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红拂女,唐朝最出名的大将有几个

2023-04-06 18:55:21 85阅读

隋唐演义红拂女,唐朝最出名的大将有几个?

唐朝是我国古代一个比较繁盛的时期!而在这个时候呢,也是名将辈出。题主既然问了有哪些名将,那肯定不可能一一作答,只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来回答一下!

国宝会说话,今天带你来认识三位唐朝比较有名,大家也都比较有印象的将领。

第一个是初唐时期的将领李靖:

这个李靖是唐朝时期的将领,可不是什么神话里边的托塔李天王。为什么要提他,就是因为他的名字和托塔李天王一样,比较有象征性也比较有代表性。说到李靖,这里得提一下他的舅舅,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死后被封为阎罗王十殿阎罗之一)据说李靖的一身武艺就来源于韩擒虎,韩秦虎常说:“能和我一起探讨孙武,吴起兵法的人,只有我这个好外甥”…

隋唐演义红拂女,唐朝最出名的大将有几个

李靖从李渊晋阳起兵以后,就开始效力于唐,主要的功绩:灭萧良。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李靖明察事件,善于见微而知著。唐太宗要他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唐太宗,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唐太宗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后来大家都知道,侯君集反了!

就这几样就足以笑傲朝堂了。另外李靖与红拂女,虬髯客风尘三侠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因为这个属于传奇小说类不可以当正史看。李靖享年79岁。李世民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赐谥号为“景武!

第二个我们要说的是一人灭一国的洛阳人王玄策:

王玄策是唐太宗时期的人,他在太宗时期第1次是作为外交官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武官,出使过当时的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等到他正式作为外交官初始印度的时候,被中天竺的新国王,把这个使团给抢劫了。你说这个中天竺的新国王也真是个信球不长眼。你惹谁不好,你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王玄策就到吐蕃和尼泊尔借兵共8000余人,直接把中天竺国给灭了。打的整个天竺心惊胆寒…

而由于当时的唐朝没有把天竺当作什么强大的对手。这个事情呢,也没有过多的宣扬,也没有重视,以至于很多时候都会忽略到唐太宗时期还有王宣策这么牛掰的一个外交官。由于没人重视这个外交官,王玄策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和他从天竺国带回来给李世民制药的事情可能有关)

第三个我们要说的就是那个郭子仪:

至唐玄宗晚年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已经不再繁华,变成了残唐。而晚禅堂与风雨飘摇之时的这个时候,就要提到这个人——郭子仪。

郭子仪这个人也是大起大落。早些年的时候他是靠武举的身份而从军的。但是一直是不受重用的。因为只有乱世的时候才能出英雄。这个时候机会来了,这个机会就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中,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他在这个时候他的战争才华得到了发挥。收复河北、河东接着又收复两京,这功劳大了去了。在公元758年的时候进位中书令!

后来由于相州兵败,又被解除兵权。然后又因为绛州兵变被封为汾阳王。后来又被解除兵权。再后来,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老郭才再次被启用。接下来收复长安,两年以后,吐蕃,回纥再度内侵,长安城也真是多灾多难呀。郭子仪再次击溃胡兵镇守关中。

这期间皇帝也为了巩固老郭的关系,把自己的闺女也到给了老郭。两家结成了亲家!中间也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毕竟是Z治联姻,现在戏曲里边演的那个《醉打金枝》讲的就是郭子仪家孩子和公主的事情。

国宝会说话,带你了解更多历史文化!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隋唐十大美女?

第十佳人:红拂女

红拂女张出尘来自东海之外,哥哥是易筋经的传人虬髯客张仲坚——为了刺杀越王杨素进入越王府埋伏卧底踩点儿充任歌伎,由于常以挽持赤色布掸子的清丽脱俗造型儿呈现故名红拂女或红拂妓。后来看上了李靖小白脸儿一同卷包儿会私奔,两人豺狼配虎豹神仙眷属去了。

第八、九佳人:黑素梅、白素花

父辈都是隋朝重臣,这对姐妹花是宰了挖汴河的麻叔谋的反王孟海公的挂名如夫人,都是名如其人一个是黑里俏一个是富强粉白面仙姑下凡。二女一同看上了尉迟恭的巨大武勇燕双飞一同跟了尉迟恭了,乃是闻名的是非二氏夫人。

