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剑阁王双,魏国小五子文鸯邓艾郭淮钟会郝昭

2023-03-26 15:14:03 94阅读

守卫剑阁王双,魏国小五子文鸯邓艾郭淮钟会郝昭?

三国武将一直是人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什么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东吴四大都督,十二虎臣等,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是最强大的,文臣武将极多,个个英才。文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等五大谋士,以及后来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武有曹魏宗族的八虎骑和外姓将领的五子良将。尤其威震天下的五子良将,如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等,都是曹魏政权的基石,为曹操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守卫剑阁王双,魏国小五子文鸯邓艾郭淮钟会郝昭

《三国志》: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但是很多朋友觉得,魏国前期虽然强大,曹操在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剿黄巾,灭吕布,平袁绍,败袁术,定刘表,光彩照人,可谓战功磊磊。但到了后期,尤其是五子良将相继去世后,面对诸葛亮北伐,魏国却一直被诸葛亮按在地上摩擦,损兵折将,狼狈之极。估计只有张郃在世时,魏国才能大展神威,令诸葛亮发出:“此人不除,必为蜀中之患”的感慨。

但其实魏国仍旧是魏国,除了司马懿,张郃可以对抗蜀军,保家卫国外,仍有五人可退蜀军,堪比魏国早期五子良将,使魏国依然处在霸主地位,被称为“魏国小五子”。

那么,魏国后期“小五子”都有谁呢?如何排名?谁是第一,谁是第五?

第一,邓艾

邓艾,魏国后期名将,是三国后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率领魏军多次抵御蜀国名将姜维的进攻。邓艾深通兵法,谋略深远,善于占用有利地形,在对抗蜀军时几无败绩,可以称作是姜维的克星。邓艾不但有勇有谋,还与将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在偷渡阴平时,遇到悬崖峭壁,都认为无路可走时,邓艾能绝处逢生,身披毡布,第一个滚下悬崖陡坡。将士等都争相跟随,愿为之死。

邓艾最经典的战役就是偷渡阴山,使蜀国瞬间灭亡,不给姜维喘息之机。公元263年,邓艾率军3万,与钟会约定,钟会率大军与姜维在剑阁对峙,邓艾率军偷渡阴山,翻越崇山峻岭,直击成都。山高路险,一路安排士兵留守休息,当魏军到达江油时,竟然所剩不到2千人,可谓极其悲壮。邓艾靠着极高的战术,降服江油守将马邈,击败诸葛瞻,让后主望风而降。

邓艾是灭蜀第一功臣,在“小五子”之中排在第一。

第二,钟会

钟会,三国曹魏军事家,太傅钟繇的小儿子。钟会才华横溢,被魏帝及司马家族所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毋丘俭,典知机密,立下大功,后献策于司马昭,粉碎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

三国后期,蜀国姜维屡次进攻曹魏,司马昭深恶痛绝,想要征讨蜀国,当群臣都反对时,只有钟会一人表示可以征讨,并为司马昭献计,被司马昭所倚重。公元263年,与邓艾一起伐蜀,钟会率大军大举进攻,把姜维等逼退到剑阁防守。钟会的计谋可以击败蜀国,降服敌将,逼退姜维,真可谓奇才也。

钟会仅次于邓艾,在“小五子”之中排在第二。

第三,郭淮

郭淮,能和张郃媲美的魏国宿将。郭淮很早就有所出场,早期在刘备攻打汉中时,为夏侯渊副手。夏侯渊死后,全军动摇,郭淮与杜袭推举张郃为主将,才迅速稳定局势,等到曹操援兵。在诸葛亮北伐时,郭淮已成长为魏国大将,镇守雍凉地区。后随曹真,司马懿等阻止诸葛亮北伐魏,屡立战功。

在诸葛亮死后,仍然与蜀国姜维对峙,称为姜维眼中钉。,姜维率领北伐军与司马昭交战,将司马昭围困于铁笼山上,并约羌王派兵相助。郭淮先击败羌王,继而和司马昭里应外合,大胜姜维。郭淮多年抵御蜀军,为魏国屏障,其功绩可媲美五子良将。

