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时间,北京新冠疫情大概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南京大屠杀时间,北京新冠疫情大概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北京每日新增病例从30例降到20例,大趋势是在下降,一个月内应该能够结束战斗。
最新消息,昨天,北京新增22例确诊病例,9天累积达到了205例,有2个高风险区,33个中风险区,形势似乎很严峻。
不过,虽然病例还在增加,但是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说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这些都是在6月13号之前发生的病例,在此之后,在北京强有力的防控之下,没有太多新增的病例,说明目前处于一个库存消耗的阶段。
相信在北京封闭市场、小区,学生停课,扩大核酸检测范围等一系列严防措施之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够结束战斗!
再以哈尔滨吉林舒兰的情况作参照,疫情应该会在七月底之前结束,北京能够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但是由于北京是一个有2154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国交通枢纽,新发地批发市场更是亚洲最大的批发市场,所以如果出现特殊情况还是很难收拾的。
就像昨天北大国际医院出现1例急诊科护士确诊,之前一直正常上班,像这样潜伏的病例不知道还有多少例,一定得加强排查力度,并且时刻预防其他特殊情况的出现。
目前来说,包括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曾光等专家对北京疫情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我们的防控工作很到位,北京疫情不会爆发,也不用封城,应该会在短期内结束!
北京必胜!中国加油!
青海失联女大学生遗骸被发现?
教育给了快要毕业走上社会的孩子两条路,考得好犹如进了天堂,迎接你的是掌声和鲜花,考得不好,就会进入地狱,永远也没有机会翻身,连进入普通打工族的行列的勇气都没有,长久的抑郁导致悲剧的发生,我们的教育该改革了,殊不见每年考得不好的学生跳楼自杀的越来越多吗?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压力来自马云这种富豪,想想看,垄断企业占据了社会大部分资源,而剩下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又被马云这种明里的大富豪以及暗里的各种隐形大富豪们占有,那么留给青年人的空间就会更加狭小、压力也就更大,这些年抑郁症、精神病发病率奇高就已经验证了这个问题,这是社会病。可叹的是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未来类似事件只能更多。
正能量是“好死不如烂活”,但有时想想自己对待自己的死亡并不可怕,只是有太多的牵挂,更多的是死不起!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害怕自己的死亡,也变得格外的小心,变得很怂,甚至懦夫!但面对要不要拔管的亲人时,就变得对亲人的留恋,总在心里想,那怕是躺在床上的无意识的亲人,总感觉亲人还在,但亲人要不要这种烂活或者痛苦活着?我们就不关心。如果这是人的本性的话,我们就应该从这本性出发,去做些什么呢?让生命从容些!!!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强烈呼吁国家和社会重新认识和确定我们的学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视和规范家庭教育,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健康完整的教育培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不要再强调社会资源了,生命更可贵。当前各个大学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伴随而来产生各种问题,教育部门应该以此为鉴,研究制定应对之策。大学每年会有小部分人不能顺利毕业,这些人心里精神问题要重点研究,不能只是做做所谓的精神辅导。比如大学最长六年修学时间为在校修,仍未修完的、低于3门以内的可以增加若干年校外修时间,补考提高收费。
