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后宫编制,清朝后妃制度是怎样的
大清后宫编制,清朝后妃制度是怎样的?
随着近期清宫戏的热播,诸如皇后、皇贵妃、贵妃等等五花八门的皇帝大小老婆们的封号再次勾起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皇帝的大小老婆们到底是怎样区分等级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先说最早的建州及后金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人们并没有像后世那样严格区分等级。基本还是遵循女真旧俗,和其他女真贵族的女人一样,有名分的女人被称为福晋,没有名分的女人被称为格格,仅此而已。即便清太祖建国称汗之后,也仅仅是将正室称为大妃而已,其他并无太多变化。例如摄政王多尔衮的生母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彼时的身份就是大妃。
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之初,也并没有改变这个旧俗,而仅仅是作了一些修改和规范,册立了诸如中宫福晋、西宫福晋等等。崇德元年,清太宗去汗号称帝,改国号为清。此后,开始逐步规范后宫制度,但也仅仅是建立了所谓的五宫,即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并没有作更加细致的区分。例如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就曾经是永福宫庄妃。
清朝入关成为中央政权之后,自然是不能像当初在关外那样小打小闹了。随着清世祖福临逐渐长大、有了女人之后,后宫制度的完善也被提上日程。顺治十五年,清朝仿效历代中央政权旧制并予以革新,建立了一套新的后宫等级制度,即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一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无定数。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早年的福晋、格格等称号也依然事实存在。而且,还杂糅了一些明制以及后世后妃等级制度的雏形,总之是比较混乱。例如清世祖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后就降为了静妃,而不是以上的任何一个封号。因此,这套等级系统基本等于是名存实亡。
直到康熙年间,清朝的后宫等级制度才最终得以完善,形成定制。即为后人所熟知的那一套: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二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六宫。此外,皇帝暂时没有名分的女人被称为官女子,此类所谓的官女子通常是内务府选秀出身的宫女被皇帝临幸后的临时称号,特例除外,一般不久后都会被给予一定的名分,诸如常在、答应之类。
关于嫔以上的名额,并不是说皇帝必须有这么多妃嫔,而是妃嫔的编制是这么多,可以满编,也可以不满编,甚至出缺。例如清朝定制,皇后在世时不设皇贵妃(清高宗弘曆的令懿皇贵妃、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属于特例。在清高宗继后乌拉那拉氏去世之前,皇后和皇贵妃的确共存了一段时间。但是,实际上彼时的乌拉那拉氏已经被不废而废,只剩一个皇后的空衔而已。较起真来,这唯一的特例其实算不得是特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皇贵妃的编制撤销了,而是暂时出缺而已。皇后去世或被废后,皇帝不立继后,皇后出缺,由皇贵妃摄六宫事同理。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这些名目繁多的皇帝大小老婆们的封号。
皇后,皇帝的正妻,编制一名。但不是说皇帝只能有一位皇后,如果皇后去世或者被废,皇帝可以娶继后或者将原有侧室扶正为继后,但编制仍然只有一名,不能同时册立两位皇后。例如清宣宗旻宁,他的第一任皇后并不是原配,而且继妻。因为他即位时原配已经过世,只能册立继妻为后,即孝慎成皇后佟佳氏。而原配则被追谥为皇后,即孝穆成皇后钮钴禄氏。佟佳氏去世之后,清宣宗又将侧室全贵妃钮祜禄氏册封为皇贵妃,不久扶正为皇后,即孝全成皇后。此外,清世祖追谥的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属于特例,这里就不铺开说了。但是,无论如何折腾,活着的皇后始终只有一个。当然,皇太后除外,有两宫并立者,虽然都拥有皇太后身份,但仍旧以先皇帝之皇后为尊。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和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无论慈禧多牛,还是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称比自己岁数小的慈安为姐姐。
