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可燃冰是清洁能源
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可燃冰是清洁能源?
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吗——不是!只不过比汽油,柴油,煤,天然气等污染小!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份是甲烷与水(CH4·8H2O)可燃冰是可再生——不可再生。
可燃冰相当于总和的几倍以上?
如果你指的是可燃冰储量,可燃冰是一种富含甲烷等天然气的冰晶沉积物,被认为是深海沉积物中最丰富的一种,其中包括地球上未经开发的能源资源。据估计,全球可燃冰储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总和的两倍以上,但因为其不易开采和存在环保风险等问题,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在进行相关试采。
如果你指的是可燃冰产生的能源效益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则根据资料显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产生约160立方米至180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相当于同样体积的油、煤所产生能量的3倍到4倍左右。
可燃冰主要成分?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烯、乙炔和二氧化碳。甲烷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占总体组成的90%以上,其余成分主要是乙烯、乙炔和二氧化碳,分别占总体组成的5%到10%。可燃冰的燃烧温度低,燃烧时发出的热量高,可以用来取代传统的燃料,从而节省能源。
可燃冰凭什么号称能取代汽油呢?
可燃冰可以取代汽油,就象现在有些汽车进行改装,使用LNG液化天然气一样,只是个人认为意义不大。这里的“号称能取代”,宣传的意味很大。
说其意义不大的原因,一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甲烷,热值比较低,总体来讲其热值甚至不如LNG液化天然气,这样以来无疑要增大油箱(或者说是储能容器)的体积,侵占更多的乘用空间。从根本上讲,可燃冰依然属于化石燃料,也就是说它并没有解决汽车的碳排放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可燃冰依然是传统能源。
二是现有加油站改建问题。可燃冰的储存、运输、加注管理,现阶段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需要进行摸索,最大的问题是,可燃冰类似于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危险程度非常高,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难度肯定高于现在使用的汽油。
三是汽车成本和性能问题,首先是象现有汽车改为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一样,会产生相应成本和费用。对于新产车而言,能源系统的改变也并不会改善生产成本,相反,可燃冰的储存可能要使用储压容器,技术要求高于现有的油箱,生产成本可能会增加。其次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热值低,无疑会影响汽车性能,起动、加速性能将变低。
综合来讲, 可燃冰还是一种化石燃料,地球上的化石燃料,无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或者可燃冰,其根本来源其实还是太阳,包括我们所用的水能、风能等,来源也是太阳。只不过前面一种排放碳,而后面的不会。可燃冰可以当做天然气来用,但取代汽油,作为车的动力源,我看还是算了吧。
目前,我国选择电动车作为未来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一是环保,电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做到环境友好。现在新的火力发电厂,也可以做排放接近于零,更不要说我们还有许多水电站,风能、太阳能、潮汐电站、核电站都方兴未艾。这方面我们要解决的是电能储存问题,也就是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二是电动车符合未来大众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从车的发展历史看,速度是越来越快的,大众对车的需求也是如此,启动快、加速快、响应快这些特性,对于电动车而言,实现很容易,而对以化石燃料车而言就要难一些,铁路交通就是这样,由使用煤炭的蒸汽机,到使用柴油的内燃机,最后发展到现在使用电力的高铁,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对汽车、或者说乘用车,电动化也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另外,智能化、车联网等等的技术都需要电,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都要求车的响应速度快,电能充足,这是传统的燃油车都难以满足的。
三是可燃冰作为较为纯净的化石资源,作为天然气或化工原料来源会更好。化石燃料的用途很多,而其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又决定了它此较珍贵,世界上能源争夺战的原因就在于此。因此,我们应该更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化纤、塑料、化妆品、洗护用品、添加剂等等地方,在化工行业,精细化工等许多场合都需要这些资源,而要人工合成这些东西的成本很高,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把它烧掉,同时又产生碳排放,破坏我们的环境,对现在的人类而言,这些都是稀缺资源,应该好好加以利用。
海底干冰是什么燃料?
俗称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