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则,为什么职场管理一严

2023-03-23 04:35:03 117阅读

8020法则,为什么职场管理一严?

以前我所从事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就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规定。当时的公司规定,每周一和周三需要开会复盘,这个复盘是在下班之后完成的,通常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在两个小时以上。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复盘,却导致了很多员工的不满,最后甚至差点出现了集体辞职的现象。

8020法则,为什么职场管理一严

当公司最初推行这个制度的时候,是得到了员工的一致同意的。因为我们认为,复盘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是极其必要的。

但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复盘变得低效、形式化,每周的复盘都毫无新意,给员工的感觉就是浪费时间。复盘进行了一个月,到后期几乎没有员工愿意参加公司的复盘,差点闹出了集体辞职的丑态。

最后没有办法,公司不得不宣布取消每周两次的晚间复盘。

为什么复盘这种看似常规的操作,会给员工一种管理严格的迹象呢?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该项措施,并未给员工带来实际性的效果,形式大于实际效果。

这给员工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是在浪费我的宝贵时间。

当员工因为公司的某个制度安排让自己不爽想辞职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误认为这是公司管理更加严格所造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团队成员之所以想辞职,大概率不是因为管理严,而是因为公司管理出现了沉余,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的沉余称之为管理臃肿。

大部分的公司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也不论公司人数的多寡。

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一些公司人事安排上的制度变更看起来是必要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指令一层层传达下来,在基层员工的眼里,这就变了味。

刚开始罗永浩的锤子科技创业的时候,大部分的初创团队都是老罗自己邀请的,老罗也很信得过,于是就没有要求员工上下班必须打卡。大部分的公司员工都靠自觉性,有的人早上十点到公司,有的人下午到公司,但相应的,他们也都会下班更晚一些。

但后来随着锤子科技的越做越大,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老罗发现有些员工开始利用公司的这项规章制度捡漏了,最后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无奈之下,老罗开始了强调公司打卡下班。

这件事从我的嘴里描述出来,大家会认为,这不是公司管理变严格了,仅仅只是随着公司的壮大,必要的“查漏补缺”而已。

但如果是站在基层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基层员工会认为,锤子这家公司变了,变得丢失了初心,老罗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竟然也开始强调打卡那一套了。按照这个思路,他们会继续想:今天打卡,以后是不是就要开始强调996、剥削员工了呢?

但凡员工有了这个想法,那么离辞职也就不远了。

从锤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是管理变严格了,而是管理层在下达决策或者指令的时候,没有充分地传达,一层层指令下来,到最后就直接变成了强调打卡,没有跟员工把前沿后果解释清楚。

换句话说,“管理严”这是员工的主观感受。有些公司之所以让员工觉得“管理严”了,可能因为公司内部出现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也有可能单纯就只是好心办坏事。

对管理者来说,当员工发现管理严格的时候,有可能公司是真的管理更严格了,也有可能是因为给员工带去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变成了官僚主义。

这个时候,求同存异就变得非常地重要。什么是求同存异?从公司的整体角度来看,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都是相同的,渴望公司盈利,最后公司团队共享利益分配。

为了保障公司团队的利益最大化,员工自我素养是:管理严的目的不是针对员工,而是追求团队效率的最大化。

换句话说,当一个公司在强调打卡、强调绩效和KPI的时候,我们能认为这家公司的管理变严格了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家公司的管理严格仅仅只是为了“内卷”,而不是为了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时候,那么这时候员工可能是真的需要考虑辞职。

对一个员工来说,最基本的修养就是:分清公司的决策和管理变动,什么是对员工好的,什么是为了形式主义而服务的。

再比如,互联网行业非常流行的末尾淘汰制和996,这种管理模式算严格吗?肯定是算的,而且算是非常严格且不人性化的一种制度。

那为什么互联网行业的员工没有辞职呢?除了管理严格,还得看一家公司愿意给员工怎样的薪水,去让员工克服这种“管理严格”。

我过去的同事就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拿着五千的月薪,操着一万块钱的心。如果给我月薪三万,你让我天天加班、开会我都愿意。

从这里来看,除了管理需要人性化之外,给员工的薪资多少,也能够决定员工对该企业的容忍度。

如果一家企业的员工辞职率很高,那么该企业就需要反思是自己的规则制度哪里出了问题。大部分的管理者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给员工最少的薪资,却指望员工操着最多的心。

我们不能期望员工操着管理层的心,抛开金钱谈抱负谈理想,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

综上所述,为什么管理一严,团队成员就会辞职?

第一,企业钱给的太少;第二,企业不仅是钱给的少,还要求员工操最多的心,最多的规矩束缚,员工自然就会辞职。

管理层在制订新的人事制度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基层员工的反应,是否会水土不服。与此同时,制度变更的理由和必要性,也需要向员工及时沟通,以便让员工理解。

除此之外,也可以向互联网行业学习,月薪三万,再严格的管理,我相信也有大批员工愿意遵守。

你不能指望让一个几千块钱薪资的员工,操着董事长的心。

end.

