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袖结局,瑶儿到底死了没

2023-04-04 03:15:04 84阅读

郑袖结局,瑶儿到底死了没?

孙怡饰演的芈瑶在《芈月传》终于出场,嬴稷对这位新娶的王后疼爱有加,网友们也很喜欢这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但是从目前曝光的剧情来看,芈瑶的结局似乎并不是很好。

芈瑶是谁的孩子:

郑袖结局,瑶儿到底死了没

芈瑶是楚怀王的幼女,芈月的侄女,她的母亲并不是王后郑袖,而是一位不得宠的妃子,所以她生下来就只是楚怀王的一颗棋子,最后被作为政治联姻的筹码嫁给了嬴稷。

芈瑶结局,最后是怎么死的:

芈瑶最后沦为芈月复仇的工具,楚怀王被秦国监禁,为了他的王位她冒险从秦国逃出,芈瑶在听说父亲逃跑了之后动了胎气,产下了嬴稷的长子,但是最终却因为难产而死。

孙怡饰演的芈瑶可以说是《芈月传》中一大悲情角色,这位楚国的小公主因为母亲遭到王后郑袖的排挤而不得不沦为政治联姻的工具,好在她在嫁给自己的表哥嬴稷后,嬴稷对她宠爱有加,芈瑶也顺利的怀上了嫡子,但是她的一生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最终不不得不变成了婆婆芈月复仇工具,一株白莲花最终也被尘世污染失去了生命。

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并不是说三户楚人便可亡秦,楚国人没有这么自以为是,这里的“三户”指的是楚国的三大超级姓氏家族。

(秦始皇嬴政)

补充一个背景知识,先秦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氏是姓的分支,现今我们很多的姓其实是古代的氏,古人可以同姓不同氏。比如秦国和赵国王室都是嬴姓赵氏,在早期血缘上有一定联系。我们说嬴政也可称赵政,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的母亲是赵姬。

楚国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楚王室为芈姓(芈月的芈),王室本支为芈姓熊氏,所以楚王都姓熊。除了本支熊氏,楚国还有三个超级大姓氏,即屈、昭、景!

“屈、昭、景”都脱胎于楚王室,楚昭王之后为昭氏,楚景平王之后为景氏。楚武王熊通有一子被封到屈邑,故称屈瑕,即为屈氏之先祖。

楚国三大姓氏中,屈氏的代表人物是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早年辅佐楚怀王熊槐,开启了自吴起之后的第二次变法。后受楚国贵族排挤而被流放,于公元前 278 年五月初五日沉江汨罗,时年 62 岁。

景氏的代表人物有景差,景差也是一位文学家和楚辞大家,算是屈原的后辈,与宋玉齐名。昭氏的代表人物有昭阳,曾任楚国令尹,令尹是楚国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在襄陵之战中,昭阳率楚军大败魏军,夺魏国八座城池。

(汉高祖刘邦)

了解了楚国三大姓“屈景昭”,有一个问题就跃然纸上,那就是为什么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他诸侯国呢?哪国不都有王室有贵族有强宗大族吗?为什么偏偏是楚呢?

我们可以看到,在秦末乱世和楚汉之争中,无论陈胜吴广,还是刘邦项羽,萧何曹参,韩信英布都是楚国人,亡秦的历史重担最终真的交到了楚人的手上。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复盘一下战国特别是楚国的历史。这与楚人的两个强烈的情绪观念有关,一是秦灭天下,楚最无罪。二是怀王之死,楚最受伤!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绞杀。对于秦国而言,以韩,赵,魏为首的三晋挡住了其东进的道路,地缘矛盾无法调和,必先除之而后快,双方展开了上百年的拼死搏杀,血海深仇,无法化解。

战国初期,魏国最强。天下雄兵“魏武卒”在兵家亚圣吴起的带领下,让秦国吃尽了苦头,尽夺河西之地。

秦宣太后(芈月)的儿子秦昭襄王,是由赵武林王扶上位的,这也算是赵国干预秦国内政。长平之战的起因,也正是由于赵国夺走了秦国的囊中之物上党地区。秦始皇一家在赵国邯郸朝不保夕的生活也让这位千古一一帝不能释怀!韩国更是玩起了间谍战,派郑国去秦国修水渠,即“郑国渠”,干扰秦国的大政方针,消耗秦国的国力,秦国自然不能忍。

齐国虽远离秦国,但齐国自春秋以来便是东方霸主,秦惠文王时,齐秦并称为东西,二帝。俗话说“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这个强大的齐国的存在显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燕国更是玩了一出“荆轲刺秦王”的把戏,秦始皇岂能坐视不管?

(楚怀王剧照)

当然,这些都只是欲加之罪。正所谓师出有名,欲加之罪也得有罪可加!对于楚国这个南方的庞然大物,与秦国的关系一直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冲突。

自秦穆公以来,秦国与楚国之间保持了 200 多年的联姻关系,而且是高频度的联姻。秦宣太后,也就是《芈月传》中的芈月,秦始皇父子赖以上位的华阳夫人都是楚国人。秦楚两国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对算是老亲戚老交情了。

所以在楚国人看来,秦始皇吞并六国,楚国是最无辜的,即所谓秦并天下,楚最无罪!但就是这个最无罪的楚国,被秦国坑的最惨,各种阳谋阴谋一起来,让楚国人吃尽了苦头。

除了张仪多次欺骗戏耍楚国之外,公元前 299 年,秦昭襄王与楚怀王在武关会盟,旋即被无耻扣押,楚怀王至此死在了秦国!。

人质在战国时期十分常见,秦始皇的父亲便是在赵国做人质。但扣押一国之国君,这就彻底挑战了天下人的道德底线,引起山东六国的一致反对,楚国人更是哀声一片,憋屈与愤懑不言而喻。

