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地沟油,食用油哪种比较好

2023-04-08 14:05:03 125阅读

金龙鱼地沟油,食用油哪种比较好?

我家里一般用鲁花的纯压榨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现在几个大牌子的大豆油、调和油比方说XX鱼的都是用转基因大豆的(现在还是比较正规的大牌子标签上有),虽然咱们中国人地沟油吃多了也不会怕这种转基因的东西,但一想到给外国人做白老鼠就是不爽。

准备卖大米面粉和油?

我看了各位答友的回答,缺些实锤,我说一些与他们不同的知识点。大米、面粉、都属于民生类产品,一般每个地区都会有此类产品的加工厂。哪怕像是金龙鱼、金沙河等大品牌都会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厂来节约运输成本。所以进货的渠道一般不难找,市场上能加工这些民生产品的就那么几家,只要像同行打听下,很好找。

金龙鱼地沟油,食用油哪种比较好

一般有三种渠道可找到货源:

1)散户手里,如果资金较为充足的话,不妨在农民手里收购一些质量较好的产品,然后自己去弄手续(合格证),然后售卖。

2)中间商手里,一般每个城镇都会有一个专门批发粮油的市场,一些有实力的批发商有自己的品牌和货源,不妨直接找他们直接进货,有可能的话最好签下一个品牌的代理权。

3)直接厂家发货,市面上流通的面粉上都有厂家的联系方式,可以直接去电联系,哪怕你进货的数量达不到厂家的要求,厂家也会推荐你到距离最近的代理商那里取货,价格虽然高一些,但质量和售后还是有些保障的。

卖大米要注意事项

大米有新米、陈米之分,新米水分较足,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会发霉。陈米会生虫,而且口感会下降。如果是开一家粮油店的话,最好懂一些行内知识,比如什么是抛光米、水洗米、陈米、长粒香、珍珠米、粘米以及打蜡米等。大米最出名的就属东北大米了,但东北大米也分品牌、地域,所以在进货的时候要稍微留一些,菜鸟很容易被坑,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卖面粉要注意事项

面粉与大米相同,但产地不同,面粉大多产自山东,以山东的一些面粉最出名。面粉的好坏取决于它原材料,小麦的饱满程度、以及成品后的含水量、 面粉纯度等有关系,高筋粉与低筋粉是有一定标准的。其实开粮油店最重要的就是仓储环境,不然新面粉、湿度大很容易发霉。

卖豆油要注意的事项

最出名的“地沟油”必须要注意,因为食物这个东西不像其他行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轻则坏肚子,重则要人命的。所以在进豆油的时候要学会鉴别都有的好坏。从色泽、气味、沸油翻花、起烟程度上来鉴别,这个多看看这方面的知识。

为什么比其他油便宜很多?

调和油因为价格便宜、量大等原因,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需求旺盛,超市货架的调和油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多数油脂企业都将调和油作为重点产品,抢占市场。

但是,你吃的浓香调和油到底有没有一滴芝麻油、花生油?橄榄调和油只是打擦边球吗?调和油的配方里大部分都是添加低价油为主吗?

2019年6月,消道长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商超里热销的9款食用调和油,进行配方大起底,为你揭开消费迷雾。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市场上的调和油一般会在名称上突出最昂贵、最被消费者看重的油脂,比如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却看不到各种油料的具体含量比例,但实际上这些调和油中的橄榄油、花生油含量非常低甚至完全没有,而且还有可能添加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甚至地沟油。

2018年6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正式发布,这意味着所有调和油以后都必须明确标示出各种油脂的添加比例。

据悉,标准制定长达13年才最终落地,这里面有技术原因,也有企业反对的因素。从现实的利益考量,企业就是不太愿意轻易将自家的配方公诸于众。

不过,丑妇终须见家翁!调和油配方“保密”已成为历史,消道长特别选取了热销的9款调和油进行分析对比,一探究竟。结果发现,福临门、金龙鱼、九三、鹰唛等4款调和油均以低价的大豆油为主,含量范围高达93%~97.7%,外加少量的花生油和芝麻油。

