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杜十娘电影,二人转都有什么剧

2023-04-05 11:20:04 106阅读

花魁杜十娘电影,二人转都有什么剧?

二人转剧目太多: 《二人转剧目》 降 香 马 坡 打 画 骂 店 报 号 闯 帐 报 恩 断 桥 地 楼 退 还 画 眉 黄 病 探 窖 雁 词 摔 盆 盗 扇 拷 红 补 汗 坐 楼 拉 君 拉 马 祭 天 寒 江 刚 鉴 双 拐 小送饭 小住家 小过门 小锄地 小天台 小上坟 小上寿 小上庙 小打柴 小封官 小西唐 小放牛 小重楼 小尿炕 小盘道 小寒江 小拜年 小赶船 小分家 回杯记 大清律 大观灯 大登殿 大天台 大赶船 大重楼 打金枝 打黄狼 打韩昌 打八仙 打龙袍 打瓜园 浔阳楼 尤三姐 双锁山 一 六月雪 杜十娘 刘金定观星 二 醉八仙 上兰桥 力杀四门 三 禅宇寺 下兰桥 刘金定探病 四 斩扬帆 十字坡 五雷阵 五 憎尼会 毒蛇记 扎花帐 六 秦香莲 狐玉娘 阴魂阵 七 回岗岭 井台会 三狐洞 寒江关 花烛会 牧羊圈 西施女 古城会 玉堂春 楼台会 锯大钢 白蛇传 凤仪亭 天缘配 月为煤 游古庙 香海魂 乾坤带 墙头记 柜中缘 杀狗记 老少换 绣鞋记 天公报 告扇子 香罗带 罗裙记 莲花庵 桃花庵 锯大缸 美凤楼 拣棉花 刘公案 单吊孝 贫女泪 珍珠衫 度林英 水牢记 下南唐 闹江洲 劈关西 茨儿山 哭典韦 战长沙 反樊城 忠义堂 铡国舅 相国寺 砸鸾架 献天书 夫人梦 三节烈 三丑会 下扬州 哭典韦 李陵碑 莲花俺 反樊城 华容道 彩球记 才子会 天门阵 天河配 五峰山 无底洞 忆真妃 乌金记 双配合 双休妻 双怕妻 双拜年 阴功报 民国律 对字儿 双下山 白帝城 孙纪皋 游西湖 西楼会 百忍图 血花池 华容道 全德后 抢潼关 美猴王 快活林 望儿楼 武家庄 洛阳桥 忠义厅 英雄会 金环记 看财奴 战金兵 黄鹤楼 黄阁楼 探书房 清烈传 借东风 借髦髦 调精忠 跑关东 紫竹崖 稀柿洞 铁弓缘 铁佛寺 砸銮驾 鸳鸯楼 绣忒勒 游武庙 禅宇寺 蜈蚣岭 蟠桃会 露泪缘 聚义厅 妈妈会 丝绒记 青石山 青纱帐 穷富论 夫人梦 穆苛寨 潘金莲 包公游阴 蛤嫫告状 糜氏托孤 包公铡侄 乌盆告状 单刀赴会 包公赔情 毛驴告状 夜宿花亭 包公赶驴 西厢听琴 鸿雁捎书 包公断后 西厢写书 姐妹蜴嫁 包公吊孝 西厢观画 独占花魁 薛礼打虎 崇祯观画 破镜重圆 薛礼探穴 苏武牧羊 辕门斩子 薛礼还家 罗章跪楼 父过子孝 武松杀嫂 刘全进瓜 丁郎寻父 武松打店 宋王逼婚 洞房认父 武松发配 燕青卖线 白猿教刀 武松反狱 燕青下山 王八戏女 武松打虎 燕青打擂 小王打鸟 关公辞朝 张郎休妻 刘伶醉酒 关公盘道 张飞审瓜 罗成算挂 宋江杀楼 哪吒出世 密建游宫 石秀杀楼 观音赠剑 百年长恨 韩琪杀庙 劈山救母 大闹天宫 孔名招亲 牛皋招亲 岳母刺字 何氏卖身 真假驸马 孙膑思家 秦家花园 苏岱陪妹 老汉背妻 雪玉冰霜 打狗劝夫 