郭淮仅次于钟会,在“小五子”之中排在第三。

第四,郝昭

郝昭,三国后期守城防御的第一良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破产后,曹真,司马懿等觉得诸葛亮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再次袭击魏国。所以郝昭临危受命,在抗蜀前线,陈仓驻守。果然诸葛亮再次率军前来,率军大举进攻曹魏。

作为首当其冲的城池,郝昭不负众望,坚守城池。由于郝昭防守有方,不但以几千人抵挡蜀汉上万大军半月有余,让魏延等将望城兴叹。后与王双配合,里应外合,让蜀国大将竟然不敢从陈仓进军。

诸葛亮对郝昭毫无办法,于是派郝昭同乡靳详劝说郝昭,迫使其归降蜀国。郝昭不为所动,舍身忘死,就是不降,用剑指着靳详道,大叫快让诸葛亮快来攻城。如此忠勇之将足可媲美五子良将!

郝昭仅次于郭淮,在“小五子”之中排在第四。

第五,文鸯

文鸯,是曹魏后期名将,也是足以傲视三国,环顾古今的猛将文鸯。文鸯为文钦之子,有万夫不当之勇,骁勇善战。在司马师废除少帝曹芳后,文鸯与其父文钦参加毋丘俭淮南起兵。文鸯建议趁司马师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应马上出击,打击司马师。文鸯趁夜先到司马师营寨,让司马师全军震惊,文鸯往来冲突,居然在司马师大军处捣鼓了一夜,甚至怀疑是文鸯太猛,还是司马师全军太菜。

原文写道: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

文鸯退后,司马师大怒,命军士追赶,数百敌将拼命追赶。接来下就是好戏登场,文鸯此时就剩一人,翻身杀入敌军,用鞭击杀数人,然后回马而退,如此这般四五回,最后没人再敢追赶。

文鸯以一人之力大战数百敌军将领,杀死数人,往来冲突仍能全身而退。估计这样的战绩,令常胜将军赵云都汗颜。有如此武艺而忠于曹魏当然必须入选三国后期小五子良将。

文鸯在“小五子”之中排在第五。

结语

以上五人便是曹魏后期能够媲美“五子良将”的“小五子”,分别是邓艾、钟会、郭淮、郝昭、文鸯,都是当世名将。邓艾有灭蜀之功,理所应当排在第一位,钟会在剑阁与姜维大军相持,排在第二位,郭淮临危不乱,排在第三位,郝昭能够以数千军队挡住诸葛亮数万蜀军,排在第四位,文鸯主要是武力过人,因此排在第五位。

以上资料主要来源《三国演义》、《三国志》,喜爱三国的小朋友记得留言讨论哦!

三国会变成什么局面?

三国时期最悲壮的当属于诸葛亮北伐战役了,因为那个时代的曹魏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领土,而且还因为军事力量很高,连早已经脱离东汉上百年历史的西域也被曹魏重新掌控。不论是蜀汉还是东吴,面对曹魏这种级别的对手压根没有赢的可能。

但作为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在实力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依旧敢领兵北伐,甚至一度把曹魏大都督司马懿死死压制,这也彰显了诸葛亮的本事。但因为蜀汉太过虚弱,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多年以后蜀汉也被曹魏所灭。

很多网友认为假如诸葛亮不折腾,选择修生养息的话蜀汉或许可以保存很多元气,不至于被灭得那么快。其实假若诸葛亮不北伐,那蜀汉可能崩溃得更快!

诸葛亮接手的蜀汉现状

蜀汉巅峰时期曾经囊括了荆州、。益州、汉中三个地区,而且一度把曹操吓得要往河北迁都。但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导致荆州丢失,这让蜀汉失去了半壁江山。后来刘备想用武力夺回荆州,当他动用全国之力准备两年时间之后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荆州,没想到被陆逊火烧连营,带出去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刘备第二年也郁郁而终。

诸葛亮接手的蜀汉全国人口不超过百万,汉中地区实际上是一座空城,只有魏延旗下接近4万军队以及他们的家人驻扎于此。而益州南部的士族原本就不甘心被刘备统治,听闻刘备身亡之后当场联合南中的异族开始造反,扬言要攻下成都活捉阿斗,蜀汉朝廷对此已经没有统治力。而曹魏早就在北边虎视眈眈,魏延在汉中只能被动防御。东吴自从击败刘备之后陆逊一直在荆州厉兵秣马,一度要摆出踏平益州的样子,只有永安地区不到2万兵马布防。

