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妃嫔等级,清朝后宫妃嫔等级排位是怎么样的
清朝后宫妃嫔等级,清朝后宫妃嫔等级排位是怎么样的?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古代王爷的妻妾等级?
1、清朝王爷的妻子的等级为: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格格2、福晋(音译词,意为夫人),清朝皇室贵族妇女封号。清朝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侧室称侧福晋,汉语称为妃和侧妃。“福晋”相当于汉语的“妃”。
3、满人皇室亲王、郡王之妻称“福晋”,妻妾称谓有嫡福晋、侧福晋及庶福晋之分(凡嫡妻、为了强调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妾室则称侧福晋,婢妾俗称庶福晋。
4、贝勒、贝子、镇国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称“夫人”。
5、清代亲王、郡王及太子、世子的侧室称侧福晋,贝勒及以下只能称侧夫人,或侧太太、侧奶奶。
清朝的德妃是什么级别?
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满洲正黄旗人,包衣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清代唯一一位乌雅氏皇后(追尊)。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晋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中国古代的嫔妃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在古代的中国封建帝制社会里,做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一般后宫都是有着成群结队的嫔妃。她们不仅要为皇帝娱乐,还肩负着为皇家传播子嗣的职责。
关于嫔妃等级的划分,其实每个朝代是有差别的。不过隋唐以来大致是以下形势,(只供参考)。
皇后——后宫之主
皇贵妃 ——正一品
贤妃、德妃、惠妃、淑妃——从一品
真妃,丽妃,柔妃——正二品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从二品
婕妤、——正三品
芬仪、德仪、温仪 、婉仪、芳仪——从三品
贵嫔 ——正四品
嫔——从四品
良媛、良娣 、小仪、小媛——正五品
贵姬 ——从六品
姬——正六品
贵人——从六品
才人、美人——正七品
常在、娘子——从七品
选侍——正八品
才女——从八品
答应——正九品
更衣——从九品古代的皇帝不仅要治国理政管理好天下,还要管理好后宫七十二妃和三千粉黛。还是很辛苦。
欢迎有不同看法的小伙伴留言!关注!
常在与答应哪个高些?
每个朝代的后宫等级制度都不相同。
搂主所问的是清代后宫妃嫔的等级制度,共分为八级,依次为: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答应是妃嫔等级中的最末一级,常在比答应高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