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谋生计,历史上有哪些功勋卓著的女性
后宫谋生计,历史上有哪些功勋卓著的女性?
《晋书·宣帝纪》曾记载,“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这里的巾帼,最初指的是妇女的一种头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发展至今,已成女子的尊称。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史中,能够被冠以巾帼之名的女子很少,因为这不仅需要她们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和勇气,还需要她们能够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今天挥墨君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最著名的四位巾帼英雄,看看她们是如何驰骋疆场,保家卫国!
妇好
妇好的身份极其尊贵,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除了执掌后宫以外,我们的王后妇好还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性军事家。通过现存的甲骨文献记载可知,妇好曾多次领军出征,打败了周边二十多个国家,使得商朝版图得以扩张,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妇好为商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为她为商朝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所以在重要的祭祀上,都是让妇好担任主持,祭天、祭先祖,由此可见妇好在商朝的地位有多么崇高。
花木兰
在中国,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北魏时期因为国家常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于是皇帝颁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上前线作战,而花木兰一家因为弟弟年幼、父亲年老,所以再三权衡下,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去军队服役。
身为女子,本来在体质上就弱于男子,但花木兰并没有吭声叫苦,反而在隐藏好自己身份的同时,上阵杀敌,因为她在军队表现英勇,结果因功受封当上了将军。
在花木兰从军的这些年里,她立下不少战功,打得单于军队节节败退,虽然后来女儿之身被发现,但皇帝念其功勋卓越、赤子孝心,最终赦免了花木兰的欺君之罪,而花木兰也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得以青史留名,激励着后世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迟昭平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起新朝,新朝建立后,王莽推行“王田制”,使得数以万计的百姓失去土地,并且王莽还横征暴敛,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而我们说的迟昭平,就是农民起义中的一位女性领袖。
为推翻王莽新朝的残暴统治,迟昭平召集了上千人,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在她的领导下,农民们反抗官税,扫荡衙门,面对豪强和贵族,她们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劫富济贫,同时努力为百姓谋生计,深得民心。
因为出色的领导能力,迟昭平一时之间声名鹊起,成为了农民起义中的中流砥柱,她所率领的农民军,给予了王莽统治集团沉重的打击,使得朝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被推翻。
秦良玉
在史官对历史典籍的修正中,凡是女性杰出人物,都会被记录在列女传中,可唯独秦良玉一人以名将的身份,被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里。
秦良玉自幼聪慧,加上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当地就声名远扬,后来嫁给石砫宣慰使马千乘,生活美满。可谁知丈夫马千乘却被人意外害死,因为儿子年幼,秦良玉代领夫职,率领军队先后参加了抗击清军等战役,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二品诰命夫人。
对于秦良玉的贡献,明朝崇祯皇帝还作诗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也对她称赞不已,因为在明朝末年那个动荡的时代,她大力抗击清军,为抵御清军入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这些历史上自强独立的女性们,用她们的言行诠释了那个时代的女性精神,她们,是最美丽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极其可怕的事情?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早已被安排,阴谋充斥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911事件、H1N1病毒、印尼海啸、福岛核灾、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一切早有计划,都在安排之中!
看到上面这排阴谋论的文字,你是否感觉字字惊心、毛骨悚然?或者你会否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无稽之谈?
不管怎样,我们不下任何结论,在下面这篇文章里,便为你讲述一些在历史上已经实实在在发生的,并且有证可查的事实,希望你看完后能有自己的答案。记住,保持淡定!
