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洋流,没有洋流的海域
世界洋流,没有洋流的海域?
在美国东部区域,有一个全球最危险的海域——马尾藻海。这个海比较特殊,四周都是广阔的海域,它覆盖着大西洋海域约500—60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算是一个“洋中之海”。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海岸的海,在这片海域望上去,才能真正体会到一望无际的感觉。
北半球赤道地区洋流的流向?
洋流又被称为海流,是指全球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全球洋流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洋流运动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之间的能量交换,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使地球重新进入冰川期吗?
全球变暖,南极冰层融化,真的会改变洋流,使地球重新进入冰川期吗?
答案是会的。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在几十亿年中曾经至少出现过三次冰期。
冰川期的形成主要是地球、行星和太阳的位置关系还有地球的物理化学变化。
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而目前因为人类化石燃料的使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多。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会阻止太阳辐射的照射,大气层外面的照射不到地球,地球上的辐射不走,太阳与地球的能量交换改变。除了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使得全球变暖。
在全球温度升高情况下,大量的冰川融化,根据推算,如果所有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会上升48-68m。可见冰川之大,冰川融化后会有大量淡水涌入海洋,改变海洋浓度,进而影响洋流。
在温度升高背景下,大量水蒸气蒸发,洋流改变,水气遇到冷空气就会形成暴雪,最终导致全球变冷,进入冰川。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关注。
怎样判断洋流的方向和性质?
谢谢邀请,洋流又被称为海流,是指全球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全球洋流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洋流运动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之间的能量交换,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表层海水大规模的运动的呢?洋流运动的巨大能量,最终是来源于太阳,太阳辐射使得地球各纬度之间产生温度差异,从而形成了全球性大气环流,最终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
洋流示意图
地球表面的风带总共有三类,分别是低纬信风带(包括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和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盛行风的长期吹拂是形成洋流运动的重要原因,形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因此,在南北纬10°至20°之间的海域,由于常年受到低纬信风带控制,从而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它们的流向都为自东向西流动。此外,在赤道附近还存在着自西向东流动的“赤道逆流”。
世界洋流分布图
在南北纬40°至60°之间的海域,由于常年受到盛行西风带的控制,从而形成了自西向东流动的洋流,在太平洋海域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在大西洋海域称为“北大西洋暖流”,在南半球则被称为“西风漂流”(寒流性质)。由于盛行风吹拂海水朝一个方向持续运动,那么海水流出的区域海平面就会下降,而海水持续流入的区域海平面就会升高,因此,为了海水运动连续性的需要,就形成了“补偿流。在风海流和补偿流的作用下,大洋中形成了围绕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围绕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行星风系和洋流模式图
在南北纬30°左右的副热带海区大洋东西两岸,分布着性质和流向不同的洋流。大洋西岸海域分布着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动,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动,比如在太平洋海域,分别是北半球的日本暖流和南半球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大洋东岸海域分布着从高纬流向低纬的寒流,北半球自北向南流动,南半球自南向北流动,比如在太平洋海域,分别是北半球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南半球的秘鲁寒流。副热带海区的此类洋流情况,在南北太平洋、南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都有存在。
太平洋西部地区洋流分布图
在南北纬60°左右的副极地海区大洋东西两岸,也分布着性质和流向不同的洋流,不过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原因,没有副极地大洋环流,印度洋分布纬度较低也没有副极地大洋环流。最完整的副极地大洋环流位于北太平洋北部海域,大洋西岸为自北向南流动的寒流,在太平洋海域为千岛寒流;大洋东岸为自南向北流动的暖流,在太平洋海域为阿拉斯加暖流。在北大西洋相同纬度的大洋东西两岸分别为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由于北大西洋高纬度陆地并不封闭,也没有副极地大洋环流。此外,北印度洋地区的洋流流动十分特殊,是由于季风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其流向为夏顺冬逆。
印度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
哪种洋流在不同季节两种变化?
全球洋流季节性变化最明显的是北印度洋地区。这是由于印度洋季风所决定的。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较强的东北风把海水吹向西部,这与位于赤道以南的赤道逆流形成了一个逆时针环流;而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青大的西南季风将北印度洋海水向东吹,与南赤道暖流形成一个顺时针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