(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

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也成为最难啃的骨头。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韩国本是弹丸小国,一招水淹大梁,韩赵魏旋即崩溃,燕国闻风而逃,齐国不战而降。而为了消灭楚国,秦始皇可谓绞尽脑汁。

第 1 次派李信为将,率 20 万秦军伐楚,被楚国名将项燕击败。第 2 次起用名将王翦,率 60 万倾国之兵,经过两年苦战方才消灭楚国。为了灭楚,秦始皇两次动用士兵 80 万,这绝对是大手笔,也足见楚人的抵抗意志和战斗能力。

(熊心剧照)

当秦末项梁项羽举兵时,谋士范增便提议寻找楚怀王的后人作为旗帜,充分调动楚人的积极性。于是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仍号楚怀王,果然效果立竿见影,一呼百应。

于是在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一众楚人的连番攻击下,终于灭掉了秦国,无巧不成书地印证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历史预言!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54455574408883827&origin_type=&origin_id=104655817157_3491054445146546155&alkey=1306_104655817157_0_3491054445146546155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91054445146546155\",\"product_id\":\"3454455574408883827\",\"title\":\"日式冰川杯玻璃杯高颜值杯果汁杯 树纹杯\",\"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314af9abf0bdeed5c7b925ae9c8507bcwww800-800~400x0.webp\",\"price\":990,\"market_price\":5900,\"cos_fee\":396,\"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54455574408883827&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579800,\"item_type\":4,\"cos_ratio\":4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54455574408883827\",\"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日式冰川杯\"}","commodity_id":"3491054445146546155","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54455574408883827&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59,\"price\":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54455574408883827\",\"shop_goods_id\":\"3454455574408883827\"}","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314af9abf0bdeed5c7b925ae9c8507bc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9.9,"promotion_id":"3491054445146546155","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日式冰川杯玻璃杯高颜值杯果汁杯 树纹杯"} --}

那些影响政治的女人们?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四起,遍地风烟,能人英雄辈出。当中亦有很多女性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参与政治并影响了历史的进程。给大家介绍下下。

1.西施。

西施,又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美女,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6,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

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2.钟无艳。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是齐宣王的妻子,同时还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是很有才华。钟无艳虽然容颜丑陋,但德才兼备,40岁都未嫁,一心只问政治。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听吹捧,钟无艳冒死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且指出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无艳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不仅采纳她的建议,还立她为王后,从此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

3.芈月。

芈月(芈八子)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在世的时候,地位并不高,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赢稷。秦惠文王一死,为了排除隐患,芈八子的儿子赢稷就被嫡母和继位的哥哥秦武王送到燕国去当了“人质”。后秦武王因举鼎暴亡,因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惠文王后和武王后两婆媳共谋,欲趁此另立公子壮为王。秦国登时内乱起来。就在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

芈八子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此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燕赵两国一起,要拥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为王。经过长达三年的王位争夺战,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终胜出,赢稷便成为新一任秦王。

而倒霉的公子壮、惠文后,以及其它的惠文王王子们,都被魏冉杀得干干净净,秦武王的王后也被赶到了魏国。曾经的小姬妾芈八子终于翻了身,成为了堂堂的秦国宣太后,她的儿子也成为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即位后,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统治秦国三十六年,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4.骊姬。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

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奚齐并辅助他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又杀害卓子。

苏秦和张仪的死是否都有得善终?

苏秦被五马分尸,张仪却能寿终正寝,是因为张仪不仅算计对手,还算计了君王!

战国时期,曾经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凭着一张利嘴,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攻城略地,舌头是他们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世人将他们称为纵横家,而苏秦和张仪就是纵横家的杰出代表。

苏秦纵横捭阖,组成六国联盟,佩戴六国相印,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张仪两次戏诈楚王,割裂齐楚联盟,帮助秦国开疆拓土。

他们都师从鬼谷子,学成下山后周游列国,搅动各国风云。他们深谙政治形势,善于玩弄权术,将各国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

那么,苏秦官至六国宰相,为何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张仪效忠秦国,为何却在魏国寿终正寝?这一切,都要从他们师从鬼谷子说起。

01苏秦入燕苏秦是洛阳人,师从鬼谷子,学的是游说学。出师之后,苏秦一直想凭着自己的才华,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惜,苏秦自以为是天选之子,却不想背靠着鬼谷子,却遭到了各国的嫌弃。

这一日,周游列国的苏秦风尘仆仆地回到故乡,衣衫褴褛,两手空空。离家时带走的盘缠和唯一可以装点门面的锦衣华服都被他典当了。

回到家的苏秦当即受到了家人的冷落,大家各忙各的,谁都没有搭理他。据《战国策》记载: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

此时的苏秦有些许的后悔,他想,若是当初能听父母的话,做个普通人,也许生活就不会如此困顿。可他又着实是不甘心,他潜心求学,就是为了能出人头地,怎能轻言放弃呢?

