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油粘滞系数,不知该买什么笔

2023-02-19 14:44:03 91阅读

蓖麻油粘滞系数,不知该买什么笔?

我觉得练字用什么笔,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控制笔的你的手。

这就是要做到一个比较强的控笔能力才能把字练好。

蓖麻油粘滞系数,不知该买什么笔

我先发一张图,请看一下练字几个部分。

之前好多有经验的老师和书法家强调的是地上可见部分的很重要。今天我要来讲一讲地下部分对于练字的重要性。

如果把写字比作一棵树,那么控笔能力是地底下根的部分,笔画、偏旁是地上树的枝叶,笔法、结构就是整个树的样子。树长多高,枝叶茂不茂盛,由地下的根来决定。树长得漂不漂亮,由书法老师的水平和自己的努力程度来决定。

那么,如何才能练好控笔呢?

控笔练习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好多人只认识到了第一个阶段。

从练字的角度,我们把控笔练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协调力控笔训练。不管细节,只找感觉,这是为了练习手腕、手指和笔之间的协调能力,纠正勾腕、攥拳等错误握笔姿势。

这是我写的一篇有关如何纠正错误握笔姿势的控笔练习,有需要的可以看一下。

第二阶段:精度控笔训练。按照线条轨迹和粗细变化进行练习,切实注意起止位置,全面提升大脑对手部动作的控制能力,真正做到手笔合一。

精细控笔训练对于练字来说是最难的,因为不光要解决横平竖直的问题,还需要你练习好如何体现粗细变化、如何体现圆润……让每个笔画都变得灵动有生机。

第三阶段:美感控笔训练。按照斐波那契螺旋比例找到黄金分割点,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将笔画、偏旁进行排列,让字写得更美观。这里要展开讲讲练字为什么要学习黄金分割比例呢。

是人的审美经验所致。0.618是个奇妙的数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成为美的比例。人们研究证明,宇宙万物,凡是复合黄金分割率的总是最美的,最有名的有蒙娜丽莎的微笑(上图),完全符合这种比例。

所以,我们生活中许多日用品,总是把它设计成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比例,如纸张、书本、钞票、电脑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等等。

是人的性灵所致。人体本身许多地方的比例就是这种黄金分割比例。人的喉头、肚脐眼、膝盖、膝关节就是黄金律的四个分割点。人体,凡是符合这种比例,就是最美的体型。

书法中的字体写成长宽比接近3:2的长方,会比写成正方好看。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的字就更接近长宽比1:1的“方形脸”,而田英章的字更像3:2的“鹅蛋脸”。所以,虽然前者看起来更阳刚点,但显然结构上就不如后者更好看!

因此,我们写字不论是书写规范字,还是练习书法欧、颜、柳、赵楷书,还是行、草、篆等都将其写成黄金比例的长方形,便会更加耐看。

而这个美感训练不仅用在写字上面,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机拍照,你只要把需要表现的关键点放在黄金分割点上,拍出来的照片就一定好看。

成长规律:尖毛草和竹子的故事

“根有多深,树有多高。”扎根是基础、扎根是营养、扎根是必然,成长过程中,根基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这是自然规律。世间万物还没有哪个物种能绕开这个规律而独创成长的方法。据传书圣王羲之在“永”字上花了不少功夫,有“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15年只写一个“永”字,不是因为不理解这个字的写法,而是在向下扎根,而他也最终悟出永字八法,成为书法练习的铁律。王献之写18缸水,只练习“大”字,这也是在练习控笔为写字扎根。书法家的成长过程同样印证了练字也须遵循这一规律。