第六、七佳人:张艳雪、尹琴瑟

张艳雪、尹琴瑟和容华夫人、宣华夫人同属南陈佳人阵中的四大金刚、容华夫人、宣华夫人都由于难以接受服侍杨坚杨广两代父子兵羞愧难当很快就都闷闷不乐英年早逝了。张艳雪、尹琴瑟生性淫荡不知廉耻曲意服侍杨广不过没达到目的终究被杨广萧瑟,李渊占据长安今后笑纳了这两个佳人。尽管这时张艳雪、尹琴瑟都是四章儿的年岁可是秋娘老去冶艳入骨,李渊真是会骑的骑骡儿会嫖的嫖婆儿忙不迭的左拥右抱;张艳雪、尹琴瑟也不愧是脂粉队里的左右前锋很快就勾搭上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把李唐父子子三人一裙子烩了。

第五佳人:云氏

云氏是杨广的长兄杨勇的妾,被杨勇流连忘返三千宠爱在一身温香软玉抱满怀,最终被色魔杨广强占。

第四佳人:琼花公主

琼花公主是杨广的亲妹妹,明艳照人不行方物美的忘乎所以乌烟瘴气,游园惊梦御花园的时分遇到酒后乱性的千古榜首浪荡色鬼的乃兄杨广软语温存的拿她当道具唱了一曲回肠荡气的千古绝唱“十八摸”小调儿,脸皮太薄怕被乱伦遂投井死了。

第三佳人:容华夫人

容华夫人蔡玉珠和宣华夫人陈美娘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姿容婉丽媚态万千的大气佳人。

第二佳人: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陈美娘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气质天成不同凡响生的闭月羞花风流灵活招人怨。本是老爹杨坚的心头肉后被其子杨广烛影摇红血溅画屏横刀夺爱出一幕“同心结”的典故来。

榜首佳人:萧美娘

萧妃是天生尤物,《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罡给过一句判语——“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先是作为杨广的老婆可是岁数比杨广小一半儿,十三岁开始被杨广蹂躏十余年后由于不新鲜了而根本失宠。杨广身后被篡逆的宇文化及强占,嗣后被杀死宇文化及的反王窦建德强占,随后被西魏王李密用传国玉玺换到手持续强占,李密失事又将其送给李建成、李元吉被兄弟俩一同双双强占,想自告奋勇靠上李世民这棵大树好纳凉,没想到李世民只爱江山不爱佳人,最终被尉迟恭拎起脚脖子倒栽葱抡圆了摔得肝脑涂地真是红颜薄命的乌烟瘴气。

什么样的女人最有出息?

什么样的女人最有出息?

一个有出息的女人,一定是一个坚强的,敢于直面自己人生的。

自信的女人

自信是女人身上最出彩的气质,足够的自信可以让你充满了魅力。自信的女人脸上常常洋溢着迷人的微笑,这样的微笑给人一种坚定而有底气的感觉。更有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

独立的女人

从不依靠任何人,也不会自怨自艾,凡事靠自己,凭借自己的努力收获想要的一切。喜欢的东西,自己掏腰包买,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自给自足,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自省的女人

能够及时的自我反省,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不断去学习,改正缺点。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有出息。

努力的女人

不安于现状、野心勃勃的女人,她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目标的女人

人无目标则不立。若是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又或者得过且过,什么时候才能有一番自己的的事业呢?有出息的女人,她一定是早早规划好了自己的目标。

从今往后,做一个有出息的女人,拿出勇气,活出底气,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精彩

隋朝十大名将都是谁?

唐朝以武功强盛闻名,但被它取代的隋朝也不遑多让。杨氏的王朝享国短短30余年,却创造了古代闻名的“开皇之治”,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就,对李唐帝国而言等同于“巨人的肩膀”。

由于这种延续关系,隋朝的军事人才具备两大特点:

第一,具备关陇集团成员的重大共性:“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徒之事”,即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所谓的文武全才。后来的李世民就是这一群体的佼佼者;而在他之前的隋朝,这类型的人才并不罕见;那时几乎所有的名将,文采也都相当了得。

第二,隋唐一体,很多隋朝军事家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名人间存在形形色色的关联。比如:李世民的岳父、战神李靖的舅舅、秦叔宝的老上司等等。