挑战自我,必须学会挑战自我,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阴影。如果想着坑难过正是对自已的考验,过坑正是挑战自我,直面问题不能逃避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克服困难首先战胜内心脆弱,这个过程看自信心骨气,一路走来战胜了自己,黄大学缺少的正是这些精神没有挑战自我的勇气,输的可怜渺小,很难接受。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压力山大,工作,工资,等等吧。可是父母就没压力了吗,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好呐。你有压力,选择不归之路,你有想过父母吗,你说父母给你压力,你知道父母的压力比你大吗,你着急了就给父母耍脾气,父母还要去哄你开心快乐。父母着急的时候谁来哄他们呐。我只想让你好好想想自己父母以后再去做决定,因为父母绝对不会坑蒙拐骗你的,虽然有些时候说话,做事有些着急失态,但他们绝对不会害你的。
现在的学生论文,很多是敷衍了事,自己都不知道写的啥,其实每个学校都是给学生很大的宽容了,要是真的严格要求,按标准来的话,很多学生是不能毕业的。本科论文不合格更不是导师的问题,没通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决定的。最近发生不少惨案真心觉得残忍害怕,虽然知道凶多吉少,但不知道为什么,在知道其死前没有受到凌虐还是很欣慰的! 她太有勇气了!但却干了件亲者痛仇者快的结局!愿欺负她的人也能求而不得,盼而不来,以了却她在世上致她绝望的最后烦忧和怨念。
第一,我对专家去没去现场表示怀疑。第二,仅因为衣物没有血迹就断定不是他杀这个完全没有逻辑性。第三、我不知道遗体都成残骸了现场衣物会是什么状态?第四、如果我是去自杀,都用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走了那么远,我怎么都会走到神山下圣湖边去自杀,绝对不会把自己扔在乱七八糟的半路上的。
其实我们不要去争论有没有导师应该知道这个现像是存在的 。如果她老师是一个色狼,而她的命运又在他手里。会发生什么大家清楚。记得七八年前,有一个报道,导师要求学生出去陪吃,陪唱歌,如果不去就拿毕业做威胁。我觉大学论文合不合格,还是采取初高中的模式。比较公平。
希望这只是一场意外,如果真是有意自杀那太可怕了,就不是性格的缺失这么简单,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跟周边同学,老师,自己家人沟通寻求帮助,为什么非要采取这种极端,父母怎么办?当我们遭到不幸时可以愤怒但这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能简单的把责任甩给别人,甩给社会,当我们无力改变一些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该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也许努力之后会变得柳暗花明,好好的活着,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那些爱着自己的人。
乌鲁木齐疫情这么严重?
乌鲁木齐疫情这么严重,现在开始复工了,会不会有复阳的可能呢?不得不说,你的担忧过度了。
新疆的疫情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特别是天山区,99%的病例出现在乌鲁木齐,现有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也都是来自于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曾经是新疆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但是通过疫情的严控等措施,大部分的感染者已经陆续被找了出来。密切接触人员被集中隔离,病例被治疗。
病例治愈后,需要经历多次的核酸检测和医学观察,只有康复了才能出院。医院和社区人员会定期对这些人进行跟踪和定期的检测,所以很少出现复阳的情况。
乌鲁木齐核酸检测超过了230万人份相比新疆的其他地区,乌鲁木齐市的检测量最大的,也是最彻底的检测。除了全民检测,乌鲁木齐的重点疫区居民,进行了多次检测。
对于疑似,密切接触人员和无症状感染者,检测次数还会多,这也是为了从各方面排查感染的人员,避免有遗漏者,造成疫情的风险。
一个潜伏期是14天,大多数人的潜伏期是在10-14天,如果被病毒感染了,这个期间会发病。 3周以上这样超长的潜伏期,是比较少见的。
排查无症状感染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核酸检测,一次不够,再做一次,还可以结合临床症状和CT的结果来诊断。
新疆还差10天,就满28天了,坚持2个潜伏期,也没有人发病,那就说明乌鲁木齐的疫情已经基本过去了。
新疆这起疫情超过800人受感染,大部分患者已经出院。
新疆复工复产是好事,虽然有人还存在着担心,但是乌鲁木齐的所有居民已经做了检测,除了武汉,国内比较安全的地方就是新疆了。
如果你还是害怕,那么可以在出门的时候戴口罩,多洗手,保持一定距离,能让人避免病毒的入侵。
降维打击有多恐怖?
