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作者是谁,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本草纲目作者是谁,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有哪些?
1、《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相传为黄帝所作。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有关天文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2、《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3、《神农本草经》 (相传为神农氏所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5、《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百度百科-神农本草经
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百度百科-千金方
世界上出现过多少个伟人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纵观古今中外,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不在少数,时间跨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宽泛,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和宗教领袖等等。
行行出状元,各个时代和各个时间以及各个领域伟大的代表人物也是不胜枚举,这里只列举时至今日每天还在影响和改变世界生活的伟人。
&电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他做出了电力场的关键突破,让电力永远改变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蒸汽机之父——瓦特。他发明的蒸汽机使人类虚弱无力的双手变的强大无比,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推动贡献。
&人类飞行之梦的实现者——莱特兄弟。他们兄弟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使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留声机、电灯、电影、电报等方面的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等等。
&汽车王国的一代天骄——福特。虽然汽车不是他发明的,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迅速成为一种大众消费产品。
&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历时27年亲身调查研究而编纂的《本草纲目》,是药物学总结性的巨著,为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摸的贡献。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对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起来关键性的作用。他的设计理论确定了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
&终生献给放射性研究的女巨人——居里夫人。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奠定了现代放射学的基础,直至最后为这门学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却为人类的生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穿越空间的电话之父——贝尔。电话的发明及改进缩短了人们“说话”的距离,直至今日仍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中外的伟人为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
如何客观评价韩国医学名著东医宝鉴?
2009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将《东医宝鉴》申请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当时国人震惊,因为这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根据中国古代医书的内容而形成的,就连汉字都没有改变。震惊之余,我们不禁想了解这部书到底是怎样的内容。
我们知道,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明朝医学家李时珍也编写了一部医学巨著,就是《本草纲目》。这本书被进化论的开创者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2011年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两部同时代出现的两部医学巨著,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特意之处。
下面略作分析,给各位看官以做欣赏。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家李时珍从1552年开始,用了六年时间,到1578才完成。《东医宝鉴》则是朝鲜医学家许浚于1610年编纂完成,1613年正式刊行。前后只相隔50年的时间,可以说这两部医书几乎是同时代完成。
它们的作者都有当时朝廷中的医官的经历,有相当丰富的从医经验。李时珍家族世代从医,所以家庭影响深远,从小对医书和医药感兴趣。后来为京师太医院供职。而许浚也是一生从医,而且在46岁时成为了宣祖御医,直到他去世。
通过研读两本书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两本书侧重点不一样。《本草纲目》主要是研究各种水、火、泥土、金属、矿石、植物(草本植物、蔬菜、瓜果树木)、动物及其部位、人体中的部位等等在人体病症的治疗效果,从而进行描述分析,同时讲述药物使用的方法,重要的是夹杂着清晰图画,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药物临床治疗体系。
《东医宝鉴》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人体内部器官、外部器官的各种疑难病症,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而写成的内外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针灸学等,相对来说比较完整一个医学体系。
通俗来说,就是《东医宝鉴》是讲,人体有什么病,然后每种病怎么治。而《本草纲目》也是说,有很多药方,每一种药方能治什么病。可以说两者殊途同归,只是在叙述方向不一样。
客观来说,如果按照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思考问题的方式,特别是对待人身体遇到的各种病症时,人们的思考方式通常是这样:我先想知道自己有什么病,然后这个病怎样才能治好。所以《东医宝鉴》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更符合人们对于的常规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来说《东医宝鉴》确实了不起。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本草纲目》和《东医宝鉴》都是在中国古代上千年医学基础上,进行编纂和发展,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纠正一些过去错误的理论,补充一些自己的实践经验,让中国的古代的医学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两国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下来,就是因为有文字记载,有文献史书流传,而且对任何文明我们都能包容,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医学也一样,中国古代医学有很高的成就,那些煌煌医学巨著就是代表。所以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继承发扬,用科学的眼光对待。让世人皆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至今特想追的电视剧有哪些?
