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大事记

2023-02-19 06:16:03 104阅读

197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大事记?

1月8日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逝世。内蒙古各族人民怀着巨大悲痛,自发举行了吊唁活动。呼和浩特新华广场的检阅台上和人民公园内的烈士纪念碑前,层层摆放着各族群众自愿敬献的花圈。

1月 中共乌海市委、革命委员会成立,王建民任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9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大事记

2月16日 包头钢铁公司特钢厂炼出了国家急需的液压支柱合金钢。

2月 自治区首次地震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农牧学院和内蒙古医学院巴彦淖尔盟分院正式成立。不久,这两个学院均被撤销。

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生猪收购实行派购办法的通知》,规定从1976年起对土默特左旗等十六个旗县实行生猪派购,以生产队为单位,对出栏生猪按50~60%派购,未完成派购任务之前,一律不准进入集市贸易,也不准自宰自食。

3月26日 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下达批转自治区农林局《关于贯彻第三次全国城郊养鱼现场会议的报告》的通知。自治区的城郊养鱼事业首先在呼和浩特郊区开始试点,1983年后相继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城市郊区大力发展,初步改善了鲜鱼市场供应。

4月6日 零点54分30秒,北纬40°14'、东经112°05',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新丰公社发生Ms6.3级地震。震中烈度VI度。此次地震死亡28人,伤800多人,倒塌房屋3万多间。震后,自治区党委及有关部门领导立即组织群众抗震救灾。全国地震系统160多名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赴震区考察工作。

4月 经3年研制,呼和浩特“七三一”工程处为包头钢铁公司实行球团生产自动控制的TG1型工业控制机制造成功。这是自治区应用计算机技术制造的第一台大型工程控制机。

5月4日 自治区知识青年共产主义大学在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岱海湖畔的盐碱滩上举行隆重开学典礼。自治区领导尤太忠、吴涛到会表示祝贺。

5月10日 自治区党委决定,将自治区燃料化工局分设为自治区煤炭管理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化工局。

5月23日 国家计委在《关于伊敏河露天煤矿计划任务书的批复》中,正式批准建设伊敏河露天煤矿。建设总规模为年产原煤1000万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建设一期工程,按年产300万吨建设。

8月 哈素海灌区水利枢组工程建成,可灌溉主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农田29万亩。

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门其目格苏木出土西汉铜漏壶,上刻“千章铜漏一重卅二斤河平二年四月造”和“中阳铜漏”字样,铜漏是古代用以计时的器具。

6月14日 呼和浩特发电厂3号炉水冷壁管大面积腐蚀,发生爆管事故,国家水利电力部将事故通报全国。

7月28日 河北省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党委立即组织驻白塔机场的民航北京管理局独立飞行中队,在丰南地区执行防疫撒药任务。8月5日,又组织500多名医务人员赴唐山地震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机震救灾。

7月 国家测绘总局组织黑龙江,陕西,甘肃,内蒙吉四省区测绘局。北京市测绘院、国家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重布内蒙吉地区新的一、二等水准网,至1989年布设水准路线148条,测量总长2.4万公里,比旧网路线总长增加82.2%.

8月 国家农林部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召开全国牧区草原建设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12个省,自治区的牧区,半农半牧区旗县以上负责人和部分先进社队代表,农林部负责人罗玉川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贯彻牧区“以牧为主,多种经营”和半农半牧区“农牧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有关政策,保证畜牧业迅速发展。

9月9日 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毛泽东主席逝世。18日,呼和浩特10万军民在新华广场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大会由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池必卿主持,第一书记尤太忠致悼词。

9月23日 04时07分03秒,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发生Ma6.2级地震,震中烈度V1度,震源深度35公里,震中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人烟稀少,无人畜伤亡。

9月23~25日 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一行9人,在内蒙古军区政委滕俊清等陪同下,访问内蒙古军区。