其中,福临门花生原香食用植物调和油、金龙鱼浓香食用植物调和油(原名:金龙鱼花生浓香型食用调和油)的花生油含量分别只有5%、3%,且高价的芝麻油含量更是低至0.5%和0.3%。因此,花生油、芝麻油可能都是“添头”,并非出于科学的营养配比需要。另外,长寿花食用植物调和油(原名:长寿花橄榄玉米调和油)却以玉米油为主,含量高达94%,橄榄油仅为6%,且包装图案和颜色都与普通的橄榄油非常接近,容易让消费者误解。鲁花(1:5~10)食用植物调和油及金龙鱼黄金比例调和油2款产品均以玉米油、葵花籽、菜籽油、花生油等5种或以上的油脂调配,没有出现单一油品占比超过90%的情况,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来看会更均衡合理,更符合“调和”的理念。

调和油“低价”配方的背后是什么?

调和油的配方在过去为什么长期被企业极力“保密”?业内主流的观点是,这能为随意调整配方带来便利,以获取更多利润。在某种油价上升的时候,适当减少这种油脂的比例,可以极大缓解成本压力,但消费者却无从知道。另一方面,由于中式烹调都是重油的,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价格实惠量又大的食用油将会备受青睐。参考某电商平台的价格,大豆油要比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至少便宜2~9倍左右,如果以大豆油为主生产调和油,那么其产品将更具价格优势,符合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且其利润率也更可观。有知名媒体曾爆料,单纯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等成本,利润率只有3%;但以大豆油为基础的调和油,利润率却可以达到6%。

所以,调和油“低价”配方的背后,隐藏的或许只是追逐更高利润的动机。为此,本刊以福临门、金龙鱼、鹰唛、长寿花等4款添加大量低价油的调和油为例子,实际计算了一番,如果消费者自己购买各自品牌的单一预包装成品油进行“调和”的话,能省下多少钱?

以大豆油为主的5L装福临门花生原香食用植物调和油、金龙鱼浓香食用植物调和油、鹰唛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售价分别是49元、49.9元、47.9元,但是消费者自行购买这3个品牌各自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及芝麻油,按照相同的添加比例进行“调和”的话,可以发现这3款调和油的“成本”只需要43.6元、42.1元、36.7元,跟实际售价相比,分别能够省下5.4、7.8及11.2元。

同样地,长寿花食用植物调和油售价高达126.9元/5L,但是消费者自行“调和”的成本只需要110.7元/5L,能够省下的钱多达16.2元。在营养指标的测试中,以上部分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并不协调,其中,长寿花食用植物调和油n-6/n-3脂肪酸比值远超膳食推荐值。如此看来,如果选择以上这类的调和油,不但要花更多的钱,而且营养方面也没有得到更均衡的保证,所以消费者倒不如自行购买几种食用油进行“调和”。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调和油都不“靠谱”。参考此次的测评数据,鲁花(1:5~10)食用植物调和油、金龙鱼黄金比例调和油这2款产品的原料油配比相对合理、营养相对均衡。但消道长认为,无论是单纯的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还是调和油也好,都不建议长期单一地去吃,应该多种不同的油脂轮换着吃。

转基因食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基因本身经消化分解没有什么不可以吃。但基因经化学作用生成的蛋白质是否安全就不一定了。这是关键之处!用我们程序员来比喻,程序员写程序(转基因设计和操作),程序(DNA)经CPU处理(细胞机制)进来的数据(蛋白质分解后的东西)输出数据(人体用的蛋白质)。DNA本身无毒,但无毒的DNA完全可以合成有毒的蛋白质,如蛇毒(蛇毒是典型化学武器)。DNA在亿万年变化中,一直是由生态系统的进化机制操作的(科普可以看看“盲人钟表匠”),用无数单个生物和物种的灭绝来形成了目前的各种物种的DNA。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说“生态”是一个超级牛的黑客级程序员。之前我们人类的育种(包括选种、杂交、嫁接等)基本就是给“生态”提需求,由生态来决定如何编这个“程序”。那么转基因是什么呢?就是一群“最初级程序员”,他们还没完全闹懂“操作系统”(整个生态系统),就上手改操作系统模块,搞出新“物种”。(怎么知道是最初级:转基因的实验成功率是千分之几,任何一个程序员,如果改程序100次都没改对,就是“不合格”的典型特征。)你可以问任何有5年经验的程序员,这样的程序员,改操作系统意味着什么!你即便让一个具备10年计算机科学研究经验的“科学家”,只要没有足够的编程经验,就还是“不合格程序员”。这种程序员改操作系统程序就是灾难。程序灾难多数时候仅仅是钱的问题,但生态灾难就是物种或具体生命的问题。