一套被美国中情局竭力围堵的卡牌游戏。1995年,美国一家游戏公司推出了一套名为《光明会·新世界秩序》的卡牌游戏。游戏时,玩家各自扮演神秘社团“光明会”的内部分支,通过控制资源、集团来制造阴谋,最终达到消灭对手、控制世界的目的。
这家游戏公司在此之前就曾推出过多套卡牌游戏,并被译为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斩获了全球近20个最佳桌游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新出的《光明会·新世界秩序》这套卡牌游戏的方式和以往也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是,就在这套卡牌刚上市不久,游戏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杰克逊便被中情局(CIA)逮捕并告上法庭。
中情局抓捕史蒂夫的原因,是说他在设计这套卡牌之前涉嫌通过黑客行动窃取了政府的重要资料,实际上中情局也确实在他办公室搜出了大量不属于他的硬盘和资料,但资料的内容却不为人知。
史蒂夫被告上法庭后,法官要求中情局提供证据,史蒂夫到底窃取了什么?但不知中情局是不想公之于众还是怎样,总之最终无法提供证据而导致败诉。而史蒂夫的一个合伙人则在不久后非正常死亡,这套卡牌游戏也随即被封堵,成为禁忌绝版。
当时,人们对这个事情并没有太多关注,不过认为史蒂夫可能通过黑客行动窃取了政府和光明会的一些不痛不痒的内部实情,并体现了一些在卡牌上,从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但是,直到2001年以后人们才惊悚地开始发现,这套名为《光明会·新世界秩序》的卡牌到底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震撼!
《光明会·新世界秩序》卡牌2001年以后发生的许多世界级大灾,1995年的卡牌里似早有预言。1、2001年,911事件。
看到下图这张卡牌,你觉得这像什么?没错,就是“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
1995年发行的《光明会·新世界秩序》卡牌2001年,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看到下图这张卡牌↓,你觉得这像什么?没错,这就是“911事件”中的五角大楼。
1995年发行的《光明会·新世界秩序》卡牌2001年,911事件中的五角大楼看到这个,你是否会感觉不可思议?2001年发生的这起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竟然与1995年就公开发行的卡牌画面几乎完全一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其与卡牌画面的惊人“巧合”迅速引起了全球阴谋论者的高度关注。“911是布什政府自编自导的阴谋,目的是为了激起国民情绪转移社会矛盾,同时为自己的军火集团大量敛财提供契机,同时方便大打反恐牌入侵中东”这样的言论始终不绝于耳,并且还明确指出了事件中的诸多疑点。随后,美国官方历时四年出版了《911调查报告》一书,在报告中把人们指出的所有疑点全部抹掉,例如电视台为何会提前两小时报道7号楼“已经倒塌”?五角大楼的监控视频为何消失?坠毁的第四架飞机...等等,没有答案的疑点太多。
关于这些疑点,在2007年上映的纪录片《911恐怖大骗局》中都有详细交待,当你看完这部超过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你或许就不会觉得1995年的卡牌预言了2001年的这次灾难是不可能的事了。
美国的反恐战争2、2004年,印尼海啸。
这场堪称200年来世界上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一共造成了20多万人丧生。但同样的,这场发生在2004年的世纪大灾却与1995年的光明会卡牌画面惊人一致。
左图为海啸卡牌画面,右图为印尼国家纪念塔3、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大量石油泄漏,酿成了一场经济和环境惨剧。美国政府证实:此次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同样,这次事故也与1995年的光明会卡牌中一张名为“原油泄漏”的卡牌画面惊人一致。
1995年的光明会卡牌画面真实的原油泄漏事故酿成的环境惨剧4、2011年,福岛核灾。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地区发生9.0级地震,继而发生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这次核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被定为核事故的最高分级,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级。
同样,这一场核灾在1995年的光明会里也似早有预言。
左图为光明会卡牌“核泄漏”,右图为福岛核电站除此外,卡牌中预言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还有2009年在美国爆发的那场H1N1流感病毒,导致20多人死亡;2011年的利比亚骚乱;世界能源危机......等等。
除了各种灾难外,卡牌中还揭露了大量政府机构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揭露的内容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比如下面这两张卡牌分别是克林顿和莱温斯基,莱温斯基的卡牌内容大意为:“可攻击任何男性名人,但必须由媒体发动。若攻击成功,该男士将因丑闻而下课退出游戏”。而现实中,在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丑闻曝光,克林顿下课。
卡牌中的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下面这张卡牌,暗示着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全球的“棱镜计划”,该计划已于2013年被斯诺登曝光。
下面这张卡牌,暗示着美国最高法院已被神秘组织“光明会”所控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以上种种并不是这套卡牌对已发生事件的历史回顾,而是在1995年就成功预言了这些几年后乃至几十年后才发生的事件。
在卡牌的数十种预言里,除了这些已发生的,还有许多未发生的,“待验证”、“待揭示”的预言,或者说是阴谋计划。
比如卡牌里提到的“高频主动式激光计划”,这是一种电离层的研究计划,人们普遍认为这一计划是研究破坏气象,用以制造各类天灾,威力堪比核弹。
再比如“化学凝结尾”,这个是以飞机喷洒化学物质,改造大气结构并改造人类基因。
……
每一张卡牌,都让人产生无限联想,着实让人细思极恐,毛骨悚然。随着卡牌的预言不断被验证,人们对卡牌的预测性也几乎不再怀疑。但是,这些预言是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是巧合?还是先知?又或者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早就安排好的行动计划呢?