9月27日 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吃商品粮人口的通知》,指出,农业人口一般不能转为非农业人口,对个别在农村确实无依无靠不能单独生活的老、幼、病、残者,必须到城镇投靠直系亲属,符合落户条件的也要从严掌握。为了严格控制吃商品粮人口,从发文之日起,凡农业人口转吃商品粮人口的批准落户权限一律归盟市公安局。每年审批的落户人数(不包括按国家计划招工、招生和职工调动等正常落户)不得超过城镇供应人口的千分之二。

9月 包头第一热电厂在西安热工研究所协助下,对2号汽轮机凝结器加装了海绵球冲洗装置,获得成功。之后,在3、4号机推广应用。此项革新获1978年全国科学代表大会优秀成果奖。

10月21日 呼和浩特20万各族军民举行集会和游行,欢庆中共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为标志而宣告结束。

10月 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调整,尤太忠任第一书记;池必卿任第二书记;吴涛、宝日勒岱、刘景平、王铎任书记;尤太忠、池必卿、吴涛、宝日勒岱、刘景平、王铎、何凤山、褚专禹、王弼臣、王秩然、沈新发、秦淑珍、李树德任常委。

11月18日 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正式验收命名“内蒙古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7万多只。新品种生产性能,成年一级羊平均剪毛后体重40. 43公斤,平均剪毛量5. 5公斤,平均毛长7厘米以上。该项目由内蒙古家畜改良工作站、锡林郭勒盟育种领导小组等7个单位承担。

1976年 毛乌素沙地西南部的无定河上游,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新建成一座水电站-巴图湾水电站。

呼伦贝尔盟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大学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呼伦贝尔盟境内开展了“黄羊胚胎移植技术”研究,1979年获得成功。

越南战争打了将近20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落后,不是一种滋味。

战争是利益诉求得以满足的方式。美国参与越南的南北战争,不仅仅是美国人一厢情愿,而是南越和北越处在水火难容之中,给了美国机会。南越与美国的结合是相互需要,北越与苏联的练手亦是各取所需。南越也好,北越也罢,无论其意识形态如何,最终的目的依然是实现南北统一,为越南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国内环境。在这一点上,与美国没有必然的关系,美国没有出现,南越与北越都会有一场战争。对于南越北越来说,战争是实现国家利益的诉求的一种方式,国家利益才是最主要的,至于以何种方式达成不是那么重要。时代不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必然发生变化。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富强最终都需要资本发挥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资本掌握在谁手里。北越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意识形态的胜利,但是在经济建设上,北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够适用枪杆子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造枪和用枪是两个层面的问题。造枪有饭吃,用枪不是抢饭吃就是被击毙。很显然美国是造枪的,北越是用枪的抢饭吃的,南越就是送命的。造枪的,强可以随便卖,用枪的却不能随便打,因此北越还是要学会造枪。不管何时,利益是外教的前提。两害相权取其轻,越南的一切选择最终都是为了利益。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1984年发生了什么事件?

1.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

1984年2月7日,两名美国宇航员,当他们从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中自由飞出后,首次成为两颗人体卫星。

2、中国首次参加国际伤残人运动会

1984年6月17日至29日第3届国际伤残人运动会在美国纽约州纳索县举行。中国首次派出41人的伤残体育代表团参加比赛,有18名截肢运动员和6名盲人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的比赛。获2枚金牌,13枚银牌,9枚铜牌。有7人共破伤残人世界记录。

3、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使用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45公里。1958年9月开工,1979年9月铺轨到格尔木,以后又展修了 31公里到昆仑山下的南山口车站,1984年7月交付运营。

4、许海峰1984年7月30日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获自选手枪慢射金牌。这是我国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14雄猫叛逃事件是怎么样的?