自然界中,尖毛草的成长故事并非个例。

草原之王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是它的生长过程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那段时间,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但在半年后,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部。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当尖毛草地上只3厘米高的时候,它的根部超过了28米。一棵草,竟然有28米以上的根茎,这是多么罕见的现象。当蓄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尖毛草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一下子长成了草地之王。世上许多所谓奇迹,很像是在一夜间爆发的,来的迅猛,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但如果追根溯源,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奇人,还是奇事,在奇迹问世之前,背后都已经有了很深很深的根基,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早已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人无论做什么,打好根基才是根本。世上本没有魔法,刨开泥土,看那些超群植物的根,你就会发现奇迹的所在!练字同样道理,老老实实地下功夫,默默地去积攒能量,在不声不响中养精蓄锐,当你的根基远远超过别人时,奇迹同样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竹子定律让人们再次见到扎根的重要性。

竹子定律在我国南方地区生长的毛竹,用4年时间,竹芽只能长3厘米,而且这3厘米还是深埋于土下。到了第5年,竹子终于能破土而出,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当然,竹子在前四年时间,也不是将所有精力用来长竹芽,而是将大部分能量用在“扎根”这件事上,它将根茎深入到土壤里,接触到的面积有延绵数百平米,所以能够广吸水分和营养物质,为第五年的“野蛮生长”提供基础。根据竹子这种“厚积厚发”的现象,人们将其归纳为“竹子定律”。我们练习控笔,就是尖毛草和竹子扎根的阶段,根扎的深浅决定以后写字水平的高低。为什么是从控笔开始,而不是从笔画开始练习?很多人觉得,从笔画开始练习一样也可以练好字。那么我们从控笔的三个阶段来逐个剖析从控笔开始和从笔画开始到底有哪些区别?

如果出现了这些错误握笔姿势,你们控笔练习就不可或缺了。

首先,笔画练习不具备纠正勾腕、攥拳等错误握笔姿势的能力。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从笔画开始练字,我国少年儿童错误握笔姿势问题一直居高不下,用力过大、写字太慢、歪歪扭扭、写字太累等等,久而久之,甚至造成手指、脊椎发育出现问题。其次,笔画练习不具备控笔元素所具有的线条轨迹和粗细变化,要做到手笔合一,对于初学练字者来说,这是难上加难,而具备这种细微笔画的拿捏能力之后,练习笔画就会变得水到渠成。一个控笔元素可以最多可以用在21个笔画上边,这也是练习控笔元素优于直接练习笔画的一个方面。第三,美感训练是控笔元素具备而笔画无力能及的又一特点,经过专门的美学训练,可以非常轻松地按照斐波那契螺旋比例找到黄金分割点,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将笔画、偏旁进行排列,让字写得更美观。对于一棵树,虽然地下的根和上边的枝干形状类似,但是作用不一样,没有根部的默默付出,很难有地上的枝繁叶茂。对于写字,如果不能把基本控笔能力练好,追求写字漂亮也会成为空谈。

孩子几岁开始练习控笔?

如果你家孩子在幼儿园中班至小学阶段,请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练习控笔的最佳时机。王羲之是在六七岁跟着卫夫人学习书法的,古时候称呼年龄一般为虚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孩子从五六岁的年龄开始练习写字就很合适了。我们这个时代,无论是心智还是社会因素,都不会比古时候差的。到中学阶段,握笔、运笔都形成了习惯,各类作业压身。再练控笔,要先纠正不好的习惯,比幼儿园小学阶段练控笔难度更大,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当然,如果肯下功夫,一样会有不错的收获。好多家长怕孩子过早握笔会造成手部发育问题,这一点需要澄清:正确的握笔姿势不但不会造成手部发育问题,而且还会增强孩子的首脑协调能力。练好控笔,坐姿更端正,握笔更准确,写字更轻松,运笔知轻重,更能坐得住,思考更敏捷。对于中国人来说,拿笔和拿筷子一样,都是人一生要具备的基本技能,需要从一开始就重视正确的姿势。

成人练习控笔有用吗?

