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南苇扶墙而出哪一节,雪中悍刀行中让你落泪的话是哪几句
裴南苇扶墙而出哪一节,雪中悍刀行中让你落泪的话是哪几句?
雪中感人片段短短一炷香后,一名年轻男子断一臂,瘸一腿,自断全身筋脉,只存一条性命,只拎上那柄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木剑,离开了院子。
巷中雪上长长一条血。
“在老子家乡那边,借人钱财,借你十两就还得还十二三两,我温华的剑,是你教的,我废去全身武功,再还你一条手臂一条腿!”
他在院中,就对那个黄老头说了这么一句话。
然后这个雪中血人在拐角处颓然蹲下,手边只剩下一柄带血木剑。
年轻游侠儿泪眼模糊,凄然一笑,站起身,拿木剑对准墙壁,狠狠折断。
此后江湖再无温华的消息,这名才出江湖便已名动天下的木剑游侠儿,一夜之间,以最决然的苍凉姿态,离开了江湖。
刺骨大雪中,他最后对自己说了一句。
“不练剑了。”
徐凤年站起身,低下头,仔细佩好那把按照凉刀形制被孩子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狭长木刀,悬在腰间。
他柔声道:“我找到你了,小地瓜。”
城内是蛛死士。
城外四周各有一支人数都在万人左右的骑军。旭日东升,东方霞光如潮水一线缓缓推进。
徐凤年一只手放在小地瓜脑袋上,眺望远方,轻轻说道:“小地瓜,爹没能保护好你娘亲,但肯定会保护好你。今天,我们一起回家。”
......
六千边军铁骑,同时翻身下马,在看到那位骑在年轻藩王脖子上的小女孩后,人人神情激动,为首骑将正是战功彪炳的右骑军主帅李彦超,他率先抱拳高声道:“我北凉右骑军!恭迎公主殿下回家!”六千人,齐齐抱拳高声道:“北凉右骑军!恭迎公主殿下回家!”
那一夜。
一对父子并肩而立。
老人双手拢袖,背微微驼。
老人看着北凉疆域。
还年轻的年轻人微笑道:“爹,我才知道,没了你,这天下就是山中无老虎了。”
老人只是牛头不对马嘴地答了一句,“扛不住的话,别硬扛,爹以前只说了半句话,天底下没有谁的儿子不能死的道理。后半句是,但天底下同样也没有谁的儿子必须死的道理。”
徐凤年摇头道:“我这个北凉王,不是为赵家天子守国门,也不是为中原百姓镇守西北。爹你也说过,以前娘在哪里,就是你徐骁的家在哪里,后来是我们子女在哪里,你的家是哪里。那么对我徐凤年来说,爹娘的坟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我怕死,但真要有死的那天,唯独不怕死在北凉!”
老人伸手指向远方,朗声大笑道:“这大好山河,我徐骁带着麾下铁骑踏遍了春秋九国!小年,最后替爹去北莽走一遭?”
徐凤年点头道:“好!”
......
老人的言语断断续续,总是被大口喘气和艰难咳嗽声打断。那个年轻的背影,没有言语,只是双手握住床榻上老人的手。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子女面前流过眼泪的老人,这个被朝野上下骂作人屠的老武夫,终于在此今天泪流不止,老人便是想要擦拭,精气神早已如灯油枯竭,也没有那抬手的气力了。而那个连姐姐弟弟都看不到神情的年轻人,甚至不敢抽出一只手去帮老人擦去泪水,怕一松手,老人真的就走了。“当了皇帝被称为孤家寡人,那是君臣有别,况且做皇帝做久了,就真不把当人看了,真以为是什么狗屁天子。咱们徐家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这个北凉王,跟皇帝也差不离,年儿,别的不说,孤家寡人的滋味,不好受。爹尝过,就更不想你走这条老路。所以当初放走严杰溪一家子,让他们去京城当皇亲国戚,爹从不后悔,徐骁连老首辅都敢骂得他气得半死,怎么会将一个迂腐文人放在眼中?爹只是不想让你跟严池集兄弟反目成仇罢了。即便你们注定当不成兄弟,让你们余下一份不坏的念想也好。爹这些年最开心的事情,一个是从边境上回家,看到你们几个都好,再就是偶尔梦到你们娘亲。我徐骁从你娘答应嫁给我之后,这辈子就一直在亏欠她,爹唯一埋怨她的地方,就是走得早,夫妻两人,其实是谁后走谁更苦,这份苦,不是说什么为了家业劳心劳力,这都是咱们大老爷们应该做的,只是很多时候有好事情了,身边都没人能说上两句,要么是很想她了,也见不着她不是?天下很大,爹走了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可在爹眼里,就始终只有你娘一个女子啊。”门口徐渭熊握拳挡住嘴唇,仍是泣不成声。 “院子里那棵枇杷树,是你娘到这儿后亲手种下的,以后有了枇杷,恰巧又想爹和你娘亲了,记得摘下一些放在坟头。”“年儿,爹把你二姐和黄蛮儿都交给你照顾,还有咱们徐家,咱们徐家的三十万铁骑,以后就都得你一个人扛着了。你会很累的,别怪爹让你接下这份担子啊。”年轻背影点了点头。黄蛮儿抬起手臂,遮住脸庞,轻声呜咽。当老人说出今晚也是这辈子最后一句话后,徐渭熊扑出轮椅,嚎啕大哭。年轻背影仰起头。背对姐弟二人的他只是张大嘴巴,哭却无声,生怕吵到了闭上眼睛的老人。老人最后是说:“爹睡会儿。”
徐凤年一步一步走出阴影。
城上城下,只见这位离阳异姓王一把扯掉那件蟒袍!