苏秦对自己之前的人生进行了一番反思,为了能尽快找到第一桶金,不再让家人看不起,苏秦从家里找出了西周姜子牙留世的谋略之书《阴符》,开始闭门苦读。

这一年的时间里,苏秦潜心揣摩,不分昼夜地学习,时间久了自然有些困顿倦怠,但是,苏秦是个狠人,对自己也有着一股执著的狠劲。

为了消除读书带来的疲惫,他拿起桌上一把锋利的桌子,朝着自己就刺了下去,钻心的疼痛立马让他头脑清明,精神百倍。

这便是“锥刺股”的来历。

苏秦深知天下之势必有一争,但凡堂堂七尺男儿皆有争心,这是他的机会,他必须要牢牢抓住,所以,他绝不容许自己如此浑噩度日。

凭着自己这股执着认真的狠劲,苏秦终于将《阴符》这本书吃透了。此时的他,犹如隐世的高手,仿佛执一子便能定乾坤,他觉得,是时候要再去游说列国了。

可是,苏秦却为去哪国而犯了愁!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一番思量之后,苏秦放弃了西方大国秦和东方大国齐,而是选择北上,来到了弱小的燕国。

当时的燕国,刚刚经历了“子之之乱”。

公元前316年,日益年迈的燕王哙将姬平的太子之位废除,并禅位于国相子之。子之坐上国君之位后,执掌朝政三年,引得燕国大乱,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前太子姬平不服本来唾手可得的王位白白给了子之,于是与燕国将军市被密谋,起兵攻打子之。为平息内乱,子之以平叛为由,出兵迎战,一时间两军厮杀,血流成河。

奋战数日后,将军市被被擒斩杀于闹市口,前太子姬平则逃往了无终山,其余庶弟公子则流亡于韩国。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

因搆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

南邻的齐国听说燕国大乱,于是趁虚而入。齐宣王命匡章为将,发兵攻打燕国。燕国百姓早已对子之恨之入骨,对齐国的进攻不仅不抵抗,还大开城门,夹道欢迎。

仅仅五十天的时间,齐国就占领了燕国全境。燕王哙见大势已去,自缢身亡,子之被齐军擒获后押到了齐国处以醢(hǎi)刑。

齐国进城后完全没有退兵的想法,反而变本加厉地“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还侵占了燕国的十座城池,导致燕国几乎灭国。

赵国的赵武灵王不愿燕国就此被灭,见燕国此刻无王,于是将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护送回燕国登基,保住了燕国的王位,不然燕国就可能从战国的地图上被抹去。

燕昭王登基后,齐国趁虚而入,侵占城池的血海深仇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他无时无刻不想报仇,但是,燕国太弱,根本无法与齐国对抗。

为了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他广发求贤令,招贤纳士,筑起黄金台,以示对人才的尊重和关爱。一时间,天下贤士纷至沓来,苏秦就是其中一个。

苏秦面见燕昭王时,便主动请缨,愿意出使齐国,为燕国拿回被侵占的城池。于是,燕昭王当即封苏秦为燕使,即刻出使齐国。

就这样,苏秦带着出使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面见齐王时,苏秦先是对齐王拿下燕国十座城表达了恭贺之情,然后又对齐王表示了哀悼,齐王听罢登时大怒。

苏秦却不以为意地说道:“大王,饥饿的人不吃东西会死,吃了有毒的东西也会死,齐国就是这个饥饿的人,而燕国的十座城便是那有毒的食物。”

齐湣王闻言疑惑道:“先生此话怎讲?”

苏秦知齐湣王已经入套,便说道:“燕国与秦国乃姻亲,秦国以公主至尊下嫁燕国,两国修好,难道您就不怕秦国问罪吗?”

齐湣王闻言,心下开始思量。

苏秦便继续说道:“您将这十座城池占了,就等于将燕国推向了秦国,若是您将燕国的这十座城池还给燕国,燕王会感激大王,秦国也会领您这份情的,你会获得更大的威望。”

齐湣王思虑再三,觉得苏秦说得有理,况且,他也不想与秦国为敌,于是大手一挥,将费尽心血得来的十座城池还给了燕国。

苏秦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不费一兵一卒就说服了齐王拿回了燕国的十座城池。既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才能,也初步赢得了燕王的信任。

于是,苏秦又开始鼓动燕昭王伐齐,可燕昭王还是以燕国国力太弱,不是齐国的对手为由,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齐王对苏秦还抱有怀疑,他担心苏秦是齐国派来的间谍。

燕昭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当年,齐国举五都之兵进犯燕国,将士的鲜血染红了燕国的国都。齐国如此费尽心力得到的城池,怎会如此轻易地被苏秦讨了回来。

秦昭王对苏秦的怀疑已经百转千回了,此时的苏秦还一心只想说服燕昭王伐齐,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费尽唇舌替燕国拿回这十座城池,居然引得燕昭王的怀疑。

当苏秦得知了燕王的想法后,他决定,要么说服燕王伐齐以示清白,要么就只能辞职,回老家东山再起。

02死间齐国这一日,燕国王宫的大殿之上,燕昭王再次召见了苏秦,可苏秦开口便是向燕王请辞,并直言,他是进取之臣,不事无为之主。燕王见苏秦大步就要离开,挽留了苏秦。

“苏先生,寡人却有伐齐之心,可也着实担心,燕国再也经不起风风风雨雨了。”

苏秦见状,反问道:“大王可听说过乌获?”