在《三体》小说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经典场面,由强相互力材料制成的水滴探测器在人类庞大的太空舰队中毫无阻拦的航行穿梭,将人类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太空屏障”击得粉碎,人类太空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而水滴依然光滑如镜。
到了后面,更高级的文明随手丢出一个二向箔,便将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张二维画卷,不同科技水平所带来的文明差距在这一刻表露无疑。于是,人们将这种文明等级差距太大的战争称为“降维打击”,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桥段,但在现实世界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随后欧洲人开始源源不断渡过大西洋登上美洲大陆,两种不同文明在人类走出东非大陆后再一次遭遇。似乎人类社会内部也同样遵循“黑暗森林”法则,两种文明相遇没有和平共处,更没有共同发展,而是很快爆发了冲突和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的殖民过程中,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用枪炮、马匹和病菌先后征服了美洲4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消灭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帝国,屠杀了90%以上的印第安人。而卡哈马卡战役便是这一系列战争(屠杀)的残酷缩影,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殖民过程中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进行降维打击的残酷无情。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冒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与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在秘鲁高原城市卡哈马卡相遇。双方当时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皮萨罗的手下只是一群由62名骑兵和106个步兵组成的乌合之众,而阿塔瓦尔帕却统治着数百万忠诚的臣民,率领着与其他印第安人作战凯旋的8万精兵。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在两人见面短短几分钟后,皮萨罗就将阿塔瓦尔帕俘虏,并勒索了有史以来最大一笔赎金。这笔赎金的黄金足够装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超过8英尺的房间。但在赎金交付后,皮萨罗却违背自己的诺言,将阿塔瓦尔帕处死。而与之相比,在这场会面不久后爆发的冲突结果更是让人跌破眼镜。卡哈马卡战役当阿塔瓦尔帕将神父递给他的《圣经》扔在地上后,西班牙人率先向印第安人发起了攻击,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顺利冲开了人数众多的印第安士兵,将其践踏在地;他们挥舞锋利的铁剑,轻松斩下印第安人的头颅,刺穿他们的胸腹;偶尔发出的一记火枪,在很远处就将一个印第安人击倒。而与之对比,印第安人使用的狼牙棒、木棍和弹弓却很难对全身披甲的西班牙人造成致命威胁。在这样的装备差距下,战争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战斗演变成了屠杀。夜幕降临之前,惨烈的厮杀结束。印第安人被杀死6-7千人,剩余7万多人只因西班牙人累得无力举起屠刀才告幸免,相当于每个西班牙人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平均杀死了40人,而西班牙一方却未损失一兵一卒。这样的战斗结果古今中外世所罕见。如果说,这一次存有侥幸的因素在其中,那么接下来双方爆发的大大小小的战斗结果再次证明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是靠人数所能弥补的。在阿塔瓦尔帕死后皮萨罗从卡哈马卡向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进军期间,又分别爆发了豪哈、比尔卡苏阿曼、比尔卡康加和库斯科4次大小战役,参加这四次战役的西班牙骑兵分别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印第安人则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然而每次战斗的结果都是西班牙人大获全胜。1536年,印加帝国最优秀的将军基佐在利马围困住了西班牙人,并打算向该城发动猛攻时,两个中队的西班牙骑兵向他们发起了冲锋,并在第一次冲锋中击溃了印第安人军队,并杀死了基佐和其他指挥官。而在不久后一只由26名骑兵组成的小股部队利用类似的冲锋击溃了下一任印加皇帝曼科亲自率领的最精锐部队。为什么在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经常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呢,为什么西班牙人往往能够轻松战胜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于自己的敌人呢?一、以马匹为代表的军事装备的巨大优势一匹战马在战斗时所带来的机动性、冲击力以及居高临下的战斗位置,使得空旷地带的步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西班牙的殖民战争中,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始终。公元前1800年左右,马拉战车的使用改变了中国、近东和埃及等地的战争方式和格局。在马鞍和马镫发明后,马匹使得来自亚洲大草原的匈奴人和一波接一波的蛮族对罗马帝国及后继国家造成了严重威胁,最后以蒙古人于公元13世纪和14世纪征服亚洲和俄罗斯的大片土地而达到高潮。甚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仍然保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并将马匹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除了马匹之外,西班牙人所持有的铁剑和火枪可以轻松破开印第安人的软革皮甲夺走他们的生命,而印第安人的木质或石质武器却很难对西班牙人的全身铁甲造成威胁。二战前夕的波兰骑兵二、病菌开辟了殖民道路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腺鼠疫等传染病对于欧洲殖民者开辟殖民地并杀死当地原住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超过了军事装备的巨大优势。在整个美洲,随欧洲人传进来的疾病从一个部落传播到另一个部落,远远走在欧洲人之前,杀死了90%以上的美洲土著人。