控笔不仅适合孩子为写字打基础,纠正握笔错误,更适合成人提升整体字形。很多人总说,二三十岁了,年龄大都定型了,练也没有用了。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积累,我们“控笔根基理论”得到了来自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在内的近万名学员的支持,大约25%成员为成人学员,纷纷发来反馈信息,通过自己的实践,充分肯定了控笔对于写字的根基作用。练字没有速成,别想走近道,需要你大量的时间和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控笔元素,用心坚持练习就行了。练习规范字更是如此,虽然目前书法界对于规范字的争议仍然存在,但是根据GB2312-1980规范楷体字库的练习就是目前最权威、最便捷,而且最适合学习和考试的一种方式。控笔能力贯穿全部学习和书法创作的过程,控笔在练字中一刻不能离。实际上,我们从拿起笔开始写字,就已经开始锻炼控笔能力了。如果想在书法领域有所发展,等到了真正有意识的临摹练习书法,控笔意识和自觉性更清楚明确。因为从握笔到书写,从技法落实到书写实践,都是依靠控笔能力来实现技法能力,如果没有控笔能力,所有的技法都无从实现。也有人以为控笔很简单,就几个符号而已,那么现在请拿出你的笔,在纸上画一道横,看你能不能画直。这个看起来特别简单的动作,会让你改变观念。

这15个控笔元素会让你的字突飞猛进

1、横线练习这个元素控笔能力将会应用到横和带横的笔画当中。横线要比正常的字宽,最好可以达到2厘米左右,而且这还是个有粗细变化的横线,这样可以直接练习你的腕部用笔力度控制能力。

21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横线练习的技巧。

如果孩子写字过程中有勾腕问题,把这个横线稍作改动变成Z字线摆腕练习,可以完美解决。让孩子不停地进行腕部摆动,不管细节,只找感觉,连续摆腕一周就会明显改善,坚持2-3周,勾腕就会彻底改掉。(有关纠正错误握笔姿势的内容,笔者在其他文章也做了详细剖析。)

2、竖线练习这个竖线同样要比正常的字长,最好可以达到2厘米左右,而且这还是个有粗细变化的竖线,这样可以直接练习你的拇指、食指、中指用笔力度协调能力。

14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竖线练习的技巧。

3、曲线练习画弧时注意用笔力度转换,保证线条质量。波浪线重点体会线条虚实变化,用笔的轻重缓急,节奏变化。

9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曲线练习的技巧。

4、纵向曲线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纵向曲线,画弧时注意用笔转换,保证线条质量。波浪线重点体会线条虚实变化,用笔的轻重缓急,节奏变化。

10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纵向曲线练习的技巧。

5、绞丝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绞丝折笔,斜线细横线粗,折角处略顿。绞丝是规范字练习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偏旁,这里我们将线段还原成点,根据点的提示来练习控笔技巧。过程需要一笔完成,中途折笔处停顿。

3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绞丝练习的技巧。

6、右上折笔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右上横竖折笔动作,重点练习折笔时顿笔的力度。横细竖粗是大部分汉字的书写规律,请按照点的提示进行练习,折笔处注意顿笔,顿笔后力度加大竖线变粗向下行笔。

12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右上折笔练习的技巧。

7、左下折笔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左下横竖折笔动作,重点练习折笔时顿笔的力度。横细竖粗是大部分汉字的书写规律,请按照点的提示进行练习,折笔处注意顿笔,顿笔后力度加大竖线变粗向下行笔。

4个常用笔画,都用到这个左下折笔练习的技巧。

8、捺脚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捺画动作,重点练习拐角时顿笔的力度。捺画是实际书写过程中难度非常大的一个笔画,尤其是一波三折的变化体现。本元素主要练习斜捺在粗细变化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请认真体会。

9、螺旋线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手腕及手指协调性。画弧时注意保证线条质量,体会线条节奏,气贯线中。弧线重点体会线条转动时笔力变化。

10、8字线练习本元素主要练习手腕及手指协调性。画弧时注意保证线条质量,体会线条节奏。

11、用笔提按练习经过前部分元素练习后,用笔的提按练习会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跨越,部分追求较高的同学可以将这部分元素好好练习一下。

12、控笔训练组合图本组合图为综合控笔元素,练习这个组合元素,对于写好硬笔字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请认真练习。