卡牌里的神奇预言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先知之眼?是巧合?还是阴谋计划?事实上,随着卡牌里的预言一个个地不断应验,人们再联想到卡牌刚上市时,卡牌设计者史蒂夫·杰克逊因为进行黑客工作窃取政府资料而被美国中情局逮捕,当初法官再三追问史蒂夫到底窃取了什么资料,而中情局却宁愿败诉也要三缄其口的事情。
所以阴谋论的观点是:史蒂夫设计的这套卡牌的内容实际上就来自于他当时黑来的资料,真正的光明会内部的资料,是他们试图改写世界进程,建立他们心中新世界秩序的阴谋手段汇编。近年来发生的许多巨大天灾人祸或许都是他们一早就制定好的计划,而史蒂夫黑到了这些计划的资料,所以才能预见未来。所以与其说这是预言,不如说是既定的阴谋计划,至于它们是否灵验,完全取决于计划是否被执行而已。
那光明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为何要制定这些疯狂的计划?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关于“光明会”的传说。首先声明:这是传说!
关于“光明会”的传说。“光明会”是当今世界阴谋论的核心。传说中,这是一个高度机密的社团,由一群极为少数和极为精英的人群组成,他们拥有共同统治这个世界的权力,一直在幕后策划和指挥世界大事。
这个统治阶层的确切人数,以及他们对全球事物的具体控制力和影响力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很难确定,但这个统治阶层本身的存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光明会”的每个成员都在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努力,而他们为了自己利益而做出的种种事情对普通民众来说是好还是坏,这个他们并不在乎。
传说中,伊丽莎白女王、教皇、美国的大多数总统(如克林顿、大小布什、奥巴马等等)等都是光明会的成员。这其中,罗斯柴尔德和洛克菲勒两个家族在光明会的阴谋论中总是占主导地位。他们两家有时是直接的对手,但有时又会联手,成为共同奴役人类的好伙伴。
阴谋论的说法是,光明会之所以制定这些计划,目的是为了改写世界进程,建立他们心中的新世界秩序,最终控制世界。
“光明会”操控世界看完这篇文章后,不知你对这个世界会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但不管这些阴谋论到底是真是假,其实它都离我们相对遥远,因为我们生在一个神奇伟大的国度。无论世界多纷扰,但在它的庇佑下,此心安处是吾家!
有人认为古代女人生小孩一直都是顺产?