下面按照在军事领域的表现,对笔者眼中的“隋朝十大名将”进行整理。

充满争议的第一人:才华横溢的“坏人”杨素

隋朝的短暂强盛,离不开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两大名相:高颎与杨素。俩人都是文才武略的综合性人才,相对于政治表现太过出色的高颎,杨素的军事才干更令人瞩目。

杨素出身关中大族弘农杨氏,文学、书法、兵法无不精通。早在北周时期就不断建立赫赫战功,并且与圈子里的隋国公杨坚关系密切。

到了公元580年,杨坚攫取北周大权,杨素果断支持,随后参与了平定尉迟迥的战事。隋朝建立后,他负责经略长江上游,大造战船、训练水师,并在公元589年的灭陈之战中挥师东下,摧毁了陈朝在西线的水军。

在随后,杨素的军事才华更是得到了全面体现。公元590年,江南士族发动叛乱,杨素率军进讨,先后历经大小百余战,彻底平定了江南,随后因功入朝为相,与高颎同掌朝政。

公元599年,隋军兵分三路进击突厥,杨谅(杨坚之子)、杨素、高颎分别担任统帅。在所部遭遇突厥达头可汗十余万主力骑兵后,杨素抛弃步骑混合的防御阵型,以骑制骑主动进攻,以对方最擅长的方式、送给他们最耻辱的完败:达头可汗身负重伤,突厥人的信心被彻底摧毁,残部嚎啕大哭、四散溃逃。

公元604年,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杨素带兵征讨,兵不血刃取得了胜利。

但杨素也是隋朝最具争议的人物。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杨素的才能甚至比高颎还要强,但在人品、气度方面却差得远,有人甚至称其为“奸相”。

他治军残忍,每次打仗前都会找理由诛杀将士立威,少则数十、多则上百,血流遍地、他却谈笑自若;开战后,他的部下只能猛攻、有进无退,未能取胜却又活着返回的,一律被其就地斩杀;

他心胸狭窄、残害异己,由于嫉妒老部下、名将史万岁的功劳,他编织罪名鼓动杨坚将其当庭重棒打死;

他瞒上欺下、荼毒百姓,监修仁寿宫期间导致大量百姓被活活累死,史书称“死者以万数”;

作为杨坚的心腹,杨素曾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但为了个人利益,后期他投靠杨广,协助其夺位、迫害杨勇;杨坚离奇死亡据称也跟他脱不了干系。

第二位:接近完美的千古贤相高颎

无论对于杨家还是隋朝而言,高颎都是公认的第一功臣。

高颎之父高宾是北周上柱国独孤氏的家将,两家人关系密切,高氏也因此被赐姓“独孤”;而杨坚的妻子正是出自独孤家族,因此高颎是杨坚天生的“自己人”。

因此,当杨坚决心篡权、物色心腹时,首先想到了高颎;后者则毫无迟疑地豁出了一切,甚至表示即使失败、灭族也不怕。从随后的表现来看,高颎的杰出在整个隋朝无人可比,他的综合能力、对国家的忠心令人叹服。

虽然是一名政治家、战略家,但高颎在军事领域的贡献同样耀眼,被公认为一流的军事家:

当初在应对尉迟迥之变时,前线军心不稳,盛传多名将领与尉迟氏里应外合(双方原本就是关陇集团内的自己人),此时的杨坚急需一位亲信前去监军。但面对这份苦差,心腹崔仲方、郑译纷纷以各种理由推辞,只有高颎奋勇请缨,赶往前线后沉稳指挥、缜密调度,以破釜沉舟的气魄平定了叛乱。经此一战,高颎一跃成了杨坚的头号亲信。

随后平定陈朝,高颎也是当之无愧的头功:

攻入建康的贺若弼、韩擒虎,都是由高颎举荐给杨坚;

在正式攻陈之前,高颎拟订了使陈朝士气低落、财力俱尽的策略,历时数年极大削弱了对方的实力;

攻陈之战,杨广是名义上的元帅,但实际上的操盘手则是元帅长史高颎。

公元599年,高颎率领一路隋军进攻突厥,在族蠡山(今山西右玉北)与对方鏖战七天、获得大胜;随后追杀至乞伏泊(今内蒙内)与突厥大军展开决战、再次获胜,导致都兰可汗败逃后死于部下之手。(上文杨素杨素大败达头可汗同期发生)

高颎对隋朝的贡献是全方位的,除了带兵打仗外,他拟定制度、举荐人才,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品德高尚,不贪权、不恋位,对国家竭诚尽忠,甚至不惜为了国家利益得罪权贵。

