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是谁,有关卧薪尝胆的故事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谁
卧薪尝胆是谁,有关卧薪尝胆的故事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谁?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叫勾践。
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
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苦心人不负卧薪尝胆描写的是谁?
1、“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越王勾践。
2、出处
这句话出自蒲松龄,是其屡试落第后的自勉联。意思是只要有恒心,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3、人物简介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卧薪尝胆的故事简述?
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后,假装投降,在吴国饱受屈辱,每天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亡国之耻,终博得吴王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终究越打败了吴国。
卧薪尝胆说的是夫差勾践管仲谁?
勾践卧薪尝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要从他与吴国交战战败时说起,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替⽗报仇,进犯越国,越国弱⼩,不敌吴国,最终战败。战败后的越国以义和⽅式请求投降,但是吴王不肯,但在越国以美⼥珍宝贿赂之后便答应了义和。但是义和的前提是越王勾践和他的妻⼦都要到吴国做⼈质,于是勾践便把国内事务交由⼤夫⽂种打理,⾃⼰则携同夫⼈、范蠡等⼈前往吴国做⼈质。
在吴国⼀呆就是三年,这三年⾥,吴王把勾践当奴才⼀样使唤,命他在先帝陵墓便⼲下⼈们做的粗活,并受到吴王的百般刁难和羞辱。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91年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在吴国做⼈质的⽣涯总算结束了。
回到⾃⼰国家之后的勾践,不忘在吴国受到的奇耻⼤辱,于是在梁上悬挂⼀个苦胆,每天吃饭前都要先尝⼀下苦胆,以提醒⾃⼰要居安思危,要报仇雪恨。从此越王勾践便退去⾃⼰君王的外⾐,与百姓⼀起共⽢同苦,⼀起耕织、⼀起发展农业,⽽且他也跟百姓⼀样不住宫殿,⽽是普通房屋,并且退去棉被,以草席代之。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越王勾践与越国百姓⼀起努⼒图强,最终越国的国⼒渐渐恢复。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会盟的期间,攻进防守薄弱的吴国,此次进攻旗开得胜。吴王夫差远在黄池,想要⽀援也来不及,吴国军队因此受到重创,不得不向越国投降义和,这⼀幕似乎就是之前的越王的经历,现在全部都还给吴王了。
从公元前491年,勾践从吴国返回开始算起,到休整之后第⼀次发兵攻打吴国,中间经历了⼗⼋年,也就是说勾践卧薪尝胆的⽇⼦是⼗⼋年。如此艰苦的条件和环境,如此贫困的国家,在经历⼗⼋年之后国⼒渐渐恢复,并⼀雪前耻,⼤败之前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