贤妻休夫 冯奎卖妻 刘云打母 金精戏窦 傻子相亲 五女哭坟 墓生高望 双拜花堂 五女拜寿 马前泼水 孙成打酒 王婆骂鸡 赶马下山 谭香哭瓜 貂蝉拜月 宗保抗令 二主探病 秦琼观阵 秦琼卖马 太子要表 花子拾金 南郭学艺 九龄温席 九红出嫁 十女夸夫 大破孟州 土山被困 小三分家 马失前蹄 目莲救母 正德访资 王华买父 美人查关 灶王诉功 佛门点缘 闺女出嫁 花魁游街 青菜段儿 杨广变牛 杨门女将 杨家归西 单鞭压槊 贪财害命 夜打登山 张飞跪楼 英雄刺虎 临潼斗宝 郭军反奉 耗子娶猫 疯僧扫秦 寇准斗潘 崇祯观兵 割袍断义 窦义思金 诗书巧合 燕王扫北 鹦哥对诗 秋胡戏妻 秋胡戏嫂 三关认夫 三娘教子 刘备过江 审问青羊 吴汉杀妻 昭君出塞 闯王发兵 闯王坐殿 灯下劝夫 尼姑下山 打渔杀家 白狗黑卷 白蛇诉功 孟良搬嫂 水漫金山 孙宾学艺 母女顶嘴 姐俩顶嘴 妯娌顶嘴 姑嫂降香 东吴招亲 百鸟朝凤 林冲发配 二美夺夫 三贤劝母 打碗劝婆 王小借粮 败子回头 安安送米 穆桂英指路 穆桂英搬兵 穆桂英被困 呼延庆出世 呼延庆打擂 呼延庆上坟 黄金锭下山 单臂擒方腊 楚幼主登基 三对梨花枪 三盗芭蕉扇 三打白骨精 黄爱玉上坟 王少安赶船 蔻准斗潘妃 秦雪梅吊孝 傻柱接媳妇 大战琵琶精 梁赛金擀面 李存孝打虎 韩湘子讨封 二大妈探病 扬金豹下山 赵连璧借粮 郝姚琪杀妻 伍子婿过江 炮打庆功楼 刘翠萍哭井 千里走单骑 鞭打紫金门 李翠莲游阴 高俊保招亲 李芳巧得妻 李翠莲盘道 程咬金招亲 庄金定思夫 扬七郎打擂 薛丁山招亲 猪八戒拱地 扬八姐游春 扬玉春招亲 朱洪武放牛 扬六郎哭棂 刘金定招亲 马寡妇开店 佘太君辞朝 猪八戒招亲 王美容观花 刘三姐上寿 李老虎抢亲 祝九红吊孝 张云昌讨饭 黄氏女游阴 洞滨戏牡丹 扬二舍化缘 白娘子诉宫 红月娥做梦 吕蒙正赶斋 马前龙走国 李香莲卖画 一枝花捎书 丁成巧得妻 鸳鸯嫁老雕 云秀英劝夫 关公斩貂蝉 大雁笑群儒 小白龙造反 小两口顶嘴 小两口争灯 许士林祭塔 白桂香割肝 吕蒙正教学 朱买臣打柴 朱买臣赶考 朱买臣休妻 杨八姐盗刀 杨文广收妻 杨闹红要表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卖面 柳展雄抢亲 安禄山造反 炮打烂菜沟 柴郡主送饭 赵匡胤被困 马红眼上当 咬脐郎接母 樊梨花骂城 樊金宝骂城 吴三桂借兵 狄仁灰赶考 王魁元逃学 王令安借档 王定宝借当 王天宝讨饭 王员外休妻 王久来休妻 王登云休妻 索罗颜查关 夜审周子琴 棒打薄情郎 韩相子出家 柳迎春守寒窑 马娘娘害东宫 桃花女战周公 王三姐抛彩球 刘二姐拴娃娃 陈玉生接姑娘 杨八姐下幽州 孟姜女哭长城 王姣兰百年长恨 小两口串门儿 四季花鸟虫子名 武松大闹董家庙 《二十四孝》 1 虑舜行孝 2 扮鹿行孝 3 老莱逗乐 4 鞭打芦花 5 仲由借来 6 母子连心 7 刘恒尝药 8 郭巨埋儿 9 背母逃难 10 采果孝母 11 磕头求泉 12 丁兰刻像 13 王祥卧鱼 14 黄香温糜 