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玉帝如来职位谁高谁低
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玉帝如来职位谁高谁低?
回答这个问题,先确定一个范围,就是以《西游记》原著一书为判定标准,其他书籍及神话体系不作为参考依据。
一、职位高低,或者说地位排名。
原著中,太上老君为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道祖之首。居住在兜率宫。看原文“"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那么说明道祖的居住地在天的顶端,实则是高于天宫的。再看一段原文“菩萨道:"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奏。"天师邱弘济,即入灵霄宝殿,启知宣入。时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观音菩萨去见玉帝,座位的次序。这也说明了老君的地位要高于玉帝。
其实身为道祖,地位高于玉帝很合理。但是就权利而言,玉帝的实权是大于老君的,玉帝一职更偏向于统治,掌管三界。而老君的位置是一个象征。
那么再说一下佛祖如来,如来的佛国,是没有在天上的,在西天,所谓西天,是如来在人间占据的一篇不归三界管辖的世界。请看原文
“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弈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那二圣得了旨,径到灵山胜境,雷音宝刹之前,对四金刚、八菩萨礼毕,即烦转达。众神随至宝莲台下启知,如来召请。二圣礼佛三匝,侍立台下。如来问:"玉帝何事,烦二圣下凡?"西方世界不归天庭管辖,但是按照所管辖的区域来看,佛祖在地位是还是要弱于玉帝的。再看如来降服孙悟空之后返回灵山如何说的:
“五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
玉帝谢他,内心欣喜,诸佛高兴。要是地位高于玉帝,由此想法是落了下乘。
综上,从地位上来看,太上老君要强于玉帝强于如来。
二、战力评比。
地位不等同于战力,纵观全书,玉帝没有出手,所以战力无法测评,电视剧版玉帝钻桌子实在与原著不符,太过于凸显孙悟空战力了。所以战力评比,玉帝退出。
再看老君,出手两次,一次用金刚琢打了孙悟空,偷袭且使用法宝,无法测评。另外一次,请看原文: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老君真要是战力高的话,不至于如此。
再看如来战力,五指山降服孙悟空就不用摘原文了,众人皆知。
所以战力排名:如来强于太上老君。玉帝不详。
其实西游记中关于战力,最叫人疑惑一点,就是前期孙悟空战力各种强,而在取经路上各种搬救兵。真正的战力体系还是让人比较疑惑。
以上便是我的答案。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的实力究竟如何?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给大家一种庸碌无为的感觉,虽然地位很高,但好像也没什么实际本领,成天就知道把这个贬下凡间,把那个边下凡间。
而且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全凭雷部三十六将、杨戬、王灵官等人保护,而他自己好像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玉皇大帝法力非常强大,虽然不可能超过三清,但在三清之下,应该无惧任何人。
今天就跟大家谈一谈玉皇大帝的厉害之处。玉皇大帝的年龄大于天地 按照西游世界的设定,不仅人有寿命,天地也是有寿命的。
《西游记》第一回中讲到: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一元就是一个轮回,也就是说开辟一次天地,可以维持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过了这个时间宇宙就会重归混沌,需要盘古、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这种先天的圣人重开乾坤。那玉皇大帝的年龄到底有多大呢?是否比天地还要大?是的!不仅大,而且大的多!
如来佛祖在降服孙悟空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按照如来佛祖的说法,玉帝总共经历过一千七百五十次开天辟地,算下来他的年龄大约为2.27亿岁。简单来说,玉皇大帝不死不灭,超过天地的极限,超出自然的定律和法则。而普通的神仙还要不停地修行,方能长生不老,但一旦天地崩塌之后,他们将不复存在。即便是孙悟空,也需要学会七十二变,才能躲避三灾;即便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也要供奉天地。玉皇大帝早就甩了他们几十条街了!
玉皇大帝法力无边
其实玉皇大帝作为三界万物的主宰,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指挥众仙家去降服妖猴是很正常的。这也说明了一点,玉帝根本就没有把孙悟空这种小角色放在眼里!但是细读整部西游,我们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玉皇大帝的法力到底有多厉害!