1986年,伊朗F-14飞行员艾哈迈德·莫拉迪·塔利比上尉被伊拉克情报部门策反,驾驶“雄猫”战斗机逃往巴格达……

1986年9月2日下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一架格鲁曼F-14A型“雄猫”战斗机被击落于伊拉克腹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地点。当天晚上,F-14上的两名飞行员出现在伊拉克电视台的新闻中。

时至今日,F-14“雄猫”战斗机仍是伊朗防空中坚

伊朗空军立即展开大规模调查,在交叉对比了各方面汇总的信息后,伊朗人很快得出结论:这架“雄猫”在努曼娅镇附近遭遇两架伊拉克战斗机的拦截。但该机的飞行员为什么会无视地面管制员的命令驾驶F-14深入伊拉克领空呢?这成为伊朗F-14“雄猫”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这件事要先从两伊战争说起。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命令伊拉克军队入侵伊朗,希望占领伊朗西南部的阿拉伯河流域和富油的胡奇斯坦省,两伊战争于是爆发。虽然伊朗军队在1979年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后仍处于混乱状态,但很快在战争中恢复,反抗力度远超伊拉克人的预估。到1982年春天,伊朗人已经迫使萨达姆转入战略撤退,不仅解放了大部分被占领领土,还反攻入伊拉克境内。德黑兰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最后攻势”,1986年2月的“曙光6号”行动几乎打断了伊拉克军队的脊梁。

血腥的两伊战争背后是两名中东政治强人

到1986年9月,这场涉及双方上百万军队血腥厮杀的消耗战争即将进入第六年,双方都没占据明显优势。虽然伊朗军队在地面占据优势局面,但在空中,由于美国的禁运,伊朗空军的美制装备在多年激烈空战后已经损失惨重。而在另一边,伊拉克空军能从法国和苏联源源不断补充先进战机。

虽然伊拉克空军获得了及时补充并占据数量优势,但还是没有一种战斗机能与伊朗空军强大的F-14“雄猫”战斗机匹敌。F-14凭借AWG-9雷达和远程AIM-54A“不死鸟”空空导弹在战争中获得了数十个击坠战绩,在大多数情况下,伊拉克飞行员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什么武器击落。伊拉克军事情报部门很快就意识到,关于伊朗大部分“雄猫”已经停飞的情报是极端错误的。

F-14和AIM-54A在两伊战争中是无敌组合

为了遏制伊朗F-14的行动,找出“雄猫”在航电设备和武器上的秘密,伊拉克军事情报部门制定了“夜间收割”行动,尝试与伊朗空军飞行员单线联系并诱使其驾机叛逃伊拉克。

这并不是什么新点子了。早在1966年,以色列就对伊拉克采取了类似行动,诱使一名伊拉克飞行员驾驶米格-21叛逃以色列。而且之前也发生过伊朗战机叛逃伊拉克的事件,1980年7月,一队伊朗F-4飞行员叛逃伊拉克,其中的哈米德·纳马特少校带来了一大堆秘密文件,向伊拉克献上一份情报宝库。正是在这些情报的鼓励下,萨达姆才在两个多月后发动了战争。

伊拉克空军列德夫•穆尼尔上尉的米格-21F-13 534号

伊拉克情报人员在1983年开始向伊朗飞行员拨打电话。伊拉克空军情报部退役准将艾哈迈德·萨迪克回忆道:“我们通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中继站向伊朗打进电话,并用英语对伊朗飞行员发问。我们接触到了一些飞行员,其中几人表示愿意叛逃,但是叛逃西方而不是伊拉克。”

伊拉克的努力在1984年8月27日获得首次成功,伊朗空军的拉赫曼·加纳特·皮希尼少校驾驶F-4E从布什尔空军基地起飞后叛逃到伊拉克南部的阿里·伊本·阿布·塔利尔空军基地。伊拉克人仔细检查了他的飞机以及机载的AIM-9“响尾蛇”和AIM-7“麻雀”导弹,不过从未试飞该机。这架“鬼怪”一直被保存在机库内,直到1991年1月被美国飞机炸毁。