分解释义:①为写好垂露竖、下点必练元素;②为提、左点、挑的核心手写技巧;③为右尖横的练习要领;④为左上点的练习元素;⑤为悬针竖必练元素;⑥为撇、右上点核心技巧元素;⑦为左尖横练习技巧;⑧为各笔画起笔、上点、捺、长点的书写核心要领。

13、笔画轮廓记忆这个过程相当于临帖和背贴,《控笔教程》严格按照国标(GB2312-1980)字库,把52个常用笔画的轮廓分别放大,然后把每个关键部位的细节变化详细讲清楚,让初学者可以清楚地在脑海中形成图形概念。

14、笔画点阵练习这是轮廓记忆后,对于笔画的具体实战练习。《控笔教程》把52个常用笔画还原成点,点的大小就是用笔力度的大小,从控笔角度更加直观。教程既有国标字库的规范,又有手写体的灵活特点,适合初学者练习笔画。

15、黄金分割比例训练0.618是个奇妙的数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成为美的比例。人们研究证明,宇宙万物,凡是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总是最美的。我们生活中许多日用品,总是把它设计成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比例,如纸张、书本、钞票、电脑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等等。要想写字漂亮同样需要学习一些美学知识。

以上内容摘自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控笔教程》一书(作者金洲),该书是国内第一本把控笔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教程。以上文章展示了书中部分控笔元素,该书除了纠正握笔姿势控笔训练、精细控笔训练之外,还首次引入了黄金分割比例训练,将斐波那契螺旋比例引入到控笔练习中,为练字初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基础练习指导。目前市面上控笔训练只停留在了最初级阶段,当然,只要坚持练习,同样也会对写字有帮助的。

为什么有的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

除了这位提问的朋友,似乎没有人称蓖麻为生化武器,但如果用蓖麻提炼出蓖麻毒素,就有可能成为生化武器了。

蓖麻毒素的毒性

蓖麻毒素是一种高毒性植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蓖麻种子(蓖麻籽)里面。其毒性主要是损伤肝脏、肾脏等器官实质,发生出血、变性、坏事等病变,导致衰竭;并能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导致死亡。

也就是说,注射或吸入、摄入蓖麻毒素后,毒素进入人体细胞,会阻止人体细胞核糖体产生蛋白系,没有蛋白质,细胞机会死亡,这样就造成广泛的脏器损伤,最后衰竭而亡。

未经提炼的蓖麻籽本身也具有强烈毒性,一般小孩子服用2~7粒就可能引起中毒致死,成人20粒则可致死。不同品种的蓖麻毒性也不一样,非洲生长的蓖麻籽最毒,2粒即可导致成人死亡。但也有报告称成人吃了24粒后还能活命,这只是个案,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尝试。

而提炼出来的蓖麻毒素,其毒性就超强了,小鼠半致死量为:静脉注射为2.7μg(微克)/kg(公斤体重),腹腔注射为7~10μg/kg。也就是说,每公斤体重只要几微克就可以置人于死地。微克是什么概念?1g(克)等于1000mg(毫克)或1000000μg。通常1克物质体积也就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一块,1微克是百万分之一克,几乎就看不见了。

1个70公斤的成人,即便按每公斤体重10微克计算,致死量也只需要0.7毫克。根据一些案例,远远不需要这么多,只要0.5毫克左右进入人体,就可以导致死亡。也就是说1克蓖麻毒素(约一个指甲盖这么多)就可以毒死2000人左右。

网络上许多报道认为,蓖麻毒素毒性是氰化物的6000倍,眼镜蛇毒的2倍,VX毒剂的385倍。很是令人恐怖,但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夸张。

因为氰化物的毒性也非常强,其中氰化钠、氰化钾口服致死量为1~2毫克/公斤体重;氢氰酸口服致死量为0.7~3.5mg/kg,吸入空气中氢氰酸浓度只要达到0.3mg/L(升)就可致死。相比致死量约5ug/kg的蓖麻毒素,也就几百倍左右,没那么大差距。

那么,蓖麻毒素是生化武器吗?