秦昭王回道:“寡人当然听过,当年乌获举鼎,勇冠诸国。”

苏秦点了点头说道:“大王说得没错,如今,齐国就是那举鼎的乌获。当乌获老了时,力量就没了,一个小女孩就能将他打败,为今之计,我们是要想办法将齐国变成年老的乌获。”

据《战国策·燕二·客谓燕王》记载:

客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出使,散游士,顿齐兵,弊其众,使世世无患。"

苏秦的计策便是由他去齐国做间谍,让齐国的军队陷入困境,让齐国的百姓疲惫不堪,如此就能削弱齐国的国力,趁机壮大燕国,使燕国世代无忧。

苏秦深知,单靠燕国的力量是无法抗衡国力强盛的齐国的,他只能借刀杀人。就好比,在一群饥饿的猛兽中扔上一只猎物,最先抢到猎物的猛兽就会成为其余猛兽攻击的对象。

苏秦就是要用有足够诱惑力的猎物,让齐国丢掉戒心,义无反顾地扑上去,到时候,齐国便会成为其他诸侯国猎杀的对象。

不久之后,苏秦就带着由150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和无数金银珠宝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燕国,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被齐湣王封为客卿。

面见齐湣王时,苏秦便向齐湣王献上了伐宋的计划。

据《战国策·燕二·客谓燕王》记载:

且夫宋,中国膏腴之地,邻民之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伐之,名则义,实则利,王何为弗为?

苏秦之所以要说服齐湣王将对外扩张的目标定位宋国,是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齐国西邻赵国,北接燕国,西南与鲁国、宋国邻近。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国力蒸蒸日上,齐国发兵攻打讨不到半点便宜,所以,对外扩张的目标只能是北上进攻燕国,或者南下进犯宋国。

苏秦既然要保护燕国,那便只能将宋国这块肥肉递到了齐湣王的嘴边。

当时的宋国是天下交通往来的中心国家,贸易十分发达。尤其是宋国的国都定陶,是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商业城市,光每年的税收就让各国诸侯垂涎三尺。

所以,苏秦让齐湣王明白了,何为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于此同时,苏秦还许诺,若是齐国南下攻宋,燕国愿意出兵两万,协助齐军一起伐宋。

苏秦见齐王已经动了心,便更加卖力地劝说道:“如果大王拿下了宋国,西面可以威胁魏国,北面可以威逼赵国,南面可以影响楚国,到那时我齐国国重民尊,何愁不能称霸天下!”

齐湣王闻言,不再犹豫:“苏先生的想法真是与寡人不谋而合,寡人早就看宋王不顺眼了,他屠戮百姓,还将各国诸侯的塑像放在茅厕之中,人人得而诛之。”

公元前288年,齐国出兵攻打宋国,同时,燕国也兑现承诺派出了两万士兵随同齐军作战。正所谓利令智昏,齐湣王只想着宋国的肥沃土地,却忘了盯着宋国这块肥肉的却不止齐国。

没过多久,齐国伐宋的举动就引来了秦国的不满,齐湣王见惹怒了强秦,顿时陷入了恐慌,他慌忙求助于苏秦。

此刻的苏秦真等着齐王上钩,于是向齐王建议,联合各国抵制强秦,并向齐王承诺定能说服各国诸侯。

公元前287年,苏秦凭着他的三寸之舌,成功凝聚了五国的力量,组建成伐秦同盟,消息传回齐国,齐湣王大喜过望。

此时的苏秦,已然到达了他事业的巅峰,但是,他并不开心,因为他担心若是五国谋秦的计划真的成功了,齐国的国力就会大增,这与他弱齐强燕的意图背道而驰。

为了完成他的间谍任务,苏秦在促进五国谋秦计划的同时,开始挑拨其他四国与齐国的关系。为了能缓和与四国的关系,齐湣王暂停了第二次伐宋的计划,但是齐湣王仍贼心不死。

为了能尽早拿下宋国,齐湣王接受了苏秦的建议,与秦国秘密交换条件,可任由秦国攻取魏国的安邑,齐国绝不插手。

此时的齐湣王早已沉浸在五国霸主的美梦中不可自拔,贪婪让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决策,最终将他与齐国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以牺牲了同盟国魏国的利益为代价,笼络住了秦国,发动了第三次伐宋战争,这次,齐国一举灭掉了宋国。

齐国继承了宋国的大部分资源,国力更加强盛了。宋国灭亡的消息传到了其他四国,各个诸侯再也坐不住了,齐国背信弃义,如今又国力大增,已然成了列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公元前284年,当五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杀向齐国国都的时候,齐湣王才如梦初醒。他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祸根都是苏秦

可是,等齐湣王想明白一切的时候,五国的军队已经杀到了齐国国都的门口,为了泄愤,齐湣王将苏秦杀死,尸体被五马分尸示众。

然而,苏秦的死并不能抵挡五国的铁蹄,在燕国大将乐毅的带领下,燕国士兵冲锋陷阵,接连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差点将齐国灭国,一雪当年齐国进犯燕国之耻。

燕国终是完成了伐齐的心愿,苏秦虽然身死,但是他的谋划无疑是成功的。

03张仪入秦公元前329年,楚国君主楚威王去世,其子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此时的楚国经过了吴起的变法,国力日渐强盛,成为了南方的霸主。

当时,刚从鬼谷下山的张仪便看中了楚国的实力,便决定去楚国成就一番事业。张仪将楚国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写成了一篇策论,想呈给楚怀王。

然而,楚怀王并非一位明君,他贪杯好色,不理朝政,对张仪这等无名之辈更是嗤之以鼻。张仪的事业还未跨出第一步,就受到了阻碍,回到家中后,他整日长吁短叹。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仪空怀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没有收入来源,日子渐渐潦倒起来,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

