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所求的意思,夫复何求是什么意思
别无所求的意思,夫复何求是什么意思?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是指人生能达到如此的境地,我没有别的什么过多的要求,意思是指当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和目的。
自己的人生觉得更加的完美,就没有更多过分的要求,意思是指做人一定要学会满足,当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时,就不要要有太过分的别的需求。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对于人生感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一定要学会满足我,当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就不要有过多的需求 。
到了一定的年龄简单的幸福怎么来形容?
到了一定的年龄,简单的幸福就是一年四季三餐有你,别无所求,物质满足等活在当下的意思。
只要他心两个字什么意思?
意思也就是说自己不要其他的东西,只要他的心,因为在自己的眼里如果真的爱上一个人真的喜欢上一个人,那么可能就是想要和他相知相守,有这一个人就已经足够了,如果能够得到的他的心就已经心满意足。也就对任何人没有期待了,因为自己这辈子就已经非常幸福了。
不要对外甥或外甥女侄子或侄女太好?
我忘记带钥匙了,实在等不住室友回来,我只能敲邻居家的门,听到里面说话声,半天却没人开门。
当我放弃时、门却很小心的打开了,我说:祁婶我进不了门,我尿憋的很。
祁婶打量了我几眼,看着我夹着屁股扭来扭去的难堪,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我别说话。
我上完厕所,祁婶拉我在沙发上坐下,我们两人都没说话,祁婶让我听里面屋子的谈话。
屋子里是一男一女和祁叔在谈话,祁叔说:缓一缓吧,我现在身体慢慢恢复着呢,身体完全恢复了再说这事。
听到一个女人用很重的兰州方言说:好我的二叔呢,不能说身体好就撒事没有,你看那些五十几岁的人晚上躺哈白天醒不来的多了去了,何况你都快七十岁了,我们又没跟你要什么,我们只是让你去公证处做个公证,我是你唯一的监护人。
男的说话了:二叔,你知道我们两口子的为人,二婶有病是燕文帮忙送医院,二婶住院燕文送饭,二婶走了也是燕文前后忙乎送走的,这些都是亲侄女该做的,她对二婶都这样,对你更要尽孝尽心。
然后听女人声音特别低的在说话,估计是怕祁婶听见,声音极低,但是祁叔一只耳朵因常年干车床,几乎是聋的。
女人从极低的音量突然调到很大声,带着噪音带着兰州榆中普:二叔,你在不老想那么多老,我是你亲侄女,你的房子不能留给她,(祁婶)你两是半路夫妻,她又没给你生娃,一颗心全在她儿子身上,你花钱养她还养她儿子,不如你跟我们过,我给你做饭给你洗衣服,肥水不流外人田。
祁婶抹了一下眼泪,拉着我进了她的小屋,关上门说:我和你祁叔一起十几年了,刚开始想着搭伴过,也不知道能过几年。不是我不想好好过,是他这个侄女太能闹腾了,你祁叔没孩子就把这个侄女当女儿养,虽然没明说,意思也就是对她好点,老了能管着点他,他死了能抬埋他,他又没孩子,老婆也走了,房子折子只能给他侄女了。
祁婶讲:我过来时他侄女还在榆中县城擦皮鞋,嫌农村男人老实赚不来钱,丢下孩子抛弃男人来到县城擦皮鞋,县城待了几天眼界宽了就奔到兰州来。你祁叔从她抛弃男人丢下孩子那时起,对她有了看法,觉得一个女人能舍得丢下自己两个儿女,不是因为啥大不了的事而抛弃男人,他认为侄女的品质有问题,对自己孩子都这样,他老来依靠的心就淡了很多。
但是她来到兰州住在家里,你祁叔心想能帮就帮,不管她过去好坏,现在也算是落难了,没家没舍的。
给她腾出一间房子,给她联系老伙计找了工作,在他们厂食堂蒸馒头,食堂工资不高但是可以管两顿饭,下午两点就能下班回家。
从她在食堂站稳脚跟后,我和你祁叔就有了分歧,我的意思是食堂管住,可以让他侄女住在厂里,周日过来吃饭洗澡,刚开始你祁叔也没答应,自己也说:不方便,住进来不方便,屋子小(老式房子,一大一小两间房,中间有个小小的饭厅)大房间做客厅,小房间当卧室,饭厅只能放下一张方桌和一个单门冰箱。
但是他侄女不愿意住宿舍,嫌厂里宿舍吵,嫌厂里宿舍人多事多,洗澡换衣服不方便,晚上吃过饭赖着不回宿舍。
