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朝奉是谁,老朝奉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朝奉是谁,老朝奉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朝奉是马伯庸的小说《古董局中局》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原著中有三个人,分别是药慎行、姬天钧、姬云琛。小说《古董局中局》,老朝奉不仅仅只是一个人,它更像是一个神秘组织,这个神秘组织的头儿会被大家称为老朝奉,老朝奉和五脉完全就是两个对立的组织。
五脉负责鉴宝、卖宝,经由五脉鉴定完成确认是正品的古董,就一定是真正的宝贝,而老朝奉则是一个造假的组织,他们的造出来的假古董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就靠这个老朝奉他们赚取了高额的利润,也造就了一个造假的王国。
第一代的老朝奉是药不然的曾祖父药慎行,他相比于后两个人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好人,答应许一城守护国宝甚至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代老朝奉是姬天钧,1984年之后姬天钧去世之后,其女儿姬云琛接替了他的位置,姬云琛又叫沈云琛,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五脉中青门的家长。
在原著中,三代老朝奉只有第一代药慎行算好人,因为他拼死保护国宝,而其他两个人却干尽了坏事。
蔡家祖庙的来历?
水从西山流庄还,
门开葛洪孤岩间,
还乡锄禾常垂钓,
时与渔翁相往还。
830年前,70多岁的蔡存平告老还乡,将家从白山迁徙到莞渭岩龙(当时统称水洋),这首刻在横峰街道后洋村村委会附近的蔡氏家庙内石碑上的遗诗,正是存平公晚年生活的写照。
据蔡氏家庙内碑文记载,浙闽蔡氏始祖谟公,河南开封府考城县人氏,晋中宗元帝间官居侍中,老皇殆驾,太后专权,三次调谟公辅佐少皇而公不从,遂被贬庶民,隐居黄岩平田。莞渭蔡氏十八祖徙居白山,传四世文莞公得两子,长子鎬,南宋淳熙二年武博学士,随浙东常平使朱熹驻节台州,中年迁居天皇。次子存平,淳熙四年进士,官居朝奉,晚年归乡,世居莞渭,即为莞渭蔡第一世。据碑文记载,鎬无后嗣,莞渭蔡氏继之,所以家庙祭祀,两公并立。
据蔡逸梅先生搜集整理的蔡氏家庙资料显示,存平公在莞渭生活了约5年后,上书朝廷,要求给予封疆和祠名,朝廷念始祖有功,钦赐“蔡氏家庙”,允许塑像祭祀,同时还把存平公住宅周围的大片滩渚批做官渭,赐给蔡氏子孙开发耕种,但因金人入侵,建设祠堂被搁浅。1516年,即明武宗正德16年,莞渭蔡氏祖先聚众建祠,刚把基础设施筑造好,又有倭寇侵略沿海,造祠再度搁浅。直到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族长右申公发动群众捐资,重修族谱,继承先祖遗志,建造成现在模样的蔡氏家庙。蔡氏家庙从1516年第一次筑基算起,已有500年历史。
笔者两次探访蔡氏家庙,细看了几处石碑,蔡氏世代皆有杰出的人才,官做到吏部尚书、中书令、太守、府台、内阁秘书臣等职位的大有人在,蔡氏中人“居于庙堂之上”可谓久矣!蔡氏的沿革也穿插着历史朝代的变迁、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各种联系,其中存平公的兄长蔡鎬与朱熹的关系就颇为密切,现在可查的就有 《朱子大全集》第九卷中朱熹追忆蔡鎬的两首真诚动人的挽诗:
挽蔡武博正之
除了狼人杀还有什么桌游适合5~6个朋友聚会玩?
大家好,我是黔相子,很荣幸被邀请进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眼看到一个题目时,没太明白,因为我一般聚会不玩什么桌游最多摇摇骰子,喝酒划一下拳,要么就是聊一下天,也许是性格原因吧!不怎么喜欢玩桌游。
要是真有时间我会叫上三五好友去旅游区玩一下,看看风景,拍拍照,我感觉也不错,要是有休息时间组织去烧烤也很不错的,做一个叫花鸡,几个人喝着啤酒,吃着烧烤,选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每人一句唱着,到谁不会啦!罚喝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来一个自己不敢说的秘密,这时候有点酒意才是最容易说真心话的时候,要是哪个男孩子喜欢其中一个女孩子说不定还有惊喜发生呢,这样不安逸吗?不香吗?
我很向往湖南卫视有一个真人秀节目叫做《野生厨房》汪涵主持的,很喜欢的一档节目,很享受他们去找食材,做饭的这个过程,也让我感受到有机会聚一下蛮好的,有利于增加感情,其实节目里还有一个看点,就是汪涵的心灵鸡汤,不过这鸡汤我干啦!确实听着舒服,他说:
只要不怕吃到坏果子,才能吃到好果子,这也是我们做自媒体的真实写照。
他说:
要让小孩少看点手机,虽然手机里有花,但你闻不到花香。
很多很多金典名言,反正我个人是蛮喜欢的,
不管是桌游还是旅游,玩开心还是重点!我相信不管多大年龄内心深处都还有一个童心未泯的心,虽然现在社会很现实,我希望我们都能过得像孩子样……
五脉老朝奉原著?
五脉老朝奉是《古董局中局》(马伯庸原著)中的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我们认为不存在的人物实际上是存在的?