可以说当时诸葛亮接手的蜀汉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只要曹魏从汉中地区攻打蜀汉,或者东吴从永安地区强攻,蜀汉可能当场被灭国!所以诸葛亮果断的和东吴和解,承认东吴对荆州的统治权,两家人重新联盟共同对付曹魏。少了东吴的军事压力之后诸葛亮才把永安方面的驻军撤回拱戊成都并开始恢复民生,3年之后才让蜀汉恢复些许元气。

蜀汉政权对于益州士族来说是"外人"

解除了外部压力之后对于蜀汉来说并不轻松,因为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境内的士族不团结,甚至相互排斥。这种情况对蜀汉而言并不是独有,早在几十年前刘焉进入益州的时候,因为他是外来人士,担心被益州本土士族架空,所以他启用了益州东边的士族帮衬他,也就是东州派。而益州本土士族认为这是刘焉要打压他们,所以他们开始反抗,不配合。

刘焉离世后刘璋上位,益州本土士族发现刘璋是个性格懦弱的人,于是变本加厉排斥刘璋,两边人内斗非常凶。刘备能够掌握益州,除了他的军事能力强于益州本土之外,更多原因是他和益州本土士族做了交易,对其许多更多的利益。在夷陵之战前夕,蜀汉国力还算可以,民生也蒸蒸日上,尽管刘备对他们来说也是外人,但以为内两边人都有利可图,一时间相安无事。

后来随着刘备的战败,蜀汉的资源更少,对士族们的压力能力更弱,这时候使得他们开始有二心。可以说南中的叛乱是这群士族阶级对蜀汉政权的一次试探,假如蜀汉一直放任不管的话,到时候成都这个核心大本营或许也会发生叛乱。

诸葛亮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本身属于"荆州派",对于他们这群士族来说同样是外人,为蜀汉的稳定,诸葛亮同样和他们妥协。不仅同意让世家子弟到朝廷做官,甚至还答应士族们进行商业互通,让他们的蜀锦可以销往曹魏和东吴,而且征兵还不征到士族人的身上。

只有北伐才能存活

诸葛亮的一系列操作算是把蜀汉稳定了下来,但仅仅只是稳定,而不是长期存活。因为假如蜀汉没有了一个目标、假想敌的话国内就会发生内卷。这些士族们争权夺利的手段比比皆是,他能力再大也挡不住。

所以诸葛亮只能对外发动战争,把蜀汉置于险地,把士族们的安危绑在蜀汉的战车上。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人道主义,蜀汉被曹魏灭国的话,益州本土内的士族将会被曹魏士兵洗劫一空,同样曹魏被蜀汉所灭的话他们境内也会被蜀汉士兵洗劫,因为是利益共同体。

所以当诸葛亮休养三年后先亲自带队南下歼灭叛军,顺便检验了蜀军的战斗力。战况比诸葛亮料想的还要好,仅仅半年时间就得胜而归。这一战让益州士族和曹魏、东吴看见了蜀军的战斗力。刚回到成都还没怎么休整,诸葛亮趁着魏明帝曹睿刚上位根基不稳,朝堂混乱的情况下突然发动北伐战役,牢牢把国内拧成一股绳。

北伐之战持续了接近10年,尽管诸葛亮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战果,但蜀汉国内越打越安详,越打越团结。假如没有这场北伐而是继续修生养息的话,蜀汉将有很大可能被曹魏、东吴渗透、分裂,提前历史几十年灭亡。

小结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本来不用出仕,毕竟那个时代曹操已经可以卷席天下,刘备战争几十年一无所获,已经失去了翻盘的可能。但经不住刘备真诚的他还是选择成为刘备的军师,为刘备制定战略规划,然后促成东吴联盟、开启赤壁之战,夺荆州、益州、汉中把刘备推向巅峰。

等刘备死后还要继续帮衬刘禅,把蜀汉大大小小的事情压在自己身上,以至于积劳成疾,年仅54岁就在五丈原离世。看。可以说诸葛亮为蜀汉的发展操碎了心,他对得起刘备,对得起刘禅也对得起蜀汉,更对得起历朝历代对他的高度评价。

许诸与蜀国马超?

