形状与东壁相同,高2.55米,上宽2.45米,下宽2.8米;上厚0.15米,下厚0.24米,内倾4到5度。北壁紧靠东西壁北端,上窄下宽,上宽2.3米,下宽2.8米;高2.45米,上厚0.18米,下厚0.28米。两边伸出东西二壁之外,东出1.3米,西出1.4米,向内倾斜4度。底石平铺于三立壁之内,长2.7米,宽1.9米,厚0.25米,高出现地面0.12米。 各石板内外壁面、侧面和抹角处均经过加工,打磨光整。石棚山石棚是我国目前所见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石棚,总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堪称世界之最。石棚内壁和顶部皆绘有彩画,虽历时久远,仍依稀可见。

3、龙游石窟:这些洞窟的形制、规模大体相当——洞厅面积小则数百平方米,大则逾千平方米;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洞口均呈矩形;洞壁陡峭,洞顶则呈圆弧形斜伸;洞中有2至5个粗大石柱撑顶,其横截面均为熨斗状,大者需5人合抱;洞顶、洞壁和石柱的表面无一例外地凿刻着细密的斜纹,状若虎斑;从洞口至洞底均有一条宽大石阶,石阶呈波流形;每个洞窟的底部均有一至两个凿挖而成的石池和人工斜坡。

4、山东武梁祠

东汉晚期武氏家庭的祠堂和墓地设施。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通,祠堂石构件四组四十余块。 石阙和石狮系墓地神道设施。双阙对称,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通体刻画像及花纹边饰。西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147)题铭余字,记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石狮一对,巨口瞠目,昂道回顾,足下有条石基座,相向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 45米。5,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6、大足石窟: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品。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

注意,这是大足石窟有名的“圆觉洞”,里面的佛像,建筑构件都是用石头雕成。

由是可见,中国的石制建筑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了。各种类型都有,比起其他国家的石制建筑毫不逊色。只是我国的木建文化太发达了,所以相对不出名而已。

现在很多朋友把视线投向国外,却对我们自己国家的情况缺乏了解,这是很让人不安的。

1只走一半?

只走一半,走一半,走只能是去底下了,猜“口 瓜熟蒂落,“蒂落”只能猜“爪”了。

一年级学生写关于形声字的灯谜?

1 字谜 (打一字) 夫人何处去 二

2 字谜(打一字) 打断念头 心

3 字谜(一成语) 百米赛跑 争先恐后

4 字谜(打一字) 人对人 众

5 字谜(打一字) 表里如一 回

6 字谜(打一字) 果断有力 男

7 字谜(打一字) 黄昏前后 昔

8 字谜(打一字) 推开又来 摊

9 字谜(打一字) 迁来一口 适

10 字谜(打一字) 四边残缺 匹

11 字谜(打一字) 拉她也不来 接

12 字谜(打一字) 后来者居上 屠

13 字谜(打一字) 重逢 观

14 字谜(打一字) 课桌椅样样齐备 木

15 字谜(打一字) 人人都走横道线 丛

16 字谜(打一字) 一口咬定 交

17 字谜(打一字) 一日进一尺 昼

18 字谜(打一字) 水上码头 泵

19 字谜(打一字) 大框框不能破 因

20 字谜(打一字) 发生大火划禁区 烟

农村集市上20元一根现割牛皮带是真的吗?

1995年去外省读大学,叔叔送了一条牛皮带,到现在还能用,但最近499买了条牛皮带,2个月就坏了。

起初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叔叔送我的牛皮带当时是在老家农村集市上买的,才5块钱,但我用了10年左右还没坏,后来就放抽屉里。

前不久我老婆跟闺蜜去逛街,在商场里花499买了条店员所谓的“正宗品牌牛皮带”,结果系了没2个月就有裂纹了,所以商场里的东西未必是好货,农村集市也未必都是次货,我打算今年春节回老家,再去集市上买一条,听老家的伯伯说,现在集市上现割现做的牛皮带也就20块钱,还没一杯奶茶贵!

如何辨别“真牛皮”?

目前市场上的动物皮主要有牛皮、马皮、羊皮跟猪皮,其中牛皮又可分为黄牛皮与水牛皮。

马皮制品整体偏硬,且马的上半身跟下半身皮质存在较大差异,上半身马皮偏薄,下半身马皮偏紧致,马的毛孔呈椭圆形,整体皮革触摸起来十分光滑,现在的光面油浸皮、磨砂油浸皮等制作工艺,都能将马皮制作的更加光滑紧致。

羊皮有些薄,整体偏细腻柔软,拥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弹性,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爱。

猪皮虽然也具备透气性的优点,但猪皮制品却有些粗糙,而且猪皮表层毛孔为三角状,看起来又粗又大,很少有人喜欢。

黄牛皮是制作皮带的优质皮革,它不仅皮薄光滑,摸上去还十分柔软细腻且富有弹性,表层毛孔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合成磺化油,让黄牛皮制品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味。

比黄牛皮差一点的是水牛皮,表层毛孔粗大,整体质感较硬,摸起来明显感到有些粗糙,至于有些人闻到的腥味,很有可能是水牛皮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硫酸化鱼油,这种味道不仅刺鼻还有腥味。

如今市场的皮主要有三类,即真皮、再生皮跟人造革。

真皮很好理解,上文说过牛羊猪的原皮,经过加工而成的就是真皮,而再生皮则是真皮残渣经过搅碎后,跟各种化工原料融合在一起,加工后就成了再生皮,至于人造革,就完全不存在动物的皮组织,它是用PVC跟PU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制作而成的仿皮(胶料),虽然表层看上去跟真皮差不多,但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那么如何辨别真假牛皮呢?