个人经历和感受,不喜勿喷,谢谢。
去年的《传闻中的陈芊芊》和好多年前的《独步天下》,好多年没看过穿越题材的电视剧了,上一部穿越剧还是杨幂的《宫锁心玉》和刘诗诗的《步步惊心》,那时的小花是真的好看,颜值和灵动气都在线,一扭头冯绍峰成了冯叔,刘诗诗成了现实里的吴奇隆老婆。
老刷到《独步天下》里的皇太极多深情一片,独宠海兰珠这个点倒也从一部剧到另一部剧,记住女主角始于那个又蠢又嚣张的祺贵人之始的,觉得这剧应该尚可。
《传闻中的陈芊芊》是去年实习一同事推荐的,后面抖音、快手上也常刷到到过,是古代甜宠剧的套路,惊讶的发现圆脸也可以当女主角,抽空去看过小说,但剧是真没看。
第三部是那部《东宫》,老听说一句“谈恋爱吗?灭全族那种。”“忘川之水,在于忘情”“那只狐狸一直没等来他的姑娘”
匪我思存大大的文章一如既往的虐,刷小视频老刷到,发现男女主角颜值尚可,但听说剧太好哭,想看又不敢看的。
第四部是赵丽颖、冯叔定情之作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是听同学说精彩,刷到过剧花,但也没看,总觉得太长,但等空下来也会去看一下。
第五部是《延譆攻略》,剧没看,但那首《雪落下的声音》和里面的秦岚的片段挺惊艳的,觉得《还珠格格》里的知画印象有被刷新,但也没看,等可以任性追剧的时间到了会去看的。
最后一部是《将军在上》,马思纯为数不多的古装作品,看小视频里也不是什么特好演员阵容,但太妃送媳和表妹去世这两个片段特感人,空下来会去看下。
喜欢的可以关注@借我执拗如少年
世界上有蛟吗?
1998年夏天,我国南北方同时爆发了特大洪水,长江更是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夺走无数人的生命,关于这场洪水,民间说法有很多。
据说当时有不止一支救援队,很多人都表示,在翻滚的江水中,看到黑影,它就像是一条巨大的龙,在漩涡中涌动,谁也无法判断那个黑影到底是什么,当时有人猜测,那只是江中的大鱼,可救援队却清楚的听到了阵阵牛鸣声,甚至还有人说,看到黑影有一双灯笼大的眼睛,并且散发着黄色的光芒,也就是说这个黑影绝不可能是鱼,很有可能是当地传说中的蛟龙。
传说中蛟龙都是在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时候显现真身,借助山洪的力量让自己顺利渡劫,入海成龙。这一切的描述,是不是和长江的发洪水很相像呢?那如果当时真的是蛟龙渡劫,那它是否成功了呢?
据当地人回忆说。那条黑影,刚开始只是不停的在江中游动,直到有天凌晨三点的时候,开始发出牛一样的叫声,并且伴随着电闪雷鸣,村民以为又是洪水来了,便跑出去查看情况,没想到却看到黑影和雷电缠斗在一起,两只灯笼一样的眼睛很是明亮,据村民描述,就像电视剧里的龙王一样。
紧接着江中出现一条巨大的水柱,冲向天空,整整半个多小时才恢复平静,很多人都目睹了这一场景,甚至有人说这是一起成功的走蛟事件,,之后“长江走蛟”事件便被传得沸沸扬扬。
那么什么叫做“走蛟”呢?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蛟往往会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处修行,时机成熟后,就会隐于湖泊,深潭或者是江河支流中,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它们会借助江水奔向大海,而在这一过程中,蛟会在水中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所到之处不仅会导致江河暴涨,引发洪灾等现象,而且还会造成粮田尽毁,桥梁崩塌断裂的情况,一旦蛟龙入了海,就可以升级为真龙了,这一升级成龙的过程,古人称之为“走蛟”。
蛟龙在随河入海的过程中,它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尤其惧怕铁器,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古桥下面会悬挂着一柄铁剑,目的就是为了山洪爆发,走蛟的时候让蛟龙不敢靠近破坏桥梁。
而且蛟龙一旦冲毁了桥梁或者伤了人的性命,它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也就是俗称的五雷轰顶,就像玄幻小说里写的那样,如果蛟龙渡不过雷劫,就会修为尽失,甚至于丢掉性命。
在我国明代云南大理人张继白所写的《叶榆稗史》中,就记载着他亲眼所见走蛟的过程,只不过很可惜,那个蛟不但没有成为龙,反而成了村民口中的美食。