张辽、张郃、许褚三人组队,马超、赵云、魏延三人组队,两组决战,哪组能赢?

曹魏三人组中,张辽、张郃是五子良将,武力值属于强一流,许褚是曹营武力一哥,武力值属于超一流。

蜀汉三人组中,马超、赵云是五虎上将,武力值属于超一流,魏延是五虎之下第一人,武力值属于强一流。

这两组进行决战的话,应该没什么悬念,曹魏三人组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这六人的武力值如何定位?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别为:单挑表现,斩杀数据。

六人的单挑表现。

张辽的单挑表现如下:

1.单挑夏侯惇,不明回合战平;单挑张郃,五六十合以上战平;单挑太史慈;七八十合战平;

2.单挑凌统,五十合看似战平,实则略占上风,因为孙权紧急鸣金了;单挑袁尚,三合速胜;

3.单挑文丑,被对方的箭术阻断两次,差点丧命;单挑丁奉,被对方的箭术射中腰窝,因此丧命。

参考上述数据,我们大致得出:张辽与夏侯惇、张郃、太史慈这些强一流均能战平,可以认为和张郃极为接近。但是张辽的箭防能力非常差,仅与超一流正面遭遇一次,可惜表现不尽如人意。

张郃的单挑表现如下:

1.张郃五遇张飞。当阳桥、葫芦谷口,张郃都不敢出战;瓦口关之战,张郃单挑张飞第三次,第一次厮杀二十余合,心虚退兵,第二次厮杀三五十合,因后军不利而仓皇撤军,第三次厮杀十余合,逃回关上坚守不出。

2.张郃六遇赵云。穰山之战,交手三十合,张郃大败;长坂坡,交手十余合,赵云不敢恋战(保阿斗突围);乌林道,张郃、徐晃双战赵云,不利;汉水之战,张郃、徐晃被赵云的枪法吓到胆寒;汉水空营计,张郃不敢上前,后来被赵云吓跑;定军山,张郃看到赵云,直接跑路。

3.张郃单挑马超,二十合速败!

4.张郃单挑黄忠,二十合战平,但心虚而退;

5.张郃与魏延交手四次。瓦口关之战,张飞绕道梓潼山,魏延在关前搦战,张郃上前厮杀,战况不明;街亭之战,张郃杀败马谡,魏延赶来,追杀张郃五十余里;陈仓之战,魏延下关与张郃厮杀,魏兵败退;剑阁之争,魏延诈败诱敌,张郃被引诱进木门道,最终被射死。

6.张郃单挑王平,数十合将其杀退。

参考上述数据,我们大致得出:张郃在赵云、马超、张飞这些超一流面前,差距过于明显,基本抗不过三十回合,即便是与魏延的多次交手,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许褚的单挑表现如下:

1.单挑典韦,完全战平;单挑吕布,二十合战平,如果继续单挑,估计能支撑四十回合;联合徐晃围堵关羽,被奋力杀退;

2.单挑赵云,三十合战平;在夜间“与赵云力战”,后来与李典、于禁三人围攻赵云,让赵云全身而退;

3.单挑张飞,也可能是实力不济,也可能是运气不佳,反正是遇到张飞就被死死克制;

4.单挑马超,二百二十合基本战平;许褚被逼到卸甲,但是把马超的枪杆折断了;许褚在战前曾将马超吓退,但是在单挑的最后阶段,曹操派曹洪、夏侯渊火速接应;战后,许褚臂中两箭,马超追杀到曹营战壕边。这一战,马超98分,许褚97分。

5.单挑徐晃,五十合战平,如果续战应该有优势;单挑庞德,五十合战平,庞德厮杀在前,但许褚有放水作战的思想包袱。

参考上述数据,我们大致得出:许褚在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超一流面前,都不太给力,或多或少要吃点亏;但是在庞德、徐晃、张郃、魏延等人面前,能够具备明显优势。

赵云的单挑表现如下:

1.单挑文丑,六十合战平;白马、延津之战时,许褚面对颜良、文丑,都没有选择主动站出来;