“古代女人生小孩一直都是顺产”,是个伪命题。
因为这个说法不符合史实。
《春秋》纪事,从“鲁隐公元年”开始,即公元前722年。
其曰:“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是当年的农历五月。
《左传》说得比较详细:“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后面还讲了很长,不说细了。
《左传》这一段很有名,康熙年间,被吴楚材和呉调侯以“郑伯克段于鄢”收入《古文观止》,列为第一篇。
“庄公寤生”,晋代杜预解为“寤寐而庄公生,故而惊恶之。”是说姜氏睡着觉就把庄公生下来了。
明末清初的黄生,在他的《义府》中考证说,“寤”是“牾”的假借字,“牾”即“逆”,“寤生”也即“逆生”。
他有一套考证的论证,也不多说。以后,几乎没有学者不赞同他的解读了。
“逆生”,肯定不是“顺生”,而属于“难产”了。
姜氏生庄公“难产”,受了惊吓,但毕竟母子平安。
有些更显贵的母亲,就不那么幸运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个皇后死于“难产”。
一个是南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二任皇后郁久闾氏。《北史.列传第一》载:“六年,后怀孕将产,居于瑶华殿……产讫而崩,年十六,葬于少陵原。十七年,合葬永陵。” 郁久闾氏很年轻,才十六岁,就因“难产”而殁。
再一个是清康熙帝的元配赫舍里氏皇后。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生下康熙第二子胤礽后亡故。她也很年轻,仅二十二岁。
据称,乾隆皇帝的忻贵妃戴佳氏,亦死于“难产”。
显赫如后妃尚且如此,遑论民妻农妇。
或许与“男女有别”及“男女授受不亲”有关,从先秦开始,各位名医即医学古籍,都少有妇女生产的记载。
德国汉学家迪特.库恩认为,一直到宋代,“接生”的人,基本是女人,除去家里人承担之外,还有乡邻街舍祖传以此谋生计的女人。
从文献看,古代“接生”的人,称“接生婆”,或“收生婆”、“收生妪”,抑或“稳婆”,也是大约元以后才见诸文字流传。
总之,关于“生产”这门医学,曾经是非常不发达。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居住于穷乡僻壤,因“生产”而死,一定是巨大的比例。
所以,才有文艺作品中的“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这句话。
《骆驼祥子》里,虎妞也是因“难产”而亡的。
过去,根本没有历代关于孕产妇死亡率的统计。
即便在新中国建国初期,这个比率,仍然高达由1500/10万。就是说,每10万个孕产妇中,有1500人死于“难产”和相关病症。平均到每100人中,有1.5个。
其实,“生产”的难题,是世界性的。
据说,古希腊时期,就苦于妇女“生产”困难。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产婆”。他号称,发明了一种“精神接生术” ,也简称“产婆术”,还叫“助产术”。不过,这种“术”,与生孩子全然无关,而是说可以像接生孩子那样帮助别人把先天具有的潜在知识诱发出来。
中世纪结束之前,欧洲关于“接生”这件事,乏善可陈。《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在17世纪之前的欧洲,“分娩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婴儿死亡率极高,那些无法顺利地生下婴儿和没有人帮助的产妇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18世纪,欧洲一些大都市开始建立专科产院,并兼有培训助产士的功能。
19世纪的欧洲,开始对助产士的培训和执业行为进行立法。
中国的变化,是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
1950年起,全国城乡逐步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
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80家、妇产医院807家、妇幼保健工作者近64万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前面说到,50年代初,孕产妇死亡率仍高达1500/10万。1990年,下降到88.8/10万。截止2018年,这个数字继续下降了79.4%,为18.3/10万。
尤其是,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之比,从1990年的1∶2.2下降到2018年的1∶1.3。
这种巨大变化,与国家高度重视保障母婴安全,积极推广新法接生,防治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是密不可分的。
“新法接生”中,就包括“剖腹产”,亦称“剖宫产”在内。“剖腹产”或“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剖腹产”为何多了呢?第一,因为有必要;第二,技术上已愈加成熟;第三,最关键的,就在于将保护产妇和产儿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宋真宗为什么会疯狂的爱上二婚的刘娥?
