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集,张爱玲小说分哪几类
张爱玲散文集,张爱玲小说分哪几类?
1、中短篇小说: 《霸王别姬》、《 鸿鸾禧 》、《创世纪》、《 花凋》 、《倾城之恋》、《 多少恨》、《金锁记》、《 殷宝滟送花楼会》 、《沉香屑-第一炉香》、《 留情 》、《相见欢 》、《红玫瑰与白玫瑰 》、《琉璃瓦 》 、《年青的时候 》、《五四遗事》、《散戏》、《 不幸的她》
2、长篇小说 :《连环套 》、《怨女 》、《十八春》、《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恋》
张爱玲客死异乡寿终几何?
张爱玲客死异乡寿终七十有四,无任何亲人陪伴。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张爱玲的哪句话让你感触最深?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随着岁月流逝的除了似水年华,还有我们的青春记忆,青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在人生路途上经历的青葱岁月。 在记忆的深处,青春似无痕却又历历在目,青春似有痕却又无迹可寻,让我们只能在空旷的记忆中寻得一丝线索。年少无知的我们把所有的必然,所有的巧合都加上了缘分的头衔,使得一切都变成了我们自己想象中的美好,可是无知的青春少年终究还是个孩子,我们连自己的命运都主宰不了,更不要说那么多的世事沧桑,那么多的变化无常。
青春年少的我们每天都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却牵动着我们的一频一笑,喜怒哀愁也随着自己的不断幻想而时隐时现。就因为青春是懵懂的,更是迷茫困惑的,所以我们才固执的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叹自怜,自欺欺人也是当年我们唯一能做的事了,美好的向往只能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
其实我曾经也经历过张爱玲的这段文字,在我的青春岁月里,是先看到了这句话,然后才有了这样的画面,所以当时的我肯定的认为,张爱玲写的这段文字就是给我的,无处不在的巧合让我自编自演,可是在我眼中的所谓缘分,在别人那里只是路过,其实一切的烟云过往真的只是路过,只是我们自己想多了。 如果你认识现在的我,也许你会原谅从前的我,从前的我软弱自卑,自哀自怜,因为生活好像忘记眷顾像我这样的懵懂女孩,而我也只好沿着生活的足迹缓步而行,直到遇到今天的自己,今天的我面对曾经的一切,早已释然,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宽慰了自己,因为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才是我们的人生常态!
张爱玲散文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梦想?
张爱玲以散文方式表述自己的梦想,天才梦
怎么评价民国美女张爱玲的恋爱观?
有幸答题
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张爱玲,在强大的家庭背景的光环下显得那样的清高孤傲,蔑视一切,虽然家道中落,但却像一朵在风雨飘摇中盛放的奇花,可单单在爱情上输掉了自己,并输的彻底。对于张爱玲的爱情婚姻,个人认为以下几点:爱的简单纯粹。爱的不问世事。爱的失去自我。爱的似父似夫(恋父情结)。
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探讨一下:
一、爱的简单纯粹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晚清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父亲张廷重饱读诗书,但清庭灭亡,他无法通过科考光耀门楣而沦落为晚清遗少似的贵公子,母亲黄逸凡的祖父是长江七省水师提督,她从小就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渴望追求自由。父母的结合是一个悲剧,也注定了张爱玲一生的悲剧。母亲角色的缺失,父亲角色的冷漠,继母角色的憎恶,让他对爱产生了及其强烈的渴望。她想要的爱简单纯粹,不含杂质,干净到一句“你这么高怎么可以”便怦然心动,干净到不需要婚礼,不需要证婚人,只要一纸婚书就好,“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二、爱的不问世事1943年,张爱玲23岁,刚刚毕业,刚刚开始工作,简单的如一张白纸。
1943年,胡兰成47岁,汪伪政权要员,宣传部副部长。已结过两次婚,有孩子。
只因一篇小说《封锁》,成为俩人爱情的红线。1944年,俩人秘密结婚,开始了这段仅维持两年但却让张爱玲付出一生的婚姻生活。
在张爱玲看来,爱了就是爱了,不问世事,不问政治,不问达官显贵,不问市井小民。即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背负着文化汉奸之名,让她倍受白眼与苛责,她依然爱他。只为那句“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三、爱的失去自我如此高傲如张爱玲,在爱情面前也还是卑微低下的。
张爱玲在给胡兰成的一张照片的后面写着:“见了他,她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然而她心里是欢喜的,希望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张爱胡是如此之痴迷,失去自我却全然不知道。胡兰成因工作需要,去了武汉,但很快就和周姓小护士纠缠在了一起,并举行了婚礼,张爱玲容忍了他。逃亡期间,胡又与同窗庶母范秀美在一起了,她追了过去,选择了成全。一封诀别信并附上自己全部家当30万。也许在张爱玲看来,即使是落难时代,也不希望她的胡兰成遭受囧困。宁肯放低自己,成全所爱之人。
四、爱的亦父亦夫不论是胡兰成,还是赖雅,张爱玲在对丈夫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到,她都选择了亦父亦夫的人。胡兰成大她14岁,赖雅大她28岁。也许这是童年生活留给她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四岁时母亲的离开,她和父亲有一段幸福甜美的时光,这是她直至老年也无法忘记的,八岁时母亲的回归打破了平静,十四岁后母入门,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她需要一个比她大的男人带给她爱与安稳。胡兰成没有做到的,赖雅弥补了。所以张爱玲曾经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五、写在最后若说张爱玲的爱情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不敢说,因为我一直觉得张的爱情婚姻都是在悲惨的童年生活的影响下,在不健康的心理条件的选择下完成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有民国第一才女,才会有传奇人物张爱玲,一生悲惨成就了她一世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