《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的郡候得罪了玉帝,玉帝不给这个地方下雨,还设了一座面山,让狗来添;设了一座米山,让鸡来啄;设了一把金锁,让灯来烧。什么时候狗舔完了面山,鸡吃完了米山,灯烧断了金锁,才给凤仙郡的老百姓下雨。央视版的电视剧中,孙悟空想移走米山、面山,弄断锁链,可是凭他的本事根本做不到,因为这是玉帝所立。原著中并孙悟空并没有这个举动,倒是猪八戒想这么做,但是被孙悟空阻止了。
八戒笑道:“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管取下雨。”行者道:“呆子莫胡说!此乃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得见?”
从孙悟空的话里不难看出,他完全明白这是玉帝设计的东西,凭他和猪八戒跟本解不开。其实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后,再见到玉皇大帝的时候都是乖乖的,根本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口一个“玉帝老儿”。因为他知道玉皇大帝有多么厉害,也明白自己在这种圣人面前是多么卑微,所以以后每次上天请求帮助的时候都是恭恭敬敬的。
西游记中最强的是如来还是玉帝?
《西游记》中最强的是如来佛祖,玉帝虽然修行时间长,但大概率只是修行品德,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直接被吓得说话都结巴了。
要比较玉帝和如来佛祖的实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参考大闹天宫的情节。
大闹蟠桃会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从大闹蟠桃盛会开始,当时玉帝让托塔李天王父子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去捉拿他,但一一被孙悟空打败。
面对这种情况玉帝很是烦恼,随后观音菩萨向他推荐了二郎神,在推荐二郎神前观音还曾派木吒去打探军情,也就是说在观音眼中此时能降住孙悟空的就只有二郎小圣了。
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俱在此迎着菩萨,即道玉帝【烦恼】。
二郎神不负众望,在梅山兄弟的帮忙将孙悟空围住,但始终还是拿不住他,此时观音和太上老君都有意偷袭来帮忙,后二郎神在太上老君的帮忙下擒拿了孙悟空。
玉帝一开始不把孙悟空放在眼里,后来十万天兵败给孙悟空玉帝就烦起来,不敢小看他,等到孙悟空被抓后,众刑罚都对他无效,玉帝就直接吓得结巴了。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
后来太上老君建议用八卦炉来炼孙悟空,但终被孙悟空逃脱,随后孙悟空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孙悟空从兜率宫的八卦炉中出来,被憋了49天的他,没吃没喝,狂暴值达到顶峰,一出来就掀了八卦炉,将太上老君捽个倒栽葱。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晃一晃,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对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形,作者旁白写得很清楚:无一神可挡。也就是说当时在天庭的神仙都挡不住他。
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有人肯定要抠字眼说作者只描写了孙悟空打败九曜星和四天王,所以他大闹天宫实际上没打什么大神,只打了四大天王和九曜星君。
这里要强调的是,“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这句话是古文常用的借代修辞手法,为了让语句对称常用部分事物来代表整体,这里九曜星和四天王就代表了天庭众将。这也与后文中“无一神可挡”及如来佛祖所说的“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相照应。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
所以,当时天庭在场的神将们都被孙悟空打败了,孙悟空从兜率宫一路直打到了通明殿,随后才遇到了王灵官。
对于王灵官的出场,作者的描写是“直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值殿”。
一个“幸”字就说明了王灵官的重要性,简而言之就是说还好有这个大神在,否则孙悟空直接就打进灵霄殿了。
一个“幸”字更加说明了此前的神将都是不如王灵官的,都没能挡下孙悟空。
再来看看王灵官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对王灵官评价这么高。
王灵官是道教护第一护法大神,是500灵元之首。他还有一个称号是“太乙雷声应化尊”,这个称呼听起来就有档次多了,他也是天尊级别的神将!尤其是王灵官在明朝时名气不亚于三清,他是护国军神,明成祖朱棣还专门为他建庙,受尽全国君臣上下朝拜!也正是如此,所以在成书于明朝的《西游记》中他被设定成了天庭最后的屏障!
当然,王灵官是根本打不赢孙悟空的,后来佑圣真君调来三十六雷将帮忙。
这三十六雷将也是天庭一流实力战将,雷部三十六神都是民间传说中关羽等武神大将死后的神位,都是一流实力。
三十六雷将和王灵官围攻孙悟空,孙悟空用了三头六臂,打得他们难以近身……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晃一晃,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
注意,孙悟空在这时才开始使用神通的,也就是说之前王灵官挡了孙悟空几十回合时孙悟空只是用纯武力普攻;后三十六雷将加入战斗,孙悟空使用神通后,这些神将们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此时天庭是什么情况,作者的评论是“事态紧急,特请如来救驾”。
注意,找如来是【救驾】!