衣衫如雪。
一如当年白衣出凉州!
这个不再做什么狗屁离阳藩王的年轻人,没来由笑脸灿烂,然后抬头朗声道:“徐骁嫡长子,徐凤年在此求死!”
七窍微微流血的中年书生转身,似乎想要伸手去触碰妻子,但终究没有这个勇气,走到院门口与女儿擦肩而过时,柔声道:“青锋,以后就由你照顾你娘了。”
妇人猛然喊道:“轩辕敬城,你要去哪里!”
中年书生继续前行,温言笑道:“去牯牛降大雪坪,把这个家扫地扫干净了,你们便真正自由了,”
“圣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惜轩辕敬城这辈子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轩辕敬城不后悔当年娶你。”
......
轩辕敬城捂住嘴咳嗽了几声,抬头看向乌云滚滚,轻声道:“年少时读书读到一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当时只觉得的确可笑,后来细细琢磨,以为将笑字改成敬字,也不错。”
蚍蜉撼大树,可敬不自量?
徽山三个敬字辈,轩辕敬宣已是死人,而轩辕敬城也是将死之人。
轩辕敬城收回视线,一手负后,一手伸出,大声道:“轩辕敬城请老祖宗赴死!”
他带她游遍了天下南北,她见他没有动静,皱了皱鼻子扭头,敲了敲他的脑袋,问道:“怎么,还傻乎乎等下辈子找我吗?你傻啊,不累吗?”,年轻道士想了想,只是摇头,她一下子红了眼睛,咬着嘴唇问道:“你打算再等我了吗?”,骑牛的年轻掌教伸手揉了揉女子脸颊,擦去泪水,眼神温暖道:“如果我说让你等我三百年,你愿意等吗?”,她毫不犹豫道:“你等了我七百年,换我等你三百年,当然可以啊,”,再相逢后仅限于牵手的年轻道士壮起胆子,轻轻抱住她,笑道:“好。”
......
九天之云滚滚下垂,整座武当山紫气浩荡,他朗声道:“贫道五百年前散人吕洞玄,五十年前龙虎山齐玄帧,如今武当洪洗象,已修得七百年功德,”,“贫道立誓,愿为天地正道再修三百年!”,“只求天地开一线,让徐脂虎飞升!”,年轻道士声如洪钟,响彻天地间,“求徐脂虎乘鹤飞升!”,黄鹤齐鸣,有一袭红衣骑鹤入天门。
张巨鹿微笑着走下台阶,弯腰捡回那只小火炉,自顾自拿起铁钳放入些炭火,递还给这个幼子,轻声道:“知道你们几个心冷了很多年,爹也做不了什么。”张边关愣住,忘了言语。张巨鹿招招手,让管事又搬来一条小板凳,坐下后问道:“这趟来的由头,是不是蔓儿跟你要了一封休书?觉着一口郁气出不得?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么多年了,却在这个关头弃你而去?有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憋屈感觉?”被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的张边关摇头道:“她这么做,我不介意。”张巨鹿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道:“别恼她,张家三个儿媳妇,就数她最不容易。难为她做这个恶人了,这般聪慧心善的良家女子,是我们张家对不住她。”张边关直直望向这个爹,后者反问道:“明白了吗?”。张边关猛然间记起一事,顿时哽咽起来。女子无情时,负人最狠。女子痴情时,感人最深。张边关似乎解开了心结,使劲点了点头。张巨鹿笑问道:“那坦坦翁总说,身后纵有万古名,不如生前一杯酒。以往我是一直不信的,要不今天咱爷俩喝上几杯?”张边关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京城最大的官和太安城最没出息的纨绔,这么一双古怪爷俩隔着火炉,面对面一人坐一条小板凳,慢慢喝着酒,酒壶就放在炉沿上。张边关说道:“爹,其实没谁怨你。”张巨鹿喝了口酒,默不作声。一杯接一杯,父子二人就这么喝着。
邓太阿笑道:“以后有事没事,我都会常来西蜀看看你们。”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问道:“师父,我不是徐凤年那样的人物,没能让师父有个可以不辱没你名声的弟子,对不起。”
邓太阿正色摇头道:“你错了,有你这个徒弟,已经是最好了。”
离阳江湖有曹长卿有徐凤年这样的风流人物,当然很好。
但我邓太阿有你这样的徒弟,是最好。
天底下如果有人要你过得不好,很简单,先问过我这个做师父的答应不答应。
老人伸出手指,直刺双眼,然后这位黄紫老真人颤颤巍巍抬起那鲜血淋漓的右手食指,在眉心划出一抹印痕,如开天眼,老人双臂垂下,轻轻搁在膝盖上,各掐一诀,安详道:“黄蛮儿,为师本事就这么点,学不来开天门,连开天眼也是这般勉强,”,“若是仍然无法为你挡下天劫,莫怪师父啊,”,世人羡长生,道人修清净,老人在生前最后一刻,记起了前几年山脚道观里自己徒弟的打鼾声,一点都不清净啊,可却是让老人最怀念,祥符元年的冬末,天师府池中那朵位于最高处的紫金莲,枯死。
那年武帝城头,老黄临终死而不倒,身边便是天下第二的王仙芝,老黄只是面北说了一句:“来,给少爷上酒呐。”
徐凤年站在徐龙象身边,伸手按在弟弟脑袋上,轻声道:“黄蛮儿,爹走了,但只要哥还在,天塌下来,就轮不到你来扛。
......