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韩王府指挥使张耆向皇三子韩王赵元休进献了一名年仅15岁的绝色歌女刘娥,虽然刘娥当时才年仅15岁,她其实已经结婚四五年了,不过别看刘娥结过婚,但是皇三子赵元休却对她喜爱的不得了,甚至为了她敢违背父亲宋太宗赵光义的圣旨。贵为皇子的赵元休为何会对这个二婚的刘娥如此深情痴爱,下面就说一说二婚孤女刘娥是如何博得皇子喜爱。
美人在骨不在相,气质如兰自芳华刘娥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延庆曾在五代十国的后汉政权出任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她的老爹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出任四川嘉州(现今四川乐山)刺史。不过刘娥出生不久就父母双亡,家族就随之没落,尚在襁褓的刘娥被外公外婆收养。
不过刘娥的命确实很苦,她幼年时外公外婆也去世了,因此刘娥成了孤儿,自幼孤苦无依靠吃百家饭长大,年纪稍稍大一些之后,刘娥为了谋生就投身梨园学习歌舞表演,刘娥非常聪慧,很快就学会了唱歌,歌声婉转动听,成了当地色艺双全的歌女。
但是刘娥知道当歌女是吃青春饭,不能干一辈子,于是她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考虑,后来她看中了当地老实厚道的银匠龚美,因此刘娥早早就结束了演艺生涯嫁给了龚美。
龚美是个手艺人,有手艺在身,到哪都能谋生,这也是刘娥看中他的地方。但是龚美不想只局限在相对偏远的四川,他想去京城汴京闯一闯,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想当北漂。于是龚美就带着妻子刘娥来到了汴京。
最初龚美本以为在汴京凭他手艺能闯出一片天地,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汴京的手艺人很多,龚美根本排不上号,因此到了汴京没多久,龚美就开始入不敷出了。
现实给了龚美一记重击,无奈之下他心灰意冷,他决定回四川老家,但是他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同时他也不想连累妻子刘娥继续回四川老家跟着自己受穷,于是他决定把妻子刘娥卖给富贵人家,这样刘娥可以改嫁条件更好的富人,而他也有了回老家的路费。
正好韩王府指挥使张耆想讨好主子韩王赵元休,由于当时赵元休未婚,因此张耆就想送给他一名美女来讨好他,机缘巧合之下张耆认识了龚美,而龚美得知张耆是想给韩王赵元休买美女,于是就把自己的妻子刘娥推荐给了张耆,就这样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15岁的刘娥就被张耆带到了赵元休面前,并让赵元休对她一见钟情。
赵元休有了刘娥之后,没日没夜地和她腻在一起如胶似漆,后来赵元休由于整天在刘娥身上操劳,整个人都没了精气神。
宋太宗赵光义后来看到赵元休没有精气神就很纳闷,于是就问赵元休的乳母怎么回事,赵元休的乳母本来就很烦刘娥,认为她是个狐狸精,会媚术才能把赵元休整日迷得神魂颠倒,肾都虚了。
因此乳母把赵元休痴迷于刘娥的事情一五一十报告给了赵光义,这一下赵光义就大怒了,自己的儿子,堂堂的皇子居然与一个身份来历不明且出身低微的二婚妖女整天腻在一起,这成何体统。
于是赵光义下旨命赵元休即刻把刘娥赶出韩王府,二人永远不得再相见。同时赵光义也考虑到是不是儿子一直没结婚,所以想女人才会整体和刘娥腻在一起,因此赵光义还立刻给赵元休聘娶了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之女潘氏为嫡妻,让二人速速大婚。
赵元休一看父亲赵光义发怒,不敢不遵从他的圣旨,但是他又舍不得刘娥,于是他偷偷让张耆把刘娥藏在外面,自己将来好能经常去与她幽会。
张耆就按照赵元休的意思把刘娥安置在了自己家中,但是他为了避嫌,特意把家留给了刘娥,自己花钱去外面另买了一座宅子居住。
此后赵元休虽然与潘氏结婚,但婚后他还经常时不时偷偷到张耆家中与刘娥幽会,这种婚外偷腥的刺激让赵元休更加对刘娥欲罢不能。
由于赵光义长子赵元佐同情叔叔赵廷美被害而发疯,导致被赵光义废除了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而赵光义的次子赵元佑英年早逝,因此赵光义就把三子赵元休立为太子,并改名为赵恒。