君王找人救驾是要找怎样的人?当然是找实力最强,能明显压制叛乱者的人。
所以玉帝就找了顶级实力的如来佛祖。
玉帝是和众神打交道最多的人,也是最清楚众神实力的人,玉帝没有找别人来救驾,可见在玉帝眼中,除了如来佛祖没有谁能压制孙悟空,其中就包括什么三清、四御等人,甚至包括此前擒过孙悟空的二郎神。
为什么没有请二郎神?因为孙悟空从八卦炉出来后实力明显比之前更强。
为了表现当时天庭的紧急和危难,作者还从侧面给了描写,那就是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后,天庭对他的感激之情。
首先就是玉帝和王母亲自来留他做客。
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
玉帝是三界之主,对于如来用的是“多蒙”望”这些卑微的词,足以说明玉帝对佛祖的感激之情,更是能说出孙悟空对天庭造成的危胁之大,如果玉帝包括天庭中有人能降伏孙悟空,玉帝也就用不着这么感激如来佛祖了。
随后安天大会上,三清、四御等神仙们献礼拜谢如来,可见如来对大家恩情之重。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假如这些所谓大佬能降伏孙悟空,又何必表现得这么卑微,把功劳让给如来,还要拜谢他呢?
也就是说,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让玉帝天庭众神畏惧了,他们对如来佛祖降伏感激得涕泗横流。
实际上孙悟空大闹天宫让天庭众神包括玉帝害怕了500多年。
500年后天庭对孙悟空的态度。
1.玉帝再见孙悟空表现出对他的放纵和畏惧!
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马元帅同张、葛、许、邱四天师奏道:“下界有一般两个孙悟空,打进天门,口称见王。”说不了,两个直嚷将进来,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宝殿
2.守门的元帅对孙悟空哈腰弯背。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icon的主子又来了!”
那大圣一时忍不住怒发,攥着铁棒,打个筋斗,只跳到南天门上。慌得那庞刘苟毕、张陶邓辛等众,两边躬身控背,不敢拦阻,让他打入天门。
好大圣,执着这牌位香炉,将身一纵,驾祥云直至南天门外。时有把天门的大力天王与护国天王见了行者,一个个都控背躬身,不敢拦阻,让他进去。
3.奎木狼500年后依然害怕孙悟空。
他原来是孙大圣大闹天宫时打怕了的神将,闪在那山涧里潜灾,被水气隐住妖云,所以不曾看见他。他听得本部星员念咒,方敢出头,随众上界。
4.太上老君依然怕孙悟空偷丹。
才入门只见那太上老君正坐在那丹房中,与众仙童执芭蕉扇扇火炼丹哩。他见行者来时,即吩咐看丹的童儿:“各要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也!”
5.李靖记恨孙悟空当年打败自己。
又见行者跟入,天王即又作怒。你道他作怒为何?当年行者大闹天宫时,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之神,帅领天兵,收降行者,屡战不能取胜。还是五百年前败阵的仇气,有些恼他,故此作怒。
所以,《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让玉帝和众神畏惧了500年!
《西游记》中天庭的设定和古代朝廷相似,玉皇大帝就是君主,他的地位最高,但并不一定实力最强。
比如刘备打得过关羽和张飞吗,书中的那些小国如乌鸡国、女儿国哪个国的国王很能打?
《西游记》中历劫多、修炼长并不能代表实力强。
《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最大的吹点就是如来佛祖对孙悟空所说的他修炼的时间长,才坐上玉帝宝座。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佛祖说玉帝修行这么久,历了这么多劫才享这无极大道,在佛祖看来玉帝能坐此位是通过修行得来的,然而修行就是修行法术吗?唐僧也修行,他能打吗?