拉赫曼·加纳特·皮希尼少校

被美军炸毁的皮希尼少校座机F-4E 3-6552

到2003年,残骸仍被遗弃在塔利尔空军基地附近

伊拉克人继续尝试,最终成功联系上了伊斯法罕空军基地的F-14飞行员艾哈迈德·莫拉迪·塔利比上尉。现在关于莫拉迪的信息很少,只知道他的妻子曾是伊朗空军士官。

1986年春,莫拉迪一家请求出国度假,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同年8月,艾哈迈德和他的妻子前往德国度假,结果他的妻子滞留不归,只有莫拉迪月底独自回国。但令人惊讶的是由于战斗机飞行员短缺,他被允许继续服役,伊朗反间谍机构此时并不知道莫拉迪长期以来一直在与伊拉克的军事情报人员接触。

艾哈迈德·莫拉迪·塔利比上尉

萨迪克继续回忆:“1986年8月底,上级命令我去巴格达总部,通知我一架伊朗F-14可能即将叛逃伊拉克。叛逃定于在1986年9月3日实施,这架“雄猫”将以特定速度和高度沿着特定航线飞入伊拉克。出于保密起见,上级准备在当天早上再通知防空部队。”

两伊战争中的空战是在最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夏日酷暑的高温经常会超过49摄氏度,因此双方的活动一般被限制在上午,没人愿意在中午11点到下午4点之间的酷热中飞行。

伊拉克空军经常在傍晚时分袭击从哈克岛驶出的伊朗油轮,因此在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会有两架F-14从伊斯法罕起飞在布什尔附近实施战斗空中巡逻。

莫拉迪接到命令,参加9月2日星期五下午的巡逻,由于担心遭到上级怀疑,他决定抓住这次计划提前叛逃。一名匿名伊朗F-14飞行员回忆道:“两对机组完成了简报和飞行前检查,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两架F-14在最后检查中都出现了技术故障,不得不中止任务。莫拉迪在无线电中问有没有其他做好准备的‘雄猫’,得到肯定的答复。”

“但那架F-14的问题是没有挂载AIM-54‘不死鸟’导弹,按照条例规定此时我们应该放弃整个任务,但莫拉迪继续坚持单机起飞。他滑回硬化机堡,要求提供第四架飞机。获得批准后,他在30分钟后驾机起飞,后座是雷达拦截官纳杰菲上尉。”

由于AIM-7“麻雀”效能低下,所以AIM-54A成为两伊战争中F-14的主要武器

升空后,莫拉迪与加油机对接补充了燃油,然后转弯向西爬升,朝着伊拉克方向飞去。途中,莫拉迪向伊拉克的穆罕默德1号雷达站发送了几条无线电信息,但没得到回复。纳杰菲不记得有这样一个雷达站,于是核对了检查单,没有找到这个呼号的雷达站。

伊朗F-14与波音707加油机对接加油

几分钟过去后,莫拉迪逐渐接近伊拉克边界。他并没有按地面管制员的指示向北转弯,而是驾机转向西南方向。此时,伊拉克空军巴格达总部命令巴克尔空军基地第62中队紧急起飞两架米格-23ML拦截。

萨迪克当天在伊拉克防空作战中心值班:“当一位同僚找到我说发生异常情况时,我正在作战中心外吃午餐,立刻和他飞奔回去。”

“我跑进大厅,看到中央大屏幕上显示着一架伊朗飞机从伊斯法罕向西飞行的航线,已经飞过霍拉马巴德接近伊拉克边界,然后转向西南向库特飞行。巴克尔空军基地起飞了两架米格-23ML拦截,防空系统计算出拦截点在努曼娅镇附近,正位于伊拉克境内。”

伊拉克空军米格-23ML战斗机

当两架米格-23ML与“雄猫”接近到30公里时,伊朗地面管制员多次警告莫拉迪出现敌情,同时迪兹富勒基地紧急起飞两架F-5E“虎II”、哈马丹基地起飞两架F-4E赶来支援。

