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毁灭前的资料,敌人是怎么毁灭圆明园的
圆明园毁灭前的资料,敌人是怎么毁灭圆明园的?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不仅颐和园遭一场洗劫(后于1903年修复),圆明园遗址也遭彻底破坏。因管园机构逃走,园内无以为生的闲散旗兵和城里流氓游民群起盗运建材。进入民国年间,遗址更无人看护,各派军阀乃至许多富户都到此搬运石料用来建墓修园,一二十年间前来盗运的马车几乎每天络绎不绝,残园简直成了“石料场”。直至新中国成立,圆明园遗址才得到保护,近些年并得到一定的修复。
1860年圆明园被抢的珍宝有什么?
圆明园一共经历过四次灾难,即火灾、木灾、石灾、土灾。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走了大量的金银、字画、玉石、陶瓷等等,都是高价值而容易携带的物品,随后纵火焚烧,称为火灾。 这次洗劫摧毁了圆明园的大部分宝物,但是圆明园的建筑还在,它的房子还在。这些房子都是用优质的粗壮的巨木建造的。并且圆明园内部有许多铜,还有许多铁。英国人法国人不在意这些木材、铜、铁,但中国人却非常有兴趣把木、铜、铁偷走供自己使用或者贩卖。在1860年到1900年,圆明园内部兵丁坚守自盗,大量的木材、铜、铁都被盗走,过程持续了大约四十年。这称为木灾。 1900年以后,圆明园内的木、铜、铁基本被彻底偷光,只剩下那些几千斤重的大石头。这些石头可是非常优质的石材啊,于是人们洗劫这里的石头。张作霖盖祖坟时,就用卡车从圆明园搬运石头回东北。这场灾难称为石灾。 石灾过后,圆明园内的建筑已全部荡然无存,无存是木头建筑还是石造建筑,已通通不存在,但它依然是个园林。假山、花圃、小溪、池塘,这些园林特色依然展示着圆明园的山水灵魂。但圆明园毕竟荒废了,许多村名来这里垦荒种田,推倒假山盖猪圈,填平池塘造茅屋。把圆明园的山水地貌彻底改变了。圆明园从此不再是个园林,而是一个乡村,这场灾难称为土灾。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表达了作者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的思想感情英法联军是怎么毁灭圆明园的?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掠夺了圆明园的珍奇异宝,为掩盖其掠夺罪行,火烧圆明园。
类似与圆明园毁灭的事件?
跟圆明园同时代的事件就是帕特农神庙被毁,罪魁祸首是圆明园毁灭者的父亲。
更早一点的就多了去了,比如汪达尔人在罗马的一切行为,蒙古人入侵基辅罗斯。
最近的就是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毁坏的事情。
有图书馆界的圆明园之称的东方图书馆,就是其中一例
1926年,东方图书馆开始每天下午对外开放,1931年正式开幕。其二十余年的丰富藏书,获致学术界的肯定。“涵芬楼”善本古籍收藏达3,745种,共35,083册,以方志收藏最精全,占全国应有总数84%。馆藏书量高达463,083册,甚至超越国立北平图书馆。至于与商务相竞争的中华书局图书馆,至1934年的藏书也仅约九万册。
1932年日军进入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总厂、编译所、尚公小学等文化设施皆为日机炸毁,东方图书馆除了移送至银行保险库存放的五千余册宋元善本幸免于难外,余皆化为灰烬。有“亚洲第一”之称的东方图书馆自此一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