再看孙悟空怎么说的:
“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孙悟空说坐这帝宝座要靠实力,而非修行年限。
实际上玉帝历了那么多劫修的“无极大道”在书中并不算得特别,要说修行,《西游记》中修行第一人是玉兔精,天地未开便在修行;而那“无极之法”实际上唐僧在凌云渡时就已修成。
三藏才转身,轻轻的跳上彼岸。有诗为证,诗曰:
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
请问“无极之法”相比“无极大道”如何,唐僧和修炼那么长的玉兔实力如何?
玉帝历劫多、长生不老,但孙悟空与他比起来犹甚。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亿万年不老长生客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此诗暗合孙大圣的道妙。
玉帝虽然活的时间久,历的劫多,但相比孙悟空的“万劫千番”“万劫不老长生”“万年不老长生之客”又如何?
所以,历劫多、修炼时间长并不能说明玉帝就实力强,《西游记》中玉帝实力很一般。
而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六耳猕猴和大鹏精则表现出了他强大的智慧、法宝和武力。虽然如来佛祖的地位不如玉帝,但他的实力显然是要比玉帝强!
玉帝与王母是不是一家?
我们被神话电视剧误导了很多年,以为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一对夫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必须明白每一个神话人物都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其最初的形象往往和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形象有着巨大差距。
王母最初叫做西王母,关于他的记载始见于《山海经》,共计3处,其中《大荒西经》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王母砖画】
从这段话便可以看出西王母和影视剧里面出现的王母娘娘的差别有多大了。西王母长着人的脸、老虎的牙齿身体、豹子的尾巴,住在昆仑山上的洞穴里,完全没有影视剧里那种母仪天下的风范。《山海经》别处还谈到西王母擅长像野兽一样咆哮,司掌“天厉五残”,可谓是相当恐怖。
另一方面,《穆天子传》中谈到了西王母于瑶池会见周穆王之事。这里的西王母能与周穆王作歌互答,野兽的影子少了许多。
汉代《淮南子·览冥训》首次将西王母和长生不死药联系在一起,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所以,西王母一下子成了无数求长生者膜拜的对象。
后来伪书《神异经》给西王母强行凑了一个搭档东王公。
《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西王母、东王公相会】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东王公是根据西王母臆造出来的,“东”对“西”,“公”对“母”。但这里也没有说东王公和西王母就是一对夫妻。
晋代葛洪说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别是阴阳二气之精,西王母管理所有女仙,而东王公管理所有男仙。
而宋代的《太平广记》指出:“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亦号玉皇君。”
可是,南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东王公排在上清左位,号为“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玉帝具体诞生于何时不清楚,但是他在《真灵位业图》中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第十一、十九位,可见玉帝和东王公至少在南朝时还是两个不同的神仙。
因此,我们可以把玉帝、东王公和西王母三者的关系归纳如下:
如来佛祖的前身是哪位大神?
如来佛祖的前身是封神演义里的哪位大神?我的观点认为封神演义里的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就是如来佛祖。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下这个问题。
封神演义这部神魔小说的作者是明朝的许仲琳,他的生卒年是(1560-约1630),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生卒年是(约1500年-1583年)。许仲琳比吴承恩的年纪小了六十多岁,很明显是西游记成书在前,封神演义成书在后。
封神演义里有很多诗词和西游记里的诗词几乎相同,人物形象也都和西游记里人物形象基本类似,这些事实证明封神演义抄袭了西游记里的很多内容。
两部小说因此才被后世读者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封神演义是西游记的前传。
西游记通过描述佛家取经的故事,表达的思想是崇道贬佛,而封神演义通过道家封神大战内讧的故事,来抒发作者崇佛贬道的思想,这两部小说是佛道两家争执的产物。
西方教的教主接引道人,在封神演义里,为了阻止道家的千年杀劫,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将很多道家修炼者度化,让他们皈依了西方教,而免遭屠戮,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完全是正义的化身,如果没有他们的度化,这些道家修炼者都会身死道消。
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在封神演义里相当于救世主,如果没有他们二人,不仅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弟子,都会身死道消,登上封神榜,而且通天教主摆下的诛仙阵,如果没有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的加入,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根本就破不了诛仙阵,最后的结局,天地都会被诛仙阵毁灭,阐教和截教的所有弟子,以及人族都会灭亡。