15 董永葬父 16 揣桔孝母 17 哭竹生笋 18 听雷哭坟 19 杨香勒虎 20 默娄尝粪 21 汝汁喂婆 22 吴猛为蚊 23 弃官寻母 24 刷桶孝母 《拉场戏》 祭天 茨山 三贤 寒江 拣柴 杀狗 杀江 杀家 拉君 杀楼 双拐 挂画 王婆骂鸡 发财还家 花魁游街 劝婆打碗 刘云打母 独占花魁 独占花魁 糊涂县官 冯奎卖妻 卖子孙贤 摔子劝夫 佛门点缘 婆媳顶嘴 高成借嫂 老少换妻 小老妈开 雪玉冰霜 马前泼水 小姑不贤 二美夺夫 三贤劝母 打碗劝婆 王小借粮 败子回头 安安送米 高成借嫂 李桂香打柴 赵匡胤打枣 补背褡 双下山 僧尼会 双怕妻 拾玉镯 混官断 苦中苦 打杠子 拣棉花 双背凳 清官断 上北楼 刘公案 鲍不平 乌龙院 罗裙记 铁弓缘 纺棉花 喜荣归 锯大缸 小姑贤 回杯记 双怕妻 双顶灯 旋风案 香罗帕 香罗带 小天台 小放牛 小借年 大观灯 小姑恶 墙头记 傻柱子接媳妇 杨八姐拉马 王登云休妻 李桂香打柴 秦雪梅吊孝 黄爱玉上坟 赵匡胤打枣 二大妈探病 黄氏女游阴 梁赛金擀面 三请樊梨花 三打苏二姐 孙纪皋卖水 夜审周子琴 索罗颜查关 棒打薄情郎 梁赛金擀面 桃花女战周公 韩相子出家 《灞桥》又叫《关公辞朝》 《思情》又叫《美女思情》 《野猪林》又叫《林冲发配》 《劈关西》又叫《鲁达除霸》 《五龙堂》又叫《李虎抢亲》 《洵阳楼》又叫《宋江发配》 《甘露寺》又叫《刘备招亲》 《双锁山》又叫《下南唐》 《禅宇寺》又叫《伍子胥救主》 《汾河湾》又叫《薛礼还乡》 《寒江关》又叫《三请樊梨花》 《秦香莲》又叫《铡美案》 《双下山》又叫《尼姑思凡》 《后店房》又叫《状元图》片断 《十八摸》又叫《老热河十八摸》 《北上楼》又叫《老热河本门上北楼》 《花间会》又叫《大西厢?茶蘼架下》 《凤仪亭》又叫《吕布戏貂蝉》 《彩球记》又叫《三击掌》 《宋江杀楼》又叫《乌龙院》 《李逵夺鱼》又叫《闹江州》 《武松打虎》又叫《景阳岗》 《武松杀嫂》又叫《武松哭灵》 《燕青卖线》又叫《走神州》 《罗成算卦》又叫《白虎星归位》 《罗章跪楼》又叫《小西唐》 《包公断后》又叫《凤还朝》 《貂蝉拜月》又叫《连环计》 《观音赐箭》又叫《白袍征东》 《丁郎寻父》又叫《乌绫记》 《小王打鸟》又叫《龙凤配》 《丁香孝母》又叫《二十四孝》 《密建游宫》又叫《父霸子妻》 《太子要表》又叫《临潼会》 《鸿雁捎书》又叫《伍家坡》 《西厢写书》又叫《红娘下书》 《西厢观画》又叫《西厢院》 《二本蓝桥》又叫《井台劝》 《姑爷钻门》又叫《咕咚后角门儿》 《王二姐思夫》又叫《摔镜架》 《关公斩貂蝉》又叫《十问十答》 《诸葛亮招亲》又叫《黄老打犬》 《孙二娘开店》又叫《十字坡》 《赵匡胤出世》又叫《王八戏女》 《穆桂英指路》又叫《杨宗保招亲》 《杨八郎探母》又叫《回岗岭》 《杨八姐打店》又叫《挡马》 《杨金豹出世》又叫《仙人指路》 《朱洪武放牛》又叫《封宫院》 《云秀英劝夫》又叫《南北合》 《鞭打紫金门》又叫《割袍断义》 《宫门挂玉带》又叫《监斩李世民》 《唐二主探病》又叫《探臣》

