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吃啥,小年吃什么
小年吃啥,小年吃什么?
小年的时候需要吃元宵,因为小年就是元宵节,我们吃元宵的意思是预祝我们的生活团团圆圆。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习俗,在元宵节的时候,有些地方会办花灯和办成语,猜谜底等来庆祝元宵佳节,所以说,我们应该按照当地的习俗来做。
小年南方吃什么传统食物?
1.灶糖
灶王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过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用这种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汤圆
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惠州则就是有过小年吃汤圆的习惯的,象征着“甜甜蜜蜜”。而且据说汤圆是用来糊灶君的嘴,让他不要乱说凡人是非。
3.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代表了一家人团团圆圆。
4.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5.荸荠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荠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义。荸荠,则是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
6.麻糖
和北方一样。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7.甘蔗
小年这天的甘蔗特别好卖。甘蔗因为“节节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备。甘蔗是灶王爷登天的梯子,一节一节向上攀登,而甘蔗带尾梢有一种无止境的意思。
8.廿四团
“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在苏州,每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
福建过小年吃什么?
北方的小年,一般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地区过小年,一般是在腊月二十四,也就是今天。
小年,据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福建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民俗专家说过,福建祭灶日跟小年是两码事,祭灶腊月二十四,真正的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挂灯笼点红烛、祭祀祖先、放鞭炮、玩烟花。
除了福建,江南很多地方也把腊月二十九视为小年。这个规定可谓专门为一过年就打架、不知道回谁家吃饭的夫妻们定的,在婆家过小年,在娘家过除夕,或者掉个个儿,对谁都公平。
那么,福建过小年吃什么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小年,就是为了祭祀“灶王爷”。每到腊月廿四,老福州人就在厨房灶台上摆满了祭灶用的供品,甘蔗、有“福”字图案的豆腐、菠菜等12样供品。每样供品都有一定的寓意,今天一定要让灶王爷吃好喝好,好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
在泉州,人们则会买一些糕饼、果子、糖果等盒摆上桌,点上香,烧着纸钱,把百神送上天,为了让诸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家家户户祭祀,请求神明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所以在福建,过小年主要都是吃一些甜食。
1、甘蔗,福州小年这天的甘蔗特别好卖。甘蔗因为“节节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备品,也是节日食品。
2、寸枣,俗话说:吃寸枣没烦恼。寸枣是福建省传统的地方小吃,属于闽南必备的新年零食之一。外面裹着一层糖衣,看上去像一根根小“金条”, 香香脆脆,咬起来“咔呲咔呲”响。
3、红粿,是我们福建的特色小吃,更是节庆喜事必备的包馅果品。“红粿”通常用糯米粉做原料,里面包着红豆或熟糯米,外皮呈红色,并用木刻印模印出来,再拿去蒸熟。
4、祭灶糖,在福安,祭灶意在用“祭灶糖”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糖主要有面糖、方酥糖、咸生仁、豆脆糖……
5、花生糖,好吃,不但有脆脆的口感,还有香喷喷的花生和甜滋滋的糖。
除了这些,其实还有不少糕点、甜饼、冬瓜糖之类的。
(闽南网 陈辉达)
陕西过小年吃什么?
一般吃麻糖、馍馍。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
小年吃汤圆还是吃饺子?
北方饺子,南方汤圆。小年在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传统食物,大多是北方在小年吃饺子,南方在小年吃汤圆。在北方每个节日基本都有饺子的身影,在小年吃饺子寓意着过年不用冻耳朵,有着冬至必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小年吃汤则圆寓意着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