什么叫20?

众所周知,对于商业企业而言,20、80法则几乎是个基础知识,但是20、80的法则应用,却会指导着商业企业走向不同的归宿。

每个场场均有20、80商品 一般的,几乎所有的店长在对商品的营运把握,最后关注的就是自己的20商品 大多时侯,对20商品的统计多是借用系统来实现。 我们的店长首先是运用系统进行单品销售排名,取全部动销商品的20%作为20商品进行确认,然后对20商品进行分组别归口管理,再用陈列,标志等对其进行现场支持,以期实现80的回报。 首先要对此做法做肯定,卖场的20商品给予卖场的80回报是绝对正确的,关注并跟踪20商品的状态是每个营运管理人员的基本功课。 不过这个20概念的运用,在超脱单一营运规范后,就会发现这个关注可能遗害于卖场对商圈的影响力,卖场的销售可能因为这一理念的指导走向经营最终被淘汰。企划思想指导下的20商品确认应该是这样

1、 定期进行商圈全方位各业态的全品项市调

2、 市调结果汇总以大类商品分类汇总

3、 利用系统确认自己卖场的20商品并分大类汇总

4、 对照市调汇总和系统汇总

5、 确认卖场缺少但商圈属20商品的品项并引进卖场 由此,可以认为抛开营运规范,在目前国内的卖场,20、80的商业黄金法则是指商圈意义上的2080法则,局限在卖场自身的20商品上,按照惯常的20商品确认原则就会导致: 1、 系统确认20商品; 2、 20商品满足于商圈内的部分消费者; 3、 部分消费者的异动导致20商品和商圈,20商品的差异性增加; 4、 流失消费者,最终商品服务的差异化程度太高,导致卖场退出商圈

会的多和有一门很强?

事实上,这并不矛盾。

你应该做的是:先让自己有一项能够生存很好的能力,再去延伸、拓展知识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

1-未来人才的发展模式将会是:T型-H型-X型。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实对员工的要求,即,只具有一项能力的人,想要在如今社会上出人头地是比较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拥有传统技艺的匠人——不仅找不到传人,连自己也很难靠手艺谋生的原因。

所谓"T"型人才,"丨"表示知识的深度,即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一"则要求我们通览各方面的知识。这不仅包含了你有一项很强的能力,而且还需要在综合层面上都有一定的了解,更确切地说,一个人要像一家公司一样能够运转才说明你具备在当今社会风生水起的条件。

而T型只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H型、X型是在多个领域里都有很深造诣的领导人物,像我们大家熟知的BAT掌门人、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等。

只有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才有在未来发展很好的可能。

2-核心竞争力才是你的铁饭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铁饭碗,但当下的铁饭碗不再是国企或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而是一项能力,一项让你去哪里都能找到饭吃且吃得很好的能力,这便是核心竞争力。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并不具备此能力,因为前期的不断重复、简单的工作磨炼会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放弃。但8020法则说明,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将一项能力做到最顶尖,只要你有某一项能力超过80%的人,那你就是专家,你就可以凭借此能力获得职场上乃至人生上的跃迁。

总结一下:1-再想要多方面发展前,请先确保自己有一项超出80%大众的能力2-一门强跟多面手不冲突,只是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当你有一项强的能力,自然而然会了解的更多。

高三学生该如何规划高考复习时间?

今天恰好是2018年高考倒计时100天,高三的学生离高考越来越近了,也有可能越来越紧张、焦虑、迷茫了,高考比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更是能力,也包括心理,高考,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这个时期,家长要镇定,带领孩子做好每一天,抓好这最后100天,争取最后的胜利,以下几点建议:

一、复习策略

1 、高考题一半以上是基础题,知识点就那么多,一轮也刚刚结束,知识点系统的整理了一遍,但可能不够熟练,不够灵活,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恰好下面的二轮,三轮就是来弥补这个不足的,所以跟住老师是关键,课上注意听,课下总结,总结比做题更重要,这时候,做题不在多,在质量,查缺补漏,一点点填上知识的盲区,每次模拟考试一定要重视,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答题过程和步骤,琢磨标准答案,保证会的题不丢分,要记住,一分好几百人啊。

2、在跟住课堂,跟住老师的前提下,再大致的把书本内容看一遍,整合知识,出现的知识漏洞一定要及时填上,记得2015年高考,理综二卷的一道生物大题就在书本上,可是就有很多学生没有得到这几分,所以,这时候了,要回归基础,重视课本,搭建每章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精细化,将知识与题型整合,将状态调整到最好的应试状态。

3、针对二轮、三轮,在已经强化复习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融会贯通更重要,将真题与专题相结合,做完专题,做真题,做完一套试卷,抓紧对答案,不会的知识点马上去补上。

4、重点式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取舍,该放就放,不做偏难怪题,做到强势学科不落下,薄弱学科要加强。

二、时间规划

虽然高考日益临近,但也要注意调节作息,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休息不要太晚,白天保证精力充足,复习效率更高,同时因为高考也在白天,把精力最充足的时间调整到与高考时间一致。

三、心理调整

这时难免焦虑,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看看拿金牌的运动员,集中精力比赛,不要想结果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重在过程,看淡结果,这个时候也需要家长,老师的配合!