为了贴补家用,张仪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了楚国令尹的府上充当门客。

一日,令尹在府中大摆宴席,宴请自己的门客。席间,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块玉璧拿了出来,给众人欣赏。谁知,宴席上人多手杂,不一会玉璧便消失无踪了。

令尹见状,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所有门客。正当此时,有人向令尹打小报告,怀疑张仪就是那个偷玉璧的小偷。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

众门客觉得,张仪家中贫困,见到了价值连城的玉璧定是起了歹心,所以偷盗了玉璧。令尹闻言,直接将张仪捆了起来,严刑拷打,无奈张仪誓死不认,令尹只得将他放了。

回家后,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张仪的伤势渐渐好转。但是,经受了这番屈辱,他觉得与其留在楚国继续卑微地活着,不如另觅新主。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势同水火,不管投靠哪国,都攸关性命。张仪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去投奔秦国。

而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的变法,国力逐渐强盛,成为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十分爱惜人才,听说张仪是鬼谷子的徒弟,连忙将人请进宫。凭借游说之术为秦王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了秦国曾经错失的良机,还给秦王规划了一个宏大的蓝图。

但是,对于张仪的游说,秦王还是有顾虑的。他担心,若是其他诸侯国结盟,秦国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这时,张仪便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计划和盘托出:“大王,我们可以先拉拢各诸侯国向秦国靠拢,然后再各个击破,是谓连横。”

张仪的连横策略与秦王的想法不谋而合。为了笼络住张仪,秦王将他封为客卿,亲自为他开府,更是对张仪的计划无条件的支持。

但是,秦王对张仪的宠信让另一个人嫉妒地红了眼,这个人就是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他在秦国浸营多年,理应是占据上风的,却屡次在张仪这里碰钉子,因此记恨上了张仪。

当时,秦国最大的障碍当属齐、楚两国,想要攻灭它们就必须先拿下魏国。魏国西邻秦国,东接齐国,东南方向又是楚国,若是秦国能夺取魏国,便能进可攻退可守。

因此,张仪决定先劝说秦王拿下魏国。

这一日,张仪向秦王献策,希望秦王能派兵攻打魏国。可秦王却认为,魏国虽然大不如前,可依照秦国如今的实力,攻下魏国也绝非易事。

张仪见秦王犹豫,便向秦王谏言,将公子繇送到魏国做质子。一旁的公孙衍听罢张仪的建议后,厉声拒绝道:“秦国怎能臣服于魏国,公子繇入魏为质,秦国必会受魏国牵制。”

秦王听罢,也觉得公孙衍说得有理,公子繇一旦到了魏国,不说其地位发生了改变。若是两国关系决裂,兵戈四起,公子繇的性命都将不保,他不能用自己的儿子冒险。

可是,张仪还是不肯放弃,一再劝说秦王,欲成就霸业,必先有所舍弃。张仪的话让公孙衍再也坐不住了,他直指张仪本就是魏国人,定是魏国派来的奸细,居心叵测。

张仪也不甘示弱,讽刺公孙衍挑拨离间,是小人行径。可此时的秦王却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不想牺牲自己的儿子,而另一方便他也不想放弃这称霸中原的大好机会。

权衡利弊之后,秦王终于应允了张仪的“质子外交”策略。可是,张仪在得到秦王的支持后,并未立刻将公子繇送入魏国,而是请求秦王派遣军队,攻打魏国的蒲阳。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秦军顺利攻占蒲阳后,张仪又下令将蒲阳还给了魏国。原来,这是张仪给魏国的一个下马威,用军事震慑来警告魏国,不要对秦国轻举妄动。

公元前327年,张仪亲自护送公子繇入魏。

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是列国中首个变法图强的诸侯国,也因此成了战国早期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可是,魏惠王继位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使得魏国实力逐渐衰落。

而此时,秦国大举进攻蒲阳,还将公子繇送到魏国为质,魏惠王对于秦国的用意一时也猜不透,只好硬着头皮迎接张仪和公子繇的到来。

魏王宫的大殿上,张仪恭敬地朝魏王行了一礼之后,说道:“大王,张仪此次是带着秦王的旨意而来,希望能与魏国和解。”

此时的魏惠王明白,秦国若是真心想与魏国交好,便不会派兵攻打蒲阳。可如今魏国今非昔比,实在不能与秦国硬碰硬,思虑再三后,便同意与秦国和解。

张仪见魏王的态度缓和了,于是又提出用公子繇换取河西之地,等结成联盟后再合兵讨伐其他诸侯国,如此,魏国去的土地只会比河西之地更多。

面对土地资源的诱惑,魏王思虑片刻后便答应了,决定将上郡十五县和河西重镇少梁都献给了秦国。

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

张仪用蒲阳换得上郡十五县和河西重镇少梁,兵不血刃地帮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为秦国统一六国打开了第一个窗口。

张仪带着河西之地回到秦国后,秦王大喜过望,随即将张仪提拔为国相,分走了大良造公孙衍的大部分权力,使得大良造从此成为纯粹的武职。

自从张仪来了秦国后,秦王不仅冷落了公孙衍,更是将他手中的权力分走,这让他很不甘心。因此,他常常与张仪作对,想要将他赶出秦国。

当时,魏惠王以为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之后便可相安无事,可谁知,张仪回到秦国后便翻脸不认人,继续派兵攻打魏国,魏惠王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为了能兵不血刃地扭转局面,他派遣使者带着重金找到了公孙衍,想要笼络他,在秦国制造内乱,战事便可有所转机。