他仰起头,看着天空。 什么大秦皇帝,什么真武大帝,什么离阳王朝最具权柄的藩王。 娘亲走了,徐骁走了,大姐走了,二姐坐在了轮椅上,当初差点也走了。 为中原百姓镇守西北门户,那是他能做到自然是最好、实在做不到也谈不上有太多愧疚的事情。 但是谁想带走他徐凤年的弟弟黄蛮儿。 不行。
大楚儒圣曹长卿,他终于说出一句话,一句他整整二十年不曾说出口的话。 “这个天下说是你害大楚亡国,我曹长卿!不答应!”
孔镇戎始终没有转身,面无表情,这个昨夜被父亲厉声斥责不许前往下马嵬驿馆的年轻人,前程锦绣的车驾司员外郎,狠狠揉了揉脸颊,年哥儿,曾经的兄弟四人,严吃鸡成了国舅爷,也像他小时候希望的那样,安安心心做起了文章学问,而我孔武痴,也会做官了,我和他还是兄弟,曾经最怕死的李翰林,竟然当上了凉州关外游弩手的都尉,跟着你一起上阵杀敌,你们还是兄弟,我只想知道,我们和你们,还是兄弟吗?,年哥儿,这些年我在太安城帮你搜集了六十多套兵书,你还愿意要吗?
......
严池集转过头,满脸泪水,望向孔武痴,“我知道,我们四个,再加上我姐和李负真,我们六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聚在一起的机会了。”孔镇戎点了点头。严池集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抽泣道:“年哥儿他骗我!”孔镇戎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抬起手臂,按在这个年轻人的脑袋上,轻轻揉了揉。就像当年徐凤年对待严池集一样。
......
那一刻,老人哽咽道:“年哥儿,你骗人。”那个人,答应过离阳王朝,或者说答应过天下人,此生都不会再入太安城了。可就在此时,一只温暖手掌,轻柔搁在老人的脑袋上。有无论过了多少年还是那般熟悉的调侃笑声响起,“呦,严吃鸡,哭鼻子啦!是你爹不准你跟我玩耍啊,还是你姐又说我坏话啦?多大事儿,年哥儿我带你喝花酒去!老规矩,李翰林出钱,孔武痴牵马!走着!”老人没有抬头,唯恐是梦。按住严池集脑袋的那只手掌,轻轻抬起,然后轻轻拍下。那人气笑道:“严吃鸡,读书读傻了?!咱哥仨,可都等着你呢!”严池集缓缓转身,竭尽全力瞪大眼睛,嘴唇颤抖。这个位列离阳新朝十二殿阁学士之首的武英殿大学士,这个被誉为“每逢大事,以严学士静气最多”的很老老人,泪水流过那张干瘦脸颊上纵横交错的沟壑,他胡乱抹了把脸,又哭又笑,轻声道:“年哥儿,我很想你。”他对面那个仅是双鬓微微霜白的家伙,露出一个一如当年仍似少年的灿烂笑脸,抬起袖子,帮严池集擦拭泪花,嘴上说着:“知道啦,知道啦。”
白衣洛阳背后如遭重击,剧烈震荡摇晃之后仍是不倒,悠悠吐出一口不绝于缕的金黄雾气,轻声道:“不等了。八百年前你留给我的,我今曰一并还你。从今往后,世间再无大秦皇后洛阳。你与她以后如何……”
“徐凤年”缓缓起身,双眸金黄,向天地示威一般伸了个懒腰,然后安静望向眼前的白衣女子,嗓音醇厚,“洛阳?” 女子的身影逐渐飘摇不定,开始消散在风中,她泪流满面,却是笑着弯腰敛袖,犹如八百年那一场初见,他尚未称帝,她在田野之间还不曾入宫,用魔头洛阳绝对不可能说出口的娇柔嗓音,她百转千回轻呼一声,“大王!”
李淳罡走到大雪坪崖畔,身后是一如他与绿袍女子场景的撑伞男女。
她被一剑洞穿心胸时,曾惨白笑言:“天不生你李淳罡,很无趣呢。”
李淳罡大声道:“剑来!”
徐凤年睁眼以后,拿袖口抹了抹血污,笑着喊道:“姜泥!老子喜欢你!”
拓跋春隼冷笑不止,只不过再一次笑不出来。
一名年轻女子御剑而来,身后有青衫儒士凌波微步,逍遥踏空。
女子站在一柄长剑之上,在身陷必死之地的家伙身前悬空。
她瞪眼怒道:“喊我做什么?不要脸!”
.......
徐凤年柔声道:“我跟她说过,她,我欺负得,谁都欺负不得,她可能不信,那我就证明给她看,”陈渔有些没来由的黯然,原来有些男女之间,有些不用太多力气便说出口的平淡言语,是如此有斤两,其实有句话,徐凤年没有说出口,以后,他也不再欺负她了。
......
