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习俗,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和禁忌有哪些

2023-04-01 09:40:03 95阅读

鬼节习俗,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和禁忌有哪些?

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中元节起源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鬼节习俗,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和禁忌有哪些

佛教典故

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知道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 ,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济度,目莲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并逐渐演变,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用以化解其怨气,不至于为祸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

道教说法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找东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的祭祀仪式。

从前,各地轮流进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殴斗事件﹔后来的普度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

中元节习俗:

1.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2. 祭拜先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这种祭祖行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

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

“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3.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4.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根据每个人的身份,角色不同,捏的形状也要不一样,寓意也不同。

中元节的实际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具有双重意义。

人们在开展中元活动的时候,要跳脱鬼的角度,传承孝道文化。

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发扬推已及人,救济众生的义举,换得世界清平。

中元节禁忌:13个常见的禁忌

1、忌半夜晾衣服2、忌披头散发睡觉3、夜游4、忌半夜庆生5、忌说“鬼”字6、忌乱踩冥纸7、忌乱拍他人肩头8、忌将筷子插在碗上9、床头忌挂风铃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11、忌轻易的回头12、忌下水游泳13、忌吹口哨

河南南阳过中元节吗?

河南南阳不过中元节。南阳是标准的中原地带。橘子是南方的水果,到南阳再向北就没有了,苹果是北方的水果,再向南也没有了。中元节是南方的风俗,南阳不过这个节。南阳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地方在清明节前悼念先人。

中元节回族有习俗吗?

中元节和回族没有关系。

中元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女生过中元节吗?

女生是不过中元节的。在我们当地,按照风俗,女生也就是未结婚的女孩是不参加祭奠的,磕头,跪拜的,也就是不过中元节。中元节为农历的七月十五日,祭奠为中老年人,没有结婚的女孩子不参加。去祭奠时烧纸钱,上祭品,扫墓,筑坟等,还要磕头,缅怀,发扬,承传他们的美德传统。

寒衣节的风俗?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之一,上午准备好三种必不可少的供品饺子、五色纸、香箔,一家人吃完午饭后,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寒衣;也有不去坟烧寒衣的,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燃烧纸衣、冥币,祭奠先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