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历史上真有吕不韦其人吗
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历史上真有吕不韦其人吗?
吕不韦姜姓,吕氏, 是姜子牙的后人,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露面,就产生了一个成语“奇货可居”。这件事在历史上很有名,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这里就不赘叙。就是说精明的商人吕不韦看到了在邯郸的秦国质子异人,就把他作为“奇货”,决定以此来做一场政治赌博,其赌注就是立一个国家的国君。后来经过他的一番操作,异人认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为养母,安国君当了秦王没几天就死了,异人就当了秦王。至此,吕不韦的政治赌博成功。
吕不韦在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存在,是因为他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有20多万字,包含了他自己认为的自古以来天地万物的一切事理。并且将该书公布于世,悬赏千金,号称谁要对这本书能增减一个字,就可以获得千金的赏赐。但是没人做得到。这里又产生了一个成语:“一字千金”。但我认为这件事不可靠,估计是一种炒作。这么大的一部著作,增减几个字,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怎么能说你这就是标准答案?
吕不韦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大阴人嫪毐献给赵太后。秦王嬴政继位后,吕不韦长期和赵太后保持偷情关系。后来一是因为赵太后年龄大了,吕不韦对她失去兴趣,二是因为赵太后需求强烈,吕不韦吃不消。最后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物色了一个性功能特别强悍的大阴人献给太后。嫪毐还跟太后生了儿子,后来又叛乱,被秦王嬴政镇压。因为这件事,秦王嬴政对吕不韦很不满。最终导致吕不韦被罢相,后自杀。
至于秦王嬴政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在历史上存疑。主要是因为史记的记载前后有矛盾。《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说吕不韦把赵姬献给异人时,已经是怀了孕了 ,后来就生了秦王嬴政。按照这个说法,吕不韦是故意这么做的,就是为了将来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当秦王。
但《史记.秦始皇本纪》又有不同的记载:"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王立群先生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一说不成立。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吕不韦把怀了孕的爱姬献给异人这个赌注开得有点大,不太现实。而且谁又能保证赵姬将来一定能生个儿子?(这个我倒认为不一定,吕不韦就是个喜欢豪赌的人,否则他也不会看到一个落魄的秦国质子就赌他将来能当秦王)二是“至大期时,生子政”一说,从时间上来讲不成立,因为赵姬献给异人一年后才生下了嬴政,如果当时就已怀孕,属于超期晚产。
我个人认为:所谓“大期”,可能就是指足月生产,也不一定是晚产。况且,2000多年前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司马迁都说不清,史记的记载都前后矛盾。我们就不要乱猜了。反正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秦始皇当年也没认吕不韦为爹。
赵姬多大生下嬴政?
赵姬生嬴政的年岁无从考证,无法确定具体岁数。
但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赵姬生下一子,取名为政,就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在邯郸出生,此时,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刚刚结束。他是生于兵荒马乱当中。由于赵国损失了四十多万士兵,所以赵国痛恨秦国的质子,因此嬴政一家在赵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商鞅李斯吕不韦都是现在的河南人?
战国时代,地理上有七国称雄,有时候能不能不为国效力也是身不由己。
苟全性命于乱世,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四海为家,有本事的人也有选择老板的权利。
比如说诸葛亮,荆州牧刘表还是他老婆的姨父呢,他还不是辅佐刘备。通俗成面来讲,这是胳膊肘往外拐,可是对于诸葛亮这种志向高远的人来说,显然不想服务于一个小的老板。
他要的是一个大舞台。一个施展他抱负的舞台,他跟荆州名士小集团聊天时说他周围的朋友至少可以做一个郡守,而别人问他,他笑而不答。
每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当然要择主而从。
英雄造时事,时事造英雄。
商鞅,李斯,吕不韦都需要一个舞台。
一旦有这么一个舞台,他们就会all in。
商鞅之前在魏国,魏国的相国向魏王推荐他后,说如果不用,杀之。魏王根本看不上他,老相国嫉贤妒能,临死的时候才把一个年轻的门客推荐做相国,魏王当然不信。商鞅见出头无望,便去了秦国。
商鞅的秦国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为后人不齿的是,他靠贿赂太监引荐才见到秦王。说了三次才说服秦王。出将入相,裂土封候。虽然最后被车裂灭族。不过好歹也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能,权极一时,名燥天下。
李斯家境贫寒,但聪颖好学。他早年游学楚国,在战国读书人都追名逐利的时代,李斯学成之后自然想干一番事业。他有过著名的老鼠理论。他说读书人如果不干翻事业,就是跟老鼠一样苟且偷生。
当时的秦国广招天下人才,天下大势,秦国独强,李斯遍去了秦国,投吕不韦门下。后来李斯为相,协助嬴政一扫六合。
后来,李斯也被腰斩了。
通过奇货可居上位的吕不韦更是名垂史册,著有《吕氏春秋》,还有野史说嬴政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
作为一个生意人,可以说没有哪个买卖比这收益更大。生意人本来就游走四方,四海为家。不是说商人没有家国情怀。
在当时那个环境下,都想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跟今天的价值观真是大相径庭。
今天,对于成功,王朔有简单粗暴而又独到的见解:不就是一傻 x,挣两臭钱让大家都知道吗!
诚然。商鞅车裂,李斯腰斩,吕不韦赐死,结局都慷慨悲壮。
但他们都最高高规格的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如果要他们再选一次,估计他们毫不犹豫。
死于非命在乱世稀松平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嫪毐和赵后相差几岁?
嫪毐和赵后相差11岁
嫪毐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的情人。秦始皇老爸死了,他继位之后,母亲赵太后空虚寂寞冷。她的老情人吕不韦不肯与她继续关系,就选了个伟男嫪毐,假装宦官,送进宫里陪伴太后。
赵姬很喜欢嫪毐,为了长期姘居,带着嫪毐离开皇宫,到秦国旧地的离宫居住,跟嫪毐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嫪毐贪心不足,想给自己的俩儿子封侯,又妄图让这俩儿子图谋秦始皇的帝位,激怒了秦始皇,派兵把嫪毐连同两个儿子都杀了,把母亲赵太后幽禁起来。
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吗?
不是,嬴政的父亲是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楚(一作子楚),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的父亲。
子楚早年进入赵国邯郸,作为质子。迎娶赵姬,生下秦始皇。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铲除了周朝的残余王室。
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谥号庄襄。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太上皇。
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奇货可居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秦始皇称其为“仲父”。他还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