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就像棋盘上那枚过河卒子的年轻人,摘下那柄过河卒,手心在刀口上慢慢抹过,过河卒竟是饮血如人饮水,一滴不剩,全部渗入刀身。
他蹲下身把这柄过河卒放在那双靴子附近,“如果以后有人欺负你,就折断这把刀,我就远在千万里之外,也会瞬间赶至。”
他停顿了一下,沙哑说道:“就算我那时候已经死了,也会从阴间来到阳间,再来看你一眼。”
然后他站起身,对天地高声一句:“敢杀姜泥者,我徐凤年必杀之!”
当他说完这句话,他抬起手臂挡住眼睛,久久没有放下。
......
在将来的岁月,你可以恨我。但你不要不喜欢我。
她抬起头,满脸泪水,轻轻声抽泣道:“就算你不喜欢,也只可以不喜欢西楚的姜姒,不可以不喜欢姜泥。”
他说以后科举成名,一定会衣锦还乡,一定会给她捎带些这奇楠香木。
还有。一定会娶她。
然后,他千里迢迢来到了这座天下首善的太安城,在千军万马独木桥的科举中成功跳过了龙门。
只是到最后,他成亲了,掀起了红盖头,可烛火中的那张娇艳脸孔。
不是她。
他只给那家乡女子送去了“勿念勿等”四个字。
......
陈望。
望,月满之名,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
这位当之无愧的年轻储相缓缓睁开眼睛,轻声道:“你找到好人家了吗?” 就算没有,也千万不要再等了。
如果嫁人了,应该也会是找一个比自己更懂得珍惜你的读书人吧。你肯定在怨恨我这个负心人吧? 陈望满脸泪水。
他不知道的是,渡口良人还在等着他,只不过曾经是站在渡口,如今是躺在了芦苇丛中,会永远等下去。
人已死却不怨,未归之人却不知。
......
读书人皆是负心人,最负痴心人。
他泪眼朦胧,嘴唇微动。
我陈望只愿当年不曾高榜提名,只愿当年黯然还乡。
......
陈望今日此时竟是拎回了一小瓶酒。
就在昨天,他收到一封口头上的隐秘谍报。内容只有四个字,已死。有愧。
有愧的是北凉。
已死的。
是恰如那曲子中从女儿红等到了花雕,也没能等到人的可怜女子。
江南之南,黄梅时节家家雨。
西北之北,芦苇荡中飞絮飞。
陈望一口一口喝着酒。
无声无息,喝酒不停,泪流不止。
官路上,夜幕下,马车中,有个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离阳张首辅的男人,像个孩子,嚎啕大哭。
......
在原路返回的路上,陈望遇到了一位身材结实的同龄男子,看到他后,那人神情复杂,有愤懑,有敬畏,有惊讶,有不解。
那人重重呼吸一口气,然后板着脸递给陈望一个粗布行囊,“我妹留下的东西,都是你当年留下的书,还给你。”
陈望接过布囊,怔怔出神。
那人转身大步离去,停下身形,嗓音沙哑道:“望子,虽然我妹妹……但你别觉得她死得不清不白!她比谁都干净!”
陈望捂住嘴巴,望着那个早年经常与自己勾肩搭背喊一声妹夫的背影,含糊不清道:“对不起。”
那人喃喃道:“这话你对她说去。”
陈望默然,指缝间渗出猩红色。
久久没有挪步。
陈望捧着布囊,来到渡口,找到那座小坟。
宦官不知所踪。
陈望盘腿坐在坟前。
与小坟相对而坐。
有位不识字的女子,会在太阳底下寻个干净的地方,晒书,摊开一本一本,收起一本一本。
有位没有嫁人的女子,会在无人时前往那座小渡口,等人,远望一次一次,转身一次一次。
陈望轻轻打开布囊,低头望去,有再熟悉不过的《礼记》,《大学》,也有年岁更为久远的蒙学读本三百千。
当年,或是田间劳作,或是渡口捣衣,或是大雪时分,或是采摘芦苇,他经常背书给她听。
今年与当年,已是十年之隔。
他与她,也已是阴阳之隔。
陈望闭上眼睛,柔声念道:“国有患难,君死社稷,大夫死宗庙,百姓最后死乡间……”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暮色里,读书人读书。
风吹芦苇轻轻摇晃,如女子点头,笑颜如花。
李义山松开拳头,手心猩红一滩,笑了笑,不再咳嗽,只是嘴角渗出血丝,疲倦至极的他闭上眼睛,说道:“南宫先生,李义山求你一件事,将来如果凤年有难,而三十万铁骑却无法救援,恳请先生务必出手相助一次。” 白狐儿脸沉声道:“请先生放心!” “看不清了。” 视线开始模糊的李义山颤抖抬起手臂,拿手指凌空指指点点,好似那些年与年幼世子殿下一局局黑白对弈。 他布满沧桑的脸上似乎有些遗憾,当年对这个孩子太严厉了,责骂太多,称赞太少。 这名不知是病死还是老死的男人,他的脑袋沉沉靠向肩并肩而坐的大将军,喃喃道:“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这一觉睡去,不再醒来。生死何其大,生死何其小。
褚禄山收敛笑意,抬头跟神情不悦的世子殿下对视,“我褚禄山虽不姓徐,但仍然是徐家人,这辈子都是大将军的义子,从来不知道什么离阳,甚至也不认什么北凉不北凉的。” 徐凤年怒道:“褚禄山!我让你停手!” 褚禄山双拳紧握,搁在膝盖上,咬牙沉声道:“殿下!” 褚禄山一手撑地才能起身,弯腰起身时发出一串嘿嘿桀桀笑声,自嘲道:“我褚禄山有洁癖,每天都要换一身华贵衣衫,喜豪奢,每天都要换乘骏马,嗜美食,每天都要厨子做出新花样。什么都换,唯独不换主子。褚禄山恨不得让所有受恩于徐家的北凉白眼狼,都知道什么一个简单道理,人生两苦,想要却不得,拥有却失去。只要殿下让褚禄山掌权一日,褚禄山就一日见不得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起身后这位才学惊艳城府深沉的褚八叉低着头,红了眼睛,慢慢说道:“褚禄山的主子只有义父一人,对待殿下,自从第一次从义母手上捧过襁褓中的那个小男孩,从他对褚禄山笑脸起,就当成自己的亲弟弟!” 徐骁笑呵呵道:“行了行了,禄山,你给义父坐下,一家人吵什么吵。不过话说回来,吵一吵也好,把心里话都讲出来,就没有过不去的门槛。
.......