2.单挑许褚,三十合战平,但从穰山夜战的情况来看,赵云的综合实力还是要强于许褚;

3.长坂坡,赵云杀到衣甲平过、血染征袍,许褚跟随曹操在山顶上,但是没有选择拦截赵云;

4.其他单挑,比如戏耍周仓、十余合速败李典、袭杀高览、三十合败张郃、杀退徐晃张郃、吓退徐张等,均不再罗列。

马超的单挑表现如下:

1.速虐于禁、速败张郃、刺死李通,连续作战后,四十余合把曹洪杀到刀法散乱;

2.单挑许褚,血拼二百余合,有轻微优势;

3.单挑张飞,血拼二百余合,基本战平;张飞主动摘盔作战,刘备两次鸣金,不过马超也率先诈败、并扔出了铜锤;

参考赵云、马超的单挑数据,我们只得出两点即可:他们可以三十合之内速败张郃、张辽,他们在许褚面前具备轻微的优势。

魏延的单挑表现如下:

1.被文聘杀退(兵力劣势);

2.敢于挑战黄忠,敢于挑战马超(葭萌关,把马岱当成了马超);

3.十合速败马岱,与张飞速败马岱的回合数相同;

4.单挑庞德,激烈厮杀,因为对方“诸将努力上前”,选择诈败,但随即射翻了曹操,被庞德奋力杀退;

5.四次激战张郃,从未一败,第四次完成了诱杀任务;

6.诈败术无敌,骗庞德、擒鄂焕、擒祝融、诱兀突骨、收姜维、斩王双、诱张郃,还把司马三父子诱入上方谷。

参考上述数据,我们大致得出:魏延相当彪悍,战绩比张郃、张辽丰富多了,武力值隐藏的极深。

六人的斩杀数据如何?

张郃的斩杀数据:

1.平定汉中,刺死杨昂;2.巴西之战,以回马枪刺死雷铜。

张辽的斩杀数据:

1.奇袭乌巢,斩杀蒋奇;2.黎阳之战,追杀沮鹄,将其射死;3.白狼山之战,斩杀蹋顿;4.逍遥津之战,巅峰神作,可惜没有斩杀数据。

许褚的斩杀数据:

1.双杀李别、李暹,双挽人头归阵;2.征张绣,三合斩杀张先;3.仓亭之战,秒杀尹楷,然后一马当先,立斩数十将;4.平定汉中,斩杀张卫;5.许褚还生擒了何仪,至于杀死许攸就不算了。

从曹魏三人组的斩杀数据来看,他们并没有杀过猛将。张郃作战以保命为主,斩杀数据最差;张辽善于阵战奔袭,但是没有单挑的斩杀战绩;许褚能力极强,斩杀数据比较可观。

赵云的斩杀数据:

1.直接上名单吧,包括下列人物:麴义、裴元绍、高览、张武、吕旷、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刑道荣、刘晙、马汉、慕容烈、焦炳、朱然、金结三环、韩德、韩瑛、韩琼、韩琪、朱赞、苏颙,共计24人;另有长坂坡的五十余人,无名字。

2.赵云还生擒了吴懿、陈应、韩瑶等人。

马超的斩杀数据:

1.十七岁时刺死王方、生擒李蒙;2.刺死李通;3.箭无虚发,射死数十人;4.以剑术一挑五,斩杀马玩、梁兴;5.一挑八,刺死杨阜的七位族弟;6.一剑斩杀杨柏。

魏延的斩杀数据如下:

1.二次北伐,一刀斩杀曹遵(曹真先锋,拥兵十万);2.兵退陈仓,突袭战,一刀斩杀王双;3.为了任务而诈败,诱杀了兀突骨、张郃等人;4.魏延还两次生擒泠苞、一招生擒孟获。

从蜀汉三人组的斩杀数据来看,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他们比曹魏三人组的成绩都要好很多!

小结:无论是单挑战绩,还是斩杀数据,蜀汉三人组的数据都占据绝对优势。张郃、张辽基本相等,他们与魏延不相上下,但是与许褚有较大差距,与赵云、马超的差距更大;马超、赵云基本相等,他们完全可以罩着魏延,而许褚只能被两位盟友拖后腿!

曹魏三人组VS蜀汉三人组,结局如何?

