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三板斧,俗语程咬金三斧头来自哪里
程咬金三板斧,俗语程咬金三斧头来自哪里?
口诀是劈脑袋、小鬼剔牙、掏耳朵。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程咬金的绝技是梦中学会的三板斧,在后来的很多小说中,其三斧子披辕门、三斧子定瓦岗被后人津津乐道。小说中程咬金使用三板斧的时候通常会报出招数名称,因为小说中程的记性不是很好,他一般是先说名字,然后才能想起招数。 1、第一斧:劈脑袋——用斧头从上往下砍,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程咬金因为只会这三斧子,所以大发拼命,而对方往往方寸大乱。
2、第二斧:小鬼剔牙——在对方横武器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由于速度快,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3、第三斧:掏耳朵——在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由于对方前招为铁板桥(武术救命绝招,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这三斧子很厉害。
程咬金的兵器叫什么读音?
三板斧 san ban fu
程咬金是西游记里的吗?
西游记故事里里没有出现程咬金这个人物,不过西游记是唐朝太宗皇帝背景故事,程咬金是在那个时期的。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三板斧反义词?
反义词神通广大,三头六臂,力大无穷 。三板斧本意是指古代长兵器的一种,又名"马战斧",相传为隋末唐初李世民麾下大将程咬金所用,后来也成为程咬金的一个在战场上的绝招,再后来在《水浒传》里面,梁山好汉李逵的功夫绝招也是三板斧,并广为流传。此后三板斧这个词语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但却非常管用的含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认为三板斧这个词语还是具备明显的褒义。名称
三板斧别名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
一年一度喜剧三板斧是一对吗?
三板斧不是一对。
一、三板斧是古代长兵器的一种,又名"马战斧″。相传为程咬金所用。斧阔五寸,柄长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搂、截、撩、云、片、推、支等。
二、程咬金绝招,三招名为: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版本一);掏耳朵、挖眼睛、剔牙齿(版本二)。传说是程咬金在睡觉的时侯一个神仙教他的,当他学会第三板斧,要学第四斧的时被尤俊达给叫醒了,所以他只会3斧了。
三板斧比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但却非常管用,亦指先声夺人,但没有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