暮色中,两人率先入城。 徐凤年没有开口说话。 那位禄球儿沉默片刻后,缓缓道:“我很心安,也请王爷安心。” 徐凤年目视前方,轻声道:“很难啊。” 褚禄山停下脚步,自言自语道:“说实话,这个世道,这个天下,一直让我褚禄山很不开心。” 城门洞内,视线昏暗。 褚禄山停下脚步,转头微笑道:“因为这个天下,让我最敬重的义父义母,他们的儿子,不开心。” 年轻藩王也停下脚步,默不作声。 褚禄山看不清他的脸色,也不想看清,所以重新转回头。 两人就这么在黑暗中停步不前。 褚禄山突然沉声道:“别送了,褚禄山此生沙场厮杀无数次,每一次带人赴死,都不用人送行,更不想被人收尸。” 褚禄山大步向前,走出城门洞后,仰头望向天空。 他这辈子拍了那个年轻人很多次马屁,说了无数句马屁话。 这个胖子,此时想着很多年前,让那个稚童骑在自己脖子上,他则骑在当时的徐家战马之上。 不同姓氏的两兄弟,一起策马啸西风。 背对年轻人的胖子,在心中轻声念道。 小年,我褚禄山的弟弟,你我何须再见。
......
北凉王亲率一万大雪龙骑军,直接掠过溃败的北莽大军,长途奔袭,火速驰援怀阳关。只见那北凉都护褚禄山坐在尸骨累累的城墙走马道上,手持凉刀拄地。
齐当国出行之前,在军帐中留下一封信。
“我可以死在义父之后,但绝不死在世子殿下之前!”
不知为何,齐当国在信中末尾,依旧把那位已经赢得凉莽双方尊重的新凉王徐凤年,称作世子殿下。
在齐当国已经能够看到远方战场的硝烟四起之时,这员北凉猛将突然转头大声道:“诸位,我铁浮屠昔年原身满甲营,如今既已满甲,当如何?”
六千骑齐声怒吼道:“死战!”
临近战场,齐当国高声道:“起矛!”
大漠黄沙,铁甲铮铮。
满甲营已满甲!
......
几个眨眼功夫过后,一个嘴唇干裂身穿便服的年轻人盘腿坐在齐当国身边。 这个汉子弥留之际,视线模糊,但是不知为何硬生生认出了那张年轻的脸庞。 他想要说话,却已经说不出一个字,反而嘴角鲜血涌出愈厉害。 年轻人伸手轻轻按住他的胸口,触手之处,铁甲支离破碎,冰冷甲胄为鲜血浸染,而显温热。 年轻人弯下腰,轻轻摇头。 这位昔年北凉铁骑的扛纛猛将,竟然在临死之前凭空横生出一股无法想象的气力,一只手死死攥紧年轻人的手臂。 沙场自古膂力最盛者扛纛。 北凉铁骑三十万,唯有齐当国当之! 而这个男人,这辈子最后的力气,只是想要让那个年轻人不要为了他去北方。 死也不愿松手。 年轻人反手轻轻握住那个死人的手,安安静静,面无表情,无悲无喜。 大苦无声。 最后,年轻人将齐当国的手指一根一根掰开,然后俯身帮他合上眼睛。 他当时离开北凉王府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悬佩凉刀。 他在齐当国尸体不远处找到那根铁枪,握在手中。 一人一枪,北掠而去。 早已远遁数十里之外的洪敬岩耳畔如同响起炸雷。 “你找死,我就让你死!”
陈芝豹没来由叹了口气。
他这趟来北凉,本是想救下齐当国。
也更想去清凉山某个地方,祭奠那个自己一直视为亲生母亲的敬重女子。
陈芝豹笑了笑。
我不姓徐,可名“知报”。
......
那逃过一劫的侏儒老人嘿嘿笑着站起身,拍拍屁股也要走人。 结果背后传来一句话,“蒙蛊,当年某人伴随先帝巡游蜀诏,你行刺之时似乎骂过他一句徐瘸子?” 老人停下脚步,丝毫不敢动弹,干笑道:“陈年往事,早就忘了。蜀王你大人有大量,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 下一瞬,陈芝豹一手提着蒙蛊的那颗头颅,老人的那具无身躯则颓然倒在廊中。 陈芝豹将手中头颅随手抛向远方,笑了笑,“陈芝豹,本名陈知报。好一个知恩图报。”
院中娘俩相视会心一笑,孩子扛回剑匣放好,然后出屋子跟娘亲一起坐在台阶上,看着满天繁星。
而一个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边的年轻人,就坐在不远处,陪着他们。
孩子把脑袋搁在娘亲的膝盖上,好奇问道:“娘,大姐说人死了以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二姐说不会,那到底会不会啊。”
女子摸着孩子的脑袋,微笑道:“不知道啊。”
孩子叹了口气,“我要是能快些长大就好了。”
女子摇头笑道:“不长大才好。”
孩子站起身,把手放在比脑袋更高的地方,笑道:“娘,你信不信我明天一觉醒来,就有这么高了!”