我们看看有食品安全多脆弱:

记得三聚氰胺吗?问题出在奶品检验上,没有这一项(注意,不是不知道这种物质的存在,而是为检验速度而没列入检验)。

那么,因为我们对DNA整体作用机制并不是充分了解,所以并不知道改过的DNA会产生什么蛋白质。如果产生未知蛋白,就天知道会如何影响我们了。请问转基因支持者,你们对所有产生的蛋白质做检验吗?做长期毒副作用检验吗?比如50年。(转基因,不过23年,所以他们根本没做)

有人说榨油没问题。对油是理论上没有蛋白质,好像没什么关系。但那得是化学理论意义上的纯油。我们都知道,同样的我们常见的油:蓖麻油、胡麻油都是有毒的,这些毒性恰恰是蛋白质分解出的成分差异造成的,如果转基因可以产生未知蛋白,怎么知道这些未知成分是安全的。记住三聚氰胺告诉我们:食品安全检验只查已知有害物。尽管近几十年来我们对有毒物质有许多经验,但并没穷举生物界所有毒素,何况这些未知的貌似无毒的东西?

如果你读到这里,能不能吃转基因应该有答案了。

不吃有问题吗?

基因是一套开关系统,其开关是外界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因素。农业中嫁接就是一类,果实生成母本基因,在根系提供养分蛋白质不同,结果变异。另一典型的情况是同样的基因,我们身体中各种细胞是如此不同,那是不是无害物质,取决于能不能在合适位置长出正常细胞和细胞能不能正常工作。其实温度、季节都会改变基因的功能,比如宠物换毛。我们已经看到,由于化学工业,我们出现了多少癌症(正常DNA,由于化学环境作用,表现不正常,形成独立运作系统,最终耗尽生命)。所以更可怕的是,一种转基因,可能在实验室外与实验室内的表现完全不同,比如广泛种植时,可能影响周边生态,比如螃蟹。而螃蟹可能在新蛋白质的刺激下,打开螃蟹的某个基因开关,产生有毒物质。这都是可能的,请问,说转基因无毒的,你们做过生态安全检验吗?

基因技术是人类开始掌握的如核能般强大的技术,但没有首先用于对有害物控制非常有经验的工业系统,而被放到极度依赖生态而难以控制的农业种植,真是莫名其妙地歪了的科技树!😡😡😡😡😡这就象不是在民用核反应堆里用核能发电,而是放在自己家水池子里用核能一样的搞笑。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看我,但对自己来说,我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子,以不时找到一些特别光滑的石卵或者漂亮的贝壳自娱,而整个真理的大洋就躺在我面前等待发现!”

作为有知识的人永远应该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也要区分研究与技术与商业上的伦理差别。否则,DDT的悲剧还会重演。不知道DDT故事的,文章最后有科普。

鉴于这么多坚持吃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粉。更应该一号黑体大字标明转基因食品。不这样,就是坑害转基因支持者,给他们消费转基因制造困难。当然要严打隐匿用用了转基因原料,又不标明的,这给转基因食品爱好者找自己喜欢的食品造成巨大麻烦!为了大力推广转基因食品,应该用大数据方法跟踪公布转基因食品爱好者健康状况,定期公布;为证明他们确实吃了转基因食品,应公布他们日常发现、食用的转基因产品,公布他们进食的影像资料。

这才是推广的套路。别偷偷摸摸地搞转基因食品,怎么看都像是传销和做毒品和做假货的。既然是推广以后救民于水火的高科技,为什么见不得阳光呢!

你觉得以目前转基因推广如此偷偷摸摸,以至于反对标识转基因,不敢说哪里种植了转基因。这么偷偷摸摸搞商业推广的有第二种高科技领域产品吗?

看看同样食品的牛奶、保健品。都想方设法说自己搞了多少高科技,还组织消费者参观生产。

你看到像转基因这么搞商业了?他们的做法是什么商品推广模式?传销、毒品、假货才这样吧?

那好,一帮高素质的科学家、技术人员、著名商业公司为什么这么干?他们在向公众隐瞒什么呢?传销,怕的是最终级数理论告诉消费者,盈利不可持续。毒品是要防止消费者知道,hi过后的无选择依赖和病死。假货是怕消费知道付钱没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所以这些行业才藏起自己。转基因食品呢?