警世三言?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总共包括120个短篇的《三言》,是我国宋元明时代话本的总汇,《明言》、《通言》保存了不少宋元旧作,而《恒言》则以明代特别是嘉靖以后的作品为多。反映了古代多侧面的社会生活,《卖油郎独占花魁》、《唐伯虎一笑姻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名篇更是脍炙人口。

花魁杜十娘电影,二人转都有什么剧

如何评价三言二拍呢?

三言二拍,岳麓书社,有注音解释版本,合起来2607页,257.2万字,每天给自己定目标看100页,现在还剩下一本《二刻拍案惊奇》没看。《初刻拍案惊奇》我发了一个摘录的100句的动态,具体的内容点评尚未写。今天单独写一下《喻世明言》这本书,看书要区分作者或者编著者立场,其他书籍亦如是,有的纯粹是借鬼神之说捏造的,或者是极端行为的,或者是言有所偏缺乏佐证的,比如被黑化的荆轲、齐天大圣,被神话的柳永,为了前定之约而自尽以灵魂赴千里之约的……

古代青楼女子最终的归宿是什么?

妓女,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结局大多悲惨,无论年轻时多么风华绝代,到了年老色衰之时过得都很悲凉。

古代青楼女子最终归宿是什么,大约有以下几种结局:

一、自立门户

有一小部分青楼女子在青楼呆了一辈子,自己又身无长物,没有什么技能,没有遇到愿意娶自己的人,除了继续做青楼这一行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了。年轻时存了点钱,等到自己年老色衰了,没有生意了就自己租个门面,自己当“妈妈”,在养几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糊口也不成问题。

二、从良

如果幸运的话,找个一个愿意为自己赎身的人,青楼女子会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这是多数青楼女子梦寐以求的事。但大多青楼女子都没有生育能力,古代避孕措施极大的伤害了她们的身体,就算被赎身从良,能生育的也很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从良的妓女也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就算嫁人也很少有人能幸福,毕竟这个行业在保守的中国人看来是多么的伤风败俗。就算你从良了,人们也只会看到你的过去,用你的过去去否定你这个人。

三、出家

青楼女子大多貌美,年轻时看过太多人情冷暖,太多男女之事,到了年老之时,已经对人间之事都看得透彻了,心里没有什么想法了,有部分人会选择与青灯古佛为伴,洗净铅华,祈求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能过得干净平和。青楼女子一生悲苦,到了年老体迈之时,也想在佛祖面前为自己祈求下一世的幸福,这一世已成定局,但愿可以用人生最后一点时间去祈求下一世的好过。

四、病死

青楼女子长期从事性工作,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极大的加重了染病可能,古代医疗条件差,染上性病,没钱医治,只能等死。年老色衰,身体老弱,会被安排给楼里年轻姑娘洗衣做饭,到了连这些都做不了了,再无利用价值的时候,青楼也不会养有病的闲人,或是自己老死病死,或是被赶出青楼。

五、孤独终老

大多妓女都很难有个如意的归宿,毕竟很少有人能接受青楼女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钱开店,也没有遇到愿意娶自己的人,青楼女子也只能就此孤老一生。连青楼都不愿意收留她之时,可能她会离开青楼,自己租个房子,了此残生。

古人说的瘦马是什么?