最终,他因得罪独孤皇后、杨广,失去了杨坚的信任,被贬为庶民;隋炀帝即位后,被起用太常的他由于批评朝廷的奢靡政策,被以妄议朝政之罪诛杀。

作为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高颎为人正直、敢于担当重任,为国家付出了一切。因此,后世学者将其列为与周公、管仲、商鞅相提并论的顶级人物,可谓实至名归。

第三位:李靖的舅舅、死后封神的韩擒虎

韩擒虎同样出自将门世家,父亲韩雄官拜北周大将军、先后出任八州刺史。而韩擒虎年幼时就具备英豪之姿,不仅饱读群书,而且胆识谋略过人,被北周奠基者宇文泰视为奇才。成年后,他先后担任新安太守、永州刺史、合州刺史,封爵新义郡公,在与北齐、南陈的战争中多次立功。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后,经高颎举荐,具备文武之才的韩擒虎被任命为庐州总管,在东线经略对陈作战。8年后,他率领500精兵夜袭江南,全程势如破竹、望风披靡,最终以区区数百兵马杀进建康城、活捉陈叔宝,在上演了一出特种兵破袭战首战。

功成名就的韩擒虎,仅仅过了三年就因病去世。但正是这种如流星般绚烂的人生轨迹,反而让他变得更加传奇。连《资治通鉴》这种严肃的史书,都大篇幅提及他死后成为了阎罗王。

当然了,韩擒虎还有个更加令人如雷贯耳的头衔:大唐战神李靖的亲舅舅。史书记载,他俩经常在一起讨论兵法,也许这就是李靖善于奇袭战的原因。

第四位:毁于多嘴的贺若弼

贺若弼的人生与韩擒虎仿佛如影随形,但他们最终的结局却完全相反。

贺若弼同样出自北周将门世家,父亲贺若敦曾任金州刺史。与韩擒虎一样,他在年少时即因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名动一时,得到了齐王宇文宪的重用。公元579年,他跟随北周第一名将韦孝宽攻克淮南,献上了许多计策,因功被加官进爵。

隋朝建立后,作为宇文氏的嫡系,贺若弼一度被冷落,但不久后与韩擒虎一起被高颎举荐为吴州总管,受命经略一方、为灭陈做准备。

贺若弼军事才华突出,在总管任上,他一边积极买船练兵,另一方面还结合自己的战略思考,制订了取陈十策,获得了杨坚的高度赞赏。

公元588年底,51万隋军兵分8路攻陈,贺若弼兵出广陵、直面建康城的陈军主力。相对于采取突袭战的韩擒虎,贺若弼稳扎稳打、正面直推,沿途治军严明、秋毫无犯,获得了陈朝军民的拥护。

灭陈之后,贺若弼与韩擒虎并列一等功,受到了杨坚的重赏,但这也成了贺若弼人生的分水岭。

贺若弼自视甚高、性格急躁、心胸狭隘,首先因韩擒虎先于自己抓到陈叔宝,与对方闹翻,二人多次在杨坚身前争功;此后,他居功自傲、藐视群臣,并且因未能当上宰相肆无忌惮地发泄对杨坚的不满,逐渐被冷落、免官。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他因批评朝政,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同被诛杀。

第五位:擅长单挑、却被当朝打死的史万岁

史万岁名字霸气,人生也曲折离奇。

与上面几位一样,史万岁也出自关中将门之家,其父史静曾任北周沧州刺史。由于这种世家背景,史万岁同样文武双全、才能出众,据称其年轻时英俊威武、精于骑射、性格勇猛、精通兵法,而且还极其善于占卜,宛如偶像、实力派的混合体。

杨坚掌权后,在平定尉迟迥之战中,史万岁“每战先登,勇冠三军”,屡屡在局势危急时刻身先士卒、扭转战局,战后因功拜为上大将军。

后来,史万岁曾被同僚牵连贬为敦煌戍卒,他时常依仗自己过人的骑射才华深入突厥境内掳掠,让对方极为敬畏。到了公元583年,隋军对突厥发起全面反击战,史万岁主动投靠秦州总管窦荣定;随后在与突厥阿波可汗大军的对峙中,他在阵前与敌方勇士单挑、轻而易举斩获对方头颅,吓得敌军议和而退。