我们将作战模式分为点将单挑和六人群战。

1.点将单挑。

说白了就是各方选派一人,然后进行单挑,三局两胜制。这种模式,最好的策略就是田忌赛马。蜀汉三人组完全立于不败,大可让曹魏三人组随意选派阵容。

张郃、张辽,遇到赵云、马超,必败;遇到魏延,不敢说必胜,只能说五五开,而且魏延的综合数据丝毫不弱于他们两个;

许褚,遇到魏延应该必胜,但是遇到赵云、马超,虽然能够拼命顽抗,但也挽回不了战败的结局。

其实 ,如果对他们的武力值进行打分的话,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设定吕布的武力值为100-99(含巅峰期、衰退期),那么关羽应该在99-95,张飞应该在99-97,赵云大致在99-97(不含老年时期),马超的大致在98-97,许褚为97-96。魏延、张辽、张郃的峰值大概都能达到95-94,但是下限就不同了,张郃的下限比较差,而张辽一旦遭遇暗箭,下限也比较低。

总之,采取点将单挑的模式,曹魏三人组没有任何机会。

2.六人群战。

这六人中,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都经历过不下数十次混战,经验值都不存在短板。

但是,六人群战与大兵团群战还不一样。六人群战,最终肯定会演变成捉对厮杀,那就会面临着下面的情况:

魏延与许褚厮杀,拖住他五六十合没问题;那么赵云、马超双双奋力厮杀,应该很快解决掉张郃、张辽;继而围攻许褚,轻松团灭。

魏延与张郃(或张辽)厮杀,许褚与赵云(或马超)厮杀,这四人百八十合之内不会分出胜负,但是第三对会在三十合之内分胜负、五六十合之内完成刺杀,然后就变成三打二的局面,又是一个碾压的结果。

其实,赵云、马超的群殴能力,不是一般武将可比的,许褚比不上,二张、魏延更比不上,他们能够眼观六路、枪挑八方,比如老赵云团灭韩氏五口,比如马超团灭杨阜七兄弟,这种能力就连吕布、关羽、张飞等人都难以做到。尤其是赵云,被群殴的次数最多,反群殴的次数也最多,如果赵云的枪法超常发挥,甚至有独战二将的可能!

此外,如果双方大火并,一旦杀红了眼,各种诈败、暗箭都使出来,那么曹魏三人组就要哭了!

赵云、马超都是箭术达人,更是防箭的天花板,这二人都可以用枪法拨开箭雨!魏延仰射山顶,把曹操射翻,箭术也算超群,他虽然被马岱射中过一次,但是能够甩开刀法抵挡落凤坡的乱箭。

张郃能够背射红心,但是没有实战表现,避箭能力也没有展示;张辽有两次射中战绩,但是防箭能力实在不太行;许褚就不会射箭,还有臂中两箭的经历。

真要是不讲武德、暗箭齐飞,那么赵云、马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估计还能帮着魏延挡箭,而这三人的箭术组合,许褚三人组根本挡不住,第一个落马的,不是许褚就是张辽!

结语:许褚、张郃、张辽,这三人组合在一起,等于两弱拖一强;赵云、马超、魏延,这三人组合在一起,属于两强带一弱;这两组的战斗力差距太大,曹魏三人组根本不具备相抗衡的实力。

五虎将后传boss顺序?

韩德 夏侯 华雄 王朗 郭准 三熊猫 牛头 丞相 (开城还有徐晃) 董卓 王双 韩绍 颜良+文丑 曹真 张合 张辽 曹爽+潘璋 司马师 双夏侯 许以 钟会+甘宁 曹操+郭嘉 司马望 双邓 吕布+高顺 三司马 魏延+周瑜 孔秀(山丘) 韩福+牛头(叫啥忘了)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多次北伐?