说起瘦马大家都会想到初中语文课本里学到的元代曲作家马致远写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中写的那著名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按照马致远这首曲词的意思就是形容孤单寂寞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漂泊在天涯海角。如果以这首曲词的意思来形容古人说的瘦马那就是单纯的字面含义是形容一匹饥瘦的马儿,但实际上在古代尤其是明清之际,瘦马可不单单是指马儿,这其中还蕴含着一部古代封建女性的血泪史。

在古代其实有一种女孩叫瘦马

所谓的瘦马是指的一种女孩,其实这些女孩命运十分凄惨,她们自幼被集中培养如何讨好取悦男人,然后待长大之后被明码标价卖出,所以说这些女孩命运凄惨。

而瘦马的比喻也是源自于此,贩卖这些女孩就如同古代的马贩子愿意低价收购饥瘦的小马驹,然后通过自己的精心培养把小马驹养成一匹精壮的健马卖出高价一样,因此才称这些女孩为瘦马。

瘦马这一称呼源自于哪个朝代已经不可考证了,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这种买卖女孩然后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再赠给或卖给他人的事情,比如小说中三国时期的貂蝉就类似于此。

按照《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记载,貂蝉是东汉司徒王允在家中所豢养的歌姬,而当时王公贵族家中的歌姬基本都是买来贫苦人家的女孩,然后教她们唱歌跳舞表演娱乐节目,以备在家中宴会时期助兴的表演者,用现代的话来说人家还算是女演员呢。

貂蝉就是如此,她正是在王允家中先是在宴请吕布时故意被许给吕布,然后又在宴请董卓时被董卓相中,送给了董卓,从而让王允用她施展了连环美人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义父子关系,最终使得吕布为了貂蝉诛杀了董卓。

而貂蝉严格意义来说就算是王允养的瘦马,专门用她来取悦权贵,甚至可以把她当成一样物品走人情送出去,其实这就和卖出去是一样的道理,当然,貂蝉不过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可是历史上确实自两汉时期王公贵族家中就会养一些类似于貂蝉的歌姬,然后把她们当作物品一样送人去走人情。

还有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也是如此,卫子夫本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姬,平阳公主为了讨好弟弟汉武帝,在汉武帝到她家中坐客宴会上时,故意让卫子夫出来表演,结果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相中带回了皇宫,后来更是成为了大汉皇后。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貂蝉、卫子夫都算是瘦马,只是汉朝那时期可能没流行起来这个称呼,不过她们俩命运都比较不错,毕竟都是跟的王公贵族,卫子夫更是成为了皇后。

这种在贵族家中豢养的歌姬就属于瘦马,到了隋唐时期,这种在家中养歌姬然后拿她们送礼走人情的事就越来越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家中就曾养了百余位歌姬,而白居易就曾在诗中把家中自幼养大的歌姬比之为瘦马驹,因此称这种被有钱人家豢养出来的歌姬为瘦马称呼也被后世称呼的越来越广,到明清时期瘦马就几乎成了这些女孩的专属名词。

在明清时期贩卖瘦马形成了产业链

之前这些瘦马并非是被交易买卖,都只是上流社会精英阶层用来交际走人情的手段而已,到了宋朝之后,随着中国的商业越发繁荣,很多经商的商人就越来越富裕,正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于是一些有了钱的商人就想去买一些按照自己需求定制专属培养出来的瘦马,于是在金钱的利诱之下,大概在明朝中期就催生出了买卖瘦马的交易产业链。