所谓生化武器,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生物武器就是利用生物战剂产生杀伤力,导致敌方有生力量或动植物遭到破坏死亡。生物战剂就是将立克次体、病毒、毒素、衣原体、真菌等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装进特制的武器设施中,投放到地方阵营,用于杀死人畜和破坏农作物、植物等。

今天我们主要讲蓖麻,就不展开说生物武器了。

蓖麻毒素严格上来说,可以作为化学武器的原料。蓖麻毒素是从蓖麻中提取出来的植物糖蛋白,分子量为66000,属于细胞毒,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一个二硫键连接。

其作用机理为:当毒素进入人体,A、B链分开,A链通过渗透细胞膜进入细胞浆,让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失去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B链则通过与细胞表面结合,产生内陷作用钻入细胞内,并促使A链进入胞浆。

由于蓖麻毒素强烈的毒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研究将蓖麻毒素用作子弹涂层,只要子弹射中人体,或被子弹碎片溅伤人体,擦破表皮,就会导致死亡。但由于违反1899年海牙公约中禁止使用有毒投射物的宣言,这项研究后来没有派上用场。

但蓖麻毒素一直受到不少国家青睐,总想着用于武器。二战时,有些国家想将蓖麻毒素制成毒气弹,但生产成本相比其他的神经毒气,如VX、沙林等毒气,要高出很多,且难以形成大规模杀伤,没有什么优势,因此就一直难以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

但这并不是说,蓖麻毒素就没有用于军事用途了,由于其一些显著优势,如毒性稳定,不受酸碱因素影响而改变性质和效力,还是有许多国家对其情有独钟,后来主要用于间谍战中的暗杀武器。

蓖麻毒素杀人的典型案例

最被人们津津乐道,且多次搬上影视的特工战案例,是1978年发生在伦敦街头的蓖麻毒素杀人案。

1978年9月11日,BBC记者马尔科夫像往常一样上班下班,此时他悠闲地在一个公交站台,等候公交车准备回家。突然,他感到大腿有一阵刺痛。他下意识抬头看了看,一个男子正拿着一把伞离去,似乎自己是被这把伞不小心碰了一下,马尔科夫没有深究。这时,公交车来了,他上了车顺利回到家里。

但在回家不久,马尔科夫开始发高烧,马上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不过病情没有好转,而是不断恶化,于3天后不治身亡。(蓖麻毒素中毒至今还没有有效的解毒方法)

这起离奇死亡案引起了英国警方的极大关注,法医对马尔科夫的尸体进行了详细检查,在他大腿上发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伤口,就像被小虫子咬了一个小包,但法医从这个伤口中,找到了一个空心白金小圆球,直径为1.7毫米,圆球表面还有两个微小的孔洞,洞口上粘有蜡封痕迹。

随后英国生物战中心参与了调查工作,经过专家与警方协作,终于弄清了马尔科夫的死因:蓖麻毒素导致了他的死亡。这个小金属球是被一把伪装成雨伞的特制气枪射入,小孔中装有高纯度蓖麻毒素,当金属球射透马尔科夫的裤子,钻入其腿部肌肉时,蜡封的小孔就被打开了,毒液深入机体血液中,导致其中毒死亡。

马尔科夫何许人也,为啥竟被间谍暗杀呢?原来马尔科夫曾是保加利亚一名很有名气的作家,由于经常发出一些对当权者的批评,被定为反政府人士,受到迫害,被迫逃亡到英国。但保加利亚当局并没有放过他,而是派出特工穷追不舍,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冷战结束后,保加利亚档案解密,才公开承认了这起暗杀事件是特工所为,派出的特工用特制雨伞向马尔科夫注射了0.45毫克的蓖麻毒素,杀死了马尔科夫。

相关蓖麻毒素的案件一直时有发生。为啥蓖麻毒素一直以来广受不法分子和恐怖分子们青睐呢?这是因为制造蓖麻毒素的原材料就是蓖麻籽,这种材料很容易得到,且毒性又极强,只要一丁点就能致命。

