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际贡献,什么叫边际成本
什么是边际贡献,什么叫边际成本?
1、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2、边际效益是指每增加一个生产的量,所能提供的利润.当边际利润为0的时候,就是利润的最大点,也就是.再多生产一个也不会带来利润
边际利润率和毛利的区别?
答:毛利是一个财务会计术语,它是收入与成本(进价成本或生产成本)的差额。边际利润是一个管理会计术语,它是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计算毛利所用的成本,是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与收入配比的成本,这个成本是由成本费用(即:应计入既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的费用)构成的。
而计算边际利润所用的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销量增减而发生增减变动(即:与产销量正相关)的成本,它是对成本按其习性划分的结果。
边际贡献计算公式?
边际贡献是指添加一个新的输入对结果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函数 f(x1, x2, ..., xn),边际贡献是指将一个新的输入 xi 加入后,函数的输出 y 的变化量。
边际贡献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
Δy = f(x1, x2, ..., xi, ..., xn) - f(x1, x2, ..., xi-1, ..., xn)
或者
Δy = f(x1, x2, ..., xi+1, ..., xn) - f(x1, x2, ..., xi, ..., xn)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计算在添加新输入的情况下函数的输出的变化量来衡量输入的贡献。
为什么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每新增生产一个产品会导致边际成本下降,因为可变成本不变,而平均固定成本下降了,而此时新增产品的利润也就是边际利润上升,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生产因素限制,边际利润会下降,但当MR=MC时,边际利润为0,此时总利润最大。其实这样想比较简单:边际就是新生产一个产品,只要每新增一个产品利润为正,那么总利润还是增加的,当新增产品利润为负时,那么总利润肯定要减少了,所以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此时边际利润为负,总利润大到最大,如果再生产,就要减少了。边际收益为一个(正-零-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