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雨原型,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当中如何看待周万顺的行为
周阿雨原型,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当中如何看待周万顺的行为?
这部电视剧还是比较励志的,看了很多遍,总结起来周万顺就是:疯狂的赌徒。
在生意上,多少次都靠主角光环躲过大劫,在对事情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倾家荡产孤注一掷,以赤条条来光溜溜走的心态豪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身上完美的诠释!在感情上,给我的感觉就是冷血!亲情在他眼里是天经地义,只有没钱的时候才找儿子,专制型的家长极为好面子,轻易不低头认错的。
不过人际交往和收买人心这些地方还是很有主公气质的,卖皮鞋的时候心机也表露无遗,让人佩服他左右逢源的能力。周万顺在剧中是一位两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位丈夫,还是合伙人、商人、企业家。
在孩子眼中,他是专制、霸道、顽固、无情的父亲。将女儿送出国,让儿子辍学打工都违背了他们的本意。他像个皇帝操纵着子女们的人生,从不过问他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他的执着与勇敢也感动到子女们,他们最终都谅解了父亲,毕竟父亲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希望他们有出息。
对于妻子,周万顺的油腔滑调总能惹她开心,可他却为了周万顺创业牺牲了很多,和周万顺吃尽了苦头。不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但一定由某个方面能让一个女人为他付出所有。
作为朋友,他帮助四眼老师克服缺点卖鞋,帮助赵冠球逃走,都说明他为人仗义,感恩。作为商人,他推销时的圆滑投机,开鞋厂时的偷工减料都表现出唯利是图、狡诈圆润的本性。但同时他脸皮厚、主意多、善琢磨、有原则、敢尝试、认死理的性格特征将他一步步推向从商之路。
温州一家人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据说殷桃饰演的周阿雨的故事是有真实根据的,是高满堂采访某女企业家的故事而来的。
新闻内容:《温州一家人》的剧本创作耗时三年,编剧高满堂亲自扎进温州的各个乡镇体验生活,观察和了解温州商人们曾经生活成长的环境。本剧女主角阿雨的故事来自一位温州女商人——阿秋。在剧本创作前期,高满堂曾一度找不到创作的感觉,直到听说了阿秋的故事。为了采访到这个传奇的女性,高满堂锲而不舍地到她的办公楼、工厂拜访,甚至在听说她第二天出差广州后,立刻买了一张机票提前到广州机场截人。“阿秋13岁被家人送到荷兰,那时只有胸前的一块牌子陪着她,上面写着‘我叫阿秋,来自中国温州,希望好心人告诉我该怎么走’。但现在的阿秋,已经是好几个高尔夫球场的老板。阿秋的这些经历,在阿雨这个角色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从阿秋的身上,我找到了温州商人的魂,找到了《温州一家人》这个故事的魂。”
浙商的文化是什么?
世界浙商文化论坛现场
一部《温州一家人》捧红了百折不挠、勤勉奋斗的女主角“周阿雨”,也让“周阿雨”的原型——广东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程慧秋成了浙商圈中不折不扣的“名人”。
今天上午,这位“名人”出现在世界浙商文化论坛上,向在座嘉宾讲述了“周阿雨”的真实创业经历。与她一同前来分享的,还有曾经名噪一时的温州“八大王”之一胡金林,以及40后、60后、80后的浙商代表们。
究竟在他们的眼中,什么才是浙商文化的标志物,哪个词最能诠释这个现代商帮的精神内涵?浙商的全球化生存样本又将给提倡转型升级的浙江哪些启示?
两个故事:敢闯、诚信是浙商最可贵的品质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这是现在的程慧秋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所总结的。但是,当13岁的她第一次被父母“押”上单独去往国外的飞机,程慧秋并不这么想。
“电视剧里放的在法兰克福转机的镜头都是真实的,不过我第一个到的国家并不是意大利,而是荷兰。”程慧秋回忆。不懂英语,更不懂荷兰语,只是凭借“把餐馆的菜单都背下来”的“笨拙”的学习方法试着适应新环境,试着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过了几年,我想我不能老这样打工。”于是,16岁的程慧秋开始了自己的小生意,虽然只是摆地摊,“再过了几年,我开始做皮具,做服装,又到广东继续自己的事业。”
在程慧秋看来,外界对温商“除了钱还有什么”的评判并不可取。“温州人创业很艰辛,也很敢拼搏,在外温商互相帮忙,时时让我感到这种精神的可贵。”她认为,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温商文化、温商精髓。
无独有偶,第二个故事的主角胡金林也是温州人。“从小我的任务就是怎么养活自己。”这个被称为柳市五金电器市场“八大王”之一的温州商人曾在80年代作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严厉打击。逃跑,回来,被捕,又被释放。当其他“七大王”大多偃旗息鼓的同时,是什么支撑着胡金林再一次创业?
“我的内心有创业的冲动,我也愿意为了创业冒险和付出。”胡金林表示,“到了现在,我自豪的是,我的手机用的还是第一代老手机,我的遗憾是,没有很好的学会英语。”
三代浙商:看看浙商们眼中的浙商精神
40后、60后、80后浙商代表们探讨浙商精神
如果要用一个标志物形容浙商精神,你认为哪个最贴切?
“在我的理解里,‘雁荡山’是贴合浙商精神的标志物。”40后浙商代表、浙江能福董事长李能福认为,刚强,包容,既有经济硬实力,又有文化软实力是浙商群体文化的代名词。
千岛湖啤酒董事长郑晓峰及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则认为“钱江潮”更能代表浙商精神。“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所向披靡。”这两位同为60后的浙商代表表示,敢闯敢当、不断创新、抱团互助是浙商区别于其他商人团体的一个重要精神。
80后浙商代表、香港万希泉钟表董事长沈慧琳写下的标志物是“龙井茶”。“‘龙井茶’代表的是谦逊内敛、低调务实、苦中见乐,我认为这跟浙商的文化很符合。”作为浙商二代,沈慧琳眼里以父亲为代表的浙商具有儒商的气质,“这种气质包括诚信的品质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不论“雁荡山”、“钱江潮”亦或“龙井茶”,浙商代表们所阐述的浙商精神是浙商群体所共同拥有和表现出来的特质。在场的三代浙商也不约而同地认为,文化传统是浙商能够成长壮大的根基,同样,文化力量也是浙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挖掘、提炼和升华浙商文化,促进浙商文化内涵的有机更新,必然能够提升全球浙商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温州一家人有没有原型?
有原型。
《温州一家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中的周阿雨,赵银花,赵冠球都有现实原型人物。《温州一家人》以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背景,讲述温州普通农民一家在国内以及欧洲进行艰苦创业的故事。
周阿雨原型人物是程慧秋,是浙商圈中非常知名的企业家。程慧秋13岁出国,在荷兰给人打工,之后又到了法国,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成功之后又回到中国投资。
《温州一家人》爆红之后曾有记者采访程慧秋,她表示剧中周阿雨经历的一切和自己有七八分相似,她非常喜欢周阿雨这个角色,非常励志,不管经历多少苦难仍然保留着初心,这点十分难得。
赵银花原型人物是王碎奶,她被称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的元老。如今的王碎奶早已经退休多年,老人家老当益壮,没有闲着,组织了很多公益队伍,带领义工们献爱心。
赵冠球原型人物是胡金林,他是柬埔寨温州同乡会会长。改革开放初期,胡金林抓住商机,办起了五金配件的生意,2001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胡金林顺势将生意拓展到了柬埔寨。如今的胡金林处于半退隐状态,大多数生意都交给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