女子笑着没有说话。 孩子抬着手蹦跳了几下,“后天就有这么高!”
女子站起身,站在孩子面前,抬起手,手的位置比她自己还要高些,然后低头柔声道:“小年,慢慢长大,不要急,迟早有一天,你会这么高的。”
然后她抬起头,望着那个高度,笑了笑。
“小年”的身后, 恰好在女子比划的那个高度,出窍神游于春秋中的徐凤年泪流满面,望着她,轻轻喊道:“娘。”
宋知命记起许多年前一件小事,打趣道:“小师弟,这一年时间你可没少跟世子殿下套近乎,怎么,舍不得那姓徐的红衣姑娘?如果没有记错,当年那女娃娃在大雪天裹了一身大红上山,你眼睛都看直了,”
洪洗象苦笑道:“三师兄,连你都来!现在就只剩下小王师兄没笑话我了,那时候我才十四岁,懂什么,”,
宋知命笑问道:“你今年几岁?”,从不记这个的洪洗象很用心掐指算了算,“二十四?二十五?”
宋知命玩味笑道:“那你倒是记得清楚是十四岁见到那女孩?”,洪洗象不说话了,继续对着天空发呆。
.......
今日解签,宜下江南!
年轻道士壮着胆子说道:“那年在莲花峰,你说你想骑鹤。”
她转过身,背对着这个胆小鬼。
这个放言要斩断赵氏王朝气运的道人,深呼吸一口,笑道:“徐脂虎,我喜欢你。”
“不管你信不信,我已经喜欢你七百年。”
“所以这世上再没有人比我喜欢你更久了。”
“下辈子,我还喜欢你。”
丫鬟二乔眨巴眨巴水灵眸子,小脑袋一团浆糊,只看到小姐捂着嘴哭哭笑笑的,就更不懂了,唉,看来小姐说自己年纪小不懂事是真的呀。
年轻道士伸出手,轻声道:“你想去哪里,我陪你。”
这一日,武当年轻掌教骑鹤至江南,与徐脂虎骑鹤远离江湖。
身边那位一直被瞎子老许当作衙门小官的,轻声道:“徐骁也无非是一个驼背老卒,有什么好看的。”
一刹那。
瞎子老许头脑一片空白。
他既然能活着走下累累白骨破百万的沙场,能是一个蠢蛋?
在北凉,谁敢说这一句徐骁不过是驼背老卒?
除了大柱国,还有谁?!
瞎子老许那一架需要拐杖才能行走的干枯身体剧烈颤颤巍巍起来。
最后这位北凉赖活着的老卒竟是泪流满面,转过头,嘴唇颤抖,哽咽道:“大柱国?”
那人并未承认也未否认,只是喊了一声瞎子老许:“许老弟。”
只见瞎子老许如同癫狂,挣扎着起身,不顾大柱国的阻止,丢掉拐杖,跪于地上,用尽全身所有力气,用光了三十年转战六国的豪气,用光了十年苟延残喘的精神,死死压抑着一位老卒的激情哭腔,磕头道:“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鱼鼓营末等骑卒,许涌关,参见徐将军!”
....
其实,在老卒心中,大柱国也好,北凉王也罢,那都是外人才称呼的,心底还是愿意喊一声徐将军!
被徐骁搀扶着重新坐在木墩上的瞎子老许,满脸泪水,却是笑着说道:“这辈子,活够了。徐将军,小卒斗胆问一句,那徐小子莫不是?”
徐骁轻声道:“是我儿徐凤年。”
老卒脸贴着被大柱国亲手拿回的拐杖,重复呢喃道:“活够了,活够了……”
鱼鼓营最后一人,老卒许涌关缓缓闭目。
......
一辆简陋马车缓缓驶过,驶出了回头亭,似乎有所犹豫,停顿了一下。
一名白头白衣的男子走出马车。
众目睽睽之下,男子一揖到底。
拜老卒。
林斗房看到此人,竟是热泪盈眶。
他拍了拍粗鄙衣袖,跪地后,朗声道:“莲子营林斗房,恭送世子殿下赴京!”
周康紧随其后,跪地沉声道:“幽州周康,恭送世子殿下赴京!”
“末将袁南亭,恭送世子殿下赴京!”
“十八-老营登城营瞿安,恭送世子殿下赴京!”
“骑军老卒贺推仁,恭送世子殿下赴京!”
六百老卒,面对那久久作揖不直腰的年轻男子。
此起彼伏,六百声恭送!
......
当一支战力远比先前攻城北莽步卒更加骁勇的人马登上城头后,朱穆先被人砍断双手,再被砍掉头颅。 高士庆背靠着城墙,身前被五六根铁枪-刺入,老将持枪而亡。
......