接引道人的所作所为,称得上功德无量,得到了道家最高领袖鸿钧道祖的认可,赐下了气运法宝十二品金莲,让接引道人在封神大劫后,创建沙门,取代道家的阐教和截教两大修仙门派。
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以及通天教主师兄弟三人却被鸿钧道祖赐下金丹的惩罚,师兄弟三人吃下金丹后,如果心中再升起歹意,就会因此爆体而亡,身死道消。三人等于被鸿钧老祖给禁锢了,也就是被双规了,从此以后不许再插手修仙界的一切事情。
如果说接引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前身,有哪些证据,我们先来看下西游记里对如来佛祖的诗词描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再来看下封神演义里对接引道人的诗词描述: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说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两首诗词基本上丝毫不差,这是封神演义抄袭西游记诗词的铁证,诗词中只是如来佛祖乘坐的是七宝莲台,接引道人乘坐的是十二品莲台法宝。
正因为接引道人乘坐的是十二品莲台法宝,所以鸿钧道祖才会赐给接引道人十二品金莲气运法宝,只可惜被蚊道人给啃食了三品,只剩下了九品金莲,所以封神演义里说:九品莲台登彼岸,千年之後有沙门。
有的朋友认为如来佛祖是准提道人,这种观点也是正确的,封神演义里的准提道人是按照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塑造刻画出来的,西游记里描述菩提祖师的诗词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封神演义》里描述准提道人的诗词: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也是封神演义抄袭西游记诗词的又一处铁证。
封神演义的作者之所以将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刻画成准提道人,是为了说明道家的法术出自佛家,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的本事属于道家功法,而菩提祖师却是封神演义里的准提道人,准提道人教授出来的徒弟孙悟空,却把象征道家的天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能请来如来佛祖才能收服孙悟空,而如来佛祖却又是封神演义里的接引道人,说明佛家比道家厉害,这是封神演义崇佛贬道的铁证。也是封神演义的作者对西游记的一个歪曲,恶意篡改了西游记。
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实质上是作者吴承恩把如来佛祖变化成了菩提祖师的样子,策划了一个天大的阴谋,暗中教授孙悟空一身本事,然后让孙悟空大闹道家的天宫,迫使道家不得不和如来佛祖妥协,达成西天取经这件事,在西游记里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可以说铁证如山: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大觉金仙是对佛的翻译,佛翻译成中文就是大觉金仙,如来佛祖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佛,修成了大觉金仙。
三三行指的是佛家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也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又是佛的三种法相:法身、报身、化身。
万万慈指的是佛的慈悲心,空寂自然说的是佛家的空观空门。而最后几句说的是佛家的明心见性,只要懂得佛家的基本理论,都可以看出这几句诗词说的就是如来佛祖。
菩提祖师的洞府上的对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谜底是寻心,点明了是佛家的修心之地。
而后真假孙悟空大闹灵山的时候,如来佛祖更是把假悟空说成了六耳猕猴,就是在用暗语告诉孙悟空:“我就是你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不要忘记了我对你所说法不传六耳的话,闹得差不多了,见好就收吧,将来给你一个正果佛位。”
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艺的时候,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说:“此间并无六耳。”意思是我今天传你的本领,无论天上地下任何人都不会知晓。可是如今却出来个假的孙悟空,和真的孙悟空本事一模一样,别人不知道真相,菩提祖师却是最清楚不过,他传给孙悟空的本事,世间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这个假悟空是真悟空变出来的。
所以如来佛祖用暗语警告孙悟空:“我就是菩提祖师,我传你的本领除了你我二人四个耳朵外,不会有另外两个耳朵能听到,这个假货就是你变的,赶紧收了吧。”
于是孙悟空配合自己的师父如来佛祖演了一场好戏,一棒子打死了自己的分身。孙悟空知道了佛祖就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后,从此也变得老实安分了,一旦遇到妖怪,也不再打打杀杀,而是四处搬救兵,三界内谁敢不给佛祖面子。所以说西游记的思想是崇道贬佛,把佛家描述得非常厚黑,处处要阴谋诡计。
在封神演义里,作者却把西游记里厚黑的佛祖和菩提祖师,刻画成了拯救天下为己任,度人脱离苦海的两个高大形象,达到了崇佛抑道的效果。
所以,在封神榜里,如来佛祖的前身不仅是接引道人,也是准提道人,准提道人是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在西游记里,就是如来佛祖的一具化身,相信所有的朋友们,看了本文后,一定都会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