但已经太迟了,在雷达操作员和前线双方数千名士兵的众目睽睽之下,这架F-14直接飞入伊拉克领空。

被一架伊朗F-14突入领空,这带给伊拉克防空部队极大压力

雷达拦截官纳杰菲不知道莫拉迪到底想要做什么,多次通过内部通话系统呼叫飞行员,都没得到回复。他越来越恐惧,甚至想掏枪打死飞行员。此时,莫拉迪更加深入伊拉克。

米格-23双机向右大转弯跟在F-14后方大约15公里,此时米格长机出现雷达故障,他别无选择,只能让僚机接手。这名年轻的中尉用雷达锁定了F-14,犹豫了一下后发射了一枚R-24T红外制导空空导弹。

同时挂载R-24T和R-24R空空导弹的米格-23

这枚重型导弹没有直接击中F-14,而是在其机腹下方爆炸,导致飞机起火。莫拉迪和纳杰菲都弹射了出去。

伊拉克人仍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艾哈迈德·萨迪克在巴格达防空作战中心里全程观察了这次拦截:“我感觉击落敌机简直太容易了,米格迅速咬住了敌机,雷达信号就这样消失了。我知道第二天有架F-14将要叛逃,事情有点不对劲。”

“于是我询问责任军官,他向我描述了伊朗飞机的航线,并告诉我该机已经被两架米格-23击落了,我命令他让飞行员目视识别一下目标。”

稍后,两架伊拉克米格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还是接近到足够距离,识别并报告被击落的飞机是一架F-14。

萨迪克说:“此时,防空部队副司令和我的上级也走进大厅,命令我坐上穆萨纳基地的洛克希德‘喷气星’轻型运输机飞往库特空军基地,然后再坐米-8直升机前往努曼娅,找到跳伞的伊朗机组并把他们尽快带回巴格达总部。”

“我们在大约两个小时后抵达了坠机现场,这很容易找,F-14的残骸仍在燃烧,50公里外就能看到升起的滚滚浓烟。直升机在坠机现场盘旋一周,然后继续飞向努曼娅。降落在市政大楼附近后,我们看到一大群平民已经包围了押送两名伊朗俘虏的士兵。人们非常愤怒,大喊着反伊朗口号。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觉得这两个家伙要来轰炸自己。我非常担心他们会撕碎两名伊朗人。”

“我跟随部队来到市政大楼,发现两名伊朗人状况良好,我要尽快把他们带出去。我们在五分钟后都登上米-8直升机向库特方向飞去,然后乘坐‘喷气星’返回巴格达。”

“这是我们俘虏的首个伊朗F-14机组,也是‘雄猫’战斗机首次坠毁在伊拉克境内。我在审讯他们的同时检查了他们的随身装备。我问莫拉迪为什么提前一天叛逃,他回答自己很紧张,叛逃机会就在眼前,不得不赶紧抓住。纳杰菲则非常震惊,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的降落伞和充气橡皮筏居然是美国在1986年5月制造的。”

抵达巴格达后,莫拉迪送上了一份惊喜——伊朗F-14飞行手册。伊拉克空军并不知道手册中的一些信息已经过时,这本印刷于1976年的手册说伊朗“雄猫”不能发射AIM-7“麻雀”导弹,这个说法在1980年还是正确的,但到了1981年,伊斯法罕的导弹研究机构已经对F-14进行了AIM-7改装。

萨迪克说:“我在第二天回到坠机现场检查残骸。让我非常失望的是这架飞机的前机身已被彻底摧毁,找不到一块有用的雷达或座舱设备零件,相对完好的只有座舱盖。我们能找到的唯一武器是M61A1‘火神’机炮,也在坠机中被彻底毁坏,炮管扭曲且被高温灼烧。两台TF30发动机相对完整,但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发动机已经相当老旧,没有情报价值。我们没有从残骸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找到一些标有美国序列号的机身碎片,其他碎片都无法识别。”