这些贩卖瘦马的人,他们都是去民间找一些穷苦人家且眉清目秀的女孩,然后从孩子的父母手中花低价将她们买走,由于古代重男轻女,因此不少穷苦人家愿意要儿子,而对女儿则是实在没办法就得将其卖掉。

除了去穷苦人家低价收购,这些贩卖瘦马的人更坏的还有的去诱拐女童,趁其父母不在身边独自在外玩耍,然后将女孩诱拐走,所以这些贩卖瘦马的人实际上就是人贩子。

由于这些商人客户需求都是想要像赵飞燕那般体轻能为掌上舞的女孩,因此瘦马贩子就专门去挑那些身材瘦小的女孩买回来或者拐回来,正是因为这些女孩大多偏瘦小,也更加贴切了对这些女孩的瘦马称呼。

在收完女孩之后,瘦马贩子会把她们集中在一起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个培训也是要按照长相和资质来进行的定向培训。

长相好资质高的女孩会被定义成完美型才女,会对她们进行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艺术培养,然后还会对她们进行一些贵族喜欢玩的游戏方面培养,并且还要让她们保持纤瘦的体型。

而作为资质高、长相好才女型女孩她们也会被卖到一个很高的价钱,比如明末的秦淮名妓陈圆圆,她的原名叫作邢沅,父亲本来姓邢,由于自幼丧母,所以她被重男轻女的父亲送给了姨娘家,因此她才跟姨夫的姓氏为陈圆圆。

后来江南发生旱灾,陈圆圆的姨夫家里收成不好,无奈之下姨夫将陈圆圆以二两银子的价格卖了出去,之后陈圆圆就被当成瘦马培养送进了苏州梨园,陈圆圆长大之后姿色绝美,唱功还好,可谓色艺双绝名震江南。

最终陈圆圆被以三千两银子卖给了苏州名士贡修龄之子贡若甫为妾,想一想当初买陈圆圆时只用了二两银子,最后却卖出了三千两银子的高价,可见瘦马生意有多么暴利。

不过陈圆圆命不太好,贡若甫的父亲贡修龄不同意儿子纳她为妾,所以才会有了后来明末帝崇祯帝的老丈人国丈田弘遇强掳陈圆圆到京城并将其献给了手握重兵的吴三桂的事情。

长相和资质稍差一些的女孩会被培养秘书型的的女助理,瘦马贩子会针对她们进行交际应酬和管家记账等商务和持家方面的培训,当然,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诗词歌赋也会教她们一些,只不过更侧重培养商务和持家方面的技能。

长相和资质最差一些的女孩会被培养成家庭主妇型,她们主要就是学习女红针线、煎炒烹炸以及一些家务活技能,她们不会接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诗词歌赋这些艺术教育培训,甚至都不会让她们认识字,她们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操持家务的家庭主妇型。

像陈圆圆这样的才女型瘦马能卖到三千两的高价,但是像这些女助理型和家庭主妇型的瘦马就不会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但是通常也会在几十两到几百两银子不等,同样道理这些类型的女孩瘦马贩子当初收她们时候的价格也不高。

陈圆圆当初被姨夫卖到二两银子是因为她天生丽质,据记载陈圆圆在幼年时期就是左邻右舍公认的美人坯子,自幼还十分冰雪聪明,因此她卖的价格也高,而那些长相和资质差一些的女孩,瘦马贩子收的时候也就是几十或者几百文钱去收,但是培养成型后能卖到几十两甚至几百两银子,也是几十倍的收益。

一个女孩在瘦马贩子手里顶多被培养个三五年,这些年一个女孩的衣食住行加上培训费用撑死也不过十两银子,最后却能被卖到少则几十两银子多则上千两银子的价格,可见培养瘦马这个产业在当时有多么挣钱。