皇贵妃,明清时期较为特殊的一个后宫等级,地位和待遇仅次于皇后,通俗讲就是副皇后。正因为地位特殊,足以威胁到皇后的地位,清朝特别规定皇后在世时不设皇贵妃(唯一的特例前面已经讲过)。所以,清朝的皇贵妃通常有这么几类情况:一、临终前皇帝加恩提升的,如清高宗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二、死后追谥的,如清高宗的淑嘉皇贵妃金佳氏。这两类主要是安慰奖,同时也提高了丧葬规格。三、皇帝给已故或守寡的庶母升级的,这类情况基本要么是皇帝向自己的庶母兼养母报养育之恩,要么是对自己异母的兄弟投桃报李。如清仁宗颙琰追谥自己的庶母兼养母庆贵妃陆氏为庆恭皇贵妃、清世宗胤禛追谥异母弟怡贤亲王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四、皇后出缺,皇帝暂时不想立后,册封一位皇贵妃摄六宫事,也就是以副皇后身份代理皇后。清宣宗的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起初就是这个身份,只不过后来因为她的亲儿子恭忠亲王奕訢硬要,养子清文宗奕詝碍于孝道和一些其他原因不得已在其临终前勉强给了一个“低配版”的皇后身份(即死后谥号字数较正牌皇后减少,且不系帝谥。至于完全享受皇后待遇,那是祺祥政变之后慈禧对奕訢的投桃报李,是后话了)。此外,清仁宗的亲妈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前也干过这个活儿,只不过死后多年,在儿子即位前被丈夫追谥为皇后,给扶正了。
至于贵妃、妃、嫔,是皇帝普通小老婆们的封号,主要拼的是老公的宠爱和娘家的背景。清高宗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和继后乌拉那拉氏(一说为辉发那拉氏),同是潜邸侧福晋出身,清高宗即位后却一个封为贵妃,一个封为妃(娴妃)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因为高佳氏的父亲高斌彼时势头正盛,女儿自然也跟着沾了光。当然,老公的宠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都是正室和有名额限制的高级小老婆,接下来就是没有名额限制的低级小老婆了。 先说贵人。贵人主要是户部组织的八旗选秀所选中女子的起步职务,特例除外。慈禧老佛爷当初经选秀入宫,就是从贵人起步的。至于经内务府选秀选中的宫女被皇帝临幸后一般很少能直接提升为贵人的,同样特例除外。据说,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就是内务府出身(与《清史稿》记载略有出入),但起步就是贵人,也难怪后来能成为皇帝他妈了,绝对是官女子中的战斗机!
接下来是常在和答应,这两个属于皇帝小老婆中级别比较低的等级,通常是内务府选秀选中的宫女被皇帝临幸后得到的封号。当然,贵人以上的小老婆犯错被降级也有降为常在、答应甚至官女子的,但比较少,并不是主流。至于早年间电视剧《戏说乾隆》里的宫女——春喜小答应,那就纯属是胡说八道了…… 最
后就是官女子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官女子有点类似民间的通房丫头,虽然被主人睡了,但是地位仍然是丫头,暂时还没有成为小老婆。不过,绝大部分情况下,官女子最后还是能升级为小老婆的,以常在、答应为主。当然,这类女子也基本都是内务府选秀出身的宫女。
至于像一些电视剧里说的那样,皇帝微服出巡,带回来一个汉人女子册封为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清朝旗汉不通婚是铁律,尤其皇家更是如此。反倒是对于回部(西北地区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和外藩蒙古(非隶属蒙古八旗的蒙古族)例外,清高宗的容妃(即传说中的香妃)就来自回部,算是统战需要吧。有人肯定要说了,清世宗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不是汉族人吗?其实不然,年姓看起来是汉姓,但实际上年氏家族隶属汉军八旗,并不是清朝定义的汉人。虽然是汉姓,但确依然是旗人。终清朝两百余年,后宫绝对没有一个汉人女子,即便是退位后“大婚”的清废帝溥仪依然如此。
清朝历史电视剧有哪些?