祁婶叹口气:请神容易送神难,你祁叔没办法只能把大房间的沙发丢掉两只,剩下一个小三人的挤到客厅,冰箱塞到小厨房里,在大房间支了一张床给她住。
刚开始还可以,安分了几天,不到一月开始嫌写字台老破旧,嫌大立柜挡光,嫌墙上的字白不拉几,她趁我俩出门买菜的时间,把家里的写字台和大立柜处理掉了,中间放了一张大床,成了她的专属地方,出门上锁,进门上锁。
我心里开始有想法了,本来我俩商量好过了三年能合得来就去领证,顺带也请请至亲好友吃个饭,她这一折腾,我进退两难,办了证就福祸相连,不办证也不是办法,毕竟三年日子也慢慢磨合过来了,也舍不得放弃。
但是考虑到她在里面搅和,又怕我俩不办证她趁机钻空子,我主动提出来领证。
没想到你祁叔说:缓一缓吧,等燕文(他侄女)走了咱俩再说。
她不走真的办不成,她在家俨然是女主人,嫌你祁叔:你出门别穿夹克衫了,自己有退休金一件衣服穿几年,你和楼下五保户老李头有啥区别。
唉~祁婶叹了一口气,你祁叔就乖乖的又退回来换了一件新夹克,新夹克面料厚,九月底还热的很,他热的呼喘呼喘的,脱了怕伤风,穿着又闷又热。
祁婶从脸上往上捋头发,我看见她眼睛上湿乎乎的,她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唉~~~,她每天吩咐你祁叔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她只给你祁叔说话,好像我是透明人,不存在不值得给我说话。我知道她在排挤我,我这人还有个犟脾气,我觉得好我就安心过日子,如果不好我自己走人,但是你撵我是不走的。
你祁叔是好人,最大好处是没儿女,没啥闲气受。被他侄女这样排挤,我觉得我没必要受这窝囊气,我提出来要么领证要么我走人。
你祁叔也知道我为人,他老父亲肝癌晚期来城里住院,我熬银耳紫薯粥,我包指头蛋大的小馄饨,我一口一口喂饭吃。
拉不下来我套上塑料袋用手指头抠,老人的屎不像孩子的屎,臭的让人三天吃不下去饭,但是看着老人可怜样,你不抠他肚子胀的吃不下去饭,喝不下去水。
你祁叔弟兄三个,老大死的早,老三在老家忙地里,老三媳妇强势又不讲理,住在隔壁都不给老人一碗饭,何况住院于她更没关系。
你祁叔是老二,也就他一个人出来工作,照顾家里也是他的本分。燕文就是老三的大女儿,老三生了四个丫头一个小儿子,孩子小的时候你祁叔全力帮忙,四个丫头出嫁以后你祁叔帮的比较少了,主要是老人肝不好,接过来又呆不习惯,在家里花钱请人专门给做饭。
唉~做饭的也贪心,一月买菜的钱一千不够,一月工资一千嫌少,你说在庄上住,好多菜自己院子里都有,就是买个肉买个蛋花点钱,药是你祁叔买好带过去的,做饭的嫌不够,三天来了三天不来。
老三媳妇不给老爷子做饭,是嫌他肝病,但看见你祁叔花钱请人做饭,心里又不平衡,成天指桑骂槐。嫌你祁叔有钱给别人没钱帮她儿子娶媳妇,骂老爷子老不死,别人说死就死,唯独他生着要死的病,却一年一年的活着。
老爷子接过来在兰州保守治疗,一月两次化疗都是我俩陪着去,回来喂饭抠屎都是我的事,你祁叔就觉得我人好,对老人好,老爷子临走拉着你祁叔的手说:你不能亏了秀竹(祁婶),亏谁也不能亏她啊。
也许你祁叔良心发现,也许你祁叔想起他父亲的遗言,也许你祁叔心里明白他侄女的想法,他说缓一缓,缓了三个月后,他跟我偷偷的领了证,谁也没告诉,谁也没请,我俩成了合法夫妻。
成了合法夫妻后,我提出来大房间我和你祁叔住,小屋子让燕文住。她却带回来一个男人,男人也像她,吃过晚饭不回家,默默蹭蹭的住下来,第一次我们不知道,第二次你祁叔不答应了:燕文,既然找下了就搬出去,老家的规矩你不懂吗,谁家姑娘把女婿带回娘家睡觉。
没想到他侄女哭了起来,哭的恓惶,哭的眼泪鼻子一把抓,你祁叔见她哭,没脾气没办法,只能跺脚:你赶快找房子,租金我给你出。
他侄女终于搬出去了,两人租了一套电梯房,举行了婚礼,从我家里接的亲,接亲不可能只是接人啊,你祁叔陪送了洗衣机陪送了电冰箱,我给缝了两床新被窝,她妈妈反倒成了亲戚。
我和你祁叔心里话,送走了就安闲了,花点钱买点安稳。
但是人家可不这样想,燕文觉得你祁叔有退休费,不能便宜了我这个半路二婚女人,她三天回门来家里,周六周日来家里。来了不像原来那样低调,来了她提出来去买菜,你祁叔掏钱,她男人提菜,一买买两家的,在我们这儿吃饱吃撑后,她提回去一星期的鸡鸭鱼肉和西兰花,蒜苔小圆菇。
我又不是傻子,我就对你祁叔说:这操作简直是把你当公款,把我当傻子,她是你侄女又不是你女儿,就是你女儿这样也不行,这就是不尊重我。
你祁叔却发火了:我没孩子就把她当孩子,你走前头你儿子送我吗,你儿子能送我回老家吗,你儿子能送我回老家、老家的人让他送吗?