此时的公孙衍正在为如何对付张仪而昼夜难眠,见魏王抛来了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便入宫劝说秦王,趁两国交好之际,不要再攻打魏国,转而攻打别的诸侯国。

可张仪却认为,如今魏国四面受敌,此时正是伐魏的良机。况且魏国根基深厚,若是等它恢复实力,到时候再举兵来攻,秦国未必能讨到好。

最终,秦王采纳了张仪的建议,决定继续攻打魏国。公孙衍见秦王对自己不再信任,有了另觅新主的打算,最后于一天深夜,悄悄离开了咸阳。

公孙衍离开秦国后,张仪顺理成章地替代了公孙衍的位置,从一介布衣寒士一跃成为秦王眼前的红人,正式进入了秦国的政治中心。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效仿山东六国,在咸阳举行了称王仪式,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君王。而张仪也凭借自己的才华,深得秦惠文王的信任,确立了自己在秦国的政治地位。

04入魏为相公元前322年,在秦国平步青云的张仪突然辞去了国相之位,举家迁回了魏国,并第一时间请见了魏王。

其实,张仪来到魏国的时候,正是魏惠王焦头烂额之际。

一年前,魏、韩、赵、燕、中山等五国组成了合纵联盟,约定共同抵抗秦、齐、楚等大国。同年,楚国率军进攻魏国,魏军大败,这让魏王对公孙衍提出的合纵策略产生了质疑。

此时的张仪看出了魏王犹疑,适时地献上了连横策略。

张仪认为,魏国位于中原腹地,紧邻多个诸侯国,且地势平坦,没有倚仗,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其让各国都来分一杯羹,不如跟随强大的国家。

如今,魏国西邻秦国,又扼住了秦国通往中原的要道,若是与秦国主动交好,秦国必定不会主动来攻,其他诸侯国也会慑于秦国的实力,有所忌惮。

可是,此时的魏惠王对张仪的忠心还有所怀疑,所以并未采纳张仪“事秦”的策略。但是,为了笼络住人才,魏王还是给了张仪相国之位。

三年,韩、魏太子来朝。张仪相魏。

然而,事实正如张仪预料的那样,这一年里,秦国不断派兵攻打魏国,并夺取了曲沃等地。经过此事后,魏王慢慢对张仪有了信任,开始奉行事秦的策略。

可是,张仪的策略却遭到了公孙衍的强烈反对。公孙衍认为,如今五国合纵同盟已经形成,趁此时机应该联合各诸侯国兵力,想齐国宣战,以此夺取更多的土地。

而张仪却坚决反对,他认为,二十年前,马陵之战,魏国派出大将庞涓,倾一国精锐之师攻打齐国,齐国军师孙膑于马陵设伏,歼灭魏军十余万人,大将庞涓也自杀于此。

马陵之战之前,齐、魏实力相当,尚且兵败。如今,齐国实力日渐强盛,而魏国却处处受制于秦国,若是此时与齐国交战,无异于玩火自焚。

面对张仪和公孙衍的争执,魏王虽然认同张仪的观点,可是向齐国的复仇之心还是占据了上风。于是,他采纳了公孙衍的建议,出兵伐齐。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张仪谓梁王不用臣言以危国。梁王因相仪,仪以秦、梁之齐合横秦。

齐、魏两国在承匡交战,魏国再次兵败而归,此时的魏王才深感后悔,不该听公孙衍的建议,可惜悔之晚矣。

此时,张仪又向魏王献策,让魏国与齐、秦这一东一西的两个强国交好,魏国便可借势而上。魏王为了平息齐国的怒火,采纳了张仪的策略,并派遣张仪出使齐国。

其实,张仪促使齐、魏交好,是害怕齐国攻灭魏国后,没有了魏国的缓冲,齐国将直接与秦国对垒,到时候,整个中原的形势将更加难以掌控。

所以,张仪出使齐国本质上是为秦国减少危机。而另一边,公孙衍因承匡之战大败而失去了魏王的信任,权力也被慢慢架空,为了泄愤,他决心在张仪出使齐国的时候报复他。

当时,张仪出使齐国必须经过卫国,于是,公孙衍提前赶到卫国,摆了一桌酒席邀请张仪,假意向张仪赔罪。席间,两人把酒言欢,张仪见公孙衍认错态度诚恳,便原谅了他。

两人握手言和后,公孙衍没有立刻返回魏国,还是执意将张仪送到嗯咯齐国边境。离别时。公孙衍对张仪依依不舍,寒暄了很久才离去。

而他们这幅兄弟情深的画面被前来迎接的齐国大臣看在眼里,并将此事如实地禀告给了齐威王,使得齐威王对张仪的信任大打折扣。

张仪来到齐国国都临淄后,第一时间请见了齐王,张仪向齐王表达了魏王想与齐国连横的愿望,希望齐国能与魏国交好。

齐王闻言却厉声质问道:“你可知公孙衍游说各国组成合纵联盟,三番五次怂恿魏王攻打齐国,而你张仪与那公孙衍兄弟情深,分明就是一丘之貉,此番前来能安什么好心!”