正是因为挣钱,也使得很多人乐于去做这些,因此买瘦马也成了明朝中后期上流社会人物基本都会去做的事,就如同现代有钱人必须买一辆豪车彰显身份一样,到了明末清初时期,去买瘦马的客户群体已经占据了士农工商各个身份阶层,朝廷官员会买瘦马,饱读诗书的儒家名士也会买瘦马,大地主还会买瘦马,富贾豪商更是会买瘦马,总之在明朝中后期到清朝中后期这段时期,瘦马交易已经成了这些上流社会精英人群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且到了清朝之后由于两江盐商十分富有,对瘦马的购买力很强,加之本身江南女孩就水灵清秀,因此江南地区尤其是扬州成了瘦马交易的主要所在地,故此后世也称之为扬州瘦马。

就比如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后宫妃嫔柏氏姐妹,也就是乾隆后宫中的怡嫔和白贵人,这对姐妹就是出身于扬州瘦马身份,她们姐妹二人就是在乾隆游江南时期,被江南地区的富商进献给乾隆的一对瘦马姐妹花,乾隆曾经十分宠爱这对姐妹,尤其是最喜爱姐姐怡嫔。

可见在当时不仅上流社会精英喜爱瘦马,连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都十分钟意瘦马,因此像瘦马这种贩卖人口的事情在当时也不会被法律所追究。

直到晚清时期,中国人的思想受到开化瘦马才逐渐失去市场,不过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即便到了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还依然有瘦马交易的现象出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瘦马交易现象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再说一说瘦马是如何交易的,交易场所当然不会选在集市上,瘦马交易通常都是在比较隐蔽且环境优雅的场所,由瘦马交易者当时称之为牙公或牙婆的人带买家到这里鉴赏,进了屋之后就由牙婆全程接待这些买家。

牙婆会喊一声:“姑娘们出来会客了。”

然后等待被交易的女孩就会挨个出来站在客人面前供其挑选,客人就如同在马市上挑选骏马一般,他们会从女孩的身形、样貌、肌肤、声音、脚的大小等各方面去品评挑选,选不中的话就让其退场,换下一个女孩进来。

如果客人挑中了,那么就会将一直金簪插到女孩头上,然后和牙婆谈好价钱交易。如果选了一遍都没选中,那么还会给牙婆一些小费,总之牙婆不会吃亏,只要来了客人就有钱收。

被挑中的女孩最后结局大概有三种,其一被买回去当外房,是进不了家门的,只能被养在外面,买她的富商名流社会精英有男人需求的时候就会去找她发泄一番,平时就如同被这些名流精英养的宠物一般关在房里。

其二就是满足男人一时的发泄之欲,在这个男人对她腻歪了之后,可能会被其当礼物转送给其他人,这样的女孩就比较惨了,甚至有的最后被非人般的待遇折磨致死。

其三就是如果生了孩子,有可能会被娶进家门当侍妾,但是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极其低下,很可能会受到嫡妻的折磨刁难,但是能熬到年老之后,能嫁进这种上流社会豪门当侍妾也会有个比较安稳的晚年,总比前两种结局要好一些。

其实被选中买走的女孩还不算惨,最惨的是没有被选中买走的女孩,她们的下场才是最惨的,毕竟贩卖瘦马的人养了个她们好几年,也在她们身上投了资,这些贩卖瘦马的人为了把本钱收回来,当她们年纪长大后还没有被客人买走,那就会将她们卖到风月场所,从事特殊的服务工作,这才是苦海无边的最惨结局。

写在最后

所以说瘦马交易现象就是一部封建女性血泪史,是封建社会的糟粕现象,它的本质就是封建社会人吃人的现象以及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

其实瘦马交易现象的根源还在于古代那些满口封建礼数、仁义道德的上流社会精英人群,他们一面满嘴仁义道德,一面却又热衷于瘦马交易这种肮脏龌龊的事情,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古代那些上流社会精英人群的购买需求,也就不会催生出瘦马交易这种畸形产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