灭陈之后,史万岁跟随杨素平叛。面对复杂的地理条件,他率领孤军转战千里、血战无数,几乎以一己之力剿灭大半叛军。

公元597年,史万岁以行军总管身份平定云南爨翫叛军,他再次行军千余里、摧枯拉朽般击溃对方,前后俘获2万余人,获得了完胜。

公元600年,杨广、杨素出击突厥,大军此行并无多大斩获,但史万岁一部却斩敌数千、凯旋而归。杨素妒忌他的功劳,在杨坚面前进谗言,抹杀其成绩;史万岁在杨坚身前为所部将士争功,却被当庭活活打死,一代名将以最惨烈的方式冤死。

第六位:李世民的岳父、肢解突厥的长孙晟

个人认为,长孙晟是隋朝最为传奇的政治人物(没有之一)。

作为关陇集团的成员,长孙晟同样精于骑射、富有谋略,曾经让杨坚赞叹不已。而且,他的射术即使放在以尚武闻名的整个关陇集团也首屈一指,并且凭此才能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北周末期,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远嫁突厥,他凭借“一箭双雕”的神技彻底征服了整个突厥贵族圈,被对方奉为偶像,各部首领、贵族无不争相与其结交。(武侠小说中郭靖因箭术扬名蒙古草原,显然是以长孙晟为原型)

凭借这一独特经历,长孙晟对突厥内部情况了如指掌,不仅结交了大批好友,还将突厥境内的山川形势、部众强弱掌握得一清二楚。

隋朝建立后,长孙晟返回长安。当时面对强大的突厥威胁,杨坚一度考虑修筑长城防御。而此时赶回的长孙晟犹如及时雨,他分析双方实力,得出突厥“难以力征”的事实;随后结合自己对敌人的了解,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方针,利用敌人内部的各种矛盾,采取离间分化的方式,彻底肢解削弱对方。

其后隋朝的对北战略完全按照长孙晟提出的思路执行。在十余年间,杨坚一边强化防御,一边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对其势力进行分化瓦解,使得突厥再也无法形成合力、宛如一盘散沙,被隋朝各个击破。

而长孙晟不仅是战略的制定者,更是关键的执行者。他多次深入敌后,凭借一人之力改变局面。公元599年,他将突厥突利可汗(随后被封为启民可汗)连蒙带骗带进长城,以便杨坚将其扶植为“以夷制夷”、进一步分化突厥的支点;

下一年,长孙晟以秦川行军总管的身份,作为杨广的前锋、率领归降的突厥人出征突厥。双方对峙不下之际,长孙晟凭借自己对敌人的了解,派人在泉水里下毒,突厥人畜大片死亡,由此人心惶惶、连夜遁逃,却惨遭长孙晟所部追杀。

凭借长孙晟的高超战略,隋朝以最小的代价肢解、降服了曾经强大无比的突厥。在他去世后不久,由于隋朝的政策失误,突厥势力再起,隋炀帝不得不感叹:“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很多朋友也许没有听说过长孙晟,但一定对他的两位后人无比熟悉:儿子长孙无忌——大唐凌烟阁头号功臣;女婿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顶级帝王之一。

(由于篇幅所限,下面几位尽量精简。)

第七位:饱受隋炀帝信任的来护儿

来护儿乃是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并非出自关陇贵族。公元581年,当贺若弼出镇广陵后,来护儿便投奔了隋军,逐步积累战功、升任大都督等职。他还参加了平定陈朝之战,因功进位上开府。

公元590年,来护儿跟随杨素评定江南叛乱,期间依靠自己对南方的了解多次出谋划策,为平乱立下了赫赫战功,由此进位大将军,封襄阳县公。

接下来,他先后参与讨伐盛道延、汪文进叛乱,进位柱国大将军,多次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被征召入朝,加封荣国公,所受礼遇之隆满朝无人能及。

公元612-614年,杨广三次远征高句丽,来护儿都担纲主力;期间,他还参与平定了杨玄感之乱。公元615年,来护儿随隋炀帝出巡塞北,被突厥围困在雁门;三年后,江都之乱爆发,忠于隋炀帝的他死于叛军之手。