《乔家大院》《龙票》《京城四少》《新九品芝麻官》《太极宗师》〈天下粮仓〉《江南京华梦》《金枝欲孽》《孝庄秘史》《雍正王朝》《少年天子》《康熙王朝》《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大清后宫》《康熙微服私访记》《清宫风云》《铁齿铜牙纪晓岚1.2.3.4.5》《少年康熙》《戏说乾隆》《一生为奴》《大清徽商》《大清盐商》《新安家族》《漕运码头》《鸦片战争演义》《于成龙》《小白菜奇案》《甄嬛传》《李卫当官》《步步惊心》《英雄无泪》《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宫锁连城》《红墙绿瓦之残阳》《万凰之王》《施公奇案》《郑板桥》《御用闲人》《大太监》等
清朝后宫妃子的排列?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 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满清皇帝宫庭的妃子们缠足吗?
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末期,兴起于南宋时期,此后小脚就成了一种普遍的女性审美,那个时候,人们认为小脚才是美的象征,甚至有些女子追求极端,等到了成年,连正常的走路都很困难。
清朝的妃子大多数是不缠足的,这是因为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朝的统治者从边疆入主中原,他们不受礼教束缚,看不惯也接受不了女子的缠足之举。
清初的统治者对女子缠足极为反感,还未入关,太宗皇太极就于崇德三年,即公元1638年谕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
后来孝庄皇太后曾规定,以缠足入宫的女子,当斩。顺治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统治者下诏,要求天下的女子不得再缠足,不过因为积习难改,后来就取消了禁令,但对八旗女子却从未开禁。
清朝后宫妃子的甄选,大多都是来自八旗中的女子,所以自然也就不是小脚,而是自然生长成的玉足。
不过,清朝后宫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嫔妃,那么这些嫔妃是否缠足呢?
其实,在紫禁城中的嫔妃,妃子的双脚还是正常尺寸,这跟清朝的后妃选拔制度有关,尽管清宫中有汉族女子,但这个汉族女子出身的家族,依旧属于八旗,所以先前八旗女子不得缠足的规定在她们身上依旧适用。
这样一来,后宫中的妃子自然就是没有缠过足的女子了。
可能有人还是会有疑问:如果是地方官员献上的美女,而这些美女既不是满族,也不是汉军旗,而是缠过足的汉族女子,那会怎么解决呢?
既然想要讨好皇帝,这些官员自然也能想出解决的方法,清朝的先祖不是不让缠足的女子进入紫禁城吗?那我就把这些美女全部送到圆明园里册封,并不生活在紫禁城。
如此一来,既不会打破规矩,也能让皇帝顺理成章的拥有这些美人。
虽然满族的女子不裹脚,不过根据普遍的审美观念,大脚绝对是不受欢迎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子就发明了一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既能达到婀娜多姿的效果,还能把脚藏在衣裙里,不会轻易显露出来。
皇帝之大清后宫怎么得到美人?
①赫舍里:如毓
②富察:温婉
③瓜尔佳:静瑜
都是第一次登基自动触发
④乌雅:荣华
是第一次登基完之后去太后那里(一定要是上午)
⑤他他拉:宁秀
⑥叶赫那拉:兰杏
⑦佟佳:明惠
是登基后第一批秀女(选秀是自动出发,不必担心错过)
⑧马佳:绮馨
⑨董鄂:云珠
是登基后第二批秀女
⑩钮钴禄:纯曦
11纳兰:锦绣
是登基后第三批秀女
12乌苏:白芷
第八年去乾清宫(不是去一下就可以收是随机的)
13郭络罗:揽月
14伊尔根觉罗:瑾宜
是登基后第四批秀女
15博尔吉特:承欢
16魏依依
是登基后第五批秀女
17徐晚晴
魏依依好感大于200触发
后面那三位妃子没有玩应该也是选秀进来的。
以上是妃子攻略,属性如果你买了大礼包,可以从内务府直接属性加满,还有冷宫,是从御花园随机触发的,当然,妃子越多,触发得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