齐王说罢,也不听张仪的解释,直接将他赶出了齐王宫。

张仪自游说各国以来鲜有败绩,此次却败在了公孙衍的手上。被赶出齐王宫的那刻,他才如梦初醒,这是公孙衍一早就设好的局。

然而,游说齐国的失败并未影响张仪在魏国的地位,他依然推行“事秦”的策略,让魏国和秦国很快就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公元前318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魏王乐见其成,张仪便趁机劝说魏王,借道给秦国,让秦国从魏国穿过去攻打齐国,不仅能报齐国之仇,还能巩固与秦国的关系,魏王欣然同意。

可是,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大败,这让魏王意识到,秦国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加之魏惠王已经病逝,新君魏襄王在公孙衍的鼓动下,对张仪也不再信任。

张仪眼见自己在魏国再也无法施展,于是向魏襄王请辞,魏襄王也未挽留。离开魏国时,张仪走得很黯然,可是当他到达秦国时,秦惠文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四年前策划的一场阴谋罢了。

当年,张仪认为魏国的军事位置至关重要,魏王周旋于各国之间,最易动摇。他若是能去魏国当上相国,定能劝说魏王事秦,到时候魏王得了秦国的好处后,各国定会争相效仿。

欲立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

可是,张仪在魏国苦心经营了四年,却没有成功,这让他有些挫败。可是这并未影响秦惠文王对他的信任,他依旧将张仪封为相国。

05张仪诈楚公元前313年,齐国助楚国攻打秦国,夺取了曲沃。齐楚联盟让秦惠文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于是,他想要出兵攻打齐国,但是又怕楚国出兵援齐。

于是,他召张仪前来商量对策,张仪便主动向秦王请旨,出使楚国游说楚王,割裂齐楚联盟,秦王欣然应允。

楚怀王得知秦国国相张仪前来出使的消息后,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将他迎进了楚王宫,言语间透着疏离和防备。

张仪见楚怀王如此态度,便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来意,希望楚国能与秦国结盟,作为报答,秦国愿送上美女和商於六百里土地。

这块地位于秦楚交界,本是楚国的土地,后来被秦国占领,这成了楚怀王心里的一根刺,时时也不能忘记。如今,张仪竟主动提出归还土地,他怎能不心动。

可是,这块土地也不是白拿,张仪的条件是,楚国必须和齐国断交。

当时,齐、楚、秦是三大强国,秦在西,齐在东,楚在南,秦国和齐国一直都不对付,因此楚国就成了两国之间互相争夺的对象,而楚国惧怕秦国的强大,于是与齐国结盟。

但是,齐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张仪也是看出了这点,于是拿商於六百里土地作为诱饵,诱惑楚怀王与秦国结盟。

楚怀王思虑再三,觉得与秦国结盟也不吃亏,还能削弱齐国的力量,于是答应了张仪的请求。但是,他也知道,口说无凭,还是要等拿到了土地,才能与齐国断交。

于是,楚怀王与张仪商议之后,派遣使者逢侯丑跟随张仪回秦国拿回土地。在跟张仪回秦国的路上,张仪时常与逢侯丑把酒言欢,称兄道弟,将逢侯丑哄得十分高兴。

可是,当张仪的马车刚入咸阳,他就一不小心从马车上摔了下来,然后称病不出,整整三个月没有上朝。逢侯丑见不到张仪,只能自己去找秦王要土地。

可是,秦王却推脱不知,要等张仪身体好了,亲自来说。逢侯丑见状,只得修书一封,将情况如实地报告给了楚怀王。楚怀王以为秦国有所顾忌,于是派遣使者到齐国大骂齐王。

齐王当场与楚国翻脸断交,并且立刻派遣使者到秦国提出要与秦国结盟。张仪听闻消息后,身上的伤马上就好了,主动找到了逢侯丑,给了他六里土地带回楚国。

逢侯丑一听是六里土地,十分诧异,明明是六百里,怎么就成六里了。可是张仪却坚持说,当初定好的就是六里土地,他不过是个臣子,怎么能定六百里土地的去留呢。

事到如今,逢侯丑才意识到这是张仪设下的一个骗局,没有拿到土地,他只能悻悻地离开秦国,将事情报告给了楚怀王。

楚怀王见张仪戏耍自己,怒不可遏,为了找回颜面,他发兵进攻秦国。秦军在丹阳与楚军决战,最终楚军大败,彻底失去了对汉中地区的掌控权,八万将士也因此丧命。

汉中是楚国西边的门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自汉中地区被秦国夺取后,楚国损失惨重,国力逐渐衰退,因此,楚怀王将张仪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前311年,被张仪设计而断交的齐楚两国有了缓和的趋势,准备再次结盟。而此时,秦国希望用一块地与楚国交换黔中地区,楚怀王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

他向秦王提出,只要将张仪交给他,黔中地区便可双手奉上。秦王得知消息后,想让张仪出使楚国,却也碍于情分,不好意思开口,正在犹豫之际,张仪主动提出去楚国走一趟。

张仪再次踏上了入楚的道路,不同于之前受到的礼遇,楚怀王这次早已做好了准备,磨刀霍霍,等张仪一到便将他关押了起来。

他要选个好时辰,在太庙前杀了张仪,来祭奠楚国八万将士的亡魂。

张仪深知此番出使危机重重,为了保命,他请来了好友楚国大夫靳尚,想通过他传话给楚怀王的宠妾郑袖,希望她能劝说楚怀王放了自己。

这一日深夜,郑袖的寝宫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正是楚国大夫靳尚,他是来替张仪传话的。他告诉郑袖,秦国将用六个县和美女来赎回张仪,一旦美女入宫,郑袖定会失宠。

