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ttl是什么意思,使用P档AVTV档是摄影新人的标志
闪光灯ttl是什么意思,使用P档AVTV档是摄影新人的标志?
一般相机,都有几种拍摄模式。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全自动档,也就是傻瓜档,你什么都不用管,取景按快门即可;第二类是半自动档,即相机根据测光系统给出快门与光圈组合,你来决定这个组合是否正确并可以调整,然后对焦拍摄,这一类包括了P档、Av(尼康为A)、Tv(尼康为S)三种;第三类即手动档,即M档。M档需要摄影师手动给出光圈值和快门值和ISO值。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全自动档比较傻瓜式,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拍照,或者是紧急情况下拍摄外,其他的档位,都属于创意摄影,即摄影者有自主性,必须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做出参数的组合并调整,以适合不同的场景。
M档对于曝光三要素即光圈、快门、ISO是手动调整的,最具灵活度,但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门槛,追求对于曝光有绝对控制力的职业摄影师可能会偏爱它。
而这些创意摄影档位,都可以实现对快门、光圈的精确控制,只不过方式不同,更多只是习惯问题,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不能说使用半自动档的就是新人,使用M档的就专业,每个档位的选择要根据相机类型、使用习惯及拍摄场景而定。
野马哥最近在玩灯,发现原来M档在闪灯拍摄时还真的大有妙用,同时在无反相机上也能够大展优势。今天我们就在畅快的说一说这几个档位的区别及选用的技巧吧。一、关于全自动拍摄档全自动是完全的傻瓜档,因为相机控制了一切,相机里面的算法会自动实别拍摄场景,自动选择相关的参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相机在全自动档时,拍出来的照片不好,而是相机智能的最直接体现。
不同的相机厂商,会有不同的内置算法,但大致都如果华为手机的AI拍摄类似,即通过分析现场数据,来决定拍摄的参数组合,以替你决定一个拍摄的“最佳”设定。当然,这个最佳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所谓傻瓜档,并非真的傻,而且,野马哥建议,新手在刚买到相机,还不了解相机各种操作时,快速上手很简单,充好电、装上卡,转到全自动档,按下快门就可以拍拍拍了。
另外,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全自动档也可以让你不假思索的捕捉稍纵即逝的画面。
二、关于半自动档这主要是指P档(程序自动)、Av(光圈优先)、Tv(快门优先)三种模式。野马哥先给一个结论,这三种模式,只是控制理念的不同,实际上差异并不太大。要讲清这个问题,得有几个预备知识,才能透彻了解。
1、关于曝光三要素
曝光三要素,就是ISO、光圈、快门。这是一个很基础的摄影知识,下图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我们只需知道,想要得到正确的曝光,是可以通过这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得到的。
正确曝光 = 光圈 × 快门 × 感光度在保持任何两个参数不同的情况下,改变一个参数,就可以改变曝光。
相机的半自动档,其实就是在设定了要得到正确曝光的前题下,改为其中一个,得到另外两个值的组合的方法。
2、关于测光模式
那问题来了,如何得到正确的曝光?最开始的时候,摄影师的经验无比重要,后来,出现了测光表;再后来,相机内部集成了自动测光系统。
我们无需了解测光系统的原理,只需知道,测光系统通过测光,能够计算出相机自认为的“正确曝光”。而测光系统更加细分为适合不同场景下的矩阵测光、偏重中心测光、局部测光与点测光,都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测光结果。
3、关于曝光补偿
不管测光系统如何智能,由于其是根据物体反射光线与18度灰相比较得出来的结果,当物体反射率过高或过低的时候,测光系统就会有所偏差。同时由于一些创意的需要,我们可能刻意想要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即所说的向左或向右曝光。
曝光补偿让我们可以做到这些偏差的修正或刻意的修正。
4、关于P、Av、Tv的不同
了解了曝光三要素、测光及曝光补偿后,我们来说说这三个拍摄模式。
A、这三个拍摄模式主要控制的是光圈与快门组合,ISO需根据情况提前设置,或在过程中做调整;
B、三个档位都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对刻意改变曝光结果
C、P档为程序自动模式,在佳能相机上,通过主拨盘,进行程序偏移,即一次改变两个参数,前拨盘调整曝光补偿。
D、Av档为光圈优先模式,即以光圈为优先设定值,相机通过测光系统给出快门值。
E、Tv档为快门优先模式,即以快门为优先设定值,相机通过测光系统给出光圈值。
从上述描述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结论,三种模式,其实就是使用习惯和优先顺序的问题。象拍人像的时候,我们往拄需要小景深,而景深与光圈最为相关,所以用光圈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人像。
而在体育摄影或儿童摄影时,因为主体在运动,我们需要预估一个让主体清晰的快门速度,以便让主体凝固。
但就算看起来三个中最傻瓜的P档,你要调的顺手,也可以调到想要的光圈值和快门值!