先看皮带表层是否有毛孔,如果毛孔呈三角状,老板非说是真牛皮,这完全就是在瞎说,上文说过,牛的表层毛孔呈圆形,猪的表层毛孔才是三角状,而羊皮的纹落呈鱼鳞状。

如果看不见皮带的毛孔,也不要轻易判断为假牛皮,因为牛皮粗略可分为头层皮跟二层皮,头层皮简而言之就是牛最外面跟空气接触的那层皮,二层皮则是在头层皮下方,这层皮虽然比不上头层皮紧致弹性,但经过加工也可以做成质量不错的牛皮带。

如果看到牛皮带纹落相当整齐,一点都没有自然感,色泽要么偏亮,要么偏暗,这种一般为人造革。

当然,能看见皮带的横截面是最好的,头层牛皮有绒面,你可以看看皮带的横截面是否存在绒面,如果没有,基本就是二层皮或人造皮革。

除了看之外,触摸也可以测试牛皮带的真实性,头层牛皮摸起来有一种细腻感,轻轻捏一下或者弯折,很快就会恢复原状,如果折起来费劲且恢复原状的时间较长,一般都是二层皮或人造皮革,其中人造皮革

不容易出现凹痕。

当然你可以凑近闻一闻,真正的头层牛皮有股淡淡的香味,人造革有股化学材料味,买回家后,也可以取一小截,放在火山燃烧,如果有焚烧蛋白质的味道,那么就是真的牛皮,如果有股浓浓的刺激化学味,基本就是人造革。

农村集市上20元一根现割“牛皮带”是真的吗?

有人觉得,20块钱真的能买到正宗的牛皮带吗?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农村集市摆摊几乎不需要成本

我相信摆过摊的朋友都知道,摆摊的成本几乎没有,我以前在小区里摆过摊卖T恤,一辆三轮,再加上几个电灯,这能有什么成本。

然而我也开过门店,一年所需的成本包括品牌管理费、品牌加盟费、租金、装修费、员工薪资、水电宽带费用、额外的广告费等等,如果开的是奶茶烘焙咖啡等店铺,还有大量昂贵的设备费用,我当时一年的店铺成本为16万,我朋友开在商场里面,60平方的年租金就要25万。

回过头来再想想,商场里一条皮带,即便是人造革的,卖499也很正常,因为他们的售卖成本高,利润只能通过提高售价来赚取,所以499的皮带,300块流到房东兜里也不夸张。

而农村集市摆摊,跟路边的店铺比起来,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赚多少都进入自己口袋,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低,为了提高竞争力,牛皮带的售价自然就低,不然你想想,集市上一条牛皮带卖200、300、400块,没人会买。

2.虽说是真的牛皮带,但具体价值受牛的种类及部位影响

黄牛、水牛、奶牛、耗牛这些牛的皮都可以用来制作牛皮带,其中质量最好的肯定是黄牛,黄牛的美观、弹性、强度等等,都是牛类中最佳的。

而每头牛身上的部位,也会产生价格差异,举个例子,咱们去菜场买猪肉,五花肉跟前腿肉的价格肯定有差异,牛皮也是如此,牛的脊背区域质量最佳,而牛肚区域虽然也不错,但却有些褶皱,最差的应该是腋下。

所以答案就来了,在众多牛类中,黄牛皮最贵,黄牛的脊背皮肤更贵,该区域的头层皮最贵,而市场上的黄牛供给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对美观要求不高的皮带,大多用的水牛皮。

农村集市上售卖的牛皮带虽然基本都是水牛皮,但怎么说也是货真价实的牛皮,用个几年完全不是问题,真牛皮带因外观不佳,所以经常被有些人嫌弃,他们宁可花几百块去买人造革的皮带。

3.其他原因

一般而言,牛皮需要经过十几道工艺,加工成本很高,而以前民间小作坊在加工方面能简则简,变相降低了加工成本。

此外,一些养殖场每年都会处理一批小牛,这些牛皮不能用来制作皮鞋、皮包等等,但收过来制作牛皮带却不成问题,有些牛也存在疤痕、虻眼等缺陷,商人收购这些牛皮的价格就变得更低。

还有一点就是上文说过的二层皮,牛皮在脱毛加工后会进行剥层处理,带粒面的表层就是头层皮,横切出来的第二层皮,虽然比不上头层皮,虽然有些疏松,但总体而言,也算是真正的牛皮,只不过没有纹路,所以商家会在二层皮表面喷涂一些经化学原料,然后贴上 PVC 或者 PU 薄膜,自然,二层皮的价格要比头层皮低很多,但也勉强算是真牛皮带。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讲述,我们知道同样都是真牛皮,但受牛的种类、部位、是否为头层皮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也会有较大差异。

正宗黄牛的头层皮,我觉得20块钱还是不太可能的,但水牛的头层皮是可以买到的,毕竟摆摊的成本很低,虽然真牛皮没有人造革那么美观,但质量是真的好,有机会还要去买一条送给我爷爷。

——END——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