周康嗯了一声。 徐凤年突然朝这位曾经为自己送行入京城的老帅抱拳道:“走好。” 锦鹧鸪周康还以抱拳,沉声道:“唯死……死战而已!” 两人心知肚明。 事实上。 唯死而已。
......
那位名叫陆大远的男人,那时候最后抱拳说道:“末将陆大远!原满甲营骑将,现任左骑军副帅!向大将军请战!” 徐凤年当时嘴唇微动,那两个字,到了嘴边,却始终没能说出口。 准战!
......
抱拳领命的李翰林最后沙哑道:“魏木生已经战死了。”袁南亭愣了一下,默然无言。袁南亭看着那年轻三骑的背影,那一刻,老将心底浮出一个念头,清凉山后山三十万块墓碑,岂能一直让年轻人的名字越来越多!
君只见,君只见三十万铁骑甲天下!
独不见北凉人,家家户户皆缟素!
你心目中雪中悍刀行中的前十高手有哪些?
雪中刚刚完成第三刷,每一次看雪中,都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之前我排过大家公认的雪中前十,今天我再来排一排我自己心目中的雪中前十五。
天下第一,柿子徐凤年。对于给徐凤年排第一,大家肯定会有很多人不同意,因为在雪中徐凤年可能真的不是天下第一,起码柿子打不过天下第二的王仙芝,而且柿子没有和李淳罡和邓太阿和曹长卿死磕过,但是这并不妨碍柿子是我心中的天下第一,因为柿子不止是那个离阳江湖的四大宗师,他还是阻挡北莽百万铁骑南下的北凉共主。
我尊柿子是天下第一,是因为柿子讲规矩,江湖是江湖,庙堂是庙堂,柿子从来没有像徐骁那样,马踏江湖,任你境界再高,在三十万铁骑面前你只能俯首待戮,什么龙虎山,什么大雪坪,只要柿子愿意,一个也留不下,只是柿子不想,也不愿用我北凉大好儿郎的脑袋,去换大家所谓的狗屁宗师。就算是你天下第二的王仙芝又如何,一万大雪龙骑军,我能让你出不了武帝城。
就是这样一个憨憨的徐凤年,三入江湖,天天重伤,被人打没了武当大黄庭,被人打掉了天人之躯,从老黄死武帝城以后,柿子几乎没有痊愈过了,是这样的徐凤年,打死了洪敬岩,打残了的拓跋菩萨,挡住了北莽百万大军,打到了北莽北庭之上。
若论功,江湖,他是天下第一。庙堂,他已封无可封。
第二,邓太阿。客又至,当如何?
一人一剑,一桃花,天上谪仙又如何,桃花剑神邓太阿,可能是整部雪中,最低调的陆地神仙了,不显山,不漏水,不争名,不夺利,但是只要徐凤年需要,我便能为你御剑万千,直取天门。
第三,曹长卿。徐凤年杀邓太阿,邓太阿杀曹长卿,曹长卿杀徐凤年,离阳三大宗师,互相之间死磕的胜负,只是最后那位青衫儒生,选择了一人为一人,战一城。
儒道转霸道,一人即一国,三尺青釭剑,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四,李淳罡。羊皮裘老头,不修边幅,但是实打实的一气破甲两千六,如果放开了杀,这个老头,一人一剑,万骑难破。
在雪中的世界,如果论战力,那么能胜李淳罡的人,可能大有人在,但是如果说在剑道之上,想要胜这个独臂老头的人,可能还真的没有出现,包括后来的邓太阿,徐凤年,在单纯的剑道面前,都得退一步,而且这个老头可能是雪中唯一一个两入陆地神仙而不进天门的人了。
第五,南宫仆射。这位白狐脸的战力,大家可能真的都小觑了,十八停杀陆地神仙,十九停天下无敌,只是因为那个人,这位白狐脸不想出十八停,因为她怕她再也见不到他了。
白狐脸算是雪中出场最早的一位高手之一了,父亲西蜀炼气士谢观应,虽然从小就不跟父亲身边了,但是从小练刀,还真的给白狐脸练出来了一个陆地神仙境,最后更是霸气的“娶了”柿子,当“媳妇”。
第六,李玉斧。武当当兴,兴在玉斧。
这句吕祖曾经留下谶语,都说是会应在那个由李玉斧背回来的小道童余福身上,可是那个彻底截断天人垂钓人间气运的人,是那个送鲤,走河入海的武当掌门人。
第七,隋斜谷。这位吃剑的老祖宗,三口剑气大阵,直接挡住了北莽一个步兵方阵,这个群体攻击的战斗力,怕是在雪中,是无人可及的。
虽然这个老头当年跟李淳罡互换一臂的时候,有点胜之不武,可是凭着这份敢跟剑神博生死的性情,雪中世界,当得前三了。
第八,白衣洛阳。八百年前,我是一身白衣,八百年后我依然是一身白衣,实打实的大天象境界,而且这份大天象不是儒家的,不是道家的,也不是释家的,这份大天象是一个个人头换来的。
在雪中女子之中,论生死,大秦洛阳居第一。
第九,轩辕青锋。这位大雪坪的武林盟主,境界提升速度和柿子几乎是不相上下了,区别是柿子是以武当大黄庭发迹,而这位紫衣是靠着轩辕大磐留下的邪功开始,如果没有后期的种种机遇,这位武林盟主,怕是早就折戟沉沙了。
并且这位存在和柿子的关系,也是不清不楚,明明心理都有着对方,可是就是死活也不说,宁愿一次又一次的为柿子挡下杀劫,宁愿相忘于江湖,宁愿为你守身到老,可是就因为当年的那份高傲,错过了一生。
第十,剑侍翠花。天生剑坯,只是因为不是吴家人,所以只能沦为剑侍,可是作为那六只缸的剑侍,翠花从来没有抱怨过,这辈子只要你还愿意吃我做的酸菜,哪怕四十万铁骑,我也愿意跟你去。