在《三国演义》的原著中,姜维的武力值应该属于第三个档次,大约能排到第二十五六名以的水平。

在三国各个猛将中,姜维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帅才,武力单挑能逼走赵云,领兵作战可屡胜郭淮,政治头脑也很精明,知进退,善趋避,远胜那个政治白痴――魏延。

从魏延作乱被杀后,一直到文鸯威震乐嘉城之前的这段时间,姜维的武艺可以算得上举世无敌,所以说,姜维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天下第一。

《三国演义》后期对武将的单挑描述并不着重,精彩程度大打折扣,而姜维则支撑着单挑打斗的半壁江山。

姜维参加过的战斗次数并不多,共有12次,其中有效胜绩是7次。斩杀敌将2人,三合以内击败过3人。有过3次平局,都是与邓艾父子打斗。

姜维的战绩表:

姜维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他的初次亮相――天水关大战赵子龙。

赵云这个人非常特殊,别的将领有巅峰期和衰褪期,比如关羽年长后战斗力大降,胜率大跌,而张飞的武力也下降明显,三五十合奈何不得张郃。但赵云的战斗力却保持得很好,没有丝毫下降,年近七旬,仍然英勇不减当年。屠灭韩门,力敌八将。天水关一战,赵云骤遇姜维,没有料到姜维如此扎手,十分震惊,撤退后在诸葛亮面前大夸姜维武艺。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姜维的武艺在赵云之上。赵云的这次战败主要是因为调虎离山的计谋被识破,战斗计划被打乱,赵云前面几场打斗的敌人都比较弱,突然蹦出来一个强敌,心中难免有些忙乱。在当时形势突变的情况下,赵云主要的任务保证部队安全撤离,而不是逞匹夫之勇与姜维较量高低上下,所以匆忙撤退。

通过分析姜维的各次战斗,能看出来他有个特点:发挥很不稳定。

在亢奋状态下,姜维能够突然小宇宙爆发,发狂一般击退赵云;危急时候,仓惶而逃,却又空手接箭,射杀郭淮;遇到了渣渣水平的杨颀,却三箭射不中,还马失前蹄,差点丢了性命。三四十合搞不定小年轻――邓忠,箭也射不中,弃枪挟枪,十分惊险。

姜维的单挑水平和他的用兵特点非常相似,用奇弄险,随机应变,能屡屡得手,也常常马失前蹄。

一般武将的武力值有成长期、巅峰期、衰褪期,像个抛物线,赵云像条直线,姜维则像个锯齿,忽上忽下,很不稳定。

咱们来分析一下姜维的武力值。

比起那些超一流猛将,如蜀汉五虎和许禇、典韦等人,姜维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上面已经说过,他虽然曾经击退过赵云,但并不意味着姜维在正常对阵的情况下能与赵云抗衡。

与同时代的敌军猛将――张郃做个比较。

姜维数次随诸葛亮北伐,当时曹魏军中令蜀军最为忌惮的敌将是张郃。因为蜀军众将中确实没有谁能打败张郃。论张郃的武艺,蜀汉五虎任何一个若在世,根本不会容他耀武扬威。

因此,与敌方比较,姜维的武力值拼不过张郃。

再与同时期的本方将领――魏延做个比较。

在冀城,姜维与魏延曾经有过交锋,魏延诈败而走。魏延的战斗生涯中屡屡诈败,和司马懿单挑,也是战不三合,诈败而走。所以这次战斗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街亭一战,诸葛亮排兵布阵,安排马谡和王平,去守街亭,他不放心,又派高翔去守列柳城,做为援应。但诸葛亮考虑到张郃的厉害,需要派一名“重将”抗衡之,就派魏延去街亭之后驻扎。也就是说,在当时的蜀军中,魏延是唯一能与敌将张郃抗衡的猛将。

曹真部下有个猛将王双,非常厉害,诸葛亮设计伏击他,把伏击任务交给了魏延,也能说明,当时蜀军中的魏延的战斗力可靠性比姜维要强。

与魏延相比,姜维应该缺少的是战斗经验,稍落下风,但在六七十合内也难分出个高低上下。

咱们把三国诸猛将按照武力值划分成几个集群:

吕布无敌

第一集群:蜀汉五虎、颜良、典韦、许禇

第二集群:文丑、徐晃、庞德、文鸯、、兀突骨、曹彰、夏侯兄弟、张郃、张辽、甘宁、太史慈、华雄

第三集群:曹洪、李严、魏延、姜维、凌统、乐进、邓艾、鄂焕、徐质、王双等

结论:姜维的武艺属于第三集群,略低于李严和魏延,强于凌统、乐进和邓艾。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