第八位:罗士信、秦叔宝的老上级张须陀

张须陀可谓隋朝最后的名将。他是北周南阳郡公张思之孙,早年间,曾跟随史万岁讨平爨翫反叛;公元604年,又跟随杨素平定杨谅叛乱。

公元611年起,山东地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廷军队应对无力、大多落败,只有张须陀所部勇决善战,连续击败王薄、孙宣雅、郝孝德、裴长才、郭方预、左孝友、卢明月等多支叛军,屡屡获得隋炀帝嘉奖。

由于镇压起义战功显赫,张须陀一度被升为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成了隋朝应对山东乱局的头号希望。

张须陀作战勇猛,并且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出了秦琼、罗士信这两位一等一的猛将。到了公元616年,在多次击败瓦岗军后,张须陀陷入了李密的伏击,他本人虽然一度力战突围,但最终为了救出部下而死于战场。据称在他死后,所部官兵号哭多日,杨广也悲伤异常、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

第九位:比西汉李陵更有血性的悍将达奚长儒

达奚长儒同样是关陇贵族,其祖父达奚俟曾担任西魏定州刺史,父亲达奚庆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达奚长儒几乎亲历了西魏(北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战事,从宇文泰到宇文邕,都能看到他活跃在战场、建功立业的记载。

杨坚掌权后,益州总管王谦、上柱国杨永安发动叛乱,达奚长儒奉命讨伐,并且诛杀了王谦的两个儿子。隋朝建立后,达奚长儒奋战在对抗突厥的第一线,他曾于公元582年率领2000隋军陷入十万突厥的重围。

面对悬殊局面,达奚长儒慷慨激昂、毫无惧色,且战且走、与对方鏖战三天;最终兵器耗尽,他带领将士与敌人肉搏,甚至手上的肉被打掉、骨头露了出来,仍旧毫不退缩。最终敌方毫无办法、解围而去,而此时的达奚长儒身受五处创伤,麾下将士十不存一。(这一情形与当初西汉名将李陵的遭遇何其相似,但达奚长儒显然更为血性)

经过这次血战,突厥人的士气严重受挫,放弃了对秦州、陇右一带的掠夺。杨坚亲自下诏表彰达奚长儒,提升其为上柱国。

“长儒以步卒二千,抗十万之众,师歼矢尽,勇气弥厉,壮矣哉!”在后世看来,达奚长儒几乎成了那个铁血王朝军人群体的符号。

第十位:大器晚成的刘方

刘方为匈奴后裔,其家族长期为北魏、北周服务,史书称其“性刚决,有胆气”。

公元580年,他跟随名将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之乱,因功赐爵河阴县侯;

公元583年,他跟随卫王杨爽出征突厥,在白道大破沙钵略可汗,进位大将军;

一直到隋朝后半段,刘方才真正扬名立万。公元602年,交趾俚人首领李佛子叛乱。在杨素的推荐下,刘方被任命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率军平叛。他治军严明却又爱兵如子,具备杨素的优点、却无其缺点,因此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悍。最终他恩威并施,成功逼迫李佛子投降,顺利平定叛乱。

公元605年,刘方担任驩州道行军总管、进攻林邑国(今越南南部)。面对敌人的巨象阵,刘方首先挖设陷阱、其后诈败而退,随后趁对方阵脚大乱之际用弩阵击溃敌军。随后隋军连战连捷,顺利攻入对方国都,刻石纪功后凯旋而归。

但在回师的途中,刘方因恶劣的其后染病身亡,林邑王重占国土,此次远征纯粹成了杨广的立威之战。

当然了,隋朝的名将远不止上述十位,诸如周法尚、宇文述、卫文昇、屈突通、周罗睺等等,无一不是一时良将。(严格来说,李渊父子也是隋将)

结合这些军事人才的经历、特点,我们就能感受到隋朝那个时代的尚武、奋进与积极向上。隋朝的强大,不仅仅彰显了关陇贵族的彪悍,同样是一个时代整体气质的体现;这一王朝的显赫武功,实际上为唐朝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基础,其贡献不应被遗忘、抹杀。

贞观长歌以后是什么电视剧?

隋唐:《隋炀帝》《隋朝来客》《隋唐演义》《花木兰》《唐太宗李世民》《亲王李世民》《大唐英雄传》《大唐飞歌》《武则天》《贞观之治》《大明宫祠》《大唐双龙传》《贞观长歌

《唐太宗李世民》《唐明皇》《杨贵妃》《风尘三侠之红拂女》《上官婉儿》《法门寺的猜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