三、关于全手动拍摄模式--M档M档即所谓手动档,意指三个参数都可以单独地不相关联的调节。即你可以按你的想法指定任意的ISO、光圈和快门,当然,是否能够正确曝光就不一定了。
1、测光标尺
根据选定的测光模式,测光系统会通过测光标尺提示上述的组合是否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2、通过回放确认
回放确认是最直接的方式了,只是受现场光线和屏幕表现,可能会有所偏差。
3、无反上的曝光模拟
无反上曝光模拟简直和M档是绝配啊。因为测光标尺不一定准,但曝光模拟是非常准确的。边调边在EVF或机背液晶屏上看效果,是不是很直观呢?
4、关于闪光灯拍摄
在打灯的时候,野马哥也建议使用手动曝光模式。因为我们知道闪光灯的亮度,其实是很高的,我们在用闪光灯的时候,建议关闭闪光灯的TTL曝式,也将闪光灯亮度调整改为手动模式。
这样闪光灯手动调亮+相机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能够更好的控制背景的曝光情况和主体的曝光情况。细节大家自己体会吧。野马哥也正在学习闪灯拍摄,目前确实感觉双手动是非常不错的拍摄模式。四、结论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拍摄模式,有不同的用处,其实我们从最高端的相机,都保有P\Av\Tv\M等四个档就知道,就算职业摄影师,也不是天天都使用M档的。由于M档更加灵活,更容易精细的控制光圈、快门与ISO三者关系,但设置上相对麻烦一点点,而在需要举起相机就拍的场景时,也许P档,甚至是全自动档才是最适合的!
那些说专业摄影师只用M档的人,实在是对摄影的理解过于肤浅,只不过野马哥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尝试一下M档,它可能会让你对曝光三要素的组合有更深的理解!
谁能介绍一下单反相机闪光灯都有哪些参数?
闪光灯的最核心数据是GN值,也就是闪光指数。
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当闪灯GN值=4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光圈设为F8为曝光正常。无线引闪是用相机控制一个并没有和它直接接触的闪光灯进行拍摄,这样即使在单灯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各种不同角度的闪光效果。TTL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与闪光灯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闪光灯发出的光经由被摄物体反射到相机的传感器上,最终决定闪光灯闪多久的是相机传感器,而不是闪光灯传感器。也就是说,只有当相机的受光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相机才会发出中止讯号给闪灯,进而停止闪光输出。闪光灯电容器放电后需要重新充电才能供下次使用,这个充电时间的快慢就是回电速度。回电速度快的闪光灯,连续闪光需要等待的时间就短,反之,回电速度慢的闪光灯,两次闪光之间的等待时间就要长。其它还有闪光灯变焦、跳闪、前帘同步、后帘同步、柔光罩、眼神板等概念。用闪光灯也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闪光同步速度和闪光快门速度如何设置?
内置闪光灯一般都有几个模式:
1.TTL模式,自动模式,补光的时候可以用,但是很多情况下闪光不准,不推荐使用。
2.M模式,即手动模式,根据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闪光灯的输出功率。
3.指令模式,用内置闪光灯来引闪外置闪光灯,其具体功能需要和原厂外置闪光灯配合。
4.频闪模式,可以设置闪光功率、频率和次数。玩创意闪光用的,配合慢速快门和较暗场景,可以拍出有趣的效果。闪光灯还有一些其他技巧,比如说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前帘同步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但会限制闪光同步速度,使用该同步模式时快门速度一般在60-200左右,再高就不行了,会出现黑色的条纹。而后帘同步模式在拍摄夜景人像时非常好用,可以让背景曝光正常的同时人物曝光也正常,而且相机端稳一点的话,都不需要三脚架。另外还有防红眼模式,不推荐,预闪数次后才会真正的闪光,对于抓拍瞬间是极大的阻碍。
闪光灯ettl和ttl哪个好?
闪光灯ettl好,在闪光灯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恒定和固定的情况下,您可以选择使用手动闪光灯设置。在类似的曝光条件下,您必须反复测试,才能手动闪光。例如,在食物摄影,产品拍摄等等的情况下。功率电平是固定的,并且它保持不变,这确保了曝光不会因拍摄而异。
单反上了外置ttl闪光灯后拍人像有时候会太亮?
着其实是测光问题,相机的测光系统告诉闪光灯,需要更多的补光,所以闪光灯就会闪的过曝。解决方法:
1,调整闪光输出,减闪光输出。
2,改变测光区域,在和人脸差不多亮的地方按曝光锁,然后再正确对焦,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