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煮酒论英雄,表现了曹操刘备怎样的性格特征
曹操煮酒论英雄,表现了曹操刘备怎样的性格特征?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曹操曾以什么煮酒论英雄?
曹操曾以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煮酒论英雄原文精彩段落?
曹操,煮酒论英雄原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名著《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曹操在酒后显示了其纵横四海的抱负,并对刘备列 出的分布在各地的对手做了一番评价。
为什么曹操煮酒论英雄?
这个问题有意思,先说观点煮酒论英雄为什么没有论周瑜?应该是有好几种可能,因为他们说的英雄都是在当时社会特殊的存在,周瑜不属于这群人的圈子。以下是我的分析,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第一、当时他们讨论的是“公司老板”,没有讨论“企业高管”。
曹操一直一眼光独到而著称,能如刘备眼的英雄都被曹操贬低一遍,最后得出“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的著名论断。但是这就是问题的的所在了,曹操口中所说的天下英雄是指哪些?为何没有评论周瑜?我们回到他们的谈话中就会发现,他两人所说锁论的英雄都是君或是说创业的老板,或是想创业的老板,这些老板有手下,有团队,有势力。而周瑜更像是CEO,是别人团队中的执行者,算是一位企业高管吧,是跟着别人打工的。刘备说的袁绍、刘表等都是公司老板,或是集团董事长这样的,所以就没讨论周瑜。
第二、酒论英雄时,可能因为周瑜当时还名声未显。刘备没提周瑜,曹操也没提周瑜。要知道当时周瑜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这段创业时间前周瑜只是江东才俊,只在庐江舒县巴掌大地方有名气。赤壁之战火烧曹营击败曹操才让他的名气显赫华夏。所以当时没有谈论周瑜。
第三、曹操在评论小霸王孙策空时已经给出答案,以偏概全。孙策空有小霸王的称号,但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曹操他不看好这位江东的人物,所以跟着孙策的人也不可能有什么杰出的英雄。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或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并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书写的动力。感谢!!!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什么?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机试探刘备,看看刘备到底是安心做一个享乐于洛阳的刘皇叔,或者是一个志在天下的枭雄。
事实证明,刘备这个枭雄绝不简单,不但骗过了曹操,还分疆裂土,西南而王。
这一情节体现出,曹操步步为营,处处杀机。以及刘备的隐忍不发,韬光养晦。最终龙入大海,纵横天下。
那日,风雨变化,天外龙挂,用现代文说,就是发生了龙卷天气,于是曹操指天为题,以龙的变化、升隐来暗指英雄的行为,这正指刘备的痛处,刘备就是担心曹操把他当做对手,就是怕曹操把他当作英雄。
如果那样,别说刘备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连人头都会不保。
于是在曹操追问他天下英雄时,他假装糊涂,处处设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来搪塞,比如袁绍、袁术、刘表等。
以刘备的胸怀,这些碌碌无为之人,又怎么能入他的眼睛?而这些搪塞之语都被曹操寥寥简略的评价一一驳回,针针见血。
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指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煮酒论英雄”一般就用来单纯的表示谈天论地,或对某类事物或人进行品评。也称“青梅煮酒”或“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段描写,总共732个字,如此短小的篇幅,却把两个人物跃然于纸上。一个如升龙,跃于云上,虎视天下,所谓视天下无一物,曹操的措辞是何等张扬,“我必擒之,非英雄,何足为英雄?”等等。
而刘备似隐龙,因为时机没到,羽翼未丰,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时间的流逝,能把很多东西一洗而空,豪华高贵的铜雀台如今早就荒芜,当年的赤壁古战场也没了金戈铁马的模样,但有一种东西却流传了下来,英雄主义的光彩和英雄们的故事,始终心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