而在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过程中,天花病毒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花由西班牙移民带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后,经由陆路传播到南美的印第安人中,在1526年左右杀死了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和他的大多数朝臣,随后杀死了他的指定继承人。这些事故导致了阿塔瓦尔帕与其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加之天花病毒的肆虐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严重损耗了印加帝国内部军事力量。而西班牙人在长期与细菌病毒的共存时间里,逐渐形成了对上述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这些对印第安人致命的病菌丝毫无法奈何这些征服者,反而成了他们的开路先锋。三、文字所蕴含的巨大能量除了上述这些可见的因素外,文字对战争的影响也同样不可估量。西班牙具有十分完善的文字系统,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到皮萨罗入侵印加帝国的几十年间,各种关于新大陆的文字记载、旅行日记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各地的风土人情、行政组织、军事部署等等,这就为皮萨罗了解印第安人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军事情报。而相反,印加帝国并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文字,相互沟通只能依靠口头传播,这就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短时效性,各个部落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哪怕西班牙人已经屠杀了几百公里外的一个部落,其他部落的人对于这个来自大洋另一端的文明仍然一无所知,甚至阿兹特克皇帝蒙特朱马还将这些残暴的殖民者当做神明来崇拜。当然除上述三个方面原因之外,行政制度的不同、军事策略的相异以及人员士气的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文明碰撞之后的结果。卡哈马卡战役的反思通过卡哈马卡战役以及其他殖民侵略战争,除了让我们对西方殖民者文明外衣下的残忍和暴虐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文明对抗结果的深思。一个拥有八万人的庞大军队面对不到二百人的散兵游勇竟然毫无反抗之力,这样的结果看上去匪夷所思,但文明之间的巨大差距却使其成为了可能。文明之间的冲突从来不是角斗场上的公平竞争,而是科技、体制、生产力的全面对抗,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屠杀,从来都是古今不易的道理。三体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也是黑暗森林法则成立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地球这个很小的黑暗森林中,两个文明为了争夺有效的空间和资源必然会爆发冲突,而落后的文明则必然在冲突中衰落甚至是灭亡。西方文明自诞生以来就相信丛林法则,近代更是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现在也依然坚持零和游戏,所以在面对不同于己的文明时往往不会像中国提倡的那样求同存异,互利共赢,而更愿意举起手中的刀剑,直到一方屈服或灭亡。所以我们不能在虎狼环伺的环境中还对敌人抱有最大的善意,同时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和文明实力,才不至于向印第安人那样被降维打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新疆乌鲁木齐的疫情源头找到了吗?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管控模式。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使我们在这场全球抗疫战争中率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在全国整体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的大背景下国内一些地区陆续出现了疫情反弹的现象:先是邻国俄罗斯疫情形势的突变使黑龙江边境的绥芬河口岸面临较大的境外输入压力,接着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再后来吉林省舒兰市也出现聚集性疫情。就在人们刚从舒兰疫情的缓解中得以松口气的时候北京新发地的疫情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如今北京在经历一个月左右的抗疫斗争之后已初步取得胜利,目前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巩固阶段。这边北京疫情的余波尚未完全过去,而远在西部边陲的新疆已出现疫情反弹的苗头:7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一位24岁的女子被确诊,同一天新疆还发现了3例无症状感染者,由此打破了之前连续149天保持的无新增病例纪录。7月19日最新通报的前一天的全国疫情数据显示:7月18日0时-24时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
这16例新增确诊病例中境外输入病例3例(广东2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13例(均在新疆);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1例疑似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截至7月18日24时新疆(含兵团)现有确诊病例30例、无症状感染者41例,均在乌鲁木齐市,现有2705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7月18日国家卫健委已派出专家组赴疆调查。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持续追根溯源是一大重点,因为只有找到源头才能彻底隔绝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专家组正在对乌鲁木齐疫情的源头进行调查。
目前新疆乌鲁木齐疫情的源头暂时尚未找到,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乌鲁木齐这波疫情在防控难度上比北京新发地疫情相对更为容易。为什么我说新疆疫情的防控相比北京更为容易呢?这首先可以从两地的人流量数据上看出。新冠病毒是以人类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传播介质的,所以减少人际接触就是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也就意味着人流量大的地区在疫情防控上的难度会相对更大一些,那么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北京和乌鲁木齐各自的人口数量。