更可笑的是,另3个是非法的,而转基因不仅合法而且支持,那为什么转基因要偷偷搞这么另类的商业推广,反对食品商品区分,注明转基因?这不是太吊诡了吗?

有一种说法说标注成本高,可我们看到很多商品注明自己非转基因,但售价并没有明显增高。

现在挺转基因的市场策略是通过法律既不允许标转基因也不允许标非转基因。造成的实际效果是,把转基因混在正常食品里逼着你吃,否则饿死你!这才是反转的焦点。挺转的人总是回避这种问题,反复说科学不科学,可这与科学有一毛关系吗?

如果转基因真的可以解决未来粮食安全问题,功德无量,却不打爱国牌、高技术和科学牌,这些明显优势的商业策略,却偷偷摸摸走立法路模糊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这两条路成本谁更高,谁周期更长?自己判断!)。这是为什么?是怀疑中国人接受科技的能力吗?看看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挺转都是聪明人,不会看不懂中国市场。那他们如此作为,到底为什么?甚至铤而走险,绕过监管,非法种植也不走优势市场策略?

让我们替挺转设计一段广告语:此产品全面采用现代生物科技--转基因技术;由中美科学家完全针对中国人遗传基因量身定制;原料经检测不含任何同类非转基因食品要求检测的已知对人体有害物。因标注转基因成本,加价5美分,折合3角5分人民币。支持转基因,让孩子有粮食吃!

这个广告语用一号大字印在食品包装上怎么样?不比偷偷摸摸模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好?!搞转基因的有科学家、技术人员、著名商业企业。他们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如此策划产品,而非要争取不区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难道这些人就喜欢偷偷摸摸?还是有些事必须隐瞒消费者?

他们为什么不公开转基因成功率,其实只有千分之一,这不是有利于利用稀缺性高定价吗?

为什么不说,美国要求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要隔离开。

嗯,还有人要求非转基因自己做标识,其实也没什么,但这个要求于理不和,我统一答复一下,免得大家找。

中国食品市场是先有转基因食品还是先有非转基因食品?弄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无法区别的是转基因,当然标转基因了!市场先入者优先,基本市场规则都不懂吗?旧有产品放在那,生物以基因特征为物种分类,直接人工基因改造后的生物,对于食品还能叫同样的物种吗?然后混同中华民族公认千年自然进化和自然育种安全食品,不做标识行吗?就问如果我把燕麦粉当小麦粉买,是不是假货行为?转基因不做标识是不是于此类同,是买假货?!这显然不是说大麦基因与一种小麦和另两种小麦基因差别比更小就可以说不是假货的。

比如说可以产生毒素杀死害虫的新作物,与原作物是同一物种,对于食品来说就是纯属诡辩。那种杀虫基因通过自然能不能获得?不能就与消费者对原产品的认知有差别,而且确实存在大量消费者在意,所以转基因不标识,就是利用加工方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进行的假货销售行为。为什么要标识、为什么要隔离,首先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买不买假货的商业伦理问题。挺转的懂吗?

还有哪种高科技进入老市场不是自我标识?再反问一下:号称要拯救人类的转基因,为什么就不能大大方方地标识自己?更容易种植的东西成本更低,同样就赚的更多,更有能力标识自己取得竞争优势不是吗?难道是转基因食品成本太高,我们这些平民更本消费不起,但吃了会上瘾,然后才能提高价格真收钱,就像晚清的福寿膏一样?亦或是先吃了,中了毒,只有不断吃天价解药,等着赚药钱?(孟山都被医药公司收购了,珠联璧合)。

一些科普:

1、鉴于年代久远,很多年轻人不知道DDT的故事,科普一下: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瑞士化学家米勒(Paul Hermann Müller)发掘出来的。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DDT,鸟类体内含DDT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级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生物放大)。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还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催生婆。

2、“拾贝壳”那段话是牛顿晚年对科学探索说的话,其实类似的爱因斯坦、杨振宁也说过类似的话。这科技并不完善的今天,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的尊重是科技界应有的节操。