翠花,是雪中唯一一位地地道道的女子剑仙,翠花的境界,高于当年的吴素,高于那位一身素缟的大凉龙雀,也高于白衣洛阳和轩辕青锋,只是因为有他,所以翠花不愿意压过他的风头,也不愿意跟谁死磕,翠花也怕再也见不到他。可是这实打实的女子陆地剑仙,那是真的熠熠生辉呀。
第十一,洪洗象。这个武当胆子最小,也是胆子最大的武当掌教,不管他是不是那位转世,他都当得这个评价,只不过因为一身红衣的她,他的存在太短了,短到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兵解了。
一步入陆地神仙,而且是实打实的境界,不是像那个读书人的短暂入天门,如果洪洗象愿意,那么单论境界之高,他就是天下第一,因为他修的是天道。
第十二,徐偃兵。有着北凉核弹头之称的五五开,早就已经是半步武圣了,之所以没有踏出那最后一步,是因为他还不想跟陈芝豹死磕,一旦想要踏出那一步,徐偃兵必须要跟陈芝豹分个生死。
在徐凤年不是天下第一的时候,这位五五开,就是北凉最大的定海神针,只要有着他在,那么徐骁就敢单人单骑入北莽,有着徐偃兵的存在,徐凤年放心不管背后事,一路杀到北莽大纛之下。
第十三,于新郎。王老怪的大徒弟,天生剑道天才,如果没有翠花的存在,这位可能是邓太阿之后的第一位剑仙。
于新郎的剑道,跟其他人都不太像,于新郎的剑,一开始因为王仙芝的存在,一直找不到明灯,可是当王仙芝死后,于新郎从看惯了东海的大潮,走到了大漠孤烟直的关外,见识了那骇人听闻的京观,于新郎明白了,世人练剑,不该是只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世人练剑更应该做的是保家卫国,无愧于心。所以于新郎选择了站在了拒北城之外,跟自己的小师弟,两人,两剑,两刀,挡住了北莽那个万人的方阵。
第十四,贾佳嘉。呵呵姑娘的大名,也是从雪中的世界存在了从头到尾,呵呵姑娘的境界一直不明朗,但是呵呵姑娘的潜行之术和杀人的本事,在雪中绝对是一顶一的。一开始的王明寅,后来的柳松蒿,还跟王仙芝一路纠缠到了北凉,最后在拒北城在,更是背回来七位宗师的尸体。
按照呵呵姑娘的战斗力,呵呵姑娘的境界,最低也是在指玄了,而且是大指玄,还有最后黄三甲死之前,怕是早就给这个孩子留下了后手,呵呵姑娘境界很可能也是天象了,只是这个呵呵姑娘,除了杀人和救徐凤年以外,几乎对于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但是呵呵姑娘的胆子是真的大,普天之下可能除了徐凤年,在无人能够管教这位只会呵呵的姑娘了。
第十五,剑九黄。给老黄放在这,并不是因为老黄的实力,而是因为老黄的特殊,在雪中别看老黄只是那个不起眼的缺门牙的老头,可是老黄是徐凤年开始练武的主要原因之一,老黄是雪中江湖的开篇之笔。
西蜀剑九黄,九剑名为六千里,这六千里敬徐凤年的不离不弃,敬隋斜谷的拜师学艺,敬整个江湖的万里无一。
小二,给公子上酒!
胭脂巷中徐扶墙在第几话?
《雪中悍刀行》中主人公北凉世子(北凉王)徐凤年扶墙而出是在第七百六十五章,当时靖安王妃裴南苇在北凉道胭脂郡内生活,而徐凤年带着自已的徒弟余地龙来到了胭脂郡,由于徐凤年和裴南苇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都互生好感,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就有了扶墙而出。
床甲什么意思?
粉丝戏称靖安王妃裴南苇为“床甲”,且称裴南苇才是天下第一。
这种说法只是一句玩笑话,是许多《雪中悍刀行》的粉丝对徐凤年的调侃,原句是“徐凤年不是真无敌,世间犹有裴南苇”,当时徐凤年带着两个徒弟吕云长和余地龙去那个小县城找裴南苇。
刚好当时出了新的天下武评,徐凤年跻身天下四大宗师之一。但是当天早上从裴南苇屋子里出来的时候,面色苍白揉着腰,然后就有了这个梗。
扶墙而走是古代一个什么典故?
徐凤年与裴南苇余地龙看了徐凤年的狼狈样子,听到了裴南苇的话之后,开怀而笑。徐凤年看到余地龙后,威胁余地龙不准余地龙把这件事说出去。但是,余地龙没有被徐凤年吓到,把这件事传到了北凉清凉山和军营中。
于是,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自此之后,北凉大多数人都知道了徐凤年的这件糗事,还把它作为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自此之后,“什么武功天下第一,还不是扶墙而走!”裴南苇的这句话就流传在了北凉。而徐凤年“扶墙而走”的典故也深深被北凉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