截至201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约为2153.6万人,同时北京作为首都和交通中心还迎接着大量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密集的人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给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相对较大的压力。相比之下乌鲁木齐的常住人口约为350.58万。乌鲁木齐的常住人口只有北京的16%略多一点,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乌鲁木齐也没北京那么多外来人口。这直接就给乌鲁木齐的疫情防控带来两大有利之处:其一相对稀少的人流量使病毒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其二相对更少的人口检测起来也要容易一些。
目前乌鲁木齐全市已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全市将按“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批实施、采检分离、安全有序”的原则对密切接触者及所在单位、小区人员展开全面核酸检测。乌鲁木齐这次核酸检测工作将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从7月17日起对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发热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在完成重点人群所在社区100%检测的目标后将对其他社区展开第二阶段的检测工作。
本次核酸检测工作由乌鲁木齐市属地(不含兵团、军队)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25家机构承担:其中自治区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12家,乌鲁木齐市级及下属区(县)医疗卫生机构9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4家。7月18日国家卫健委组织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0支核酸检测医疗队200余人赴乌鲁木齐协助开展检测工作。18日当天来自湖北、江苏、四川的60余名医务人员已抵达乌鲁木齐。如今乌鲁木齐机场航班受疫情防控影响已大面积取消。7月16日晚乌鲁木齐地铁发出公告称:为了防控疫情传播将从当晚22:00起停止运营地铁1号线。
新疆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行政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几乎相当于贵州省、河南省、江西省、山西省、山东省、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台湾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18个省级行政区加起来一样大。新疆东西全长1950公里,南北跨度1550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463公里。新疆如此广袤的地域在无形中起到了阻隔病毒传播的效果。
目前新疆的病例均集中在乌鲁木齐市,近期陆续采取的机场停运、公交停运等措施已使病毒从乌鲁木齐向周边其他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大大减小。当初新冠疫情刚爆发时我们其实是真没多少应对经验,然而在经过和新型冠状病毒几个月的较量后我国已积累了不少应对这种传染病的经验。黑龙江、吉林、北京等地出现疫情反弹后通过多方的调查和追踪在较短时间内锁定了密切接触人群,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这就说明我们的防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相关的防控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既然我们连之前最艰难的时刻都过来了,那么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次新疆的疫情防控工作也能像黑龙江、吉林、北京等地一样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新发地市场属于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北京这一个地方,而且还有周边的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每天都有上万人、3000多辆大货车从全国各地涌入新发地市场。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具有相对较长的潜伏期,所以当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时之前进出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人和车早已分散到全国各地。
由此可见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但通过大数据追踪、社区上门排查等多种方式仍在较短时间内锁定了密切接触人群。乌鲁木齐这波疫情所涉及的范围显然没北京新发地疫情所牵涉的范围那么广,所以完全可以更快锁定范围,从而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现的病毒根据基因测序分析:主要是来自欧洲方向。来自欧洲方向的病毒有什么特点呢?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证明这种突变毒株在传染性上几乎比原始毒株高10倍。
更强的传染性与北京密集的人流量搭配在一起对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难度。在6月10日到16日的短短6天内北京累计新增137例本土确诊病例,12日到16日4天都保持着两位数新增的状况,这其中还不乏高危病人。相比之下乌鲁木齐从7月15日至今累计发现确诊病例30例、无症状感染者41例,当地政府在关于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目前所发现的病例基本上都是轻症患者。综合这种种情况可以说乌鲁木齐这波疫情的防控比北京相对更为容易一些。
然而这绝不是放松警惕的借口。在4月8日武汉解封之后哈尔滨、舒兰、北京等地陆续出现疫情反弹现象,如今乌鲁木齐又出现疫情反弹。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事实上新冠从未真正远离过我们。每次疫情反弹都充分证明了这场抗疫斗争的复杂性。有时恰恰是看似相对安全之时可能潜伏着隐患,因为在看似安全的状态下人们的意识容易出现怠惰。事实上如今的新冠病毒从传播方式、防控的难度和临床表现等各方面都比当年的非典复杂得多。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