2019年,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收到了两封分别寄给国防部长和海军部长含有蓖麻毒素的邮件,幸好被提前发现而没有人受到伤害;2020年9月1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宣称,截获一封寄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含蓖麻毒素的邮件,为此抓获了几名嫌疑人;英国军情六处也曾在伦敦发现蓖麻毒素和用来生产这种毒素的原料设备,并逮捕了来自北非的6名嫌疑人。

既然蓖麻毒素这么毒,为何还到处都种有蓖麻?

这是因为蓖麻种植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耐贫瘠、耐重金属污染等特点,几乎不管天南海北都可以种,且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水土保持价值,是世界上十大油料作物之一。

蓖麻油是一种高级工业用油,具有耐严寒耐高温等特点,能耐受-18℃而不冻,在500~600度高温不变性、不变质、不燃烧,是航空、航天、高速机械等高科技行业中的高级润滑油。

蓖麻油经水解、中和、分离可以获得葵二酸,葵二酸是塑料热稳定剂的重要原料,可用于生产各种工程塑料;蓖麻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比石化柴油大大减少,是未来有可能替代部分石化能源的清洁能源。

蓖麻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种子都有不同使用价值,也是很重要的一种中药。因此栽种蓖麻可以形成一个长长的产业链,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样一个好植物,人类怎么舍得抛弃不种呢?

虽然蓖麻全身都是毒,但毕竟没有蓖麻毒素那么可怕。蓖麻一般都是栽种或野生在野外,毒性最大的是其种子,只要不误食就没问题。但蓖麻籽毕竟剧毒,也有些误食几颗即中毒的报道,再次奉劝各位不要尝试。

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帆布用什么油刷?

帆布用环氧大豆油刷。

环氧大豆油(epoxidized soybean oil,简称ESO),是一类有机物,化学式为(RC2H2OR'COO)3C3H5,常温下为浅黄色黏稠油状液体。沸点150℃(0.53 kPa)。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光性及相溶性。常用于聚氯乙烯制品作增塑剂,尤其适用于聚氯乙烯透明制品、食品包装制品。

物理性质

环氧大豆油为多种脂肪酸酯组成:环氧亚油酸酯(51~57%)、环氧油酸酯(32~36%),环氧棕榈酸酯(2.4~6.8%)等的混合物。

折射率(nD):1.4713

相对密度:0.988-0.999(20/4℃)

该品在水中的溶解度,溶于烃类、酮类、酯类、高级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黏度(25℃):325 mPa·s

蒸气压: ;13.32 Pa(150℃)

表面张力:34 dyn/cm(20℃)

膨胀系数:0.00071/℃(10-40℃)

着火点:310℃

化学性质

环氧大豆油上的环氧基可以与胺基发生开环反应。例如以4,4'-二硫代二苯胺(APD)为固化剂,以氨基/环氧当量比0.7/1.0,在无催化条件下合成了含动态二硫键的ESO。

环氧大豆油上的环氧基可以与羧基发生开环反应。例如10%ESO与羧基端聚蓖麻油酸酯(PRA)在160℃温度下反应约10 min便可聚合形成高粘度高弹性聚合体。

如何判断刹车油是否需要更换?

刹车油没有固定的更换标准、通常以刹车油的含水量大小作为更换的依据,因为水分会降低刹车油的沸点、导致制动过程中管路出现蒸汽,最终产生无用行程、使得刹车踏板变软而影响制动;绝大部分车子的厂家建议都是两年、四万公里更换,不过这种标准有些保守!

厂家建议刹车油更换节点为两年、四万公里是从整体上的考虑,因为厂家没办法精确的掌握售出的每一辆车制动液的实际状态,比如有些车子用的频繁、制动符合大、使用环境潮湿等等,而有些车子用的少、制动负荷低、环境干燥,所以为了能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方式,就制定了两年、四万公里的更换建议,如果咱们日常用车仅仅是代步、少有剧烈驾驶,那么就没必要按照厂家的建议更换,只参考含水量即可!