想必火爆全国的抗战大剧《亮剑》很多朋友都看过吧,李云龙战场上的飘逸指挥,生活上的诙谐幽默相信也给大家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然而只要是有一点近代史知识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国家并没有这样一位战神式的人物,李云龙不过是作者以王近山将军为原型塑造出来的虚构人物。
但李云龙真的只是一个小说或者影视剧人物?历史上就真的没有李云龙这个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真的有李云龙这个人,而且同样是革命的功臣。
年少有为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出生于1919年的福建长汀,客家人。家里从事手工业,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让李云龙从小就可以念书还是能做到的。
正因为如此,小小年纪的李云龙就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励志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1933年2月,李云龙得知红三军团正在自己的家乡,激动的他深怕红军就这样走了,为了实现愿望,都没来得及跟家人道个别就跟着红三军团跑了。此时的他只有14岁。
刚加入红军这段时间,李云龙由于年纪小,所以和其他“红小鬼”们一样,在军中担任司号员。
后来上级得知李云龙不仅读过书,还写得一手好字,随即就把李云龙安排到了宣传岗位上。年少的李云龙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很受上级重视,成为了军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漫漫长征路李云龙参加红军一年后,由于战略需要,红三军团进行了战略转移,小小年纪的他就经历了红军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湘江战役。
8万人的红军队伍,瞬间只剩下了不到3万人,换做一般的孩子,恐怕得流下不小的阴影。
但李云龙不同,从一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时,他就知道革命哪有不牺牲不流血的,所以早在他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就做好了为革命奉献的准备。
不过后来李云龙在给儿子讲述这一段历史时还是神情肃穆,说这是他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段历史。
长征过程中,李云龙又跟随着队伍参加了遵义战役等一系列战斗,也算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了。
但由于长征实在是艰苦,李云龙年纪又小,身体还很瘦弱,所以途经四川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全身溃烂,严重时甚至连行动都不行。
我们都知道长征艰难,身体好的战士战士只用忍受艰难的行军跋涉以及饥饿,而李云龙还要与病魔抗争。
期间,很多次战友都让李云龙留在当地把病养好了再说,但倔强的李云龙不肯,支持要跟着部队行动。
1935年8月底,红军开始过草地,恶劣的生态环境加上入秋后的气象多变,过草地成为了许多红军战士一辈子都不愿再提及的回忆。不少战士更是在期间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很多成年的战士在过草地时都扛不住,更别说年纪尚小,身材瘦弱的李云龙了。他依旧不放弃,时任红十团政委的杨勇将军看到红军队伍中小小年纪的李云龙艰难地跟着部队,就让他骑自己的马。
但倔强的李云龙认为别的战士都行,他也行,坚持不肯骑乘首长的马匹。杨勇将军为此很是动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气,将来必成大气。后来杨勇将军见李云龙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又不忍李云龙小小年纪的李云龙就这样牺牲在大草地,就再次让李云龙骑马,可惜还是被李云龙龙拒绝了。
见状,杨勇将军知道说服不了倔强的李云龙,索性直接“命令”李云龙,不骑马可以,但要牵着马尾巴走。
就这样,别的战士走一步,身材瘦小的李云龙就走两步,小小年纪硬是胜利完成了艰难的长征。
抵达陕北后,资产阶级出身的李云龙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儿时的志向。
我要保家卫国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本来从事宣传工作的李云龙坚持要求上前线抗击入侵者,于是他被编入了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2营,成为了林帅麾下的一员战士,并随军进入山西前线抗日。
平型关是李云龙与入侵者战斗的第一个地方,为了保家卫国,李云龙在战场上表现的异常英勇,往往要在战斗的最前线才能找到他瘦小的身影。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把自己置身在了危险当中,果然在战斗过程中,李云龙胸口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好在旁边有战友及时发现了倒地的他,在其他战友的掩护下,李云龙被送到了后方的医院。
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品和医疗物资有限,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医生只能用蘸了酒精的纱布往李云龙伤口里塞,如此反反复复,直到伤口开始愈合,如此疼痛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
由于初战就挂了彩,而且伤势还不轻,所以领导之后拒绝了李云龙要再上战场的要求,让他安心负责他的宣传工作,并告诉李云龙,不止是上阵杀敌才是革命,搞好宣传工作,同样是革命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被一语点醒后,李云龙也不再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地工作了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抗战胜利结束后,老蒋悍然发动了内战。李云龙任100师政治部主任兼副政委,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00师历经辗转被改编成了炮兵第63师,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惊人的战绩。
1951年3月,炮兵第63师接到了赴朝作战的紧急命令,任务是保卫永柔机场。我们都知道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我们的人民志愿军都没有制空权,敌人的飞机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志愿军头上进行低空侦查。
通过《金刚川》这部电影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炮兵大显身手的时候。
1951年4月7日,炮兵第63师抵达阵地,当天夜里就击落了一架敌B-26轰炸机,战士们一时间士气大振。
第二天,炮兵第63师又完成了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的壮举。
此后,炮兵第63师也不在后方进行保卫战了,开赴前线执行防空任务。1952年3月,63师在东线战场与敌人的空中力量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一举击落敌机13架,击伤95架。
1952年4月27日,李云龙率部配合第20兵团参加“夏季战役”,再次击落敌炮兵校正机6架。
此后炮兵第63师越战越勇,战绩也越来越辉煌,共计击落敌机223架,击伤无法统计。
结语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李云龙将军,虽然他没有《亮剑》中李云龙那么的耀眼,也没有被授予过军衔,但我个人觉得丝毫不逊色,真实的李云龙将军同样是共和国不可多得的名将,是革命的功臣。1965年,李云龙将军因病逝世,年仅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