连伊拉克空军都认为TF30发动机没有研究价值

经过漫长审讯后,莫拉迪离开了伊拉克前往欧洲投奔家人。纳杰菲则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条件,坚决要求作为战俘,他在1990年回到了伊朗。这架F-14“雄猫”的部分残骸后来被用于制作巴格达伊拉克空军总部门前的飞行员纪念碑底座。

伊拉克飞行员纪念碑,伊朗F-14的座舱盖赫然在内

不到一年后的1987年8月10日,莫拉迪在瑞典与妻儿散步时被狙击手枪杀,当局未能抓获枪手。

伊朗F-14叛逃事件以悲剧结尾,由于莫拉迪决定提前一天叛逃,导致“雄猫”被两架米格-23ML击落。这让伊拉克军事情报部门多年来的艰苦努力付之东流,伊朗叛逃者不仅提供了F-14武器的错误信息,还在逃亡欧洲遭到枪杀。

与广为流传的说法相反,伊拉克人从未向苏联提供F-14的任何残片。萨达姆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反而向巴格达的美国大使馆提供了部分残骸。据一位匿名退役五角大楼分析师透露,美国人对残骸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架“雄猫”上安装了一些伊朗通过逆向工程制造的零件。

后来有好事者PS了这张照片,说是叛逃F-14完整落入了苏联手中

阿尔巴尼亚发生最强地震?

新华社消息,在9月21号,欧洲东南部国家阿尔巴尼亚遭遇浅源地震,截至22日凌晨仍有余震,希腊,意大利黑山等周边多国有震感。

这场被称为阿尔巴尼亚30年来最强的地震,造成了至少108人受伤……

但是相比于真正的大地震,阿尔巴尼亚这场地震也只不过是属于一般性地震……因为这场震级根据当地的地质部门测算显示仅为5.8级。

只不过就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来看,即便如此,这个震级也相当高了。

我们了解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大概是从历史教科书上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故事开始的,正是以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为首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将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60 ,70年代我们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非常之铁,在当时甚至有一首叫做北京蒂地那拉的歌,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当时的领导人称之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后来东欧剧变之后,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成为欧盟的候选国,与我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远。

阿尔巴尼亚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它的国土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87万人。

算得上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而且经济不怎么发达,无论是人均GDP还是GDP总量,都排名世界靠后……

在地理位置上,这个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被当作东欧和东南欧地区,北面与黑山接壤,东北与科索沃接壤,东与北马吉顿共和国接壤,南与希腊接壤,西与意大利隔海相望。

虽然阿尔巴尼亚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国内的地理形态非常多样,从高山到高原,山谷,平原,峡谷和洞穴,各种自然特色都有。

而且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山脉从北向南延伸,分别有阿尔巴尼亚,阿尔卑斯山沙拉山脉,克拉比山脉等等……

虽然是一个多山国家,但是阿尔巴尼亚并没有常常发生地震的事情,因此5.6级地震也是他们30年来最高级别的一次。

只是在临近黑山一带,地震发生的频率非常高。

但是也很少有5.5级以上的地震,一般来说震感不是很明显。

20世纪只有两次6级以上的地震,分别发生在1967年和1979年。

在阿尔巴尼亚当地的一名67岁的老人说,在他的记忆中还从来没有经历过比这次更厉害的地震,不仅震级高,而且持续的时间还长,频率比较高。

目前阿尔巴尼亚政府总理埃迪拉马已经取消了原定前往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行程,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死亡的事情。

首都地那拉地区超过48栋民宅和3栋公寓楼受损,都拉斯地区42栋民宅和4栋公寓楼受损,其他地区有20栋建筑物受损,电话和供电网络多处中断。

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这次地震可能会导致阿尔巴尼亚1000万到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震中附近的两座油井并未受损。

目前政府已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国际方面也有国家准备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抗震救灾援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