赵光义去世后,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刘娥也就一直被赵恒在外室包养了十多年,直到赵光义去世,没有了赵光义的阻力,赵恒成为宋真宗才把她接进皇宫。
虽然刘娥一直没名没分地被宋真宗在外室包养了十多年,但是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她从来没闲着,在这十多年里,刘娥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勤奋读书,既充实也提升了自身素质,因此在刘娥被宋真宗接进皇宫时,她的见识与才学早已不是当初的孤女刘娥了。
由于宋真宗后宫妃嫔比较多,刘娥最初入宫时没有任何封号,不过刘娥很会来事,她知道讨好皇后。宋真宗的嫡妻本来是潘氏,但是潘氏在他继位前就英年早逝了,宋真宗后来又娶了继妻出身名门太原郭氏的郭氏为妻,继位后郭氏则成了皇后。
刘娥十分会讨好郭皇后,哄得郭皇后把她当亲姐妹一般看待,同时刘娥还能善于笼络其他妃嫔,尤其是特别受宋真宗宠爱的妃嫔,当时杨淑妃最受宋真宗宠爱,而刘娥与杨淑妃的关系处得更加亲密,两人如同亲姐妹一般,同进同退,在宫中互相帮扶。
可以说刘娥这一手玩得非常好,她是个孤儿,没有强大的娘家势力给她撑着,她只能靠自己,所以她就得打感情牌,她在后宫中把宋真宗的其他妃嫔都笼络的关系很亲密,既在宋真宗面前表现出了她不争不抢不吃醋的女人传统美德,还获得了其他妃嫔的喜爱,她们不仅没有视刘娥为情敌,还时常替刘娥在宋真宗面前说好话。
因此自幼孤苦无依的刘娥不仅在后宫中没有受欺负,反而还人缘极佳,更由此受到宋真宗另眼相看,很快她就获得了德妃的封号。
刘娥深知女人相貌可以获得男人一时之欢愉,若想永久留住男人的心还需要内在,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相,气质如兰自芳华。所以刘娥在被宋真宗包养在外室的十多年中,拼命读书提升自我内在气质,因此她才能在入宫后如鱼得水,不仅深受宋真宗喜爱,还能和宋真宗的其他妃嫔相处的情如姐妹一般。
堪比武则天,才能辅社稷人的一生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刘娥从一名孤女逆袭成了皇帝的宠妃,本来就已经堪称奇迹,她的人生按理说也已经很完美了,可是刘娥也有难言的苦衷,那就是她似乎没有生育能力,跟了宋真宗二十多年却从未生育子女,这也是她一生的痛苦。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去世了,郭皇后的去世也让后宫之主皇后之位空悬出来,当时能竞争皇后人选的主要就是最受宋真宗宠爱的杨淑妃和刘娥,可是杨淑妃为人宽厚谦恭,况且她还与刘娥情同姐妹,因此她主动退出了皇后之争。
这样一来刘娥就可以接替郭皇后成为下一任皇后了,宋真宗也是想立刘娥为皇后,可是刘娥成为皇后却受到了来自宰相寇准等朝臣的反对,寇准认为刘娥并没有生育子女,还出身低微,不能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不能生育子女不仅成了刘娥作为女人的痛苦,还成了阻碍她事业前进的障碍,刘娥对此十分不甘心,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和宋真宗商议,让宋真宗宠幸一次她的侍女李氏,如果李氏受孕生下儿子,就挂到刘娥的名下,这样刘娥不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堵住了寇准的嘴。
宋真宗一琢磨这也是个办法,于是他就宠幸了李氏,而这个李氏肚子也很争气,一夜之后就怀上了孩子,后来还真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宋真宗很高兴,因此就纳李氏为妃,并把李氏生的儿子赵祯交给刘娥抚育。
刘娥其实就算是借着李氏的肚子生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儿子,寇准等朝臣就被堵住了嘴,因此刘娥就顺利地成了皇后。