我知道我是无意戳疼他的痛点,他没有儿女,他想叶落归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侄女身上。
人说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爷给你机会也给你考验,2017年的冬天,晚饭吃的羊肉泡馍,外面已经夜幕扯下,屋子里却飘着羊肉香,炭火冒出的烟气,祁叔那天心情好,心情好胃口好连吃两碗。
吃完饭了人就慵懒了,他吃完饭顺便躺在沙发上,天气预报没结束他胸口闷手麻木,嘴里表达不清楚,好在祁叔在单位见过这样的情况。
等120拉到医院,已经脑瘫不能说话,半边身子麻木无刺痛。
燕文第一个赶到医院,同时带来了公证处两个工作人员,可是却被ICU那层厚厚的门挡在外面,燕文一如既往的不和祁婶对话,纠缠医生:医生能不能见见病人,让病人说几句话。
医生见惯了生死也见惯了人世间的荒唐,见惯了亲戚朋友为那房子为钱在病房里的尔虞我诈,医生说:现在不能说。
燕文问:为啥不能说,是有人不让说吗?
医生说:无知,你不知道脑梗病人舌头僵硬,身体没知觉吗?
祁婶和儿子守着医院里,一分钟不敢离开的守着,怕万一怕万一祁叔醒过来,醒过来就要亲人在眼前。
祁叔出院后的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每天要面对燕文和她男人的骚扰,喋喋不休的要求去公证,但是祁叔无法表达,嘴是歪的,半边身子是提不起来,说一个字要费很大力气,而且那一个字只有祁婶能听得懂。
是哄或是滚。
燕文租房的租金也很自然的中断了。
前期的恢复是艰难又很漫长的,等到祁叔明确说出:租金我付不起了,你们两口子也挣钱,我的钱要吃药要留着自己花,我和你婶婶也领了证,你们过你们的好日子,我过我的日子,从今儿起,河水不犯井水,再别来了。
从那天起,燕文开始跟祁婶对话:我二叔答应我永远不和你领证的,怎么突然就有了结婚证,是不是你趁我二叔昏迷不醒欺诈领到的。
祁婶说:我没必要跟你解释什么,你可以去民政局查,你有你二叔的身份证号,报号就可以查。
只是燕文骚扰的太频繁了,祁叔应付的很不坚决,他离不开祁婶的照顾,又怕他死后不能归故里,无人抬埋他。
室友打电话知道我在邻居家,他没坐地铁是坐着102摇摇晃晃摇到家,我和祁婶在小屋子悄声说话,燕文和她男人什么时候走的不知道,直到我室友来敲门喊我回家,我才发现我已经在祁婶家里麻烦人家两个多小时了。
祁叔过来和我们说话,很客气:杨文常来坐坐,隔壁邻居的缺啥过来拿,你祁婶没啥朋友,楼上的人都不认识,她待在家里闷,你没事了来开导开导她,她心情也会好一点。
祁婶说:我没啥想不开的,只要你侄女少跑一趟,我心情就很好,我不喜欢晒太阳说闲话,再说咱家有啥晒的,话多了说漏嘴,家里这点丑事还不世人皆知啊。
祁叔摇摇头:唉,那你说怎么办,直接撕破脸,撕破脸了别说我回不去,就是每年上坟也难堪的很,大哥死了、大嫂搬到镇上去了,就剩下老三在庄上,回去你还得去老三家里坐一会。
祁叔把话说到这儿,室友就把话接过去:听说你们老家推行火葬,过去的坟地都已经推平,我去年才去了那儿,现在不实行土葬了。我们这代人给父母上坟,烧纸,下一代都是一个孩子,上班带孩子,老家没亲人,都不愿意回家上坟了。
祁婶说:我给他说了老家不让土葬,他还犟的很,你要回去你就一个人回去,我死了找个树坑埋了算了,不给儿子添麻烦,不浪费钱财不占那一平米墓坑。
祁婶说:胖子你没事和你祁叔唠唠嗑,让他那死脑袋开开光,别总想着死了要回家,要土葬,你指望谁能给你烧一辈子的纸啊。
后来燕文来,祁婶就到我家坐一会,听到门响燕文两口子走了就回家,现在过去一年多了,祁婶来的次数少了,估计燕文不常来了,但是很多次会在早市上遇到祁叔祁婶一前一后相牵着逛早市。
有次我笑着说:祁叔、祁婶你两浪漫啊!