制动液的沸点很重要

制动液都是醇基成分,主要依赖醇的奈低温特性、奈高温特性(双特性),因为咱们的车子制动时是依赖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来消耗车辆前进时的动能的,所以制动本身就是一个动能转换摩擦热能的过程,所以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制动液的沸点高低至关重要!

DOT3:干沸点205度、湿沸点140度

DOT4:干沸点230度、湿沸点155度

DOT5:干沸点260度、湿沸点180度

这里面干沸点指的是全新状态下、不含任何水分时制动液的实际沸点,而湿沸点所指的是含水量3.5%时的实际沸点;可以看出制动液沸点受水分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一旦制动液内含水量增加就更容易沸腾,而制动液出现部分沸腾怼制动效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剧烈驾驶时频繁的重刹最为明显;因为蒸汽会导致油管内出现无用行程!

制动液沸点降低对制动的影响

为什么说制动液沸点降低、影响车辆的制动能力?实际上愿意就在于液体的不可压缩特性、可以确保咱们的制动及时,简单点说就是踩下制动踏板、另一头的制动活塞就会及时的响应;而气体则不同、气体是具备可压缩能力的,也就是说制动液沸点降低、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很容易导致制动液沸腾从而产生蒸汽,管路中出现气泡、等于占据了部分制动踏板行程。

此时我们踩下制动踏板时先压缩气泡、之后才能推动制动活塞,这样一来制动活塞的响应变慢、紧急制动时很容易出现问题!相信很多老司机从来不换刹车油,他们的方式是液位下降、及时补足,直到换车都不换制动液、也不考虑含水量?实际上我们要明白一点,制动液沸点降低、并不等同于车子就没有制动了,只要非剧烈驾驶、制动负荷比较轻,确保制动热量少、不沸腾即可,这种时候即便制动液是纯净水也没事!

但这并不代表制动液就不需要更换了,谁开车能确保永远不剧烈驾驶、谁这辈子还不开几次轿车?所以含水量高沸点低的制动液一旦赶上剧烈驾驶、频繁重刹,那么制动必然大幅度衰减,所以为了安全行车、防患于未然,制动液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含水量进行更换;一些频繁剧烈驾驶、下场地的车子几乎每一次保养都换一次制动液,这其实就是安全用车的最基本素养!

制动液更换标准

当制动液的含水量达到3.5%时、就可以选择更换,当然如果用车环境仅仅是比较拥堵的市区路况、那么再延后一些也没事,市区路况拥堵、平均车速低,所以即便制动频繁也产生不了太多的热量、所以在4%含水量以内更换即可(测试笔几乎各个汽修店都有,自己买一个也不贵);如果是长跑山路、或者高速公路的车子就需要注意了,因为这些路况对刹车使用比较频繁、车速快制动负荷也大,所以这类车子提前更换制动液绝对是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汽车的制动液是消耗品、更换是必须的,厂家两年、四万公里的更换建议有些保守,以含水量为准更换即可;不建议采取不更换、仅补齐液位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用到最后可以确保制动液壶里的液体大部分都是水,温柔驾驶还好、激烈驾驶时太容易出现问题了,还是那句话养成更换制动液的习惯是良好的行车素养,可以让驾车出行变得更安全!

蓖麻的用途?

蓖麻种子可榨油,油粘度高, 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在500至600摄氏度不凝固和变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为化工、轻工、冶金、机电、纺织、印刷、染料等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

蓖麻油为重要工业用油,可制表面活性剂、脂肪酸 甘油脂 、脂二醇、干性油 、癸二酸、聚合用的稳定剂和增塑剂、泡沫塑料及弹性橡胶等。并是高级润滑油原料。还可作药剂 ,有缓泻作用。

饼粉中富含氮、磷、钾,为良好的有机肥,经高温脱毒后可作饲料。

茎皮富含纤维,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