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80年),张继白在滇池边的崇圣寺与寺中的主持一起赏画,忽然雷电交加,大雨顷盆而下,有寺内小沙弥禀报说:“在附近的双鸳溪,有蛟龙飞升”。张继白跟主持一起走到高处。看走蛟的过程。
只见水中一条蛟龙。把水击起30多米,直飞冲天,两次跃起又落下。忽然天空中一道巨大的闪电击中了水中的蛟龙。蛟龙被闪电击中后,雨水立刻停止,天空瞬间就变得晴空万里。
附近的居民都去看蛟龙,只见那被击的蛟龙长约12米左右,有两个水桶粗,外形跟蟒蛇差不多,但是比一般的蟒蛇大的太多了。外皮金黄,鳞片有簸箕那么大。
有胆大的居民把蛟龙开膛破肚,取了数百斤油脂点灯用。还有人取了蛟龙的肉烤来吃,味道鲜美无比。蛟龙的骨头也被人烧成灰,当做肥料上在花盆里,花就长得特别好,尤其是给兰花做肥料,花开的更是漂亮。而蛟龙的皮结实而又柔软,正好拿来做成鞋子。
根据张继白的描述:这条在云南大理走蛟的蛟龙,运气实在是太差了,不但没有入海成龙,反而它的身体被村民吃了,而且物尽其用,全身都派上了用场。
根据传说,蛟在化龙的过程中,难免会被人看到,而这时候看到的人一定要说:“好大一条龙啊”!(我看到了肯定会说的,因为它们修炼那么多年多不容易啊)而不能说它是蛇或者泥鳅,如果说它是蛇,它的渡劫就会出现风险,修炼就会前功尽弃,永远成不了真龙,这个被人开口说成龙的过程,就叫做“封正”。用人的金口玉言来封成正果,就像传说中东北很多地方,也有黄鼠狼扮成人跟人讨封成仙的说法一样。
在我国的古籍中,有很多关于蛟龙的描述,最早的描述是:《韩非子》中说:上古时期的黄帝巡游泰山,就乘坐大象和六条蛟龙拉的车。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相传汉高祖刘邦就是他母亲与蛟龙所生。
在南北朝志怪笔记《蛇500年化成蛟,蛟1000年化成龙,龙500年成为带角的角龙,再修行1000年,就成为有翅膀的应龙。
可见,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蛟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蛟并不是人们传说中的真正意义上的龙,它距离化成龙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民间所流传的“蛟龙渡劫”。
那么到底有没有蛟这种生物的存在呢?如果完全按照古籍中对蛟的描述的话,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古人不会凭空的想象出一种神话生物,他们通常会参考一些自己不了解的野生动物。
根据这个理论,专家们查遍了相关的资料后,认为蛟龙极大可能是以鳄鱼为原型,融合了蛇类,鱼类等动物的特点,从而想象出来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生物,鳄鱼在下雨之前会发出巨大的吼声,好像能预知大雨来临一样,古人比较迷信,认为鳄鱼能呼风唤雨,是致雨神兽,因为龙在远古时期就是神的象征,所以那时候人们把鳄鱼称为蛟龙。
至于98年人们目击到的“蛟龙渡劫”,在专家们经过调查了解后,认为当时人们看到的巨型黑影有可能是被洪水,冲到水里的一根大木桩子。因为被巨浪不断的拍打,木桩子就好像是活了一样,在水中来回涌动,当时人们在极度恐慌的情绪中,才会出现视觉上的误判,就会错把它当成是蛟龙了。
还有的专家认为救援队在洪水中看到的不明黑影,也可能是大型鳄鱼或者是蟒蛇,它们在山洪来临后无处躲避,只能是被冲到洪水中,但却被人们误以为是传说中的走蛟,对此,众说纷坛,说法不一。
事实上,与龙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人真正见过蛟这种神秘生物,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蛟的存在,而且传说中蛇经过500年才能变成蛟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为蛇的平均寿命只有20年左右,怎么可能修炼500年化蛟呢?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蛟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所谓的“蛟龙渡劫”,可成真龙的故事,也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因此,大家只要把“蛟龙渡劫”,当成故事来听就可以了,不要盲目的去相信,说到底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