3、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的耻辱。但基于商业利益作假是很常见的。在食品安全链条上,三聚氰胺没有列入检查项是关键漏洞之一。应该说中国乳品监管是世界上比较严格的,但正如所有食品监管一样,只会检验最常见问题。即便人类已知的毒素也不会全检。转基因的毒性检验仅按对应作物检验安全性,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转基因可视为新物种,对生态影响以及其本身的新蛋白质研究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最简单的其本身毒性,实验室环境、试验田环境、各种土壤和异常气候会不会激发出新蛋白质出现,这些蛋白质的本身毒性,及其功能引发的毒性。而生态中新物质出现是否影响周边生物毒性变化就更为复杂。对人类间接影响更是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生产过程严密的药品还需要十多年的研究,何况人造食品?没50年的研究,有科学态度吗?

4、从科学的任何角度说,生态系统都是复杂巨系统,是所谓“盖亚”的一部分。真的可以任意扰乱这个系统吗?如果这样考虑问题,那么还控制什么碳排放?!转基因的大量种植远比碳排放影响深远得多,后果的不确定性也更大。这有什么可疑议的吗?保持对盖亚的敬畏,就不能大量排放碳;保持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的敬畏,就不能把转基因技术用于种植业。

5、转基因技术很可能是人类操纵分子级结构的最廉价方式,要大力研究是没有疑问的。但应该用于医药、化工和分子物理、甚至信息方面。这样不仅科研限制少;而且生产环节可以严格控制;投入产出也大得多。为什么偏偏跑到农业种植上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6、为什么是50年?DDT当时认为是科学巨大成就,直到50年后,危害才逐步显现。直到今天还在危害人类生存环境。转基因影响更为深远。但复杂巨系统中就是存在蝴蝶效应,转基因现在是大得多的蝴蝶。请问50年后,一旦出现问题,你指望孟山都赔偿吗?告诉你,越战时期,孟山都的橙剂大量布撒北越,后来造成越南大量婴儿畸形,孟山都屁都没放!

7、关于世卫组织的情况,可以查看网上署名赵华的《世界卫生组织支持转基因食品立场的渐变》。虽然是一家之言,但至少说明WHO对转基因问题并不是明确支持的。所以别以为WHO对转基因的支持是一贯的,其态度仅仅是不判决有害而已。而且我个人对早期的世卫组织转基因20问答,也看了一遍:其中一些有料的部分:如第7、8两问的回答,都是警示生态和毒性的。第8条更是明确说,不能给出总的安全结论,要个案调查。质量控制中不抽样检查而是全检,意味着高度风险。更搞笑的是第5问,更是列举了一种转基因玉米,不适合人类食用有高度风险。不知道挺转的问什么老拿世卫组织当挡箭牌?在20问中,非洲受援国不接收转基因援助,欧盟明确转基因必须与正常作物隔离,防止污染;必须追踪食品安全;必须标识转基因。挺转的,你们让我们看这些真的好吗?谁给个解释?呵呵了就。

8、食品安全举证应是食品生产和设计。转基因作物作为新物种,其生态安全、本身安全应自己举证。而且作为农业系统,孟山都应公布其配合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配套除草剂的毒理报告!从工程技术角度讲,技术创造物的安全性应由设计者证明。

9、中国对转基因种植和食品是有法律的。请转基因种植业遵守法律。科学技术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失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的尊重,科学是难以立足的,技术也是不道德的。

如何理解消费升级理念?

一,简单来说,消费升级就是吃的比以前好,吃的比以前更注重健康,更注重质量;穿的比以前好,穿的比以前更讲究品牌。住的比以前好,住的比以前更大,更宽敞。交通工具上不再是以前的公交车,自行车等这些个了,而是说选择了像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

二,总而言之就是在你购买的商品,它的质量价格等等各方面,相对以往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曾经非常热衷于买的商品不再买了,放弃购买,转而追求更新的商品,原来买不起的商品,现在呢开始逐步的买了,买的更多。可以这么理解这就是消费升级。再举个简单小例子,你以前吃的大米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品牌的,也是没有独立包装的,散装的大米,而现在你要想再买到散装的大米,只能在超市,米面粮油店偶尔搞促销的时候买了,一般你购买的大米的话,会发现只有金龙鱼,福临门等这样的品牌大品牌。大米的价格,质量等等各方面会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个就是升级。

三,消费升级会给大家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这里就不赘述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