祁婶就笑着,很无奈的笑着:别人都以为我脑梗病人呢。
祁叔说:我要把她先保护好,我活着她陪着我,我死了她可以活的好一点,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能自理能顾住自己和老伴。
我偷偷问祁婶:那个(燕文)再没来吗?
祁婶压低声音说:来了说的话过头了,你祁叔心死了,拿擀面杖赶走了。
我很想知道究竟说了啥说了:说了啥话让祁叔这么好脾气的人提擀面杖?
祁婶话提高了三分说给我也故意说给祁叔:人家说了,老坟在她家地里,想进老坟她妈说了算,当然、如果、房子过户给她弟弟,进老坟她弟弟也可以说了算。
我说:我以为她给自己谋房子呢,原来是给自己弟弟啊,还算有点情义的人。
祁叔说:好好说我还扯不开脸,威胁我我可不干,回不回去不重要了,反正我也不指望他们四季节气给我上坟送纸。我也想过了,这儿买个双穴,我和你祁婶埋在一起,风高黑夜的时候可以有个伴。
祁婶就踩他:你知道回不去才这样说话。
他侄儿结婚跟他要六万,他说准备了一万,六万没有。没想到他侄儿子日娘倒老子,断子绝孙断断续续骂了半个月,他发过去的一万块钱却秒收,一句收到了都不说。
祁叔说:在不说这事了,我现在心里明白谁对我好,我们快二十年的老夫妻了,你还不信我。
祁叔开始对侄女好是有目的性的,后来看到侄女人品有问题,加之又开始了新人新日子,祁叔对老三一家和侄女有了距离。
如果祁叔不另娶,估计侄女不会这么针锋相对,也会和二叔保持着亲人关系,包容性的血缘关系。
结后语: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也没有很纯粹的亲属关系,大都是相互关联,关联血缘也关联利益。一旦打破这个平衡,就会相互算计,亲戚反目,伤情伤害。
父母儿女,亲戚朋友不管是什么关系,都要保持在所处关系适当距离以外,千万不要抱着想法亲近,一旦失望,一旦得不到,亲戚做不成反倒成了仇人。
侄女外甥存在血缘,但不存在法律身份,可亲近可疼爱,但千万不要当自己孩子或者胜过孩子相待,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你千日好一日不好,就会心生怨恨,反目成仇。
如果不是亿万富翁,千万不要许诺房产和地产,因为你无法预知未来,预知未来世界之改变。
最重要的是单身的你,另娶就会被人掣肘,自由的你想再婚会有很多的压力和阻挠。
过去祁叔心心念念老来回归故里,土葬陪伴父母。
但是故里也在前行,摒弃土葬已经好几年,从上到下环环相扣,你只能魂归故里,无法肉身入土。
不如随风随缘葬在有缘人身边,或听山风或看水流,人间阴间一个样,心安即是家。
您能谈谈对中国体罚式教育的看法吗?
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我国古代,是很重视文化教育的,对待不好学的学生,采取的往往是严厉惩戒。
可以这样说,体罚教育是我国教育界的传统了。传统就一定好吗?我看未必。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体罚教育逐渐被淘汰。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教育禁止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那以后,即使很多老师不适应,反对,但体罚教育还是逐渐走向了末日。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习有用的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高尚的情操。体罚是让孩子畏惧,记住不要犯错误。是不是只有通过打的方式才能达到此目的呢?我看,并不是这样的。春风化雨的感化教育能达到这种效果,表扬孩子点滴进步的赏识教育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既然有替代的办法,何必一定要用体罚呢?
体罚教育,有时候确实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但过于简单粗暴,难免给孩子心灵留下创伤。有时候甚至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灵。老师实行体罚教育,有时候掌握不好火候,酿成悲剧,那就是害人害己!本来是出于好心,希望学生好,最后既伤害孩子肉体又伤害孩子心灵,老师自己得到的轻者挨批评重者坐牢,你说,这是何必呢!
好在,未成年保护法实行这么些年来,老师们也在逐渐与时俱进,开始放下手中的戒尺,采取更文明的教育方式,这是好的现象。
当然,正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能体罚不等于不罚,该怎样罚,还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