考生只要调整好心态,作息时间合理,把心思放到学习上,踏踏实实的渡过每一天,100、99、98...3、2、1,越是平常心,越能发挥好,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才能在最后冲刺成功。

用一句口号结束这个回答: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那么几年后是不是就能财富自由了?

这想法有点自欺欺人,呵呵,很多头条创作者都会觉得太可笑了。

我在头条上已经断断续续耕耘一年多了,现在每天发文,日收益几分钱,目前总收益还不到七十元。面对这样的日收益,在实现你想象中的财富自由之前,肯定先会把自己饿死的,没饭吃了,还怎么可能发文,这种想法是痴人说梦。

在头条上每天发文,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他们闲暇刷抖音、打麻将,我刷头条。每个人工作之余总得有个爱好吧,满足自己喜好的同时,又可以赚一点糖果钱,这样的话头条上可以帮你实现目标,至于靠这个来实现财富自由,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梦想罢了。

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你水平不行,我水平确实不咋地。但每天码字大概将近5000左右了,如果水平实在太差,我觉得根本写不出来这么多字,先从字数上就卡住自己了,因此我自认为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水平的。

尽管如此,我在头条上这一年多也根本不是一直能坚持写下来的,每天的零收益总让我忍不住半途而废。废弃创作之后,闲暇时间就空落落的,我没有其他的爱好,也就是刷刷别人的文章,然后自己写点字发发感慨。所以放弃一段时间后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又开始码字了。

在头条创作除了打发时间外,让它转换成自己的业余爱好,养成习惯,水平会有所提升,这种情况下能给自己赚一杯水钱,类似这样的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我看到有很多大V级别的自媒体创作者也开始放弃了专业创作头条,因为这个越来越难做了,靠它兼职可以,但是靠它作为自己的工资收入,恐怕就要失业了,首先你得先养活自己,然后才有闲情创作。

专业创作头条的人多数都离开了,余下的都是把头条作为业余创收,都有自己的工作,却又有书写的爱好,现在又没有纸质刊物让我们投稿,这时候头条可以满足你。保证你刚写完就给你发表,这是一种很好的创作体验。

多数友友都是和我一样为了满足自己发表文章的体验而来,不仅仅为了收益,当然收益也是我们的目标。所以这一条问答,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先刷一周头条试试看,万一你是个天才也说不定。

该找工作找工作,头条永远都在。把头条耕耘当成自己的爱好,也可以为自己换来收入,像我现在每天发完长文也有收益,但每天收益几分钱,就这点可怜的收益我还每天乐此不疲地创作。因为我有自己的远大目标,坚持久了,和头条熟了,能不能每天给我发10块钱呢?

努力搬砖、努力赚钱,然后在头条上实现自己的爱好——每天发文,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既能实现自己的爱好,又多了一份收入,如此的人生也是很圆满的人生。

头条最大的优点就是及其公平,对每一位创作者一视同仁,无论你是大V级别,还是一个粉丝也没有的零创作者,平台都给你们同等的展现机会,让你的作品被他人阅读。让你能从零做起,没有单位里那些尔虞我诈,全靠实力。实力强收入就高,不用逢迎巴结任何人,只管做好自己,做有自己专属特色的创作,这是我最喜欢头条的地方。

人每天在生活上总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想法,有一些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开心、自己的喜悦等,那么,在哪述说好呢!头条在倾听,头顶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友友,彼此都在互相鼓励对方,这也是头条吸引创作者和阅读者的一大特色。

放下实现财富自由的妄想,把它当成爱好,每天发文、每天耕耘,这是头条对我们普通创造者最大的吸引力。它会每天给你发一颗糖吃,让你觉得生活每天都有一丝甜蜜的感觉。

写得多了我发现自己越写越顺畅,不管收益多少。每天的几分钱,也同样让我很高兴。我的生活中不只是空虚和寂寞,头条让我拥有了充实感。带着这份充实的感觉,我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家人、工作和同事。

原本我不喜欢出门、不喜欢人际交往,可是在头条创作之后,我需要找素材,因此我开始往人堆里凑,听他们说话听朋友们的发言,我开始喜欢参与大家的讨论,然后寻找灵感,再进行我的头条创作。头条对我内向性格改变起了促进作用。

爱上她,从不奢望她给我财富自由,每天发文打发时间,赚一颗糖果钱,这才是最真实的头条创作者的真实想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