而刘娥借腹生子的事情也被后世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桥段,实际上刘娥远没有狸猫换太子中演绎得那么坏。李氏虽然不能与亲生儿子赵祯相认,但是刘娥对她非常好,竭尽所能补偿她,还让宋真宗册封她为李宸妃,而且李氏家族十分穷苦,刘娥还给了她们家很多钱财。不过刘娥禁止李宸妃与赵祯母子相认也有些残忍。
在成为皇后之后刘娥也做的非常到位,她执掌后宫不偏不倚,处事公正,把宋真宗的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展现出了很强的管理能力。
宋真宗每天政务繁忙,经常批阅奏折到深夜,刘娥很贤惠的经常陪在宋真宗身边陪他批阅奏折到深夜,辅助宋真宗处理政务,此时刘娥又展现出了过人的政治才能。到后来宋真宗晚年身体不好,他懒得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索性就把这个权力交给了刘娥,就这样刘娥就成了武则天似的政治女强人,手握北宋政权。
渐渐地宋真宗发现刘娥权力过大,他害怕了,他怕刘娥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他秘密召宰相寇准商议废掉刘娥的皇后之位,结果风声走漏,刘娥直接当面质问宋真宗自己哪有过错要废了她。
刘娥的强势质问,把宋真宗问懵了,宋真宗赶忙把锅甩给了宰相寇准,称这一切都是寇准的主意。寇准先是阻止刘娥当皇后,现在又想废除刘娥,就这样两人结下了死仇。
最终刘娥联合重臣丁谓和曹利用一举打垮了寇准的宰相党,寇准被贬官雷州,他的党羽也基本被刘娥清理出中央,刘娥扶持了丁谓接替寇准成为宰相。
相比武则天,刘娥还算是比较温和了,武则天当初手段极其残忍,对待想要废除自己皇后之位的宰相上官仪是将其满门诛杀,刘娥对寇准则很温和,只是将寇准贬官到偏远地区,对他的党羽也只是排斥出权力核心圈,没有对寇准及其党羽兴起杀戮,这一点比武则天要温和多了。
如果说前期刘娥凭借个人魅力和内在气质笼住了宋真宗的心,那么后期刘娥化身政治女强人则让宋真宗由爱转怕,尤其是宰相寇准被刘娥贬官雷州,这让宋真宗对她是彻底由爱转怕。
在宋真宗晚年最高权力基本都掌控在刘娥手中,直到宋真宗去世前,宋真宗虽然对妻子刘娥有些惧怕,但他还是担心刘娥会成为下一个武则天,因此临死前想召八弟赵元俨接受临终顾命,他想让赵元俨辅政,让刘娥临朝称制,二人互相制衡,这样才能确保年幼的儿子赵祯皇位稳固。
刘娥事先得知了宋真宗的这一想法,因此她故意设计使得赵元俨在宋真宗临死时不能入宫,没能见到宋真宗最后一面,最终只有她临朝称制。
在宋真宗去世后,刘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与年幼的宋仁宗共同处理朝政,她也成了北宋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而在朝廷上下素有威名,且颇有野心的赵元俨则受到了刘娥的打压,赵元俨最后被迫装疯卖傻退出政坛。
此后宰相丁谓看到宋仁宗年幼,刘娥是一介女流之辈,因此丁谓想架空刘娥,从而操控宋仁宗,不过丁谓的谋划被刘娥看破,很快刘娥使出政治手段,将丁谓一党彻底打压,丁谓和曹利用全部被贬官偏远地区。
至此刘娥不仅完成了从孤女变身皇后的华丽逆转,还蜕变成了政治女强人,寇准、赵元俨、丁谓这些政坛老手无一不败在刘娥手下,刘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同时她也替宋仁宗扫清对皇权有威胁的潜在人物。
不过此后北宋最高权力一直由刘娥所掌控,宋仁宗也不过是她的傀儡而已,刘娥掌控北宋最高权力长达11年之久。
但是刘娥掌权期间,重视发展经济,尤其是重视发展商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刘娥执政时期发明出来的。刘娥对经济和商业的发展重视,也使得北宋国力日益富强,为宋仁宗后来的仁宗盛治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评价刘娥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意思就是说她有吕雉和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手段却比吕雉和武则天都温和许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娥有当女帝的条件,但她却始终没有越雷池半步,归根到底还是她的家族出身,要知道吕雉和武则天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刘娥却是一个孤儿,她唯一的亲戚就算是前夫哥龚美了。