郑袖听信了张仪的话,当天晚上便哭闹着要出宫避祸,楚怀王见状十分奇怪,问起缘由。郑袖便哭着说:“大王,听闻您要杀了秦国的张仪。如今,您还未将黔中地区交给秦国,张仪便来了,足见秦国的诚意,可若是您将张仪杀了,秦国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您还是让我出宫避祸吧。”

本来,楚怀王一心想杀掉张仪泄愤,可是经过郑袖的提醒,他担心杀掉张仪后会引的秦军来攻,殃及楚国的百姓,于是一念之间,他又将张仪放了。

而另一边的秦国,秦惠文王病逝,等到张仪回到秦国的时候,秦武王已经继位了。秦武王向来不喜欢张仪,继位后更是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对张仪起了杀心。

而回到秦国的张仪察觉到了自己的处境,很快为自己谋划了脱身之策。

他向秦武王进言,自己几次三番离间齐楚联盟,齐王对他定是恨之入骨,他到哪个国家齐王便会攻打哪国,他劝说秦武王将他送到魏国,挑动齐王出兵攻魏。

等齐、魏两军打得不可开交之时,秦武王便可借机入侵韩国三川之地,使秦军顺利出函谷关,挥师直逼两周地界,索取天子祭器,挟天子以令诸侯,便可成就帝王霸业。

秦武王听从了张仪的建议,派出三十辆兵车将他送到了魏国。

齐王听说张仪到了魏国,果然发兵攻打魏国,魏王深感惶恐,对张仪便多有埋怨。于是,张仪派遣门客到楚国,请楚王派遣使者到齐国说和。

张仪借楚国使者的嘴,向齐王泄露了张仪到魏国的缘由,以及他与秦武王商定的计划。齐王知晓后,为了阻止秦国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便退兵了。

魏王见张仪不费吹灰之力,就让齐国退兵,对张仪心生敬仰,于是再度拜张仪为国相。一年后,张仪就病逝了。

06最后如果说五国伐齐是一盘棋,那些各国的王侯将相,血洒疆场的各国将士,充其量都只是其中的棋子,而操盘者苏秦实在是令人胆寒。

历史上对苏秦的评价非常复杂,有人说他是奇才,三寸不烂之舌,可倾城覆国,纵横捭阖间,可左右天下大势。

也有人说他是祸国殃民的小人,他的人生是间谍的一生,是阴谋的一生。春秋无义战,战国尚功利,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

而张仪,毫无疑问是战国时期最成功的说客,纵然后世之人对他的行事风格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纵横各国,鲜少有败绩。

他凭着一张利嘴,不费一兵一卒便拿回河西之地,割裂了齐楚联盟,还两次戏诈楚怀王,左右了各国之间的同盟关系。

他用权术和计谋帮助秦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为秦国开疆拓土,为以后的强大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秦惠文王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秦武王继位后,为了秦国的利益想要牺牲张仪。而张仪早已未雨绸缪,为自己制定了脱身的计划,在魏国踏踏实实地过了一年,落了个寿终正寝的结局。

事实证明,张仪的聪明是当世少有的,他不仅算计了对手,也算计了君王,他将各国玩弄于鼓掌之上,皆是因为看穿了各国之间的私心。

大家喜欢剑王朝吗?

一部主演有CP感,画面场景精良,武侠味浓,并且还有很多美女加持的《剑王朝》,还是非常得小主心的。

说实话这部剧是真香现场,刚开始因为节奏比较慢,然后观众没了解世界观所以进入节奏也慢,后来看下去,发现它和《陈情令》一样,又是一部前期被低估的电视剧!微博和豆瓣数据都慢慢上来,热度也随着最新一集夜策冷祭本命剑下线而热度大增。

李现和李一桐是有CP感的

其实一部剧要成功,很大程度是要看男女主之间有没有CP感,没CP感的主角,观众是没有代入感的,还记得当年的《择天记》里的鹿晗和古力娜扎,怎么看怎么出戏。

李现和李一桐在剧中饰演的丁宁和长孙浅雪,每个晚上要洗白白双修,互动也是甜中有撩,两位主演演技也到位,还是有很多糖给观众们磕的。

冯小刚监制,画风一流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一直在纠着这部剧的特效值五毛钱啊!我觉得我已经很久没看过武侠感,江湖感营造得这么好的电视剧了。

武打动作设计非常流畅,弹幕上经常写着,哇,这个打戏太爽了,好久没看过如此酣畅淋漓的打戏了。

画面场景也是电影级别的,特别是白羊洞经阁和码头的场景,别和我说什么五毛钱特效啊,我觉得这部剧确实营造出了它该有的味道,而特效只是表达的一种方式,TVB那些金庸剧特效够差了吧,意境不也是一样拍出来了。冯小刚是有点东西的。

美女小姐姐组团闯王朝

这部剧的小姐姐不要太好看了吧,虽很多叫不上名字,但颜值是真的扛起来了!而从《媚者无疆》开始,我也一直很吃李一桐的颜呢。

剧情渐入佳境,热度上升

随着《庆余年》元旦会员抢先大结局的步伐来临,隔壁《鹤唳华亭》实在虐的很多人纷纷弃剧,刚进入节奏的《剑王朝》会被更多的观众所选择。

最新一集,众人闯地牢救林煮酒,夜策冷掩护众人逃离,祭出本命剑,最后惨死地牢。这个有血有肉的女子就这样下线了,相信很多观众都非常惋惜。

后面,丁宁的真实身份也被长孙浅雪和皇后知晓,剧情肯定会越来越精彩哦,小主我是追定了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