刘娥在发迹之后,认前夫哥龚美为兄长,让龚美给老爹刘通当了嗣子改名为刘美,还封了前夫哥刘美为节度使,可是刘美就是个银匠,能力平庸至极,在政治上对刘娥起不到任何帮助。因此刘娥即便效仿武则天成为女帝,娘家族人也没有能受益的人,而且最终皇位还得还给养子宋仁宗,所以刘娥没有必要担上恶名。
因此后来有不少溜须拍马的大臣劝刘娥效仿武则天成为女帝,都被刘娥断然拒绝,她坚称自己绝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虽然刘娥对外表示不想成为女帝,但是她却非常痴迷于龙袍,刘娥在临朝称制后,经常在公众场合穿龙袍帝服衮衣,这也说明她的政治野心比较大,有想成为女帝的野心,只是没有娘家族人配合,而且还担心身后之名而已。
不过总得来说刘娥心地确实要比武则天和吕雉都宽厚得多,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病危,在临死前她特意下了一道旨意,为已经去世的前宰相寇准平反昭雪,并且赦免了被贬官到崖州的前宰相丁谓,使得年纪老迈的丁谓可以回归故乡,这也是刘娥最后一次对政敌的宽容,旨意下发之后不久刘娥就去世了,终年64岁。
刘娥在最后时刻口不能言,但她却还拉着养子宋仁宗的手,一面指着自己的衣服,一面又摇头,整得宋仁宗十分不理解她的意思,后来还是宰相薛奎在旁边提示宋仁宗,称太后的意思是不想身着龙袍去九泉之下见先帝,刘娥听完薛奎的话之后才欣然闭目咽气去世。
宋仁宗在刘娥死后赶紧命人给刘娥准备皇后的凤冠霞帔礼服,最终刘娥如愿以偿地身着皇后礼服与宋真宗合葬,这也说明了刘娥内心还是很在意丈夫宋真宗对她的看法,她担心死后身着龙袍会让宋真宗生气,所以至死都坚持想换回皇后礼服。
虽然刘娥一生对北宋贡献比较大,而且她的手段也很温和,但是她权力欲盛,始终把持朝政不肯让宋仁宗亲政,还经常穿戴龙服,这些也让后人颇为诟病。
不过总的来说刘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是有一定贡献,尤其是她批准纸币交子流通,对中国古代商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很大,而且宋仁宗也对养母刘娥极为感激,所以刘娥也是历史上一位值得令人尊重的女政治家。
写在最后看完刘娥这一生就能明白女人重要的不仅仅是皮囊,更在于内在气质,试问像刘娥这么既有姿色,又有能力的女人,哪个男人能不为她痴迷,所以宋真宗疯狂的爱上二婚的刘娥也很正常。
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相,气质如兰自芳华。
秦始皇是否被后人抹黑太多了?
抹黑一例:
春秋时期,齐庄公从晋国出访回来,绕道莒国(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非要打它,结果战败,大将杞梁战死。齐庄公落荒回国,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城外,遇见杞梁老婆,正在迎接丈夫尸骨,庄公派人吊唁,杞太太哭着说,我先生战败身死,有罪啊,所以大王才在城外慰问;如果大王觉得我先生无罪,应该到我家吊唁!齐庄公听了很惭愧,于是去杞家吊唁了亡灵。
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故事,这是孟姜女爱情故事的原型,但是本文中,既没长城,杞梁老婆也不叫孟姜,只叫“杞梁之妻”。
约550年后,西汉刘向编《列女传》,开始对杞梁之妻的情节,进行添油加醋,有了杞梁老婆趴在城边哭泣的细节,但故事背景仍在齐国。
再到后来,故事讲着讲着,就女主角就有了“孟姜女”的名字,男主角变成“万喜良”,故事背景,改到了秦朝,更更命的是,让秦始皇背上了黑锅!
秦始皇修长城不假,秦始皇干过坏事不假,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齐国齐襄公时代啊,是公元前550年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已到了近450年后,凭什么就成了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